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螺旋断层调强放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固定野调强放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观察组予以螺旋断层调强放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免疫功能[分化族3(CD3+)、分化族4(CD4+)、分化族8(CD8+)]水平、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胸苷激酶1(T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96%,25/41)与对照组(48.78%,20/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剂量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治疗的58例宫颈癌患者,勾画靶区,按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组(A组)及固定野调强放疗(B组)分别进行计划。结果A组的HI指数、股骨头的平均受照剂量低于B组。结论在宫颈癌的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比较理想,可以更好的保护股骨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子野权重(SWO)优化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根治术后进行了静态调强方式优化调强放疗计划(S-IMRT)和子野权重优化调强放疗计划(SWO-IMRT),比较两种计划的总子野数、总机器跳数(MU)、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以及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SWO-IMRT计划的总子野数和总MU明显低于S-IMRT计划,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IMRT和SWO-IMRT两种调强放疗计划的HI和C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WO-IMRT计划中直肠、小肠以及膀胱的受照射剂量明显低于S-IMRT计划,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子野权重优化调强放疗计划后能有效的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调强放疗,观察组接受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PS)]。结果 观察组ORR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体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与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行辅助性放疗患者9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IMRT组患者行5野6 MVX射线放疗,计划靶区(PTV)内剂量梯度<10%;3DCRT组行4野6MV X射线盒式照射。两组处方剂量、总剂量分别为1.8 Gy/次和45~48.6 Gy。对比两组PTV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体积、副反应及3年复发率。结果 IMRT组PTV最小照射剂量(Dmin)、平均照射剂量(Dmean)显著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适形指数(CI 95%)明显高于3DCRT组(P<0.001)。经归一化处理后,IMRT组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双侧股骨头受照体积在V45处方水平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亦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放疗相对于3DCRT放疗可以达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减少放射性损伤,但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6.
陈丽君  鄢舞玲 《妇幼护理》2022,2(6):1217-1220
目的 分析调强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 70 例,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全部给予调强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联合 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生存质量,焦虑和抑郁,护理满意度和毒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 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辅以综合护 理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5例采用常规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调强组45例采用调强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2组同期采用TP方案化疗4次.观察2组患者1、3、5年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调强组1、3、5年局部控制率为100.0%、95.5%、90.7%,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1.4%、68.8%,1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组1、3、5年生存率为100.0%、97.8%、93.1%;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6.9%、72.7%,1年和3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损伤、放射性直肠损伤较调强组发生率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能提高宫颈癌术后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15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行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2例.毒副反应:出现2级肠炎3例,3级肠炎1例.认为复发性宫颈癌采用盆腔插植三维后装治疗,缩小肿瘤及控制宫颈癌大出血效果显著.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并发症,是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治疗和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自适应调强放疗(AR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对照组联合采用逆向调强放疗(IMRT)外照射治疗,观察组联合ART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疗效显著,可减轻周围组织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付佳 《全科护理》2010,8(4):314-315
[目的]总结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2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评估,有效率达100%。[结论]加强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分析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随机选取18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行CBCT扫描,每周1次。获得在左右(X)、头脚(Y)、腹背(Z)方向上的误差值。结果在X、Y、Z方向上总体误差分别为(1.64±2.16)mm、(2.92±3.60)mm、(1.57±1.85)mm;摆位误差的绝对值在X方向上94.3%≤5 mm、Y方向上89.8%≤5 mm、Z方向上93.2%≤5 mm。结论采用CBCT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地对摆位误差进行实时验证,并为靶区的外放范围提供参考,从而为临床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应用专用腹板固定技术及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68例宫颈癌患者均应用调强放疗技术,采用专用腹板加用腹膜固定技术定位,治疗前中后强化护理干预,引导患者增强自信心,克服对放疗的恐惧心理。同时应用机载锥形束CT(ConeBeamCT)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位置验证。结果所有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后患者的不自主移位明显下降。结论采用专用腹板加专用腹膜固定技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放射治疗中的不自主移位,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与二维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7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常规组予以二维放疗,研究组予以调强放疗。比较两组心脏受照剂量、肌钙蛋白水平、心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心脏指数V30、V40、V50低于常规组(P<0.05)。放疗5周后,研究组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放疗5周后,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常规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2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评估,有效率达100%。[结论]加强原发宫颈癌病人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观察组在TP化疗基础上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P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显著,能降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 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对同一CT图像设计HT计划和F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结果  H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95%、PTV100%覆盖度增加, PTV105%覆盖度降低、Dmean及Dmax均明显降低(P=0.000), 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优于FF-IMRT计划组(P=0.000)。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HT计划组的膀胱V40降低约7%(P=0.000), Dmax平均值降低1.7 Gy(P=0.000);直肠V40降低约8%(P=0.000);小肠V30、V40分别降低4%、3%(P=0.002, P=0.000), Dmax平均值降低2 Gy(P=0.000);骨髓V30增加约5%(P=0.001), 左右股骨头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马尾神经Dmax的平均值降低约2 Gy(P=0.030)。全身V20、V30、V40分别降低2%、1.3%、0.6%(P < 0.01)。  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HT技术, 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度指数均较FF-IMRT技术明显提高, 膀胱、直肠、小肠中高剂量区的体积进一步降低。HT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可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癌在调强放射治疗周期中的摆位误差,总结经验,引导放疗技术组的日常摆位工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对患者采取俯卧位体架及热塑体膜固定。放疗全程给予患者15次CBCT扫描,校正摆位误差,平均每周3次。与CT定位标准图像进行比较,对患者在首次进行摆位后以及摆位误差进行校正后,采集患者在首次摆位后及摆位误差校正前后患者的X,Y,Z三个线性方向摆位误的相关数据。结果:首次摆位后的X,Y,Z三个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与对进行校正后患者X,Y,Z三个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有明显差异,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俯卧位调强放疗过程中,每周CBCT 3次,校正摆位误差,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对指导临床实放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紫杉醇联合卡铂(Tc方案)同期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48例中晚期宫颈癌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放疗护理、化疗护理、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等。认为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