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膜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治疗脑膜转移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对27例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鞘注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27例脑膜转移患者接受鞘注化疗后,70.4%获得临床症状缓解,但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生化改变无统计学差异。55.6%患者无不适,25.9%出现下肢麻木、轻微疼痛,无严重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结论鞘内注射MTX可改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文  郝学志  席小明  米玉玲  李伟功  王静 《癌症进展》2018,16(6):711-714,725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1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肺腺癌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脑脊液中均找到癌细胞,11例患者均接受鞘内注射,同时加以不同形式的综合治疗,总生存期(OS)为1.4~26.0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患者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均较前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给予包括鞘内注射在内的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腺癌患者均有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膜强化、脑室扩张及脑转移。9例患者颅内压升高,11例患者脑脊液均发现肿瘤细胞。9例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鞘内化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期3个月。结论:脑膜转移是晚期肺癌并发症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给予鞘内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转移癌(LM)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78例 L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治疗及随访的数据,并分析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应用 Cox 风险模型检验性别、年龄、KPS 评分、确诊时间、脑转移、其他器官转移、近期疗效、系统治疗、鞘内化疗、全脑化疗和脑脊液(CSF)细胞检测结果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天;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确诊时间、KPS 评分、全身系统治疗、近期疗效、脑脊液中癌细胞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KPS 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KPS 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发生率高,脑膜转移更为严重且预后差。本文总结我们收治的肺癌脑膜转移病例,分析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132例,肺癌脑膜转移17例,对17例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影像诊断者17例,CSF细胞学诊断阳性6例,17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放疗和全身化疗等治疗,3例手术分流,总生存期为5周至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检查结果,治疗手段有鞘内化疗、局部放疗手术分流和全身化疗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17例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影象诊断者17例,CSF细胞学诊断6例,17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放疗和全身化疗等治疗,总生存期为5周~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肺癌脑膜转移是癌症的1个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治疗手段有鞘内化疗,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接受头部MRI检查,26例患者行颈或腰椎MRI检查,表现为脑沟回内结节样强化、脑脊膜线性强化、硬膜增厚强化、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椎管内转移结节、交通性脑积液、硬膜下积液、影像学阴性.发生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及椎管内种植转移的小细胞癌患者分别为5、7及9例,多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2、P=0.009、P< 0.000 1).7例患者鞘内注射化疗后出现癫痫发作,其中5例影像学表现为软脑膜线性强化.33例接受放疗联合鞘内注射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中3例预后极差,其中2例影像学表现阴性.2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1例复查头部MRI,影像学缓解程度不一.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恶性实体肿瘤脯膜转移患者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磁共振表现及临床特点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影像学表现为软脑膜线性强化型的患者鞘内注射化疗后癫痫发作可能性大,可考虑给予相关预防治疗.MRI不适用于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LM)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进展迅速,预后极差。LM诊断的金标准是脑脊液细胞学,治疗包括鞘内注射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全身化疗、一般支持治疗等多种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基因突变情况、临床症征、脑脊液参数、影像学及治疗方法等,目前尚无统一结论。近年来,随着LM患者数量增加,在脑脊液液态活检及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如何根据相关积极预后因素实现精准医疗,亟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就NSCLC-LM的精准诊疗及相关预后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并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35例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4例接受了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靶向治疗及鞘内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其余11例仅接受了侧脑室引流、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9个月和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7例接受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7例接受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肿瘤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HR=0.377,95%CI:0.152~0.936,P=0.035)。结论 脑膜转移是晚期肺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抗肿瘤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脑膜转移(LM)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临床症状表现严重,预后差。近几年,在脑膜相关的临床动物模型的建立、脑脊液遗传特征谱、脑脊液液体活检等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但LM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LM的治疗仍然是NSCLC诊疗的一个难点。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局部放疗、鞘内灌注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LM的疗效仍不满意。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肾细胞癌(RCC)的死亡趋势。方法收集整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998-2008年登记的RCC数据,包括RCC死亡率及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按性别及城乡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RCC的死亡趋势。结果1998-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RCC的死亡率总体呈增长趋势,死亡率年均增长率为7.63%。男性RCC死亡率年均增长率(7.95%)略高于女性(7.13%);城市地区RCC死亡率年均增长率(6.97%)低于农村地区(7.67%)。1998-2001年,中国RCC死亡率呈现较快速增长,死亡率年均增长率为19.33%;2001年以后,RCC死亡率增长趋于放缓,2001-2008年的死亡率年均增长率降至2.98%。中国男性、女性、城市地区及农村地区RCC死亡率年均增长率在1998-2001年分别为18.09%、21.50%、18.21%和20.34%,在2001-2008年分别为3.87%、1.50%、2.49%和2.65%。结论中国RCC死亡率在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自2001年开始趋于稳定。总体上,中国RCC死亡率的增长男性略高于女性,城市地区低于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头颈部鳞癌(HN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9例HN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及外周血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HNSCC患者的PD-L1阳性表达率为14.5%(10/69),PD-L1阴性表达和PD-L1阳性表达HNSCC患者的1年内远处转移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阴性表达患者的远处无转移生存情况明显优于PD-L1阳性表达患者(P﹤0.01)。PD-L1阳性表达患者的外周血CRP水平低于PD-L1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PD-L1可能是HNSCC患者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并且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薛鹏  沈洁  李莉  赵静  陈汶  乔友林  江宇 《癌症进展》2019,17(10):1160-1163,1177
目的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技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CIN2+)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在不同实验室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HPV 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技术对212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者和住院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测技术诊断CIN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北京市迪安中心实验室和北京市怀柔妇幼保健院实验室均采用HPV E6/E7 m RNA检测技术检测同一批标本,评价实验室间检测的一致性。结果HPV E6/E7 m RNA检测的阳性率为38.7%,与HPV DNA的阳性率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和HPV DNA的检测阳性率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1)。HPV E6/E7mRNA检测CIN2+的灵敏度为92.96%,与HPV DNA的90.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 E6/E7mRNA检测CIN2+的特异度为88.65%,高于HPV DNA的7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室采用HPV E6/E7 m RNA检测阳性一致的标本例数为78,阴性一致的标本例数为121,总一致率为93.87%,Kappa=0.872,一致性较好。结论与HPV DNA检测技术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更具优势,实验室间重复性检测的一致率较高,有望成为中国宫颈癌HPV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国威  孙莉  邓垒  何响铃  王文重  陈平  奚亨智  苏丹 《癌症进展》2019,17(7):788-790,794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植入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食管炎发生率以及抗生素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有营养风险的87例食管癌放疗患者,根据营养干预途径分为观察组45例(行空肠营养管植入)和常规组42例(未行空肠营养管植入)。两组患者均于放疗期间接受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条件下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发生率、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并分析其放疗未完成情况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总发生率、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有1例因放射性肺炎未完成放疗,常规组患者有5例未完成放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有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采用空肠营养管植入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2(Bcl-2)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分析VEGF、Bcl-2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的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VEGF、Bcl-2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Bcl-2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597,P﹤0.01;r=0.671,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均较高,且VEGF、Bcl-2的表达可能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呈正相关,VEGF、Bcl-2的表达对食管癌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与细胞角蛋白19(CK1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MTA1及CK19的表达,分析两者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感染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建立MTA1过表达及敲除MTA1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系及对应的对照细胞系(分别命名为HCT116MTA1、HCT116crMTA1、HCT116control 1、HCT116crMTA1control 2),利用RNA干扰技术、质粒转染法分别在HCT116MTA1、HCT116crMTA1细胞中敲降、过表达CK19,并构建对照细胞系(分别命名为HCT116MTA1siCK19、HCT116crMTA1CK19、HCT116MTA1control、HCT116crMTA1control)。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TA1、CK19表达的改变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c BioPortal数据分析平台筛选与MTA1和CK19表达均相关的基因,对所获得的基因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TA1、CK19评分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1与CK1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90,P<0.01);在MTA1过表达的HCT116MTA1细胞中CK19表达上调,而在敲除MTA1的HCT116crMTA1细胞中CK19表达下调。与MTA1和CK19表达均相关的基因富集在细胞黏附、m RNA剪接、细胞代谢、蛋白质合成等过程。结论MTA1与CK1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MTA1可通过上调CK19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  相似文献   

17.
杨飞亚  周强  赵钦欣  邢念增 《癌症进展》2019,17(9):1025-1028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期肾细胞癌(RCC)对患者生存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9例T1期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NSS治疗112例,接受RN治疗97例,对其进行了随访,比较接受NSS和RN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通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情况判断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RN治疗患者肿瘤大小大于NSS治疗患者,肿瘤分期高于NSS治疗患者,手术时间短于NSS治疗患者,住院天数多于NSS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S治疗患者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7%和87.0%,分别高于RN治疗患者的83.7%、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术后3、6、12、24个月RN和NSS治疗患者e GFR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同时间RN治疗患者的eGFR水平均明显低于NSS治疗患者,术后1天及术后3、6、12、24个月NSS治疗患者CK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N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T1期RCC患者,接受NSS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及肾功能均优于接受RN治疗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NSS治疗RCC。  相似文献   

18.
汪晓巍  白伊娜  陈梅  李丽平 《癌症进展》2019,17(10):1164-1166,1194
目的探讨膀胱癌(BCa)患者尿沉渣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对BCa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2例初发BCa患者(BCa组)、55例膀胱炎患者(CTR1组)和53例健康者(CTR0组)的尿液标本,提取尿沉渣中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测定NLRP3、细胞角蛋白20(CK20)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3组受试者尿沉渣中NLRP3 mRNA、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NLRP3、CK20基因对BCa的诊断价值。结果BCa组尿沉渣中NLR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TR0组和CTR1组(P<0.01);BCa组尿沉渣中CK20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TR0组(P<0.01);BCa组尿沉渣中CK20 m RNA的表达量高于CTR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基因、CK20基因单独及两者联合检测用于诊断BCa的灵敏度分别为47.4%、50.0%、61.5%,特异度分别为86.5%、82.0%、75.9%。结论NLRP3基因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用于BCa的临床诊断,但还需要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Dr. Binghe Xu is the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Breast Cancer Section,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Deputy Director,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ef, Lab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GCP Center of Cancer Hospital, CAMS.He earned his M.D. degree from Hubei Medical University in 1982 and Ph.D. degree from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1999.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靶向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调节剂(IMiD)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临床的应用,患者的预后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M)仍不可治愈,疾病最终会进展或复发。因此,研发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以及改良治疗方案以消除肿瘤克隆,提高缓解深度至关重要。目前,国外新药研发方兴未艾,虽然这些新药大多处于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试验早期的数据显示,新药使得MM患者获得了更深、更持久的缓解,且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较为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多种新药联合PI或IMiD的治疗方案有望为MM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文章就近年来MM的靶向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