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方法效果。方法: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用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实验。左侧上颊神经切断后作端端吻合。右侧上颊神经切断后,远断端与下颊支侧方,外膜开窗处作支间端侧吻合。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时作肌电图后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慢于端端吻合[1个月时(10.6&;#177;2、20),(15.7&;#177;2.13)m/s.2个月时(14.4&;#177;1.80).(20.80&;#177;3.10)m/s,P&;lt;0.05],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2.8&;#177;2.40).(23.20&;#177;2.14)m/s,P&;gt;0.05]。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少于端端吻合[1个月时(34.16&;#177;4.24),(44.28&;#177;3.04)个/高倍视野,2个月时(43.64&;#177;3.20),(52.84&;#177;2.16)个/高倍视野,P&;lt;0.05],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4.66&;#177;2.48),(66.12&;#177;1.96)个/高倍视野,P&;gt;0.05]。结论:面神经断伤作端侧吻合后,早期神经再生质量不及端端吻合优良,晚期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孙景彦  秦四遥  孙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057-6057,6067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对周围面神经端侧吻合后促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兔双侧面神经颊支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颈支作端侧吻合。右侧为实验侧,术后给予神经电刺激,共5周;左侧不给电刺激,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3,5,15周取材,进行神经组织学、电生理和透射电镜等检查。结果各组实验侧颊支有髓神经数[术后3,5,15周组分别为(65.32&;#177;6.36),(71.53&;#177;7.89),(81.62&;#177;8.63)个/高倍视野]均高于对照侧[术后3,5,15周组分别为(45.28&;#177;5.13),(59.68&;#177;4.26),(65.87&;#177;3.84)个/高倍视野],检测术后15周组颊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侧神经传导速度为(28.6&;#177;1.4)m/s,而对照侧为(17.2&;#177;2.6)m/s,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2.852,P&;lt;0.05);实验侧颊支神经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神经电刺激在提高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萌出率和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面神经端侧吻合和端端吻合的效果,探索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4/08在咸宁学院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进行。取日本成年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术后1,3个月组两组各7只。所有兔右侧面区切断面神经上颊支,其远心端吻合到外膜开窗的下颊支侧壁,行端侧神经吻合;左侧面区也切断面神经上颊支,断端间行端端神经吻合。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时做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取材作组织学检测评估其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诱发电位潜伏期: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短于术后1个月[(1.93±0.11),(2.68±0.35)ms;(2.35±0.07),(4.65±0.78)ms,P<0.05]。②波幅: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高于术后1个月[(9.95±1.27),(7.12±1.16)mV;(5.41±1.40),(1.99±0.41)mV,P<0.05]。③神经传导速度: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快于术后1个月[(40.93±6.19),(29.56±4.16)m/s;(34.27±7.23)(20.86±5.21)m/s,P<0.05]。④再生神经纤维的直径:术后1,3个月组兔左侧均大于右侧[(3.78±0.52),(2.33±0.28)μm;(6.25±0.69),(4.06±0.73)μm,P<0.05]。⑤再生神经纤维:术后1,3个月组兔左侧均多于右侧[(637.05±94.06),(216.33±35.20)根;(1442.33±86.34),(605.83±143.58)根,P<0.05]。结论:正常神经能发出侧芽通过端侧吻合长入缺损面神经的远残端、使失神经支配面肌再神经化,面神经端侧吻合的效果比端端吻合的效果差,但行端侧吻合修复面神经缺损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许旺细胞关系密切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S-100蛋白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2-10/2004-05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完成。选取3月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吻合近端组、吻合远端组,8只/组。右侧为吻合组,左侧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1,2,4,8周从吻合近端组及吻合远端组各取1只,共8只。全部大鼠右侧自腓神经切断,胫神经外膜开窗,腓神经远端行外膜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开窗处。吻合近端组与吻合远端组分别切取吻合近端、远端神经,制备纵切片标本,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S-100蛋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反应强度的半定量分析。阳性反应染色强的部位透光弱,其灰度值就低,反之灰度值高。 结果:实验纳入大鼠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灰度值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吻合近端组术后1,2,4,8周均基本相近(P〉0.05);吻合远端组术后1,2,4周均明显升高(117.83&;#177;10.44,155.57&;#177;10.76,186.42&;#177;5.23.142.83&;#177;6.99,P均〈0.01),8周时降至正常水平(P〉0.05)。②各组术后不同时间S-100蛋白的表达:术后1,2,4,8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吻合近端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远端组均呈下降趋势(98.80&;#177;3.43,37.21&;#177;11.44.56.01&;#177;5.77。65.13&;#177;12.36.68.17+9.35.P〈0.01或0.05)。 结论:在端侧吻合中,由于供体神经轴突的完整性,无法得到近端的因子调节,侧支发芽主要依赖于远端许旺细胞和靶器官。吻合远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S-100蛋白呈上升趋势.两者均随神经的修复逐步上调,表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轴突的再生密切相关。提示许旺细胞在端侧吻合轴突侧支发芽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腓神经轴突数目、神经纤维直径、髓鞘厚度、神经电生理和胫前肌湿重恢复率,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行嗅鞘细胞移植对端侧吻合后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11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端端吻合组:行左腓总神经端端吻合;端侧吻合组:行左胫腓神经端侧吻合;嗅鞘细胞组:行左胫腓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室内注嗅鞘细胞悬液。术后30和60d进行各项指标检测。①再生腓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应用VikingⅡ型肌电图仪检测大鼠胫前肌的肌电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②胫前肌湿重:胫前肌肌湿重恢复率=实验侧肌湿重/正常侧肌湿重&;#215;100%。⑧组织学检查:腓总神经轴突数目。④超微结构: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纳入7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再生腓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术侧胫前肌M波,术后30d,端端吻合组出现M波,波幅〉5mV,端侧吻合组和嗅鞘细胞组75%出现M波,术后60d,端侧吻合组和嗅鞘细胞组100%出现M波,其中嗅鞘细胞组的波幅大部分〉5mV。随时间的延长各组手术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潜伏期缩短,30d,端端吻合组与正常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60d时嗅鞘细胞组与端端吻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端侧吻合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②大鼠胫前肌湿重恢复率:30d,嗅鞘细胞组明显优于端侧吻合组[(56.57&;#177;1.89)%,(50.21&;#177;3.68)%,P〈0.05],在60d时已与端端吻合组无显著性差异[(91.34&;#177;1.76)%,(97.11&;#177;3.41)%,P〉0.05]。③大鼠腓总神经组织学检查:60d,嗅鞘细胞组神经轴突数目优于端侧吻合组[(997.00&;#177;123.34),(710.00&;#177;102.01)个/mm^2,P〈0.05]。④大鼠再生神经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60d嗅鞘细胞组再生纤维增厚,髓鞘内板层变致密,轴浆内富含神经微丝,微管排列规则,分布均匀,电镜下观察同端端吻合组类似。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轴突再生,改善端侧吻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损伤的神经可以通过端侧吻合再生并获得部分生理功能。FK506作为免疫抑制剂具有的促进神经生长及功能恢复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的:观察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5-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实验室进行。取Wistar雌性大白鼠2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只。 方法:所有动物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反转结扎,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左侧作正常对照。于术后当天开始,实验组右小腿外侧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FK506[2mg/(kg&;#183;d)],连续2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个月,行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测定腓总神经纤维数目、胫前肌肌纤维横切面积,同时测定胫前肌肌湿重。结果用右侧测得值与左侧的比值(即恢复率)来表示。 结果:2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神经纤维数目比和肌纤维截面积比均高于对照组(0.734&;#177;0.143,0.412&;#177;0.119;0.628&;#177;0,125,0.432&;#177;0.135;P〈0.01,0,05)。②电生理检测结果:实验组动作电位恢复率、肌肉单次收缩力恢复率、强直收缩力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肌湿重比也高于对照组(0.765&;#177;0.101,0.513&;#177;0.116,P〈0.05)。 结论:靶肌肉注射FK506能促进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侧支生长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两种电生理技术,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取兔(新西兰兔1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5只)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理技术检测皮瓣内再生放电纤维数量、分布、感觉类型。同时以免(新西兰兔16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10,20,30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只)2条耳大神经作端侧吻合模型,用RM-6280多道智能生理记录及分析处理系统测定再生纤维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植入皮瓣的受神经在术后4个月可再生触、压、痛、温冷觉末梢,使皮瓣初步建立神经再支配。受神经内再生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10,20,30周时分别为(53.0&;#177;3.7)%,(66.8&;#177;5.5)%,(88.8&;#177;2.3)%;神经传导速度10,20,30周时分别为(42.4&;#177;1.6),(55.6&;#177;1.2),(57.2&;#177;1.6)m/s,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术后30周受神经近端再生纤维幅值恢复率和传导速度分别达到正常的88.8%和94.38%。结论: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能再生有功能的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稍慢。  相似文献   

8.
黄立  洪光祥  王发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54-1255,T002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以后,神经远端与健康神经行端侧吻合,靶器官定期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再生及靶器官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NGF组,NS组及正常组。前两组切断右下肢腓神经,远端同健康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手术当天开始右小腿外侧注射NGF200U,1次/d,持续两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S),分别于12周后行胫前肌湿重、电生理、再生神经、靶肌肉组织学检查。结果:胫前肌湿重NGF组为(0.80&;#177;0.14)g,高于NS组(0.59&;#177;0.12)g(T=5.60,P&;lt;0.01)术后12周NGF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3.77&;#177;0.35)mV],潜伏期[(5.595&;#177;0.893)ms]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26.50&;#177;2.53)m/s],均优于NS组[(2.53&;#177;0.74)mV,[8.327&;#177;0.802)ms,(19.62&;#177;1.71)m/s,T=9.91,8.04,10.43,P&;lt;0.01]。结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靶器官内注射NGF,能促进神经侧支再生,靶器官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肌筋膜管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肌筋膜管替代神经材料对面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面神经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5-02/07在咸宁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进行,选择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切去其双侧面神经上颊支0.5cm作为动物模型。肌筋膜管桥接组:以肌筋膜管桥接右侧面神经颊支的缺损:外膜直接缝合组:左侧面神经颊支被直接缝合,分别于术后5和8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组织学观察等,以比较两组(侧)面神经颊支的再生情况。 结果:实验白兔24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术后5和8周形态及组织学观察显示肌筋膜管桥接组瘢痕明显少于神经直接缝合的对照组。②术后5周时组织图像分析显示桥接段再生有髓轴突数目和再生(恢复)率,肌筋膜管桥接组明显优于神经直接缝合组[肌筋膜管桥接组:(1032&;#177;234)根/片和(23.72&;#177;7.26)%,外膜直接缝合组:(678&;#177;193)根/片和(15.70&;#177;5.23)%,t=2.52,P〈0.01]。③术后8周时电生理检测两组桥接段再生轴突的电传导速度显示肌筋膜管桥接组明显快于神经直接缝合组[肌筋膜管桥接组:(17.69&;#177;0.14)m/s;外膜直接缝合组:(14.82&;#177;0.12)m/s,t=2.390.P〈0.01]。 结论:在面神经损伤修复术中,肌筋膜管桥接治疗神经缺损的效果好于神经张力下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小间隙的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C5、臂丛神经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后的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A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mm)移位于C5神经根,B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mm)吻合于臂丛神经上干,两组均是左侧为正常侧,右侧为实验侧。术中测量副神经、C5神经根和臂丛神经上干的直径;术后12周行电生理学观察两组大鼠肱二头肌、三角肌肌电图波幅和潜伏期;神经组织学和图像观察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形态。结果:两组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直径:副神经主干为(0.45&;#177;0.05)mm,C5神经根为(0.66&;#177;0.11)mm,臂丛神经上干为(1.16+0.14)mm。②肌电图波幅和潜伏期:术后12周A组肱二头肌、三角肌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肱二头肌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三角肌实验侧较正常侧潜伏期长,波幅低(P〈0.05)。③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少于正常侧[(99.60&;#177;22.61),(134.40&;#177;30.62)个,t=8.26, P〈0.01]。④轴突直径: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小于正常侧[(1.38&;#177;0.40),(2.88&;#177;0.62)μm,t=19.35, P〈0.01]。⑤髓鞘厚度: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小于正常侧[(0.92&;#177;0.22),(1.75&;#177;0.61)μm,t=5.98, P〈0.01]。⑥再生神经纤维形态:A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多,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厚,神经束膜结构完整。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少,束膜结构不完整,有髓神经纤维鞘可见板层样分离。结论:①应用副神经移位可以修复C5神经根损伤,由于副神经直径相当于C5神经根直径的68%,可以节省动力神经源。②而副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因两者直径差异明显,副神经只相当于臂丛神经上干直径的39%而不能修复上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方法效果。方法: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用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实验。左侧上颊神经切断后作端端吻合。右侧上颊神经切断后,远断端与下颊支侧方,外膜开窗处作支间端侧吻合。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时作肌电图后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慢于端端吻合犤1个月时(10.6±2.20),(15.7±2.13)m/s,2个月时(14.4±1.80),(20.80±3.10)m/s,P<0.05犦,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犤(22.8±2.40),(23.20±2.14)m/s,P>0.05犦。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少于端端吻合犤1个月时(34.16±4.24),(44.28±3.04)个/高倍视野,2个月时(43.64±3.20),(52.84±2.16)个/高倍视野,P<0.05犦,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犤(64.66±2.48),(66.12±1.96)个/高倍视野,P>0.05犦。结论:面神经断伤作端侧吻合后,早期神经再生质量不及端端吻合优良,晚期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下颌神经阻滞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下颌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测,为下颌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实验于2002-11/2005-11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由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120侧成人颅骨(男60侧,女60侧)和30侧尸体(男20侧,女10侧);均为无主尸体。测量了120侧成人颅骨卵圆孔等结构的数据,观测了30侧成人尸头下颌神经的毗邻结构。 结果:①与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男性除卵圆孔前壁厚、女性除颧弓中点下缘至翼突基部距离、卵圆孔宽径、卵圆前壁厚、卵圆孔前外侧缘至三叉神经压迹最近距离外,其余结构均存在侧别差异(P〈0.05~0.01)。除左侧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距离、左侧卵圆孔宽径、卵圆孔前壁厚外,其余侧别结构均存在性别差异(P〈0.01)。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的距离,男性左侧为(40.4&;#177;0.3)mm,右侧(40.9&;#177;0.4)mm。女性左侧为(39.8&;#177;0.6)mm,右侧为(40.2&;#177;0.7)mm。②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下颌神经长度(10.4&;#177;1.6)mm,宽度为(4.5&;#177;1.5)mm,其中颅内段长(6.3&;#177;1.5)mm,卵圆孔内段长(5.1&;#177;0.6)mm。脑膜中动脉外径左侧为(1.5&;#177;0.3)mm,右侧为(1.5&;#177;0.4)mm。至上颌动脉起点的距离左侧为(7.1&;#177;0.4)mm,右侧为(8.3&;#177;0.3)mm。大部分脑膜副动脉入棘孔以前发出,起源于脑膜中动脉者22侧(73%)。上颌动脉者7侧(23%)。以双根起始者1侧(3%)。分支数,1支型24侧(80%)。2支型2侧(7%)。不存在4侧(13%)。脑膜副动脉分别经卵圆孔、蝶导血管、骨性翼棘孔入颅腔。下颌神经与脑膜中动脉的位置关系:脑膜中动脉位于下颌神经的后外侧22侧(73)%。位于下颌神经的外侧8侧(27%)。 结论:获得了下颌神经的长度、宽度,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圆孔、棘孔、破裂孔、颈静脉孔、海绵窦内等穿过的结构及毗邻关系的观测结果。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存在侧别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电针影响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20只,单纯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面部皮肤后缝合。②模型组:应用神经卡压法造成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模型,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置。③西药组:同前造模,从造模术后第1天起,给予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B12 50μg加地塞米松肌肉注射,1次/d,地塞米松用量从2mg/d开始,以后每隔7d减为半量。④传统针刺组:同前造模,造模后第1天开始用毫针针刺术侧穴位,包括翳风、颧髂、地仓、颊车、四白.阳白,每10min捻转1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5d,休息2d。⑤电针刺激组:造模和取穴同传统针刺组,翳风(阴极)与颊车(阳极)、地仓(阴极)与四白(阳极)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100Hz,电压2V,疏密波刺激,30min/d,连续治疗5d,休息2d。术后7,14,21,28d各组随机取6只兔灌注处死,取左侧脑干组织,光镜下观察面神经核中神经元形态的改变,并计数5个固定点400倍视野下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阳性神经元数。结果:大耳白兔1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面神经核中内氏体:随治疗时间延长,西药组、传统针刺组、电针刺激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电针刺激组增多最明显,但这3组仍少于假手术组。②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数:模型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电针刺激组均明显多于西药组和传统针刺组(P〈0.01);电针刺激组、传统针刺组和西药组表达逐渐减少,至术后21d降至最低[(32.69&;#177;12.84),(28.17&;#177;14.00),(25.52&;#177;10.96)个],术后28d有所回升[(47.93&;#177;11.89),(33.64&;#177;12.84),(32.38&;#177;12.83)个],但仍未达到假手术组水平[(65.01&;#177;13.59)个]。结论:穴位电针刺激可调节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减少面神经核中神经元的损伤,对损伤面神经修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传统针刺和西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兔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影响,探讨促进咬肌再附着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术后1,2,3个月组)。每组6只。将实验用兔的双侧咬肌从下颌骨附着处剥离,下颌骨截骨后将咬肌复位,一侧定期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另一侧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2,3个月处死动物各6只,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骨骨块,大小1cm&;#215;0.5cm,连同其上附着咬肌-起取下进行拉伸试验,检测肌-骨再附着界面突然断裂时数据,即为咬肌再附着界面的最大断裂负荷。记录并分析术后1,2,3个月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实验兔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2,3个月实验侧肌-骨界面最大断裂负荷明显高于对照侧[实验侧:(0.58&;#177;0.13),(0.74&;#177;0.07),(1.28&;#177;0.21)kg;对照侧:(0.46&;#177;0.07),(0.62&;#177;0.11),(0.93&;#177;0.16)kg,P〈0.05]。②双侧咬肌-下颌骨再附着界面的附着强度随时问延长逐渐增强,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促进咬肌剥离后的再附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运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自行编制的康复训练操训练,观察其术后患侧上臂水肿的发生率及肩关节的活动度。方法: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03-09/2004-07收治女性乳腺癌患者200例(Ⅰ~Ⅲ期,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康复训练组(140例)。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操训练,只自行锻练。康复训练组,运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自制的康复训练操,辅以音乐进行康复训练。该康复训练操共分五部分,分别表示术后1周内、2周内、3周内、4周内及术后1个月以上5个时段,每部分分4节。测量患侧上肢水肿[标准:术后首次换药(排除包扎过紧造成水肿)后出现患侧上肢胀痛;患侧上肢较另一侧上肢肿大;压之有凹陷]发生率,观察术前、术后1,2,3个月肩关节的活动度,上肢的前、后、侧方上举角度,内外方旋转角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比较:术后3个月康复组的前方上举、后方上举、侧方上举、外旋、内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6.0&;#177;1.0)&;#176;,(49.0&;#177;2.0)&;#176;,(85.0&;#177;1.0)&;#176;,(61.0&;#177;1.0)&;#176;,(83.0&;#177;1.0)&;#176;;(48.1&;#177;2.0)&;#176;;(46.2&;#177;1.0)&;#176;,(59.5&;#177;4.0)&;#176;,(58.3&;#177;1.0)&;#176;,(49.1&;#177;1.0)&;#176;,t=6.32-1.56,P〈0.05]。②两组患者患侧上臂水肿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康复训练组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7%,32%),u=4.42,P〈0.05;(2%,15%),u=3.94,P〈0.05]。结论:康复训练操能有规律地活动上肢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患侧上肢水肿减轻,肩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吴斗  刘强  陈君长  安奇君  龚强  韩小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8):104-106,i0005
目的:通过神经吻合口局部应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特异性抗体,阻断其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作用,以期达到预防或减少神经瘢痕的产生,提高神经修复。方法:实验于2003—04/2005—04在山西医科大学外科实验室完成。选用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24只。两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行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采用微量加样器于神经吻合口间隙内注射质量浓度为50mg/L的Anti-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溶液0.1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逐层缝合伤口。分别于术后4,12周取材,按照Petersen分级标准对皮肤、肌肉、筋膜和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瘢痕成分的评估:①两组术后大体观察:术后两组大鼠皮肤及肌肉、筋膜愈合良好,均未发生伤口进开、进裂、感染现象。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术后12周神经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减轻,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②两组术后12周神经组织切片Masson染色结果:转化生长因子B1抗体组神经吻合口远端神经轴索增生活跃.胶原纤维形成较少.以神经外膜为主;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吻合口远端神经纤维生长排列紊乱,连续性差,被胶原纤维包裹,胶原沉积较多,神经外膜肥厚。④术后12周两组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灰度值测量结果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Ⅰ型胶原纤维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41.112&;#177;11.065),(49.561&;#177;8.097),P〈0.05],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基本相似[(34.223&;#177;7.130).(32.284&;#177;5.497),P〉0.05]。神经再生功能的评估:①术后12周两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9.090&;#177;22.493),(-28.660&;#177;22.649),P〈0.05]。②两组术后12周电生理学检查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9.603&;#177;3.972),(16.215&;#177;4.619)m/s,P〈0.05]。③两组术后周围神经纤维的镀银染色及周围神经髓鞘染色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组髓鞘厚度和再生神经纤维的直径均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36&;#177;0.23),(0.93&;#177;0.48);(9.40&;#177;0.86),(7.99&;#177;0.36)μm;P均〈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端或对端的吻合治疗中,局部应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能够抑制或减少局部神经胶原瘢痕的产生,从而有效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变性骨骼肌-神经束“并联”复合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咸宁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完成,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复合桥组,神经桥组和肌桥组,每组12只。①模型制作:采用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50g)经腹膜腔注射麻醉后,显露并切去鼠的右侧坐骨神经一段使形成10mm缺损。另在复合桥组和肌桥组,切取股二头肌外缘纵行肌束,置于60℃水浴变性5min。②分组处理:复合桥组:将缺损远端神经行“束间分离”,等分为两束,切取10mm长的一束与自体变性骨骼肌束“并联”桥接于坐骨神经缺损处并用筋膜包裹;神经桥组:以自体神经原位桥接于神经缺损处;肌桥组:以自体变性骨骼肌束桥接于神经缺损处。③指标测试:术后24周,用肉眼观察桥接体及吻合口外形,取称大鼠双侧胫前肌湿质量,以术侧(右侧)与正常侧(左侧)湿质量百分比作为胫前肌湿质量恢复率;取移植体,以Bielschowsky镀银染色后,石蜡包埋,作纵、横切片,苏木精-伊红复染,光镜下观察和用彩色图像分析仪测量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密度)、平均直径及髓鞘厚度。 结果:实验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4周时,①大体观察: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的桥接段均有完整的神经外膜和清晰的神经折光横纹,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吻合处质软,表面光滑,而肌桥组则无完整的神经外膜和神经折光横纹,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吻合口处质硬,表面粗糙;胫前肌(湿质量)恢复率: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均较肌桥组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复合桥组(72.19&;#177;7.23)%,神经桥组:(75.01&;#177;6.21)%,肌桥组:(63.98&;#177;6.41)%,P〈0.05]。②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密度):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均较肌桥组多(密)[复合桥组:(77.78&;#177;6.76)&;#215;10^4根/μm^2,神经桥组:(78.43&;#177;4.56)&;#215;10^4根/μm^2,肌桥组:(68.88&;#177;2.39)&;#215;10^4根/μm^2,P〈0.05]。③再生神经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也较肌桥组粗厚[复合桥组:(6.56&;#177;1.58)μm和(1.21&;#177;0.25)μm,神经桥组:(7.22&;#177;1.57)μm和(1.34&;#177;0.22)μm,肌桥组:(6.22&;#177;1.57)μm和(1.10&;#177;0.17)μm,P〈0.05]。④复合桥组与神经桥组间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缺损周围神经远段“束间分离”所得的自体神经与自体变性骨骼肌束“并联”复合桥体修复大鼠神经短距离缺损,其效果接近单纯的自体神经桥体而优于单纯的自体变性骨骼肌桥体,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靶肌肉注射甲钴胺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衍生物,可促进核酸蛋白质代谢、神经轴浆的转运及轴突的再生。 目的:通过靶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甲钻胺,观察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试验。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材料:试验于2003-03完成。选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商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10只。 方法:所有大鼠均行左侧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行外膜缝合,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注射甲钴胺,分别为3000μg/(kg&;#183;d),100μg/(kg&;#183;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mL,术后靶肌肉注射1次/d。术后第4周、第8周每组分别提取5只大鼠,以左小腿三头肌湿重、光镜和电镜坐骨神经形态学观察并图象分析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不同剂量甲钻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4周,8周的左腿三头肌湿重。②术后8周坐骨神经髓鞘的横截面积和壁厚度。 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周左小腿三头肌湿重比较: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1.367&;#177;0.012)g,(1.164&;#177;0.011)g,(0.950&;#177;0,009)g,P〈0.05];②术后8周左小腿三头肌湿重比较[(2.205&;#177;0.015)g,(1.611&;#177;0.013)g,(1.230&;#177;0.014)g,P〈0.051。③术后8周坐骨神经髓鞘的横截面积比较: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13.30&;#177;1.167,9.453&;#177;1.233,5.689&;#177;0.454)mm^2P〈0.051。④术后8周坐骨神经髓鞘的壁厚度比较:[(1.145&;#177;0.108,0.806&;#177;0.065,0.560&;#177;0.045)mm.P〈0.05]。 结论:靶肌肉注射甲钻胺可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高剂量的甲钻胺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损伤神经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神经组织的粘弹性生物力学特性,探讨周围神经扩张延长后保留扩张囊对神经缺损修复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12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将白兔麻醉后分离出坐骨神经的盆腔出口至膝关节段,将自行设计的组织扩张器的扩张囊置于该段神经下方并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7d后开始经皮肤向注射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共16d,前4天2mL/d,后12天1mL/d。A组:左侧坐骨神经扩张延长完毕后第2天取出扩张器,并根据实际延长长度,切除同样长度神经段后进行断端缝合,为AL组;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为AR组。B组:左侧坐骨神经于扩张延长完毕后第30天取出扩张器,根据实际延长长度,切除同样长度神经段后进行断端缝合,为BL组;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侧,为BR组。A组和B组均饲养60d。C组操作同A组,但神经缝合后饲养88d,左右侧分别为CL组和CR组。按设计时间观察神经的组织学电脑图像并检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和胫前肌重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白兔为24只,各组对照侧无比较意义。①电脑图像分析结果:BL组有髓神经纤维数明显高于AL组[(41&;#177;5.70,31&;#177;5.10)根,(q=3.380,P〈0.05)];BL组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明显高于CL组[(2.83&;#177;0.38,2.04&;#177;0.24)cm^2(q=3.147,P〈0.05)].②电生理检测指标比较:BL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AL组[(20.68&;#177;2.01,15.19&;#177;1.76)m/s,(q=3.487,P〈0.01)];BL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高于CL组(4.61&;#177;0.61,1.95&;#177;0.37)mV,(q=3.295,P〈0.05)]。③胫前肌湿重比较:BL组高于AL组和CL组[(5.44&;#177;0.36,4.12&;#177;0.37,4.18&;#177;0.28)g,q=2.987和5.276,P〈0.01]。结论:用组织扩张器延长的神经可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神经的再生能力并对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保留扩张囊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后远侧骨内压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对股骨远端骨内压的近、远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的方法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将32只实验兔分成5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制作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0d),4,8,16周组,每组6只。使用生理测压仪,对正常和模型动物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3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实验侧和对照侧骨内压比较:正常组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比较无差异性;造模后0d,4,8,16周实验侧骨内压明显比对照侧增高[(4.6&;#177;0.5)比(3.1&;#177;0.4)kPa,(4.8&;#177;0.5)比(3.0&;#177;0.4)kPa,(4.7&;#177;0.4)比(3.1&;#177;0.4)kPa.(4.1&;#177;0.2)比(3.1&;#177;0.4)kPa,P〈0.01)。②模型后不同观察时间段骨内压比较:造模后在不同观察时间段对照侧骨内压均无差异性;实验侧处于持续骨内高压状态,4周显著高于16周(P〈0.05)。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股骨远端的骨内压持续升高并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