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上并不少见,降压药物使用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排除假性顽固性高血压纠、正干扰降压药物效果的因素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之后,大多数患者需要个体化地修正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降压药物组合、正确使用利尿剂、在五大类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刘)的基础上加用其他降压药物、逐一上调药物的剂量。最佳化地使用降压药物能使大多数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步红 《中国校医》2011,25(5):398+401-398,F0003
目的对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2010年4月和5月门诊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探讨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4月和5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对年龄、用药种类、用药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以中老年患病居多;降压药使用频率居前的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结论本医院降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用于一线降压治疗的6种主要降压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断剂。各类降压药物各有其优缺点,药物的选择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类型、药物销售情况以及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在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上,主要包括CCB(钙拮抗剂)类、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类、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类、b-RB(b受体阻滞剂)类、利尿剂类;我院销售量以及药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相对合理,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对癌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临床长期应用常用降压药物病例的调查研究,统计癌症的发生率。结果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的癌症风险;钙拮抗剂(CCB)或可增加绝经女性乳腺癌风险。结论降压药物治疗与癌症风险增加有一定的相关胜,临床用药时要加以慎重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甘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处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泉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情况,为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干预及三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4月和2005年4月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4月服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类药504例,占11.8%;CCB类药1086例,占25.3%;β-受体阻滞剂325例,占7.6%;利尿剂344例,占8.0%;珍菊降压片1648例,占38.5%;复方降压片160例,占3.7%;α1受体阻滞剂91例,占2.1%;其他(山绿茶片)128例,占3.0%。2005年4月服用ACEI类药916例,占18.6%;CCB类药1426例,占29.0%;β-受体阻滞剂534例,占10.9%;利尿剂114例,占2.3%;珍菊降压片1570例,占32.0%;复方降压片123例,占2.5%;α1受体阻滞剂106例,占2.2%;其他(山绿茶片)124例,占2.5%。结论控制高血压是社区卫生工作、慢性病社区管理的重点。正确合理的用药直接关系患者的降压达标(个体评价指标)与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总体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朱燕萍  李剑芳 《药物与人》2014,(10):357-357
目的:探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选择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和B一受体阻滞剂治疗,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井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B-受体阻滞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B-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降压药物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都有一定差异,选择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郑二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4):431-433
目的了解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高血压病人口服用药情况,并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该院抗高血压药品种。挑选出住院药房心内科、神经科、老年科共88位高血压病人电子处方进行分析。对其病人进行随访并与医生、护士进行沟通。结果处方名次排列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依次为非洛地平、倍他乐倍、他乐克缓释片、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卡托普利、拜新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各亚类前5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一用药16张、2或2种以上降压药联用的处方共72张,分别占抗高血压处方的的18.18%、81.82%。同时存在用药误区。结论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ACEI与CCB、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降压治疗的主要药物。临床合理用药需卫生工作者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吕征 《健康大视野》2007,15(7):67-68
缬沙坦为强效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其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副作用少。我们观察了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及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并回顾性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1520例降压药物的选择及相关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层前几位依次为脂代谢紊乱、吸烟、左室肥厚和糖尿病;选择降压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10例(40.13%)、钙拮抗剂626例(41.18%)、利尿剂320例(21.05%)以及β受体阻滞剂192例(12.63%);社区高血压患者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1115例(73.36%)。结论 本组选择降压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社区高血压患者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  相似文献   

11.
向洪波 《药物与人》2014,(10):335-336
目的:总结和探讨降压药在社区老年离血压患者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区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对其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情况以及联合和单一用药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通过两年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CCB)的使用率最高,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患者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降压宜缓慢平穗,减少对靶器官损害的药,同时联合用药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按功能分,一般有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吲达帕胺属于磺胺类利尿剂,但在所有的降压药中很另类,既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又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良好,可单独服用,也可与其它降压药合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徐雯 《工企医刊》2003,16(4):107-107
近年来,具备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高血压药物相继问世,新药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又不断更新换代,尽管降压药物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类药物有其各自独特的作用和适应症,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口服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为了安全有效地用药,患者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南京市解放军理工大学双龙校区门诊部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校区门诊部2012-02/2013-11期间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应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剂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及频率依次为钙拮抗剂(79%)、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3.5%)、B受体阻滞剂(22.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4.1%)、低剂量复方制剂(9.0%),利尿剂(7.7%)。服用剂型以中长剂型为主,单一用药75例(58.5%),二联用药39%例(30.4%),三联用药14例(10.1%)。结论理工大学双龙校区门诊部主要应用钙拮抗剂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应用种类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15.
李建华 《中国保健》2009,(19):856-857
缬沙坦为强效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其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不良反应少。笔者观察了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 研究基于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对我国西南地区35~75岁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心血管健康资料,检出高血压患者,并收集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名称、服药剂量和频率。分析不同特征亚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个体影响因素,常用药物类型和联合用药组合模式。结果 共394 957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高血压患者159 014名,年龄为(58.8±9.5)岁,男性占40.2%,29.8%的患者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30 445名患者上报了具体用药信息,其中22.5%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在不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心脑血管病史组别中联合用药比例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联合用药治疗,而家庭年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较低。单药治疗以钙拮抗剂为主(58.6%),联合用药以使用传统复方制剂最常见(31.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钙拮抗剂(22.4%);冠心病患者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 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低,降压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不规范之处,联合用药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是新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本文通过缬沙坦与硝苯地平分别治疗高血压病,探讨缬沙坦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洛尔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等五大类,而且这五大类药物都可以作为起始用药。在上述五大类抗高血压药物中,钙离子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可分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今后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天津某三甲医院2009年1—6月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15365份,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消耗金额等。结果 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和复方制剂;单品种DDDs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波依定。DDDc前5位的依次是:α-RB、ARB、复方制剂、β-RB、CCB;单品种DDDc前5位的依次是:康忻、代文、美卡素、络活喜、安博诺;除康忻外上述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在15365份处方中,采用1种降压药物占47.72%,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占32.29%,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的占19.99%。结论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20.
方理刚 《大众健康》2014,(10):54-55
降压药种类很多,常用降压药物种类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氯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如替米沙坦等)、利尿剂(如氧氯噻嗪和吲达帕胺)和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如北京降压0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