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便秘就是粪便干结,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判断便秘的因素应该包括三个:一是每周大便的次数是否少于2次;二是排便是否困难;三是大便的性状有没有改变,是不是存在干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便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和社会因素等原因,慢性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便秘是指由于机体的原因使得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从而导致大便干硬、排出困难或排不尽、排便时间长、大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等,这些均可提示有便秘存在.如果每天能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多数便秘患者排便每周1~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难,并且持续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硬如羊粪或板栗状,且大便量极少.  相似文献   

3.
《大众健康》2010,(12):76-76
便秘包括了排便次数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四个主要的症状,有其中的一个症状或多个症状,均可称为便秘。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是指原有排便规律改变,超过3天才排便,而且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其发生率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居第一,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便秘时应及时治疗,因为粪便在结肠内滞留时间过长,发酵腐败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机体吸收后可导致头晕、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等,长期便秘也是结肠癌的一个诱因。同时,便秘时屏气用力,易使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突发意外。  相似文献   

5.
便秘非小事     
白邈 《家庭医学》2007,(24):57-58
什么是便秘? 谈到便秘,中西医有着从不同角度解释,但并不矛盾的定义。中医认为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吕斌 《现代养生》2005,(8):31-31
老年人闲聊时,常会谈及牙齿脱落,吃饭不香,肚子发胀和肛门下坠等不适。如果调查一下他们的排便习惯,不少人是一星期排便一次,或者需要用泻药才能解出大便。大便的形状往往是又干又硬,像小栗子一样。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便秘。我们曾对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411名老年人的排便习惯进行调查,发现下面两条可改善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便秘的病因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老年人在无明显原因的状况下,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d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但这里还要考虑到健康人排便习惯的问题,有人曾对健康人排便习惯作调查发现:每天排便1次约占60%,1天几次者30%,几天1次者10%。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正>便秘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而造成的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次数减少,排便后没有满意的畅快感或排便时间虽不延长但大便坚硬,排便困难者,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1-2]。老年人便秘大多是慢  相似文献   

9.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抱怨便秘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便秘一般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有些人虽然能够保持每天一次排便,但是排便的过程很长,很痛苦,大便干燥成球状,甚至每天腹胀、腹痛,非常痛苦。据说亚洲人的大肠比西方人的大肠长,而且由于目前饮食方式的欧美化,使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中,有谁没有拉过肚子,又有谁没有便秘过呢。然而,近年来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间歇性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如大便干结、有黏液或大便稀溏,或排便后仍有不尽感等,到医院多次检查又查不出确切的毛病。故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便秘在喝“肠清茶”、“通便茶”或“排毒养颜胶囊”等,又有一些人却为每天要腹泻几次而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和长期卧床者多见。一般认为,排便后8小时内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0小时内未能排出,或排便次数减少(2次/周,也有规定排便次数少于4次/周),或排便间隔时间超过48小时,即为便秘。  相似文献   

12.
很多老年人都有便秘,其实便秘不是一种病,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一般两天以上没有排便即是得了便秘。  相似文献   

13.
熊苗 《健康博览》2013,(1):47-48
如果大肠.出现问题,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拉稀,另一种就是便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从发病概率来看,便秘只占30%。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几率会逐渐升高。基本上老年人都有排便异常。便秘容易伴发许多其他疾病,如痔疮、肛裂、失眠、口臭、肥胖、肠癌等,因此对便秘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1 老年慢性便秘的概念 指老年人在无明显原因的状况下,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d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但这里还要考虑到健康人排便习惯的问题,有人曾对健康人排便习惯作调查发现:每天排便1次约占60%,1天几次者30%,几天1次者10%.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1].  相似文献   

15.
正便秘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常见,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每个人都可能患上便秘。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便秘?便秘指的是大便秘结不通,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无力,粪便难出,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通俗地讲,大便干燥、排便费力都可以称为便秘。  相似文献   

16.
<正>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以解出,一般两天以上没有大便则提示有便秘存在。但健康人之间可有较大个体差异,判断是否存在便秘必需根据个人的排便习惯和排便是否困难来决定。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多种全  相似文献   

17.
陈怀生 《工企医刊》2010,23(6):24-25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按摩治疗便秘1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婴儿便秘一般是指宝宝大便次数比平日减少,甚至2—3天或更长时间未解大便的现象。但在判断宝宝是否便秘时,粪便的性状比排便次数更为重要。有时宝宝大便次数不减,但粪便干硬,呈颗粒状,不易排出,这也属于便秘。与宝宝2—3天一次大便但性状正常相比,这种情况更需要关注。大多数宝宝的便秘是由于饮食申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撮入不足,蔬菜、水果等粗纤维进食太少引起的,多见于吃配方奶的宝宝。。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便秘对身体的危害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直肠脱垂等。用力排便对一些器官如心脏、脑血管等带来负担,严重的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诊治一39岁刘姓女患者,自诉3年前一次感冒高热后出现排便困难,此后,排便间隔逐渐延长,常少则3天至5天,多则1周以上方排便一次。便质干结如羊屎或质软。每次如厕大便难出,甚则大汗淋漓,头晕气短,肛裂滴血。腹胀痛或矢气濒转,每天为大便困扰,深为痛苦。起初用果导片,或外用开塞露方能排便。经诊断为习惯性便秘,由气虚津乏原因导致。采用益气增液法,应用中药调治月余,便秘习惯才逐步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