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杨宇  张玉洁 《广东医学》2008,29(9):1495-1496
目的 探讨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5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肌肉注射及羊膜腔穿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新生儿预后,穿刺组治疗前后NST、雌三醇、生物物理评分.结果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提前终止妊娠时,羊膜腔穿刺促胎肺成熟血糖轻度升高且持续时间短暂,对产妇感染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对胎盘功能无影响,对母儿安全.结论 羊膜腔穿刺促胎肺成熟对母儿安全,可于妊娠终止1周行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48~72h后根据胎儿及孕母情况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期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及其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产前有无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分为使用组与未用组。使用组根据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总剂量又分为≤ 10mg和≥ 2 0mg剂量组。使用组根据从产前使用地塞米松至分娩的时间又分为≥ 2 4h组和 <2 4h组。收集临床资料对比各组母体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产前用地塞米松的GDM患者 ,产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比例低于未用药组 ;用药组胎儿窘迫、感染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 ;≥ 2 0mg组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 10mg剂量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 2 0mg剂量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4h组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 2 4h组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短期小剂量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其围产儿无近期的不良影响 ,但其远期影响尚需进一步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3.
早产一直是临床上新生儿死亡中一大因素,其中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头颅血肿,等等。早产的内在生理学和分子学方面的病因十分复杂而且并未完全被理解。其原因往往是不尽相同且是多方面的。而早产所引起的并发症几乎是殊路同归的。对妇产科、儿科医生来说,早产新生儿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早产儿的肺发育不够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临床上很早就在为促进胎儿肺成熟进行实验、研究,而糖皮质激素在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中的预防性应用以促进胎儿肺成熟早以被大家所公认。本文主要介绍糖皮质激素对促胎肺成熟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34~35周早产者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42例孕34~35周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8例,分娩前48 h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64例,不进行促胎肺成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头围与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促胎肺成熟的治疗可降低孕34~35周早产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儿的病死率,虽然会对体液免疫造成一定影响,但利大于弊,早期干预不良影响,可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5.
早产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5%~10%,占非畸形新生儿死亡的75%,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脑室内出血(IVH)等。早产儿患病率明显增高,如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如何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关系到出生人口素质,是产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产前母体地塞米松处理是否加重妊娠母-胎组织感染,并比较其在非感染和感染条件下对胎肺发育的影响.方法于妊娠第24天建立兔宫内感染模型,并于模型建立当天开始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先锋霉素,连续用药3d.于妊娠27d留取胎肺、胎盘、母体子宫和肺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无论感染模型还是非感染模型,地塞米松处理组胎肺均比对照组胎肺的肺泡腔更大、更均匀,而肺泡间隔更薄,地塞米松处理后胎肺肺泡腔的表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肺泡间隔表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显示感染模型地塞米松处理组胎肺的Ⅱ型细胞内板层体数目多于对照组,但相对于非感染模型地塞米松处理组则有所减少.地塞米松组胎肺和胎盘的感染程度均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而母体子宫和母肺的感染程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此外,地塞米松组发生早产和胎仔死亡的孕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产前处理可促进兔胎肺形态发育和Ⅱ型上皮细胞成熟,但在宫内感染情况下,其促胎肺发育的作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具有加重母-胎组织的感染程度、加速早产发生及增加胎儿死亡的可能.因此,在感染或可疑感染的情况下,临床应慎重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氟美松促胎肺成熟的临床应用付晨捷崔丽娥包钢第三职工医院(014010)在新生儿的死亡中,以早产儿的死亡率最高。早产儿的死亡率又随胎龄的减少而增加。早产儿最初死亡原因几乎全部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故促胎肺成熟是预防早产儿IRDS的...  相似文献   

8.
9.
地塞米松、TRH、EGF对宫内感染模型未成熟胎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EGF及TRH在感染情况下对早产胎肺的影响。方法 建立孕兔宫内感染模型,分别用地塞米松EGF、TRH联合先锋霉素V治疗3d,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胎肺的感染程度及结构分经。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组胎肺感染程度明显重于EGF治疗组和对照组,EGF、TRH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光镜下可见地塞米松、EGF治疗组胎肺组织形态发育明显较对照组成熟、肺泡扩张更明显、肺泡腔较对照组更大、更规则、肺泡间隔更薄,而TRH治疗组胎肺发育程度介于地塞米松、EGF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电镜下,可见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地塞米松、EGF和TRH治疗组胎肺Ⅱ型上皮细胞比对照组更成熟,胞浆内板层体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胎肺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体较少见,但0常见有肺不张或肺萎陷征象。结论 在感染条件下,地塞米松,EGF和TRH均能促进胎肺的发育成熟,但地塞米松同时具有加重胎儿肺部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薛春 《医学综述》2008,14(5):741-742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其病死率和后遗症较足月儿显著增高,其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皮质激素能刺激肺上皮细胞分化成Ⅱ型细胞,启动肺表面物质产生,降低新生儿RDS的发生,临床最常用的是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对于孕24~34周有早产风险的孕妇合理规范的使用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能显著降低RDS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早产儿预后,建议首选倍他米松12mg肌肉注射,每日2次,共2d,用药后24h至7d内分娩者效果最佳,超过7d未分娩者仍有早产风险者可在首次用药2周后重复用药1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TRH、EGF与地塞米松对未成熟胎肺形态发育及表面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兔妊娠第22-24d或第24-26d分别用TRH、EGF或地塞米松母体静脉注射治病,通过光镜、图像分析及电镜等技术观察胎肺的形态结构,并检测胎肺的磷脂水平。结果 光镜下,TRH、EGF与地塞米松治疗组第25d及27d胎肺肺泡腔、肺泡间隔发育均明显好于对照组;EGF、TRH与地塞米松治疗组第27d胎肺的肺泡腔与肺泡间隔的面积比无明显差异。但EGF和TRH治疗组第25d胎肺的肺泡腔与肺泡间隔之比明显小于地塞米松治疗组。电镜下,三个治疗组第27d胎肺内含有板层体的Ⅱ型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各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5d的胎肺Ⅱ型上皮细胞胞浆内几乎未见明显板层体,相反胞浆内糖原含量却非常丰富。此外,三个治疗组27d胎肺的磷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GF、TRH及地塞米松在兔妊娠第24-26d母体治疗均能促进胎肺的形态发育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三种治疗方法对胎肺的影响程序无明显不同;在妊娠第22-24d治疗,地塞米松对胎肺形态结构的促进作用较EGF和TRH更明显,但三者对Ⅱ型上皮细胞分化及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112例孕产妇,对其中的237例ICP患者的血清苷胆酸浓度、孕龄、胎儿体重、围产儿宫内窘迫、窒息及死亡等,与同期分娩的非ICP孕妇(3875例)的围产儿结局进行了比较。结果ICP发病率约为5.75%。ICP组平均孕龄和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的新生儿体重差别主要表现在孕龄37周以上者。双胎和孕龄〈37周者。ICP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除双胎妊娠外,ICP组和非ICP组巨大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ICP组早产儿和足月(≥37周)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CP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龄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001。而新生儿体重与孕妇血清的苷胆酸浓度无相关性。同时,ICP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ICP组,分别为77.22%VS46.33%,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51%和0.88%)明显高于非I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ICP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却明显低于非I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死胎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ICP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儿、剖宫产儿增加及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也可能增加。ICP患者血清苷胆酸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影响。出生体重降低和早产率增加可能主要与医源性提前终止妊娠有关。通过有效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可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死亡的发生并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妊娠结局。方法分析100例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原因、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新生儿结局。结果100例胎膜早破原因中,原因不明的占首位(占45.00%),第二位是过去有流产和引产史(占23.00%),第三位为臀位(占19.00%);阴道分娩68例,剖宫产32例。32例剖宫产中胎儿窘迫15例(46.88%),臀位11例(34.38%)。孕28~33+6周23例,存活新生儿2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14例;孕34~36+6周77例,存活新生儿79例,发生各种并发症20例,两者比较,P<0.01。结论重视胎膜早破的病因,孕前常规妇检,避免多次人流和引产,根据产科情况综合考虑分娩方式,一旦发现胎儿窘迫,必须果断行剖宫产。孕34周以前促胎肺成熟,尽量延长孕龄,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未足月(孕周为28~37周)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33例),细菌感染组(30例),非细菌感染组(32例)和混合感染组(31例)。比较4组患者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天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宫内感染率、胎盘病理阳性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程度、新生儿并发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者的分娩孕周、保胎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降低,胎盘病理阳性率及宫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生殖道细菌的培养及检测,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用敏感的分子杂交方法从2例HBV宫内感染胎儿的肝组织及脾脏、胰腺、肾脏和胎盘等多种肝外组织检测到HBV DHA,证实胚胎期亦存在肝外组织HBV感染。  相似文献   

16.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26例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1%;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小于31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若临床无感染征象,应尽量保胎至孕34周,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并分析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对初产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328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分为对照组(n=201)和观察组(n=127),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并作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胎膜早破率(15.75%比9.45%)、早产率(12.60%比5.4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7.09%比2.49%)、新生儿畸形率(3.94%比0.50%)、死胎发生率(13.39%比5.97%)、新生儿窒息率(9.45%比3.48%)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影响初产妇妊娠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对妊娠期产妇生殖道感染进行筛查检测、及时治疗和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与产前糖皮质激素双重暴露对早产大鼠胎肺成熟及远期肺发育的影响。方法:36只SD孕鼠随机分6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A组)、脂多糖0.5 μg+地塞米松(B组)、脂多糖4.0 μg+地塞米松(C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D组)、脂多糖0.5 μg +生理盐水(E组)、脂多糖4.0 μg+生理盐水(F组)。孕19 d时每组每个羊膜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 0.5、4.0 μg,24 h后分别肌注地塞米松 0.4 mg和生理盐水。再24 h后剖宫取胎,胎盘、胎膜行病检,每组随机处死6只新生鼠,胎肺行病检。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A、B、C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RNA相对水平。生后第15天(P15)肺组织切片做形态学观察。结果:(1)C、F组胎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而子鼠生存率低于其他组(P均<0.05)。(2)肺炎和CA病理评分C、F组最高,B、E组次之,A、D组最低(P均<0.05)。(3)SP-A、SP-C mRNAs相对表达水平D、F组低于其余4组而B组最高(P均<0.05);SP-B mRNA表达水平D、E、F组低于其余3组而B、C组最高(P均<0.05)。(4)IL-1β mRNA表达水平在F组最高(P<0.05);TNF-α mRNA表达水平在C、F组最高,A、D组最低(P均<0.05)。(5)P15时C组肺泡发育明显受抑。结论:孕鼠羊膜腔内注射不同剂量脂多糖可诱导不同程度的CA和肺炎,组织学炎症程度随脂多糖剂量增高而加重;轻中度CA和产前地塞米松双重暴露不会对围产期母子生存率造成不利影响,不会抑制胎儿和新生儿生长,炎症不被抑制反而协同诱导更显著的肺成熟;重度CA和产前地塞米松双重暴露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