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雄黄和含雄黄复方牛黄解毒片对发热模型大鼠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HSP70、血红素氧合酶HO-1)、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和补体(C3、C4)的影响,探讨雄黄在复方中"解毒"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正常对照组、发热模型组、雄黄组(90 mg/kg)、牛黄解毒片组(1.404 g/kg);各组再设3个亚组(5只/组),分别于药后1、2、4 h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SP70含量、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HO-1活力;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工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均能显著提高血清HSP70水平;显著增强血清HO-1的活力,且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的HO-1活力升幅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总砷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均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水平,给药后4 h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药后2 h,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血清NOS和iNOS的活力;对血清C3、C4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剂量的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可诱导、激活发热大鼠体内某些应激蛋白(HSP70、HO-1);并且能抑制病理状态下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IL-1β),复方的抑制作用大于雄黄.提升机体的应激水平和抑制炎症介质可能是雄黄发挥"解毒"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雄黄及含雄黄复方对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雄黄和含雄黄复方对病理状态下(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发热模型)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的影响,探讨雄黄的"解毒"作用机理。方法:用百日咳菌造成感染性大鼠脑损伤模型,用酵母菌造成大鼠发热模型,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工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结果:雄黄和安宫牛黄散均可显著降低脑损伤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其中IL-1β回复到正常水平,IL-6和TNF-α的降幅随雄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雄黄和安宫牛黄散均可显著抑制脑组织中NOS和iNOS的活力,复方的抑制作用大于雄黄。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发热大鼠血清IL-1β水平,药后4h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药后2h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血清NOS和iNOS的活力。结论:抑制病理状态下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可能是雄黄在复方中发挥"解毒"功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璞粤  汤毅珊  王宁生 《中药材》2006,29(5):458-461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散中朱砂、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外伤性脑水肿膜型对照组、朱砂组(0.15 g/kg)、雄黄组(0.15 g/kg)、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整方)组(1.5 g/ kg)、去朱砂、雄黄的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拆方)组(1.2 g/kg),以上各组再设8 h分组和24 h分组(6只/分组)。RT-PCR法测定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工酶(iNOS、cNOS)活力;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结果:造模后8 h,整方组与拆方组HSP 70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且整方组诱导HSP 70 mRNA表达的作用强于拆方组(P<0.05);朱砂、雄黄、整方和拆方均能降低iNOS活力,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整方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雄黄组、整方组、拆方组TNF-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整方组与拆方组IL-1β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HSP 70、iNOS、TNF-α及IL-β参与了外伤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安宫牛黄散和复方中的朱砂、雄黄对外伤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增加诱导HSP 70 mRNA表达、抑制iNOS活力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徐文峰  裴月湖 《中草药》2017,48(1):129-135
目的利用~1H-NMR为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牛黄解毒片中人工牛黄、石膏、冰片3味中药对雄黄的配伍减毒作用。方法 42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B组(雄黄组)、C组(牛黄解毒片组)、D组(牛黄解毒片去人工牛黄组)、E组(牛黄解毒片去石膏组)、F组(牛黄解毒片去冰片组)。对各组大鼠尿液及血清样品~1H-NMR谱图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雄黄组大鼠样品代谢轮廓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其他各组大鼠代谢轮廓同对照组相似,向对照组回归。结论牛黄解毒片中人工牛黄、石膏、冰片3味中药对雄黄配伍减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理、病理状态下安宫牛黄散中的朱砂、雄黄对机体作用的不同特点,探讨复方中朱砂、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8~10只/组):正常组,正常加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整方)组(278mg/kg);正常加除去朱砂、雄黄的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拆方)组(222.7mg/kg);脑水肿模型组(一侧大鼠颈总动脉注射百日咳杆菌250亿/kg);模型加整方组(造模前1h给药278mg/kg);模型加拆方组(造模前1h给药222.7mg/kg)。一次给药后5h(模型组注菌后4h)采血、制备脑匀浆。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5百分酶活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DH总活力、LDH1、LDH2百分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正常加整方组、正常加拆方组LDH总活力升高(P<0.05),LDH1、LDH2百分酶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LDH4、LDH5百分酶活力下降(P<0.01),但除LDH5外,整方组和拆方组各项酶活力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加整方组、模型加拆方组LDH总活力显著下降(P<0.01),LDH5百分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模型加整方组LDH2、LDH3百分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LDH1、LDH4百分酶活力无显著变化;模型加拆方组LDH1、LDH4百分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P<0.01),而LDH2、LDH3百分酶活力变化不显著。结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服用安宫牛黄散,对心肌、肾等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在病理状态下(感染性脑水肿)安宫牛黄散和除去朱砂、雄黄的安宫牛黄散均可抑制被过度激活的LDH酶,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复方中的朱砂、雄黄对LDH同工酶水平有影响,提示它们可能通过作用于体内某些同工酶产生药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牛黄与雄黄配伍的牛黄解毒片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探讨临床上牛黄解毒片引起慢性砷中毒的机制。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配方用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分别制成牛黄解毒片,并用同法制成无牛黄成分、无雄黄成分的缺味组,另设同剂量单味雄黄作为对照,每种牛黄解毒片组再分为0.5,1.0,2.0 g·kg~(-1)剂量组,单味雄黄组分为0.06,0.12,0.24 g·kg~(-1)剂量组,对ICR小鼠进行灌胃给药28 d,观察毒性反应;给药结束后解剖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肝肾功能,取心、肝、脾、肺、肾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给药期间各给药组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给药结束亦未观察到大体内脏及体表皮肤病变,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未能明确雄黄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组织病理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各牛黄解毒片组未发现异常毒性病理改变,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单味雄黄高剂量组肝脏出现小叶中心性肝细胞肥大和糖原聚集,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表明肝细胞内糖原聚集,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发现肝细胞内局灶性胞浆溶解,内有数量不等糖原颗粒,提示雄黄可致小鼠肝脏毒性。结论:用不同来源牛黄与雄黄配伍的牛黄解毒片对小鼠进行28 d灌胃给药,均未发现对小鼠有明显的毒性反应。而用单味雄黄却引起肝脏毒性,提示牛黄解毒片中的其他成分与雄黄配伍能显著降低可溶性砷和价态砷的含量,从而降低雄黄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片方中中药配伍能否减低雄黄的肝毒性及其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雄黄组,牛黄解毒片全方组(7.8 g·kg~(-1)),牛黄解毒片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组(3.8 g·kg~(-1)),牛黄解毒片全方去雄黄组(7.3 g·kg~(-1))和正常组5组,雄黄组剂量设置为0.5 g·kg~(-1),根据《中国药典》的牛黄解毒片组方比例,设置其他给药组剂量(含等效雄黄量),各组经口给药9周,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与氧化损伤,并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和凋亡相关分子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雄黄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显著水肿,且局部有坏死,而牛黄解毒片全方组及其他给药组的肝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与正常组比较,雄黄组的丙二醛(MDA)明显升高(P0.05);TUNEL凋亡指数,Bax表达平均吸光度A明显增加,Bcl-2表达平均A明显减少(P0.05);与雄黄组比较,牛黄解毒片全方组的MDA明显降低(P0.05),TUNEL凋亡指数,Bax表达平均A明显下降,Bcl-2表达平均A明显增加(P0.05);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后,凋亡指数较全方组增加,Bax表达亦明显增加,但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牛黄解毒片方中中药配伍可减低雄黄的肝毒性,抑制雄黄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可认为是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抑制过程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表达而阻碍Bax表达来实现的,抑制药物与甘草、黄芩、大黄3味中药有关。  相似文献   

8.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ig1.7和0.8g/kg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或角叉胶致大鼠足肿胀和HAC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的抑制作用与牛黄解毒片相似,对小鼠HAC致扭体反应和热板致痛的抑制作用也与牛黄解毒片相当。  相似文献   

9.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ig0.5、1.0和2.0g/kg连续5天,高剂量组能显降低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对小鼠的死率,延长其染毒后的平均存活时间;且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R/8所致小鼠肺炎,降低其肺指数。本品的作用与等剂量的牛解毒片相当。  相似文献   

10.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抗菌及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体外抑菌试验对金葡菌和甲型链球菌最敏感,其MIC分别为7.8和15.6mg/ml;体内抗菌试验ig1.7和0.8g/kg,对乙型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死亡率明显减少。本品尚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能明显对抗霍乱菌苗和有基酚引起的家兔和大鼠体温升高,上述作用与等剂量的牛黄解毒片相当。  相似文献   

11.
雄黄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雄黄的毒性特点,提出雄黄的相对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建议,为雄黄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LD50.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5,10,20,80,160 mg· kg-1·d-1(相当于药典剂量高限的1/2,1,2,8,16倍)剂量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个月,于给药后1,2,3个月和停药1个月,测定尿液定性、血常规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肾、心、脑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确定无明显不良作用水平( NOAEL).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人群内对化合物的敏感性差异倍数(10)乘以药理学上按照体表面积折算大鼠与人剂量的倍数(约为6)作为安全系数(60),结合NOAEL估计不同用药周期内的相对安全剂量.参照我国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规定的1个月动物长期毒性试验支持临床试验用药周期2周的方法,估计雄黄相对安全的用药时间.结果 在雄黄中As2S2质量分数为90%,可溶性砷为1.696 mg·g-1情况下,给小鼠单次灌胃给药的LD50为20.5 g·kg -1(等于摄入可溶性砷34.8 m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约12812倍.而给大鼠反复灌胃给药时,雄黄超过一定剂量用药达到2个月或以上时,可造成肾脏和肝脏病理损害,其中肾脏显示更为敏感.大鼠灌胃雄黄1,2,3个月的无明显毒性剂量(NOAEL)分别为160,20,10 mg· kg-1·d-1(累积摄入可溶性砷8.14,2.04,1.53 mg·kg-1).估计临床使用雄黄的相对安全剂量范围为10~160mg(依用药时间不同).结论 反复使用雄黄时,建议在可溶性砷≤1.7mg·g-1的条件下,雄黄用药1~2周时,剂量不超过160 mg;用药2~4周时,剂量不超过20 mg;如果降低剂量至10 mg或以下,则在用药6周内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心脏、肝脏、肾脏、肺和脑组织,测定砷含量.②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16,0.08,0.02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砷含量.结果 单次给予雄黄0.16 g· kg-1后,一定量的砷能吸收进入体内,分布于血液和心、肝、肺、肾、脑等主要脏器,达峰时砷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血液>肾>肺>肝>心>脑.血液中砷水平远高于其他脏器中砷水平,这一分布特点可能为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雄黄反复给药3个月后,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砷蓄积.在相同的雄黄剂量组,肾脏的砷蓄积倍数最高,其次是肝脏.然而在砷含量方面,血液中的砷含量远高于其他脏器的砷含量,砷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血液>肾脏>肝脏>脑.雄黄长期用药时可造成肝、肾组织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与肝、肾组织的砷蓄积相关.但未见血液与肝肾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说明肝脏与肾脏毒性较轻.结论 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血液是砷分布水平最高的部位,可能是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雄黄微生物炮制及其药效与毒性的重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雄黄微生物炮制液,观察其药效和毒性的变化。方法: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制备雄黄炮制液;以常规炮制雄黄作为对照,以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为细胞模型,应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种药物对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离子发射原子光谱仪法(ICP-AES),测定其中砷在小鼠血液和组织中分布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常规炮制雄黄相比,雄黄微生物炮制后,溶解度提高,用药剂量显著降低,对细胞抑制凋亡作用增强,蓄积量显著降低,在大鼠各组织器官内几乎未检测出砷的分布。结论:微生物新法炮制雄黄后,药效增强、砷蓄积毒性降低,为科学炮制雄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证药用雄黄的基源、炮制、矿种等,比较古今药用雄黄的质量差异,调查雄黄的生产现状。方法:文献考证和实地调研。结果:古今所用的药用雄黄来源基本一致,雄黄矿伴生矿物较复杂,Pb等伴生元素及矿石中可能夹杂三氧化二砷是造成药用雄黄毒性和使用前需要炮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药用雄黄在产地和炮制上有特殊的要求,不可盲目使用,明确产地和炮制方法是保证药用雄黄安全应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雄黄中砷的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汤毅珊  刘启德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3):1750-1753
目的:研究不同毒性剂量雄黄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及组织中的总砷分布。方法:SD大鼠分别单次灌服3.738,1.869,0.935 g.kg-1雄黄,测定不同剂量组大鼠药后0~96 h内的血砷、尿砷浓度,以及药后96 h各主要脏器的总砷含量。结果:大鼠单次灌服不同剂量雄黄,高剂量组总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73,17.21 h,均短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的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10.8,5.6,3.9 L.kg-1;总清除率分别为0.437,0.16,0.111 L.h-1.kg-1;药后0~96 h内尿总砷的排泄量占雄黄给药量的5.5%~13.0%;药后96 h各主要脏器、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砷,以肾上腺、膀胱、卵巢中分布较多,肝、脾、肺、肾次之,心、大脑、胃、睾丸中分布较少。结论:在毒性剂量下,雄黄的动力学参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表明其在大鼠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药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 ,主要含二硫化二砷 (As2 S2 ) ,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呈不规则块状 ,深红色或橙红色 ,断面具树脂样光泽 ,微有特异臭气 ,味淡。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 ,用于治疗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1] 。随着临床和药理研究的深入 ,雄黄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通过对 2 0 0 0— 2 0 0 3年来的文章分析发现 :有临床报道可以治疗白血病[2 -3 ] ,也有研究表明雄黄可以通过逆转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4] 来治疗乳腺癌。但大量临床报道雄黄是用来治疗皮肤病的。笔…  相似文献   

17.
纳米雄黄抗肿瘤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雄黄抗肿瘤作用在粒径效应、靶点效应、逆转耐药效应、增效减毒方面优势明显,其抗肿瘤机理主要包括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直接细胞毒作用以及调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等方面。目前已有相关实验对纳米雄黄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且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探索,以期为纳米雄黄抗肿瘤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收集到的市售3个生产厂家的水飞雄黄采用HPLC-ICP-MS分析其砷的形态及不同形态砷的含量。结果发现,3家企业游离As(Ⅲ)均未超过药典限值,但按游离砷[As(Ⅲ)+As(Ⅴ)]的总值计算,1家企业超出药典限值。现有药典游离砷检定方法为古蔡氏检砷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有效规避三价砷以外的其余价态砷伴生的毒性风险。随后考察了水分和温度对水飞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水飞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分的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形态未发生改变,仅有As(Ⅲ)和As(Ⅴ);(2)单纯性的温度因素,样品中可溶性砷的含量变化存在增多趋势,最大增量分别是As(Ⅲ)2.489 mg·g~(-1),As(Ⅴ)0.546 mg·g~(-1);(3)当水分与温度共同作用时,样品中可溶性砷的增加量发生显著变化,最大增量分别是As(Ⅲ)23.690 mg·g~(-1),As(Ⅴ)0.468 mg·g~(-1)。综合分析认为:雄黄质量容易受到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单纯的水分,以及水分和温度共同作用均能显著改变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水分为高危因素。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游离砷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新的技术应当被引进;于此同时,现行药典中雄黄药材项下未设置水分检查项,应当补足。  相似文献   

19.
雄黄纳米微粒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丽云  张天蓝  王夔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6):1343-1346
目的:探讨雄黄(As4S4)纳米微粒对于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低浓度雄黄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Wright-Giemsa 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抗原检测等鉴定细胞的分化。结果:细胞经雄黄处理后呈现明显的分化形态。经0.25~1.0 μmol·L-1 雄黄作用24 h 后,NBT阳性率升高。用0.50 μmol·L-1雄黄处理48 h,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 结论:低浓度雄黄对HL-60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雄黄对实验动物肝脏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不同剂量雄黄(0.1、0.2、0.4 g/kg)灌胃3周,HE染色、观察肝细胞变化并称重,计算肝脏系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ALT、AST、ALP和γ-GT的活性、肝细胞膜ATP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给各药组肝脏系数明显降低,肝细胞受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且小鼠肝功能出现明显变化,ALT、AST、ALP、γ-GT活性明显升高,ATPase活力降低,肝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2/M期。结论:雄黄长期给药抑制小鼠体重,影响肝功能,损伤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