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Stat3及CyclinD1、Bcl-xL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异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Bcl-xL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的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3);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Bcl-xL在蛋白水平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而且癌变组中Bcl-xL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Stat3、CyclinD1和Bcl-xL均随腺瘤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呈递增趋势。Stat3与CyclinD1、Bcl-xL 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Stat3、CyclinD1和Bcl-xL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JNK1、Raf-1和Livin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例正常大肠黏膜、65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22例管状腺瘤癌变组织中,JNK1 、Raf-1和L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组、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JN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3.1%和90.9%,R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52.3%和77.3%,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52.3%和77.3%,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JNK1 Raf-1和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均P<0.05),而癌变组均高于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均P<0.05).在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中,Raf-1的阳性表达率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5),而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间JNK1和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7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组织中,JNK1、Raf-1和Livin蛋白表达两两正相关(JNK1和Raf-1:r=0.451,P<0.05;JNK1和Livin:r于0.499,P<0.05;Raf和Livin;r=0.445,P<0.05).结论 JNK1、Raf-1和Livin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STAT3和p38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和p38在89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STAT3和p38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TAT3和p38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位置无关(P>0.05),而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5和-0.389,P值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2和0.249,P值均<0.05.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9,P=0.002.结论:STAT3和p38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AT3和p38MAP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STAT3和p38MAPK的表达.[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7.5% (P<0.001); STAT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01).80例胃癌组织中p38MAPK的阳性表达率为7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2.5%(P<0.05);p38MAPK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01).胃癌中STAT3和p38MAPK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86,P<0.01).[结论]胃癌中STAT3和p38MAPK均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GX6、ILK和c-Jun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异型增生性畸变隐窝灶(ACF)、68例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21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和21例正常对照中NGX6、ILK和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NGX6蛋白在正常对照、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及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步降低,而ILK蛋白和c-Ju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升高(P<0.05).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NGX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7%、70.83%、37.50%、35.00%,其中,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NGX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异型增生性ACF及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组(P<0.05).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组中IL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组(P<0.05);c-Ju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明显高于异型增生性ACF(P<0.05).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NGX6和ILK间呈负相关(r=-0.455,P<0.05);NGX6和c-Jun间呈负相关(r=-0.417,P<0.05);ILK和c-Jun之间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NGX6低表达可能与ILK及c-Jun高表达有关,这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形成及癌变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β-catenin、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 探讨β-catenin、p53和增朱(PCNA)在大肠腺瘤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大肠腺瘤(CRA)及癌变组织中β-catenin、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RA随上皮不典型增生程度的提高以及癌变的出现,β-catenin异常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伴中、重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CRA和CRA癌变的出现,β-catenin核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CRA(P<0.01)。CRA伴轻度不典型增生和CRA伴中、重度不典型一及CAR癌变3组的p53蛋白和PCNA表达依次增高,其阳性率分别为10.3%、43.8%、75.0%和17.2%、62.5%、87.5%。在β-catenin核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β-catenin核表达阴性者(69.7%和36.4%,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53表达阳性者(72.4%和37.5%,P<0.05)。在CRA癌变组中,有50.0%可见β-catenin和p53同时表达。结论 β-catenin、p53和PCNA在CRA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WNK2、MEK-1和ERK1/2在散发性结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散发性结肠管状腺瘤伴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WNK2、MEK-1和ERK1/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WNK2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及腺瘤癌变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分别为100%、70%和42.86%,而MEK-1及ERK1/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MEK-1和ERK1/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5).WNK2蛋白的表达随结肠管状腺瘤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降低,而MEK-1和ERK1/2的蛋白阳性表达随结肠管状腺瘤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5).WNK2与MEK-1及与ERK1/2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72,r=-0.371,P<0.05).MEK-1与ERK 1/2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5,P<0.05).结论 WNK2可能通过负向调节MEK 1及ERK1/2促进散发性结肠管状腺瘤的形成及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3与MAP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TAT3和MAPK的几个主要亚族p38、ERK1和J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判断这几种信号蛋白的相互关系及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71例手术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判断STAT3和MAPK几个主要亚族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38、ERK1和STAT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JNK1的表达与肿瘤位置(P=0.028)和临床分期(P=0.000)有关.STAT3和p38明显相关(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STAT3(P=0.000 6)、p38(P=0.000 0)、JNK1(P=0.020 8)、肿瘤分化(P=0.005 9)和临床分期(P=0.000 0)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STAT3(P=0.025)、p38(P=0.026)、肿瘤分化(P=0.003)和临床分期(P=0.019)与预后明显相关.结合STAT3和p38两个因子进行预后分析,发现两个指标均阴性表达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JAK-STAT和ras-MAPK两大信号传导通路的几个主要蛋白的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STAT3的表达能促进p38的表达;二者的表达可辅助用于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TAT3和p14ARF蛋白在入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TAT3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及p14ARF蛋白在60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的表达与脉管癌栓、术后复发、肿瘤直径、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5);p14AR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STAT3和p14AR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25,P=0.011).结论 STAT3和p14ARF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活性,以及它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38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肺癌组织中p38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别(P>0.05);而所有癌组织标本中P-p38的表达水平全部增高,为癌旁组织的2.1倍(P<0.01);P-p38的表达在鳞癌、腺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与肺癌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38分布在胞浆内,而P-p38在胞浆和胞核内均有表达。结论p38的过度激活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平台,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2例SACC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p38MAPK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ACC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正常涎腺组织和SACC组织中,p38MA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和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MAPK蛋白表达与SACC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有关(均P<0.05).正常涎腺组织和SACC组织中,p38MAPK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和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8MAPK mRNA表达与SACC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有关(均P<0.05).SACC组织中,p38MAPK蛋白与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9,P<0.01).结论 在SACC组织中,p38MAPK表达上调,p38MAPK通路可能与SAC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in 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 tissues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s of p38MAPK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pectively, in 52 cases of SACC and in 11 normal salivary gland tissues adjacent to the tumors on a tissue microarray platform.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38MAPK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paracancerous normal salivary gland tissues and that in SACC were 36.4% and 96.2%, respectively,showing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1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38MAPK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nerve involvement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p38MAPK mRNA in the paracancerous tissues and in the SACC tissues were 45.5% and 94.2%,respectively, with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01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38MAPK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nerve involvement (P < 0.05 ).In the SACC, there was a not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38MAPK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s (r = 0.409, P <0.01).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p38MAPK is up-regulated in 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p38MARK may be involved in the tumorigenesis,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this cancer.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p16抑癌基因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检测及与PCNA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良性肿瘤垂体腺瘤中p16抑癌基因的改变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16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结合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PCNA的改变,以进一步了解p16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用的分子机理。结果p16基因在垂体腺瘤中不发生缺失,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其免疫组化阳性百分率的高低与肿瘤的大小、侵袭性、复发密切相关;p16的表达与PCNA呈高度正相关。结论p16、PCNA反映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对临床预后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在乳腺癌进展中的意义及其与p53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在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浸润性导管癌标本25例,导管原位癌标本18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标本20例,导管上皮单纯性增生标本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2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导管癌的p53蛋白表达。结果 hTERT mRNA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中未见表达;在导管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83.3%和88.0%。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和导管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hTERT mRNA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43例乳腺导管癌中,hTERT mRNA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540,P〈0.01)。结论 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可能在乳腺导管癌的组织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半定量原位检测hTERT mRNA表达,可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p53突变可能与乳腺导管癌hTERT基因转 录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和STAT3在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和STAT3阳性率分别为32.4%、60.3%,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分别为90.0%、0。二者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PTEN与STAT3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上探讨DAB2IP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两种方法分别检测12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DAB2IP的表达情况,分析DAB2IP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DAB2IP mRNA与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4%、79.5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00%、9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中分化到低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率均逐渐下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DAB2IP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且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2361,r=-0.3060;P均<0.01)。DAB2IP的表达水平与Dukes分期有关,从A期到D期DAB2IP表达逐渐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但DAB2I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 DAB2IP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80例结直肠癌和癌周黏膜组织中p53蛋白和Ki67表达.结果 p53蛋白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90%),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8.2%,88.2%);正常结直肠组织中p53无蛋白表达,Ki67蛋白可见表达.p5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Ki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分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及预后有关,Ki6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及预后无相关性.p53蛋白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Ki67是评估细胞增殖的较好指标,并不能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