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6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月,伴右下腹肿块半月余入院。曾经抗炎中医治疗,腹痛缓解,但有持续性隐痛,右下腹部逐渐出现肿块,有明显压痛。诊断阑尾脓肿、腹腔肿瘤。入院时T37.8℃,P110次/分,R25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消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扪及10×8cm肿块,边界不清,固定,压痛明显。化验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A超探查提示右下腹部炎性肿块。于1986年3月13日开腹,见右下腹腔内13×8×6cm肿块,表面凸凹不平,源于回盲部,与前、后、右侧腹壁及肠管粘连,大网膜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7岁。因发现右下腹肿块一周于2005年2月入院。腹部MRI示:后腹膜肿块,神经鞘瘤可能性大。临床诊断:后腹膜肿块,恶性可能。术中见肿块位于回肠近回盲部肠壁上,直径约10cm。行肿瘤及部分升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右下腹痛1年,发现右下腹包块4月而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约15cm×6cm肿块,质中等硬度,不活动,边界较清楚,压痛( )。B超检查示右下腹有一约15.4cm×1.1cm肿块,呈肾形,内部分叶状,回声不均。B超下行肿块穿刺未抽出脓液,涂片未查见癌细胞。钡剂灌肠造影示盲肠充盈缺损,肠粘膜结构破坏。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盲肠肠腔狭窄,部分粘膜呈大小不等结节状增生,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经肠道准备后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15cm×8cm×6cm,质硬,形状不规则,肿瘤与侧、后腹…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个月余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肌软,右肋缘下腋前线水平可触及约5cm×5cm×3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触痛。肠镜提示回盲部肿块,肠镜下取肿块组织送病检,报告为回盲部腺癌。腹部B超提示右肝前腹壁深层可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光团,周边轮廓清晰,深吸气时不随肝脏移动。CT检查发现肝脏前下方见5.2cm×4.9cm、3.4cm×1.9cm和6cm×1.7cm边缘清楚光滑的肿块,与肝脏分界清楚,肝脏受压,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轮廓规则,各叶比例适中;增强可见肝脏前下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腹壁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7岁。2009年5月患者无意间触及右下腹无痛性包块,于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下腹占位,间质瘤可能。2009年6月17日于当地医院行"回盲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无腹水,肿瘤位于右下腹膜后,大小约10cm×8cm×8cm,质地中等,包膜完整,供应血管丰富,未破溃。术  相似文献   

6.
例1,女,36岁,一年前因阑尾脓肿保守治疗好转,常有右下腹隐痛发作,体温39℃,心肺(-),右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压痛肿块,边界不清。WBC8800/mm3,N83%,L16%,胸腹透视未见异常。按阑尾脓肿手术探查,见右下腹大网膜与回盲部小肠粘连成团,阑尾包裹在内,周围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1 病案报告 例1.患者男,65岁。于2001年5月13日因右上腹部隐痛8个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浮肿20余天入院。CT检查示:肝实质见多个类圆形混杂低密度影,最大者约9.4cm×8.8cm,CT值14~52HU,边界欠清。病灶呈分层状,病灶壁可见双层状结构。右下腹回盲部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7.9cm×5.6cm,CT值15~37HU,其间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及气液平面,边界清。B超引导下回盲部包块、肝内病灶穿刺活检病理示:肝转移性平滑肌肉瘤。以E-ADM、DTC行肝动脉、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现已存活15个月。 例2.患者女,39岁。于2000年8月21日因腹部肿块伴腹痛行剖腹探查、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空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002年5月中旬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闷胀,B超检查示:肝内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光团,最大的为9.5cm×7.4cm,内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液性暗区与实性回声相混;中下腹部见一不规则的肿物,大小为17.0cm×14.3cm×8.0cm,内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呈蜂窝状的混合性回声。肝内病灶穿刺活检病理示:转移性肉瘤。以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巨大恶性血管外皮瘤极少见,我院收治二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52岁。发现右下腹部肿物4个月,伴右下腹部隐痛,曾在当地按“阑尾炎”、“肠结核”治疗无好转。近一个月肿物增长快、腹痛加重,于1982年8月26日收入我院。体检:肿物位于右中下腹部,约15cm×12cm×10cm大小,表面不平,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轻度压痛。辅助检查:Hb90g/L,WBC9.8×10~9/L。钡灌肠透视:回盲部后内侧充盈缺损、粘膜无破坏。静脉肾盂造影:右侧输尿管向前内侧移位,右肾盂轻度扩张。肿物穿刺涂片,镜下见较多的肉瘤细胞。临床诊断:腹膜后恶性肿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后,约15cm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14岁。因左侧头顶部囊性肿块3年余,渐进增大于1998年1月21日就诊。X线平片示左顶骨见4.2cmx2.7cm范围的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区,境界清楚,周边呈波浪状,并有0.1cm致密硬化带,其内见骨嵴。切线位见病变处颅骨内,外板变薄,局部头皮软组织隆起。诊断:左顶骨良性肿瘤(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CT片示左顶骨局限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内板尚完整,部分层面呈细线状,病变范围2.6cmx0.6cm,CT值-15+20,局部见软组织肿块。诊断:左顶骨表皮样囊肿。术后病理报告:左顶骨表皮样囊肿,颅骨内板受侵。讨论:表皮样囊肿又称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5岁 ,非牧区生活。因阵发性腹痛 ,呕吐4小时 ,门诊以肠套叠急诊入院。查体见急性病容 ,心肺无异常 ,腹软 ,无固定压痛 ,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 ,未扪及确切包块。B超检查在右下腹近回盲部探见约4.5cm×4cm大小的无回声液性肿块 ,边界清楚 ,包膜完整 ,囊壁较薄 ,稍欠光滑 ,肿块后壁见数个0.4cm大小的小囊 ;腹腔内未见肠腔积气 ,积液未见“同心圆”征 ;肝脾未见囊肿。B超提示 :右下腹液性包块(右卵巢囊腺瘤)。手术所见 :右下腹回盲部见直径5cm大小的囊性肿块 ,与肠壁粘连 ,穿刺囊肿 ,抽出茶色液…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6岁。舌根部肿块2个月,有增大感,天局部疼痛及进食后梗阻感。检查:舌根部中线及4cm×3cm质中肿块,表面血管充血明显,边界清,有结节感,随舌前后运动。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未行活栓。CT检查:CT示舌根部正中3.5cm×2.7cm大小囊实性肿块,肿块实质呈圆环状,边界清,厚薄不均,实质内无钙化,向囊内有结节样增生,其CT值约65Hu,增强后CT值达105Hu,是明显的环状增强。肿块内囊性低密度病变约1.5cm×1.5cm大小,CT值为5Hu,无强化,其范围在增强后无改变。CT诊断:舌根部囊性占位,表面强化明显,提示血供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右足跟软组织骨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2岁。因右足跟肿块5年伴行走疼痛1年,于1996年9月4日以右足跟肿物收住院。患者5年前发现右足跟肿块,不痛,进行性增大,入院前半年肿块明显增大,行走困难且疼痛而来院诊治。检查:右足跟聪侧可们及5cm×4cm大小之肿块,质地硬,稍活动,无明显压痛,边缘清楚。X钱所示:右足跟软组织内见一不规则骨性肿块,边界清楚,与跟骨不相连,印象:跟骨骨刺及软骨瘤。于1996年9月13日在腰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足跟软组织中,近似方形、质硬,包膜完整,肿块与跟骨完全分离,完整切除肿块,凿除跟骨骨刺。术后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13.
例1患者,女,32岁。因腹部隐痛3月,发现右下腹部长包块1月入院。查体呈慢性痛苦病容,心肺无异常。右下腹部扪及9cm×8cm×7cm包块,质硬,边界欠清楚,有轻压痛。WBC9.5×109/L,CEA占一格20g/nl。诊断结肠肿瘤,行剖腹探查见回盲部...  相似文献   

14.
右颞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肿瘤学杂志》2003,9(2):124-124
患者女性,4岁。出生即发现右侧颞部肿块,直径2cm,渐增大至8cm,其间不伴其他症状和体征,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右颞部膨隆,表面皮肤完整,颜色无异常,可扪及皮下肿块。头颅CT示:右颞部肿块侵及颞肌但颅骨完好。完整切除肿物送检。病理检查:肿块8cm×7cm×2.5cm,呈黑色,侵犯颞肌。镜下观察:肿瘤由大多边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胞浆呈嗜酸性,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部分肿瘤细胞呈疏松排列,有些区域细胞交错成束或漩涡状结构(图1),偶然可见到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切片褪色素处理后,见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及梭形,有…  相似文献   

15.
1984年至1994年间本市区在切除的5026例阑尾标本中,共发现6例原发性阑尾腺癌其中5例为粘液性腺癌。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例1,男,48岁,反复右下腹痛5年加重伴右下腹包块半年、查体:右下腹包块10×10cm压病、钡灌肠示回盲部轻度圆弧形压迹。手术见回百部8×9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局部淋巴结大且硬,未见阑尾及系膜,行回百部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阑尾粘液囊腺癌,系膜淋巴结转移。术后5一Fu腹腔化疗,随访至今5年仍健在。例2,男,63岁,右斜疝修补术中打开疝囊,随同腹水溢出大量胶冻状粘液,疝囊及附近有散在细小结…  相似文献   

16.
回盲部炎性假瘤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盲部炎性假瘤2例报告湖北省随州市-医院外科郭永学,刘帮芝湖北省随州市-医院病理科马骥文献记载炎性假瘤以肺部多见,肝炎住假盾也有报道。现将我院的2例回盲部炎住假搬报告如下:例1男住,36岁。1990年3月19日以回盲部肿块人院,1月前右下腹隐痛,未用…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岁,右腋下肿块2年,进行性增大1年。自述既往30年前同样部位出现黑色素瘤并行切除术。体检:右腋窝后方有一约5.0cm×4.0cm大小质韧肿物,形态不规整,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差,无明显触痛,见图l。右腋下可触及直径约1.0厘米淋巴结,光滑,活动,有轻度触痛。辅查:彩超示右侧腋下实性肿物,边界模糊,内呈不均质低回声,CDFI可检出较丰富血流信号。全身骨扫描未见骨转移瘤征象。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1岁。以胸背部疼痛2周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化验:肝功轻度受损,NSE64.02ng/ml(我院正常参考值为0~24ng/ml),胸部CT示双肺多发阴影,右下肺可见一较大病灶,疑右肺癌,双肺转移;肝脏CT示肝内多发较低密度灶,呈边缘强化,考虑肝多发转移瘤;盆腔CT示前列腺区右侧可见一大小约8.0cm×9.5cm×6.0cm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整齐,与膀胱右壁分界不清,增强后提示肿块不均匀强化(图1)。全身骨扫描检查示右第6、7、8后肋和第7、10胸椎放射性浓聚,多发性骨转移不除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示前列腺平滑肌肉瘤(图2),分化较差,免疫组化:A…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3岁,因反复恶心、呕吐3个月,曾行胃镜检查示返流性胃炎,经抗炎治疗无效来诊。有糖尿病史2年余。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包块。B超示:左上腹脾门前下方胰体尾前可探及约11cm×13cm大小低回声四块,边清,不规则,内可见无回声暗区,胰体尾欠规整,与肿块界限不清,脾门结构不清,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上可见2cm×3cm强回声结节。CT所见:平扫于胃后、脾门前内方巨大囊性肿块,约9.5cm×7.8cm×8cm大小,由数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卵圆形水样囊腔组成,囊间见不规则弧样分隔,囊壁厚薄不均,最厚…  相似文献   

20.
患,男性,19岁。因咳嗽、胸闷、憋气伴发现头部及颈部肿块1个月就诊。体检:T36.7℃,R19次/分。头部、枕部可扪及10余个皮下结节,大如花生米,小如黄豆,边界清,无触痛。左颈部可扪及多个淋巴结。左下肺呼吸音略低,右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血Rt示:WBC17.43×10^9/L,淋巴细胞为0.31,中性粒细胞为0.54,Pit 108×10^9/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胸部CT显示前纵隔内巨大软组织影,左侧胸腔及心包腔少量积液约10cm×8cm。[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