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脓肿常因引流不畅,脓腔难以愈合,使病情迁延不愈。1991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经纤支镜肺灌洗并局部滴入抗生素治疗肺脓肿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周例,女6例,年龄21~54岁,平均39.5岁,病程14~30天,全部病例均经X钱或CT检查确诊。脓肿部位右肺上叶后段3例,下叶背段7例,后基底段2例,左肺上叶尖后段2例,舌段2例,下叶背段3例,前基底段1例。脓腔直径<3cm者6例,3.1~4cm者7例,4.1~5cm者4例,>5cm者3例,均经充分抗炎治疗一周以上,体位引流不畅,疗效不佳。1.2方法:按纤支镜…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5年以来,取用纤支镜肺段灌洗术和局部给药法治疗肺化脓症收到满意效果。资料和方法:本组45例病人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20~64岁。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9例,3个月以上者36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症状,胸部X线片示大片浓密影或有脓腔形成。病变位于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下叶14例,右肺中叶6例,右肺下叶8例。经支气管抽吸物培养结果阳性25例(金葡菌、绿脓杆菌各2例;枸椽酸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各3例;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各4例;产气杆菌6例;白葡萄球菌1例。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体检胸片发现右肺肿物"就诊. 入院行胸部增强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CTA)检查,发现右肺下叶肿物明显强化,行CTA肺动静脉重建,确诊为单纯型肺动静脉畸形(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AVMs). CTA示肿物为右肺下叶背段动脉与背段静脉相交通,并形成血管瘤,直径2 cm左右(图1 ~2 ). 术前,不吸氧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O279 mmHg、PaCO244 mmHg、SaO296%均在正常范围.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取左侧卧位,腰桥抬高. 右侧第4 肋间腋前线3 cm 单孔,插入胸腔镜(carl storz,30°,10 mm) 探查,见右肺下叶背段紫红色膨出,肺表面血管瘤,其内可见血液湍流,似有血栓样物质(图3箭头所示). 以内镜切割缝合器( Endo GIATM Universal Staplers and Re-loads,030449)闭合背段动脉(030425,45 mm,2. 5 mm)5 min后,血管瘤由紫红色变为浅红色,其内未见血流(图5 ). 以 Endo GIA夹闭背段支气管后嘱麻醉医师膨肺,利用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平面,确认为背段支气管,予以闭合离断(030415,60 mm, 4. 8 mm). 闭合离断背段静脉(030425,45 mm,2. 5 mm)一支,切割闭合段间平面(030415,60 mm,4. 8 mm),取出下叶背段,注水膨肺,无明显漏气,手术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02例实施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997年10月-2012年7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共实施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102例。其中全胸腔镜左肺上叶舌段20例(19.61%)、左肺上叶后段4例(3.92%)、左肺上叶尖后段5例(4.90%)、左肺上叶尖前后段5例(4.90%)、左肺上叶尖段1例(0.98%)、左肺上叶尖前段1例(0.8%)、左肺上叶前段3例(2.94%)、左肺上叶前后段1例(0.8%)、左肺上叶舌段+左肺下叶10例(98.0%)、左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1例(0.98%)、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2例(1.96%)、左肺下叶背段6例(5.88%)、左肺下叶前基底段1例(0.98%)、右肺上叶后段14例(13.73%)、右肺上叶尖段3例(2.94%)、右肺上叶尖后段5例(4.90%)、右肺上叶尖前段1例(098%)、右肺上前段3例(2.4%)、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2例(1.96%)、右肺下叶背段10例(9.80%)、右肺下叶背段+中叶2例(1.96%)、右肺下叶背段+前基底段1例(0.98%)、右上后段+右下背段+左下背段+左肺下叶基底段1例(0.98%)。结果本组患者肺功能MVV为510~146.1L/min,平均(93.8±20g)L/min,中位数93.4L/min;占640%~125.4%,平均(9.43±15.4)%,中位数96.0%。FEV,为127~3.97L,平均(268±0.7)L,中位数2.64L;占52o%~117.9%,平均(8.82±16.4)%,中位数85.6%。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早期死亡(30d内)。本组手术时间90~330min,平均(1.68±5.51)min,中位数150min;术中出血50~1800mL,平均(275±402.8)mL,中位数150mL;术中使用闭合钉数2~12枚,平均(5.5±2.0)枚,中位数5枚;占位大小0.3~7.5cm,平均(2.6±1.6)cm,中位数2.5cm。本组术后引流量100~900mL,平均(300.87±91.95)mL,中位数275mL;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2~12d,平均(4.83±1.42)d,中位数4d;术后住院天数3~15d,平均(6.60±1.76)d,中位数6d。1例中转小切口开胸.开胸原因均为胸内广泛粘连。本组1例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经治疗好转出院。本组术后病理诊断AHH1例、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错构瘤4例、结缔组织增生1例、大细胞癌2例、结核肉芽肿8例、肺结核8例、肺囊肿3例、肺泡细胞癌9例、机化性肺炎3例、转移性腺癌3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鳞癌10例、腺癌22例、腺鳞癌1例、炎性实变4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肺脓肿1例、真菌性肉芽肿3例、支气管扩张10。结论全胸腔镜下实施肺段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全胸腔镜下操作经验和娴熟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例1:女,18岁。因发热、咳嗽、咯脓痰40天住院。入院时患者不时咯出淡红色粘稠脓痰,体温39.6℃,呈弛张热型,右肺呼吸音低,语颤增强。胸片示右肺大片液平阴影,平前二肋可见气液平面,以下为大片昏暗影。WBC13.2×10~9/L、N0.72、L0.26。痰中查见革兰氏阳性球菌。治疗予体位引流、应用青霉素800万U/日加庆大霉素16万U/日,后改为红霉素1g/日加灭滴灵1g/日治疗,行脓腔穿刺曾抽出淡红色脓滚10ml,并予脓腔内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因病情不缓解且引流效果不佳遂行纤支镜检,见右上叶尖支段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管口狭窄,并有粉红色脓液溢出,插入导管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肺空洞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主张采用外科治疗 ,如肺叶或一侧肺切除术[1] 。但肺切除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 ,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 ,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病变广泛者手术治疗病死率极高。我院 1986年 11月— 2 0 0 1年12月用带蒂背阔肌和胸大肌瓣移植治疗结核性肺空洞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 1岁。病变位于右肺上叶 13例 ,右肺下叶 11例 ,左肺上叶 6例 ,下叶 2例 ,空洞直径 2 .0~ 4.0cm ,内有液平面 ,咯血或痰中带血 13例。排菌 15例。采取带蒂背阔肌…  相似文献   

7.
尹兴国  梁英 《四川医学》2000,21(11):1005
我院于 1995~ 1999年共收治经确诊的肺脓肿 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 (以下简称纤支镜 )冲洗和局部用药。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平均年龄50岁。右肺中叶脓肿 2例 ,右肺下叶脓肿 1例 ,左肺下叶脓肿 2例。临床表现 :均表现为高热 ( T39.3~ 4 0 .2℃ )。咳嗽咯脓臭痰 ,无咯血 ,无胸痛和呼吸困难。痰培养 :本组 5例均送脓臭痰及纤支镜冲洗液送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3例 ,肺炎球菌 2例。对头孢唑啉钠 ,红霉素和丁胺卡那敏感。1.2 治疗方法1.2 .1 常规治疗 :均给予…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肺脏分为左、右两肺.其中右肺分为3叶,共10个基底支;左肺分为2叶,共8个基底支.我们在10余年12000多例次的纤支镜观察中,发现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十分常见.笔者对近期内纤支镜检查的467例患者做了仔细观察,现将其中270例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单孔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单孔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IA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肺上叶尖后段11例、固有段7例、舌段3例,左肺下叶背段6例、基底段4例,右肺上叶尖段6例、后段3例、前段4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7例(表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1例肺原发恶性淋巴瘤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2岁,体检发现右侧胸腔肿块。CT示:右肺下叶背段近胸膜处不规则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3.5cm×3.5cm×4.0cm.其内缘略呈分叶状,密度尚均匀。考虑右肺下叶背段周围型肺癌(图1、2);2005年6月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肺曲霉菌病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5年来 ,我院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局限性肺曲霉菌病 5例 ,均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5~ 5 8岁。 3例有明确的长期肺结核史 ,均有反复咯血 ,治疗过程中发现肺部肿块不消失 (右上肺 2例 ,左上肺 1例 ) ;1例内科以支气管扩张治疗 ,发现右肺下叶背段索条状肿块 ,1例门诊体检发现右肺上叶肿块 ,上缘有明显新月状透亮区。 5例中 ,4例有反复咯血史 ,一次最多咯血量 <10 0ml 1例 ,10 0~ 30 0ml2例 ,>30 0ml 1例 ,有咳嗽咳痰史 4例 ,低热 3例 ,右上叶 3例 ,左上叶 1例 ,右下叶背段 1例 ,…  相似文献   

12.
纤支镜与多原发性肺癌的诊断--附同时性双重癌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云芝  刘跃建 《四川医学》2000,21(5):452-453
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检查确诊支气管肺癌896例,其中11例为多原发性肺癌,均为双重癌。现就有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见表1表1 11例双原发性肺癌临床有关资料性别年龄(岁)抽烟(年)胸片纤支镜检查病理*男7040右肺下叶后段块影右肺主支气管新生物右肺下叶后段开口新生物鳞癌鳞癌男6343右肺中叶块影右肺上叶开口完全阻塞右肺中叶开口完全阻塞鳞癌鳞癌男6840左上肺块影左肺上叶尖后段开口新生物左肺下叶背段开口阻塞鳞癌鳞癌男6438右肺门块影右肺下叶后基层段新生物右肺中叶开口新生物小细胞癌小细胞癌女3215左…  相似文献   

13.
肺脓肿 (lungabscess)是肺化脓性感染的一个主要类型。临床多用全身抗生素伴体位引流法进行治疗。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疗效不理想。我院自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4 4例急性肺脓肿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 ,应用纤支镜肺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 4例 ,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6 .5± 7.1)岁。以发热咳嗽吐脓臭痰或痰中带血为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在 2 0~ 6 0d ,平均 (33± 6 .2 )d。发生在右肺中叶的 10例 ,下叶的 14例 ;…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但肌注常规剂量时在肺化脓病灶局部不能形成有效杀菌浓度,采用大剂量静滴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作者用大剂量苄星青霉素静滴治疗了67例,其中大叶性肺炎并发肺化脓症4例,肺脓肿28例,支气管扩张症29例,慢性化脓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例。用法:把苄星青霉素钠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肺内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恶性肿瘤常见 ,但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甚为罕见。现将我院收住的 1例平滑肌肉瘤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人 37岁 ,刺激性咳嗽 3年 ,痰中带血 2月余 ,抗炎治疗 2周后症状无明显减轻。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5 cm× 6cm类圆形密度均匀致密 ,无毛刺征及分叶征 ,支气管镜右下叶背段开口处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堵塞。活检查到癌细胞。胸部 CT示 :右肺下叶背段5 .5 cm× 5 .5 cm× 4cm实质性块影 ,分叶状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考虑右肺下叶肿瘤。于 1 995年 9月在气管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下右侧开胸 ,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肺下叶背段约 6cm× 6cm×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加常规治疗肺脓肿38例,与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对照.结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组2、4、6周治愈率分别为66.7%、94.4%、100%,与对照组36例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臂注药治疗肺脓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异物一般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 ,有些特殊的支气管异物 ,有时难以经过硬性支气管镜取出。我们在纤维支气管镜下为 5例取出支气管内特殊异物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例特殊支气管异物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5例支气管特殊异物的临床资料序列性别年龄临床表现X线表现治疗结果1女 4 7 误吸鸡骨 7年 ,反复咳嗽、吐血、双肺干罗音 ,右肺下叶湿罗音 ,曾行硬性气管镜未见异物 右肺下叶片状密度增高 纤支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内脓液 ,吸净后取出 2cm× 1cm× 0 .1cm鸡骨片[1]抗炎治疗 7d痊愈2男 33 误吸猪骨后咳喘 2年 ,有时吐血 ,治疗无…  相似文献   

18.
本组报道肺错构瘤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5~55岁。无症状型3例,咳嗽、胸闷2例,咳痰带血1例.发病前曾胸透阴性者2例。6例均为肺内型,其中右肺上叶3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1例。X 线表现为团块状孤立阴影者4例,其中2例阴影内可见钙化斑点,阴影周边有“毛刺”的1例,分叶状阴影者1例.瘤体直径5×7cm 者1例,2~5cm 者5例。经皮针吸肺活检1例,行抗酸杆菌及痰脱落细胞学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肺脏分为左、右两肺。其中右肺分为3叶,共10个基底支;左肺分为2叶,共8个基底支。我们在10余年12000多例次的纤支镜观察中,发现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十分常见。笔者对近期内纤支镜检查的467例患者做了仔细观察,现将其中270例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颜晓玉  杨恂  周晖 《四川医学》2001,22(1):55-55
1997~1999年我科对诊断不明的肺周围性病变在无X线透视下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5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45例,女7例,年龄30~84岁,平均59.3岁。X线及CT表现:均为肺部周围性病变。其中团块影28例,直径3~7cm,孤立性结节影或球形影7例,直径1~3cm,片状影11例,肺不张6例。右肺31例(上叶14例,中叶8例,下叶9例),左肺21例(上叶16例,下叶5例)。1.2 检查方法:1术前常规检查血压、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排除禁忌症。2结合X线及CT片判断病灶部位及距段支气管开口距离。3采用日本Olym-pusBF-20型纤支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