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于1998-2008年收治的2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静脉吸毒史者14例(63.6%),21例(95.5%)持续发热2~6周,22例(100%)体重下降10~20kg,腹泻9例(40.9%),皮肤粘膜苍白17例(77.3%),浅表淋巴结肿大11例(50%)。X线示:粟粒性病变,中下肺野浸润,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下降17例(77.3%),丙肝抗体阳性7例(31.8%)。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在我区较常见,发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复杂,PPD阳性率低,x线表现不典型。对结核病与丙肝病人应常规检测HIV抗体。短程对抗结核治疗本病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以肺结核(21例,70.0%)及淋巴结结核(11例,36.7%)为主;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3例(10.0%),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2例阳性(9.5%)。30例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1)。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淋巴结结核较多见。治疗前CD4+T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临床特点:(1)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68例(87.2%),咳嗽56例(71.8%),活动后气促26例(33.3%),腹痛、腹泻22例(28.2%)。(2)浅表淋巴结肿大13例(16.7%),皮肤病变12例(15.4%),贫血12例(15.4%)较常见。(3)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4)肺外结核43例(55.1%),大多无肺部表现。(5)合并多种其它机会性感染。口腔食道真菌感染40例(51.3%),肺部感染17例(21.8%),感染性腹泻14例(17.9%)。(6)PPD试验阳性6例(8.6%)。(7)大多数患者处于艾滋病晚期,抗结核治疗效果差,死亡20例(25.6%),病死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特点为:(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贫血较常见。(3)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4)肺外结核多见,且大多无肺部表现。(5)合并多种其它机会性感染。(6)PPD试验阳性率低。(7)抗结核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蒙江明 《广西医学》2010,32(11):1342-1344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合并结核病分枝杆菌(TB)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9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丙型肝炎,男性47例(95.9%),静脉吸毒30例(61.2%),CD4+T淋巴细胞〈100个/μl38例(75.5%),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在双肺中下部,痰培养阳性率高于痰涂片,肝功能轻中度异常31例(63.3%)。结论艾滋病患者中有肝功能损害及肝脾肿大的有可能合并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7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临床特点:(1)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68例(87.2%),咳嗽56例(71.8%),活动后气促26例(33.3%),腹痛、腹泻22例(28.2%)。(2)浅表淋巴结肿大13例(16.7%),皮肤病变12例(15.4%),贫血12例(15.4%)较常见。(3)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4)肺外结核43例(55.1%),大多无肺部表现。(5)合并多种其它机会性感染。口腔食道真菌感染40例(51.3%),肺部感染17例(21.8%),感染性腹泻14例(17.9%)。(6)PPD试验阳性6例(8.6%)。(7)大多数患者处于艾滋病晚期,抗结核治疗效果差,死亡20例(25.6%),病死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特点为:(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贫血较常见。(3)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4)肺外结核多见,且大多无肺部表现。(5)合并多种其它机会性感染。(6)PPD试验阳性率低。(7)抗结核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的特点。方法对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血液传播10例(83%),性传播2例(17%)。临床表现:反复发热8例(66%),咳嗽10例(83.3%),胸闷、气喘4例(33.3%),腹泻2例(16.6%),PPD试验阴性10例(83%),全身淋巴结肿大8例(66.6%),X线表现播散型肺结核2例(16.1%),合并淋巴结核4例(33.3%),半年内死亡1例(0.8%)。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12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2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3例患者均为青壮年人。平均年龄31岁,无业67例(54%)。感染途径:静脉注射毒品92例(75%),性乱史18例(15%),不详13例(11%)。临床特点:发113热例(82%),消瘦112例(91%),全身酸痛,乏力,纳差121例(98%),咳嗽118例(96%),咳痰107例(87%),腹泻38例(31%),浅表淋巴结肿大37例(30%)。X线特点:双肺与中下肺叶浸润病灶为主,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急性血播,薄壁空洞型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病灶与胸膜炎病人多见。合并丙型肝炎34例(28%),乙型肝炎9例(7%),梅毒4例(3%),带状疱疹7例(6%)。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胸片病灶明显好转,部分痰涂片转阴。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常发病急,症状重,原有结核病特点不典型。临床医师应重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X线特点。抗结核治疗对本病较为安全。对肺结核,HCV感染等,带状疱疹病人应常规监测HIV抗体。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8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多为青壮年(87.4%),男性多发(4.8∶1),年龄跨度大。临床症状:发热71例(81.6%),以持续高热为主;咳嗽咳痰65例(74.7%),气促20例(23.0%),腹痛、腹泻15例(17.2%),消瘦51例(58.6%),浅表淋巴结肿大19例(21.8%);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血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下降较常见。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淋巴结核常见,肺部病灶影像表现无特征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CD4+细胞明显降低,易合并多种机会感染,常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勇  曹咏红 《广西医学》2009,31(6):888-88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54.1%),咳嗽(37.4%),咳痰(78.7%),气促(44.3%)。贫血39例(63.9%),消瘦(63.9%);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PPD试验阳性率低(16.4%),肺外淋巴结核常见。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5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2005年期间在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55例(100%),咳嗽34例(61.8%)、盗汗29例(52.7%)、体质量下降28例(50.9%)、呼吸困难13例(23.6%)、胸痛11例(20%)。临床类型:单纯肺结核8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单部位淋巴结核12例,播散型肺结核25例,其他部位结核7例。常见影像表现:肺中下叶的局灶性或弥散性渗出病变、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弥散性粟粒或结节影。免疫功能:CD4+0.002×109~0.164×109/L,平均(0.049±0.043)×109/L。治疗:23例未同时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组中,2年后因结核死亡12例;27例同时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组中,2年后因结核死亡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中播散型结核多、临床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及时抗结核治疗和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44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感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感染的类型、部位、合并感染的情况。结果163例(37.05%)为多部位或全身播散性结核;肺外结核高发(143例,32.50%);48例(10.91%)直接表现为肺外结核;8例(1.82%)为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结论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及高发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感染状况表现为多部位或全身播散性结核、肺外结核高发,部分病例直接表现为肺外结核及成人原发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附1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肺结核2例,表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肺不张;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两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浸润型肺结核7例,表现为陈旧性病灶周围炎,伴空洞及播散病灶,病变范围较广。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原发肺结核及广泛播散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穷44例(95.7%),女2例(4.3%),临床特点:(1)起病比较急,病情进展快,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多(17.4%),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32例(69、6%),咳嗽36例(78、3%),活动后气促22例(47.8%),体重下降18例(39.1%),全身酸痛、乏力14例(30.4%),腹痛腹泻12例(26.1%);(2)浅表淋巴结肿大8例(17.4%),重度贫血6例(13.0%)较常见;(3)X线表现不典型,多无空洞形成,浸润型结核病灶多,多为双侧肺受累(76、1%);(4)并发症多,多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口腔食道真菌感染19例(41.3%),肺部感染12例(26.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8例(17.4%),重度贫血6例(13.0%),感染性腹泻5例(10.9%);(5)PPD试验阳性率低,其中弱阳性4例(8.7%);(6)合并血源传播性疾病多,丙型肝炎36例(78.9%);(7)抗结核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21.7%)。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临床特点为:(1)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较常见;(3)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4)并发症多,多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5)PPD试验阳性率低;(6)合并丙型肝炎多;(7)抗结核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9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93例患者30~50岁79例,占86%,其中HIV感染途径有性乱史60例(65%),静脉吸毒史16例(17%),静脉吸毒并有性乱史11例(12%),不详6例(6%);临床表现:反复发热(92%),咳嗽、咳痰(73%),胸闷、气促(82%),明显消瘦(82%),浅表淋巴结肿大(28%),腹泻(21%)等.X线表现:粟粒型肺结核29例(31%),浸润型肺结核52例(56%),结核性胸膜炎8例(9%).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50%),合并结核性腹膜炎(8%),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16%),合并空洞(19%).肺结核病灶多分布在三个肺野以上.PPD试验多为阴性.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肺外结核多发,治疗困难.胸部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不典型,易累及多叶多段,血行播散型多见.CD4+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30例发热(41.1%),气紧61例(83.6%),咳嗽45例(61.6%),胸痛9例(12.3%),心悸46例(63%),消瘦70例(95.6%),头痛43例(58.9%),腹泻6例(8.2%),口腔白苔样物24例(32.9%),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27例(37%),淋巴结肿大32例(43.8%)。胸部CT影像学表现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45例(61.6%),局部树枝样挂霜样改变影4例(5.5%),局部浓雾状改变影18例(24.7%),局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6例(8.2%)。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64例(87.7%),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37例(50.7%),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啰微升69例(94.5%),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200个啰微升4例(5.5%)。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13.7%),白细胞计数降低63例(86.3%),贫血68例(93.2%),肝功能损害14例(19.2%)。结论对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啰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当临床出现气紧、咳嗽、发热、低氧血症等表现时,结合胸部CT弥漫性大致对称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局部浓雾状改变影等病灶,可高度提示存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可能,建议及早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给予治疗,以争取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2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单发或多发结节及结节内有空洞者29例(46.8%),粟粒状结节14例(22.6%),斑片、絮片状模糊影15例(24.2%),其中有9例合并有结节或粟粒状结节,双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8.1%);胸水12例(19.4%),其中有9例合并有肺部改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1例(66.1%),仅有6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肺部无异常,但均合并有肝和(或)脾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颜面部脐凹样皮疹;合并肝和(或)脾肿大27例(43.5%);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以低密度为主)13例(21.0%);少见表现有合并心包积液、气胸等。结论艾滋病合并PSM的胸部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结节和(或)结节空洞、粟粒状结节、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腹腔低密度为主的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7.
欧阳起 《广西医学》2010,32(7):804-80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艾滋病合并PM感染者的胸部X线片及CT表现。结果 96例中单侧肺发病23例,双侧肺73例;以肺间质病变及肺内浸润性病变多见共43例。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点状、结节状病灶17例,片状、磨玻璃状病灶16例,两肺气囊6例,肺内团块状病灶3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39例,胸膜腔积液26例,自发性气胸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M感染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间质病变(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浸润性病灶、磨玻璃密度影、粟粒样病变及肺气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临床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53例,对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影像典型表现:患者双肺呈弥漫性、对称性间质性改变,且边缘呈模糊样改变并出现融合均匀的肺实变影。CT影像非典型表现:患者出现气囊样改变、空洞,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且胸膜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液、肿块样病变等表现特征。结论:鉴于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影像特征多样化、复杂化特征,因此,胸部CT检查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消化系统表现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艾滋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艾滋病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口咽和胃肠道病变发生率为14例(73.6%),肝胆胰病变发生率为12例(63.2例),表现为腹泻、腹痛、肝脾肿大等消化道症状,伴随发热、消瘦、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论:艾滋病临床表现累及多系统,消化系统是最常见累及的系统之一。接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时,对伴随发热、消瘦患者应警惕艾滋病可能性,并作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2月住院的6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青年无业人员居多,静脉吸毒为主要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急,发热、消瘦、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口腔白斑、皮疹、气短、呼吸困难、腹泻、肝脾肿大等常见。病情重,合并症多。X线胸片不典型,以播散性、中下肺分布,肺门或纵幅淋巴结肿大,肺间质改变为主。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逐年增多,死亡率高,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