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健康体检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发生率及病毒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合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接收的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HPV及其亚型在女性人群中的潜在感染率、各基因型检出率和不同年龄段分布。 结果17 160例健康女性体检样本中,HPV基因检测阳性者共2 990例,总阳性率为17.42%(2 990/17 160)。17种高危型和6种低危型HPV均被检出。其中单一基因型检出者占73.71%(2204/2 990),二重基因型检出者占19.03%(569/2 990),三重基因型检出者占5.55%(166/2 990),四重(43例)、五重(7例)和六重(1例)基因型检出共占1.71%(51/2 990)。2 204例单一基因型感染样本中,高危型感染者1 829例(82.99%)。常见的高危HPV亚型依次为HPV52(20.07%、367/1 829)、HPV16(16.84%、308/1 829)、HPV53(9.84%、180/18 29)、HPV18(8.26%、151/1 829),此4种高危型HPV检出率占总高危型的55.00%(1 006/1 829);其他13种高危型HPV分布于其他823例患者。低危型HPV共检出375例,以HPV81亚型最常见(40.00%、150/375),其次为HPV42亚型(22.13%、83/375)和HPV43亚型(17.33%、65/375)。其他3种低危型分布于其余23例患者。二重HPV感染者中,均为高危亚型感染者390例(68.54%),均为低危亚型感染者10例(1.76%),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者169例(29.70%)。三重感染中,高危亚型感染者73例(43.98%),低危亚型感染者2例(1.20%),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者91例(54.82%)。四重及以上HPV感染中,高危亚型感染22例(43.14%),低危亚型感染0例(0.00%),高低危混合感染29例(56.86%)。无论单一HPV感染还是多重HPV感染,均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 61岁年龄组体检者HP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8.701、P < 0.001)。 结论安徽地区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以单一感染和高危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率从高至低依次为HPV52、HPV16、HPV53和HPV18;不同年龄分层HPV感染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乳头瘤病毒科,具有多种基因型,截至目前已有180种HPV基因型被鉴定出来[1],通常依据HPV感染引起的病变性质不同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中已有15种亚型认为与皮肤粘膜恶性肿瘤相关;而低危型则常以男女外生殖道、肛周皮肤黏膜尖锐湿疣表现为主[2-3]。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国内外对女性HPV感染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已经被明确证实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相关~([1])。但是男性HPV长期感染不利于配偶HPV感染的转归,甚至自身会引起尖锐湿疣、阴茎癌与口咽部鳞癌等~([2-5])。HPV亚型众多,根据其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但是各地感染情况和型别分布有所不同~([6])。由于国内男性HPV感染情况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了解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地区妇科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PCR斑点杂交技术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根据基因型分为高危组、中高危组、低危组,分析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基因型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 696例患者共有HPV阳性1 272例,阳性率为47.18%。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者780例(61.32%),重叠感染者492例(38.68%)。共检测到阳性例次2 053例次,其中高危型1 307例次(63.66%),中高危型271例次(13.20%),低危型475例次(23.14%)。HPV感染的阳性率以20岁及以下组患者为最高(66.67%),60岁组患者最低(3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619、P0.001)。21~30岁组患者感染例次构成比为29.17%,31~40岁组患者为32.31%,41~50岁组患者为25.86%,患者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5.1、P0.001)。高危型中16、52、58型为主要的感染型别,低危型中6、11型为主要的感染型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P0.001)。结论本地区妇科患者HPV感染以单一感染和高危感染为主,感染率最高的亚型是高危16型;不同年龄分层的感染率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第一个被WHO认为100%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有关的癌症。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如HPV16型、HPV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为密切。HPV逃逸宿主的免疫清除并发展为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免疫逃逸导致的病毒清除障碍是HPV持续感染的关键环节[1]。本文就HPV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亚型分布特点,为制定HPV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多重荧光核酸扩增技术,对1 18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结果:330例男性患者,共检出HPV阳性157例,其中高危亚型101例(64.33%);低危亚型106例(67.50%);年龄分布:21~30岁阳性71例(46.41%);31~40岁阳性47例(45.19%);41~50岁阳性29例(50.00%);51岁以上阳性10例(66.67%)。男性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39型、16型59型。850例女性共检出HPV阳性243例,其中高危亚型198例(81.48%);低危亚型79例(32.51%);年龄分布情况:21~30岁阳性113例(41.09%);31~40岁阳性58例(21.25%);41~50岁阳性43例(24.57%);50~60岁阳性24例(26.09%);61岁以上阳性5例(14.29%)。女性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58型、16型和52型。结论:女性HPV感染高发于育龄期妇女并呈年轻化趋势,应加大对21~30岁已婚妇女的HPV筛查,同时加大男性HPV感染的筛查对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唯一宿主。目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PV分为200多种亚型,HPV可引起生殖器及附近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殖性损伤,出现疣状良性增生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即尖锐湿疣,影响人类健康。多数HPV感染无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状态。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与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相关~[1-2]。自德国科学家Haraldzur Hausen在1983年发现 HPV 与女性宫颈癌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225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拭子或组织进行23 HPV基因型检测。结果 708例患者HPV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57.8%,其中低危亚型以HPV6(40.8%)和HPV11(40.5%)最常见;高危亚型以HPV16(14.1%)最常见。在708例阳性患者中,单一亚型感染367例,占51.8%,其中未检测出HPV45和HPV73;在341例混合感染病例中,23种HPV型别均检测到,多重感染以低危和高危HPV混合感染为主(P0.05)。不同年龄组以21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48.5%),不同地区以鲁中(36.9%)和鲁东(36.6%)地区感染率较高。结论山东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主要以6、11型为主,HPV不同亚型的分布受到年龄、地域以及感染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省11家哨点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开展HPV监测.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1种HPV亚型.不同年份HPV感染情况和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纳入14 569例患者,其中HPV感染3 552例,感染率为24.38%.21种HPV亚型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是HPV-16(5.77%,840/14 569),HPV-52(4.71%,686/14 569)和HPV-58(4.52%,659/14 569).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5.40%(2 244/14 569),单一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92%(426/14 569),多重HPV亚型感染率为6.05%(882/14 569),其中多重HP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23.65,P<0.01).15 ~ 24岁和>54岁的患者HP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7.91%(211/756)和27.73%(439/1 583),与其他年龄组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64,P<0.01).结论 浙江省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且多重亚型混合感染形势严峻,15 ~ 24岁和>54岁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地区女性HPV感染现状,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膜杂交法对本院门诊收治的778例女性患者进行21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共检测出289例HPV感染者,HPV感染率为37.15%,其中高危型感染占74.74%,低危型感染占17.65%,高、低危型混合感染占7.61%。高危型感染率最高的前5型别为HPV16(9.13%)、HPV58(7.46%)、HPV52(5.53%)、HPV33(3.60%)和HPV31(2.31%),低危型以HPV6(3.99%)和HPV11(2.31%)为主。HPV高危型感染率(30.59%)显著高于HPV低危型感染率(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152、P0.001)。高危型多重感染率(21.34%)显著高于低危型多重感染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201、P0.001)。在HPV阳性者中单纯感染228例(78.89%),多重感染61例(21.11%)。各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6、P=0.393),各年龄段感染类型均以高危型为主。结论高危型感染以HPV16、HPV52和HPV58为最常见型别,低危型感染以HPV6最常见。感染类型以单纯感染和高危型感染为主。多重感染以高危型和高、低混合型感染常见。该地区女性HPV感染情况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0岁,因“突发头痛3d,加重半天”于2010年9月28日住我院神经外科。人院后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破人脑室。于人院当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大约有1.7亿慢性HBV感染者,约占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的一半。HBV基因组结构为部分环状双链DNA,全长约3.2kb,其核心启动子对于HBV的复制和形态构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小鼠肝移植模型中移植肝在术后出现自发耐受,但单纯的肝细胞移植则会发生强烈的急性排斥反应。目前我们已经证实肝星状细胞具有不可替代的免疫抑制活性,将肝星状细胞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可以在无免疫抑制支持的情况下长期存活。但是,临床应用中需要提取患者的肝星状细胞,这显然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后大量生成的活性氧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在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前期研究已经证实乙醇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脏和脑IR损伤,其机制与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有关。  相似文献   

15.
病例1患者男,39岁,患2型糖尿病3年。头皮感染并溃疡形成半年余,见右颞顶部约8cm×8cm大小类圆形红肿,中央部见-2cm×2cm皮肤缺损溃疡,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未愈,形成头皮缺损,常规换药未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治疗20余天后,皮缘肉芽生长,缺损缩小,皮肤红肿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肺气肿等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共完成肺移植32652例,受者术后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63%,52%,29%[1]。肺移植延长了受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受者的生活质量[2]。然而大多数研究仅关注生理指标,对心理指标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国内也尚无预防和治疗肺移植受者术后心理问题的干预标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胸科ICU对肺移植成人受者在ICU监护治疗期间进行集束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肝移植趋势 2010年共64个移植中心实施肝移植手术2144例次,占总体肝移植手术的11.37%(2144/18849)。其中活体肝移植62例次,可控型心死亡供者肝移植23例次,儿童肝移植38例次。2010年肝移植手术例次与前两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活体肝移植和儿童肝移植占比(2.89%和1.77%)则低于前3年。  相似文献   

18.
第17届国际肝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LiverTransplantationSociety,ILTS)年会于2011年6月22—25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会议中心举行。来自73个国家逾1400位学者参与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入选口头交流论文171篇,壁报交流论文591篇。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改良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切取29例供肾,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1.6min,平均出血量20mL。该术式结合了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和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两者优势,手术创伤小,热缺血时间短,学习曲线低,易于掌握,现介绍如下,具体操作见视频。  相似文献   

20.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及组织学改善,但失代期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是否会取得明显的组织学改善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前后HBVDNA、肝脏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应用Fibroscan检测此类患者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的肝硬度值,探讨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