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符合入排标准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粪便标本共82例,其中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且不合并其他感染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1例。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用Qiime软件、R软件以及LEfSe软件分析菌群构成、丰度和差异性等特征,同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肝硬化生态失调比值的差异。
结果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粪便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Weighted Unifrac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门水平方面,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厚壁菌门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Z =-2.57、P = 0.045)。属水平方面,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组链球菌属、梭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和嗜血杆菌属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 0.05);毛螺菌属、Dorea、Dialister、Subdoligranulum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 0.05)。使用LEfSe软件比较两组人群菌群差异及其功能,发现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生物学指标有乳杆菌目、梭菌目毛螺菌科及瘤胃菌科(LDA > 4)。
结论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且不合并感染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衡,但菌群失衡程度较轻,涉及显著变化的菌属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同时,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或恩替卡韦(0.5mg/d)。另选取同时期仅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41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肝癌、肝移植、死亡或拒绝继续治疗者停止随访。随访结束时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sh分级的变化及临床结局。结果治疗组ALT、AST、球蛋白(Glb)和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Alb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升高,43例(81.1%)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Glb和TBi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5,P〈0.01)。2组Child-Pugh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肝癌比例分别为0.0%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7,P〈0.01),但在病死率及需要接受肝移植的比例方面2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可能降低肝癌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为70%~86%,抗病毒治疗后HBeAg血清学转换,且EIBVDNA持续阴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者的生存率较高。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中重要部分,而干扰素属禁忌症。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门诊随访的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指标,包括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32.5个月(6.4 ~87.6个月),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癌15例,肝癌的年平均发病率为3.8%.统计学分析显示,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者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风险显著升高(rr=4.524和3.858,p<0.05),是新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仍有发生肝癌的风险,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cirrhosis receiving nucleos(t)ide analogues treatment and to assess its risk factors.methods a total of 141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 receiving nucleos(t) ide therapy from april 2008 to june 2011 were enrolled.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vi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hcc occurrence.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4 to 87.6 months with a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32.5 months.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15 out of 141 patients developed hcc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3.8%.hcc incidence was higher in hbeag positive cirrhosis and in those with family history of liver cancer ( rr =4.524 and 3.858,p < 0.05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cirrhosis have a high incidence rate of hcc even they recieve nucleos (t) ide analogues treatment.hbeag positive cirrhosis and family history of liver cancer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cc.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以及对患者HBV 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2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次,1次/d,苦参素胶囊每次0.3 g,3次/d口服;对照组120例给予苦参素胶囊每次0.3 g,3次/d 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每12周检测1次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结果 治疗组用药48周后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及ALT复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较好,建议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最优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302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分为A组(内科治疗)57例,B组(内科+抗病毒治疗)80例,c组(内科+抗病毒+人工肝治疗)124例,D组(内科+抗病毒+人工肝+中医治疗)41例。观察患者治疗基线、治疗第1、4、8、12周及治疗结束时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胛A)、HBVDNA等指标,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观察其存活情况。应用Kruskal—Willis H检验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四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213,P=0.360),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22,P=0.033)。四组1年病死率分别为36.84%(21/57)、32.50%(26/80)、26.61%(33/124)和24.39%(10/41)。C组治疗方法的死亡风险是B组的0.566倍(P=0.036);D组治疗方法的死亡风险是B组的0.396倍(P=0.016)。结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药物及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共218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LA组)、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TA组)、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抗病毒治疗,持续48周后检测患者相关肝功能以及肝硬化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经48周的治疗,四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和TA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9.775、10.148,P = 0.012、0.008);四组患者的病毒复制均有所降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组和TA组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 11.275、12.198、15.645,P = 0.037、0.016、0.003);四组患者的肝硬化程度亦有所降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组和TA组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 13.534、11.009、12.756,P = 0.015、0.022、0.019)。
结论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硬化程度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分析了肝要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及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并实行了预见性护理,随机抽样前期同类病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复常率达48.3%,病死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NAs)药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及住院的NAs经治CHB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需符合HBV DNA < 100 IU/ml且HBsAg < 1 000 IU/ml,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干扰素治疗分为原方案治疗组(沿用原NAs方案,37例)与联合治疗组(NAs联合IFN治疗,38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sAg 24周下降水平、48周阴转率及HBsAg阴转的相关预测因素。
结果联合治疗组(27例,联合治疗组38例患者中1例予以剔除,10例尚未到随访期)在48周HBsAg阴转率为48.15%(13/27),血清学转换率为44.44%(12/27),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HBsAg阴转率5.41%(2/37),血清学转换率为5.41%(2/3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阴转率:χ2 = 13.599、P < 0.001;血清学转换率:χ2 = 11.730、P = 0.001);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15.49(0.06,358.39)IU/ml,较基线下降52.77(6.29,203.60)IU/ml,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578.82(53.29,778.76)IU/ml,较基线下降31.54(-14.43,59.29)IU/ml,两组患者HBsAg水平(Z =-3.850、P < 0.001)及较基线下降程度(Z =-3.000、P = 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 0.5 log10 IU/ml患者21例(占56.76%),而原方案治疗组仅有3例(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22、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s经治患者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的CHB患者基线HBsAg、24周HBsAg下降> 0.5 log10 IU/ml与治疗48周时HBsAg阴转相关。
结论NAs经治后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CHB患者联合IFN治疗能促进HBsAg水平下降,并提高HBs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目前我国传染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生物转化与排泄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黄疸、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以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保肝、利胆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疗程为15个月。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肝细胞癌死亡,3例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而给予抗真菌治疗后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腹腔感染未能很好控制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治疗15个月时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O%,对照组为23.3%。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别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155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98例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57例患者仅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经济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5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8例,占总死亡率的78.2%。且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P<0.05);经济成本与效果分析,实验组患者经济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好、费用低,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又称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转化生长因子-B(TGF-B)超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丙型肝炎的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但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较常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治疗早期的病毒动力学、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等可用于预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低剂量快速摄入、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策略有助于丙型肝炎患者完成抗病毒治疗.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已开始用于基因1型的HCV感染患者,使得抗病毒疗效得到明显提高.此外,亲环素类抑制剂、维生素D等制剂可能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有关.此文对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相关预测因子、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策略、新型抗病毒治疗制剂的研究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肝硬化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外科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1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HBV感染和肝硬化对肝转移发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有和无HBV感染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8%(10/114)和23.9%(254/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和不伴肝硬化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8%(1/26)和22.9%(263/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和肝硬化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在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病情进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 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 CL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在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干预下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40例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即开始给予核苷类似物控制病情,术中和术后均给予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HBIG的预防方案.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HBV再感染发生率、存活率及预后.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2周HBV DNA水平、HbeAg水平、YMDD变异以及术后免疫抑制剂和核苷类似物使用情况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术后发生HBV再感染33例,再感染率为9.7%,再感染时间为术后(8.4±13.2)个月(2~49个月),术后1、3、5年再感染率分别为7.0%、10%、13%.33例患者HBV再感染后均停用HBIG,并调整核苷类似物的用量,除3例HBV DNA定量为3 log10~5 log10拷贝/ml外,其余均控制在3 log10拷贝/ml以下.340例患者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9%、83%和82%,其中HBV再感染者分别为94%,87%,81%,未再感染者分别为89%,82%,82%,Log-rank检验显示HBV再感染对患者长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828).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原发病为原发性肝癌(P=0.035)、HBVDNA定量>5 log10拷贝/ml(P<0.001)是发生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复发后HBV再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分别为27.9%和8.7%(P=0.001).结论 原发病为原发性肝癌及术前HBV DNA>5 log10拷贝/ml是影响HBV再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核苷类似物联合HBIG预防方案的干预下,HBV再感染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The surgeon》2022,20(2):78-84
Background and aim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ancer in the world. Despite curative resection, recurrence remains the largest challenge. Many risk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for predicting recurrence, including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 Transient elastography (Fibroscan) is an accurate tool in measuring liver fibrosi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use of preoperative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 with Fibroscan in predicting long-term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Method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February 2010 – June 2017 in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All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HCC undergone hepatectomy were included. Demographic factors, preoperative LSM, tumor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ve details were assessed. Primary outcome and secondary outcome were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ease free survival at 1 year, 3 year and 5 year respectively.ResultsA total of 401 cases were included. Patients with LSM ≥12kPa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75.1% vs 57.3%, p < 0.001) and 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 (45.8% vs. 26.7%, p < 0.001). 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pre-operative creatinine and vascular invasion of tumor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predicting early recurrence (p = 0.012 and p = 0.004). LSM ≥12kPa were the only significant factor in predicting late recurrence (p = 0.048).ConclusionPre-operative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could predict the late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