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为70%~86%,抗病毒治疗后HBeAg血清学转换,且EIBVDNA持续阴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者的生存率较高。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中重要部分,而干扰素属禁忌症。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同时,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或恩替卡韦(0.5mg/d)。另选取同时期仅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的41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肝癌、肝移植、死亡或拒绝继续治疗者停止随访。随访结束时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sh分级的变化及临床结局。结果治疗组ALT、AST、球蛋白(Glb)和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Alb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升高,43例(81.1%)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Glb和TBi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5,P〈0.01)。2组Child-Pugh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肝癌比例分别为0.0%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7,P〈0.01),但在病死率及需要接受肝移植的比例方面2组的差异不明显。结论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可能降低肝癌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3.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甚至使部分患者暂不需要进行肝移植[1].替比夫定(ldt)是一种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抗病毒作用强,并可选择性地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是一种特异而高效的抗hbv药物[2].然而,有关替比夫定(ld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在肝功能改善、病毒抑制以及症状缓解等方面的资料并不多.本研究观察了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细菌感染患者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及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细菌感染患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细菌感染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PBMC中CD4^+CD25^+ CD127^low 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从各组患者PBMC中分离的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变化。采用One—way ANOVA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细菌感染患者PBMC中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细菌感染患者[(4.07±1.18)%w.(9.74±3.00)%,t=9.35,P〈0.01]。加入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得到的Treg细胞的MLR,Treg细胞抑制同源性PBMC增殖能力被明显削弱,cpm=(22.79±4.94)×10^3,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细菌感染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m=(6.43±1.19)×10^3和(5.96±1.25)×10^3,t=16.09和16.51,P均〈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细菌感染患者存在Treg细胞数量及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近10年,研究表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与干扰素一起,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获得巨大进展。单一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的使用,可使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达到持续抑制HBV复制的基本目标。对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管理,针对适合患者选择有效药物,加强治疗中监测,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抗病毒疗效,降低、延迟耐药发生,是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阿德福韦酯是抑制HBV的核苷(酸)类似物,目前已证明能有效降低HBV DNA载量,促进ALT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肝脏组织学,且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无明显交叉耐药,因此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差异性比较,初步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单独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进行肝组织活检,用半定量系统计分方案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治疗前后相比,HBV DNA完全应答组获得显著的组织学改善。抗病毒治疗48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两种抗病毒方式相比较无差异。结论无论是干扰素或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获得病毒学完全应答均可明显改善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不同机制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在48周时肝脏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易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而持续HBV高载量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核苷(酸)类药物治疗CHB的有效性已获得临床广泛认可,但随着以拉米夫定为首的核苷(酸)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基因突变及临床耐药问题异常突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联合治疗将是CHB抗病毒治疗的方向。由于拉米夫定治疗CHB耐药基因突变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1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对两组都进行常规护肝及抗纤维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阿德福韦酯10mg/d和拉米夫定100mg/d的联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阿德福韦酯10mg/d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疗效指标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治疗48周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在改善程度上都比对照组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加抗毒效果,对患者预后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保肝、利胆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疗程为15个月。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肝细胞癌死亡,3例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而给予抗真菌治疗后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腹腔感染未能很好控制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治疗15个月时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O%,对照组为23.3%。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肝移植趋势 2010年共64个移植中心实施肝移植手术2144例次,占总体肝移植手术的11.37%(2144/18849)。其中活体肝移植62例次,可控型心死亡供者肝移植23例次,儿童肝移植38例次。2010年肝移植手术例次与前两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活体肝移植和儿童肝移植占比(2.89%和1.77%)则低于前3年。  相似文献   

12.
第17届国际肝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LiverTransplantationSociety,ILTS)年会于2011年6月22—25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会议中心举行。来自73个国家逾1400位学者参与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入选口头交流论文171篇,壁报交流论文591篇。  相似文献   

13.
第16届国际肝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IIJTS)年会于2010年6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逾1200位学者参与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入选口头交流165篇,壁报交流512篇。大会由美国贝勒(Baylor)医学中心MichaelA.E.Ramsay教授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14.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对肝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判断有较多指标,临床常用的有血清生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内毒素、芳香与支链氨基酸比值等,这些指标各有优缺点。我们试图从肝衰竭患者有效肝脏循环血量(effectivehepaticbloodflow,EHBF)的变化,来探索评估肝衰竭病情,判断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3届全国器官移植麻醉学术年会暨器官移植麻醉基础研究和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5月21日至23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移植麻醉学组筹备委员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和医师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有18个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心、肺、肝、肾移植的麻醉管理、脏器保护和围手术期监测等。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分型、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意见书(position—paper)。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心,从定义、诱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肝衰竭进行了系统而精要的阐述,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又称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转化生长因子-B(TGF-B)超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分型、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意见书(position—paper)。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19.
1980-2010年中国内地实施肝移植手术共18849例次,其中2005年达2960例次,为肝移植手术实施的高峰,随后肝移植例次数逐渐下降,2007年降幅最大,变化趋势见图1。截至2010年,除暂未实施手术的西藏地区外,中国内地30个省市地区(86个移植中心)均不同程度开展了肝移植手术,各地区例次分布见图2。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实施肝移植手术例次最多。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0岁,因乏力、双下肢肌痛10d,于2012年2月17日就诊,5年前曾因纳差、腹胀人院。查体: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肝脾肋缘下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血液生化学检查:总胆红素(TBil)10.1μmol/L,AIJT63U/L,AST83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