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测定47例(103例次)阻塞性黄疸(阻黄)和53例(83例次)无黄疸单纯胆囊结石患者血清总胆酸(TCA)的水平,并探讨其与黄疸程度及肝细胞损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阻黄组TCA明显高于无黄疸组(P<0.001),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有正相关关系。说明TCA水平不仅与黄疸程度有关,而且与肝细胞受损状况有关。单项检测TCA对阻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9%。和71.1%,与单项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敏感性(79.6%)和特异性(69.9%)相近。联合检测二者并不能提高对阻黄诊断的特异性(56.6%)。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分别与A组和B组患者的进行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血清中EPCA-2水平均≤分界点(30μg/L)。③以30μg/L为分界点,EPCA-2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93.2%;以4μg/L为分界点,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55.3%,敏感性为79.5%;PSA结合fPSA/tPSA(以0.15为分界点),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敏感性为68.2%。结论:EPCA-2作为新的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较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抑制素B(INHB)并与卵泡刺激素(FSH)和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α-Glu)等经典指标比较,评价INHB在鉴别诊断梗阻性(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睾丸精子发生障碍作出预判。方法实验采集健康生育男性组(n=60),以睾丸活检为金标准确定OA组(n=39)和NOA组(n=77),留取血液和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检测血清INHB、FSH和精浆中性α—Glu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切点值并分析评价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实验室健康育龄男性血清INHB的95%参考值范围为:20.37-206.21pg/ml。血清INHB、FSH、精浆中性α—Glu、血清INHB/FSH比值以及INHB+FSH联合在OA组与NOA组之间均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清INH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85,诊断价值最高,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92.2%,切点值为49.89pg/ml。结论血清INHB比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血清INHB/FSH比值或INHB+FSH联合指标在鉴别OA与NOA方面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快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在临床快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试剂盒对36例明确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初治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2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做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在36例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中,T-SPOT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0.6%与6.7%,此技术用于诊断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80.0%。在26例同时做PPD试验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T-SPOT检测的阳性率略高于PPD试验(80.6%vs61.5%),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在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建立结直肠肿瘤标志物智能诊断模型。结果结直肠肿瘤标志物的ANN诊断模型对测试组结直肠癌进行识别的敏感性为0.914,特异性为0.964,准确性为0.939,均显著高于任意单项检验预测结果(P=0.000)。结论与单一肿瘤标志物相比,利用ANN建立的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模型能提高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CRT)后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经Neo.CRT加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3-T4期或N+)的临床资料,比较Neo.CRT后TRUS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吻合度。结果Neo—CRT后TRUS对肿瘤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30.9%,其中对T0、T1、T2、T3和T4各期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6.3%、0、12.5%、42.6%和75.0%,T分期高估者90例(60.4%)。Neo—CRT后TRUS对N分期诊断准确率81.2%,对N。和N+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5%和31.0%。41例(27.5%)术后病理提示病理完全缓解(pCR),TRUS判断pCR的敏感性17.1%,特异性99.1%,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75.9%。结论Neo.CRT后TRUS对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低,但对T4和N。分期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尽管TRUS对pCR的判断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故TRUS用于pCR筛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Ling H  Gu YJ  Wang XH  Liu GY  Huang O  Wang LP  Shen KW  Shen ZZ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36-103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需要活检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诊治的108例患有乳腺疾病的妇女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和(或)乳腺X线检查,共发现116个病灶。在这些病灶中,三项检查中至少有一项提示恶性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活检。另外,在开放活检前还接受术前MRI检查。通过与病理对比,得出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16个病灶中70个(60.3%)为恶性。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62.0%,准确性为74.1%,阳性预测值74.3%,阴性预测值73.8%。乳腺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68.1%,准确性为78.0%,阳性预测值75.4%,阴性预测值82.1%。MRI检查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73.9%,准确性为87.9%,阳性预测值85.0%,阴性预测值94.4%。结论MRI对需要活检的乳腺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临床上不可触及病灶的辅助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腺癌的诊断(附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2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36例恶性及90例良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B超及CT检查作为诊断胰腺囊腺癌的常用手段,其敏感性分别为52.8%和77.8%,特异性分别为78.9%和86.7%;囊内液CEA、CA19-9检查结合内镜超声(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敏感性可达94.4%,且与B超及CT检查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09和4.18,P〈0.005,P〈0.050)。囊内液CEA、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CEA、CA19-9联合检测(X^2=5.14,P〈0.025)。上消化道X线钡餐及ERCP检查仅在当病变浸润胃肠道或主胰管时,才有诊断意义,并不能作为胰腺囊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测手段。结论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囊内液CA19-9和CEA检测将成为胰腺囊腺癌诊断的可靠方法。但B超、CT及血清CEA、CA19-9检测作为胰腺囊腺癌常用的筛选检查,其作用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志物CA153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68例乳腺良性病变者、40例健康产妇的血清和乳头溢液(乳汁)CA153水平,进行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乳头溢液CA153的水平高于健康人和良性病变者(P均〈0.01)。乳头溢液CA153对于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8.9%。血清CAl53测定的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95.4%。结论乳头溢液CA153测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稍低于血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P53蛋白和CA19-9对合并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辅助鉴别诊断作用。方法24例疑有慢性胰腺炎背景的胰腺癌,病人经影像学诊断为胰腺内肿物,固相放免法检测血清CA19-9,剖腹探查术时胰腺穿刺,穿刺标本分为细胞学检查和P53蛋白检测两部分。结果细胞学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63%;P53蛋白分析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3%;CA19-9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67%。联合检测细胞学与P53蛋白联合检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细胞学和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67%;联合检测细胞学,P53和CA19-9敏感性78%,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79%。结论与单一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有助于有慢性胰腺炎背景的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细胞学和P53蛋白联合检测可提供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 Tube(QFT-GIT)对79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检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4例,结核合并肿瘤患者1例。同时,对其中27例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胸膜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QFT-GIT的阳性率为91.1%(41/45),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阳性率为26.5%(9/34)。QFT-GIT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1.1%(41/45),特异性为73.5%(25/34),阳性预测值为82.0%,阴性预测值为89.3%;胸膜组织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6.3%(26/27),特异性为100.0%(12/12)。联合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5.5%(42/44),特异性为94.1%(32/34)。结论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GIT联合胸膜组织活检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我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和分析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和分析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同时检测CA19-9、CEA、CA242、β-HCG、AFP、Free-PSA、Ferritin、NSE、PSA、CA125、CA15—3和HGH共12种肿瘤标志物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试验分3组:胰腺癌组81例,良性胰腺病组57例,正常对照组547例。结果12种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良性胰腺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的差异明显。总的表达强度为胰腺癌组〉良性胰腺病组〉健康对照组。胰腺癌组中CA19—9、CEA、CA242、B-HCG、AFP、CA125和HGH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良性胰腺病组(P〈0.05)。同时CA19-9、CEA、CA242、Ferritin、pHCG、AFP、CA125、HGH和CA15—3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良性胰腺病组(P〈0.05)。CA242、CA19—9、CEA和CA125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均高于50%,特异性均高于70%,准确性均高于60%。其中以CA24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72.8%、89.5%和79.7%。同时CA242、CA19—9和CE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之单项检测明显升高。两两联合的准确性均为85.9%以上,3种联合准确性则高达97.8%。结论肿瘤标志物CA242、CA19—9和CEA的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百分率在血清总PSA(totalPSA,t—PSA)介于4.0—20.0ng/mL时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4例t-PSA介于4.0-20.0ng/mL的未治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ree PSA,f-PSA),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77例,Pca患者17例,并计算其f-PSA百分率(f/t-PSA)。结果 t-PSA介于4.0-20.0ng/mL时,Pca组f/t—PSA明显低于BPH组(P〈0.01)。以f/t—PSA为0.18、0.22为界值时其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3.9%、94.1%,特异度为75.2%、63.7%,阳性预测值为42.5%、37.1%,阴性预测值为95.4%、98.3%。结论 t-PSA介于4.0-20.0ng/mL诊断盲区时,f/t-PSA对诊断Pca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以0.22为界值其敏感度达94.1%,阴性预测值达9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ESM-1的水平。同时以41例健康成年人血清ESM-1水平为对照。分析以上病例的癌胚抗原(CEA)、CA19-9及CA72-4检验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以ROC曲线分析ESM-1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以生存曲线分析ESM-1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相比健康人而言,无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血清中ESM-1的浓度明显升高[(1.01±0.68)μg/L比(0.72±0.53)μg/L,P=0.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ESM-1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1.2%,其敏感性高于CEA(16.1%)、CA19-9(18.3%)及CA72-4(23.2%)。生存分析显示,高水平ESM-1(大于0.826μg/L)提示预后不良(P〈0.05)。结论ESM-1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其可作为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恶性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癌胚抗原(CEA)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患者分成恶性肿瘤组和非恶性肿瘤组两组,非恶性肿瘤又可分为炎症组和非炎症组;检测各组血清TSGF及CEA水平。结果 TSGF和CEA在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炎症及非炎症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41%和38.84%、24.56%和2.63%、32.35%和5.88%及18.25%和0%,二者在恶性肿瘤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05);在恶性肿瘤组中,TS-GF的阳性率高于CEA(P<0.005)。结论 血清TSGF的检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肿瘤检测手段,它具有敏感性高及广谱性的优点。CEA对肿瘤检测的特异性较TSGF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u HX  Liu GJ  Lü MD  Xie XY  Xu ZF  Zheng YL  Liang J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75-137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的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505例FLL作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增强的水平、形态和随时相变化的特点。结果良、恶性FLL的增强开始时间和增强水平等表现均可相似,定性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增强随时相的变化。绝大多数恶性病变表现动脉期不同程度增强,至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良性病变则为动脉期增强后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整个造影过程均无增强。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准,诊断性试验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7%(313/327)、86.0%(153/178)、92.6%(313/338)、91.6%(153/167)和92.3%(466/505)。结论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FLL,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捏提试验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拟诊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323例,体检时均行捏提试验、Rovsing征及Markle征,分别计算特异性、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并比较捏提试验阳性和阴性病人之间阴性阑尾切除率。结果捏提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0.9%和75.7%;捏提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95.9%,高于Rovs—ing征(87.3%)及Markle征(92.0%);捏提试验阳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4.1%,捏提试验阴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3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L(X^2=43.46,P〈0.05)。结论应用捏提试验能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显著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RA患者,55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两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优于RF,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SVEGF—c)浓度联合MDCT扫描能否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方法ELISA方法测定80例胃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SVEGF—C浓度,MDCT平扫及三期强化动态扫描,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有无转移。结果胃癌组SVEGF—C浓度为595.9±201.0pg/ml,对照组为360.0±97.4 pg/ml(P=0.000);伴有淋巴结转移的58例胃癌患者SVEGF—C明显升高(650.9±198.6 vs.451.0±115.5 pg/ml,P〈0.01);取临界点为542.5pg/ml时,SVEGF—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8%,准确度为82.5%,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64.3%。MD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1.7%,特异度为54.5%,准确度为52.5%,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30.0%。SVEGF—C联合MD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6.4%,准确度90%,阳性预测值94.6%,阴性预测值79.2%。结论术前SVEGF-C浓度测定可有效地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联合MDCT扫描进一步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EA和CA125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8例胰腺癌患者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CEA与CA12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时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时CA19-9、CA242、CEA与CA125的敏感性分别为79.2%、54.2%、50.0%和35.4%.特异性分别为87.5%、89.6%、79.2%和70.8%.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结论 CA19-9、CA242、CEA与CA125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较单项血清标志物检测能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