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方法: 采用Percoll(1 073 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MSCs向ECs分化,Ⅷ因子(vWF)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性质。 结果: 5.0×105个MSCs在体外扩增15代后,获得8.0×1012个MSCs,扩增了约1.6×107倍;MSCs在加入VEGF诱导培养大约14-21 d,80%-90%的诱导细胞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TEM可观察到胞浆内有Weible-palade小体,证实为ECs。 结论: 成人骨髓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ECs的潜能,这为心脏组织工程瓣体外构建, 尤其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来源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一类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不仅可分化为间质类细胞,而且可以分化为非间质细胞。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利用密度为1.073g/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的单个核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MSCs,细胞纯度可达95%左右。取第二代和第三代的MSCs,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β-磷酸甘油、地塞米松的诱导培养基向成骨细胞诱导,诱导向的细胞呈现典型的成骨细胞样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其I型胶原染色阳性,ALP染色阳性,表明MSCs在体外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探讨来源于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期为脐静脉MSCs的神经移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无菌条件下收集正常足月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并对脐静脉进行胶原酶消化,将获取的内皮及内皮下贴壁细胞进行培养。经传代培养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取第2代细胞用β-巯基乙醇和二甲基亚砜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脐静脉经胶原酶消化后的贴壁细胞主要表现为间充质样细胞和内皮细胞;传2代后,间充质样细胞可得到纯化和扩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诱导前细胞不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诱导后MSCs表达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而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上结果提示,来源于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的MSCs在体外可以培养、扩增,并具备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备选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模型。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AP)活性、钙沉积、骨桥蛋白的表达鉴定成骨细胞,比较P3和P10代MSC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MSC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5-6)×105个细胞,10代可获得2×1010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59、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3、CD34、CD45、CD38、CD80、CD86、CD117表达为阴性。加入成骨诱导剂,细胞形态发生变化,AP活性增强,骨桥蛋白表达阳性,钙沉积逐渐出现。P3和P10代的MSC均有良好的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结论: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5.
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L—6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皮细胞是一个非造血细胞 ,却表达和 /或产生大多数已知的造血受体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和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仍不十分清楚。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求内皮细胞自然产生 IL- 6及其生物学功能。试图阐明 IL- 6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 ,收集原代培养内皮细胞 1 - 9天培养上清液 ,离心 ,- 2 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夹心 ELISA法对上清液中 IL- 6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 :在未加任何刺激因素的条件下 ,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测及 IL- 6(735.380 1± 883.53pg/ ml)。随着内皮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 ,IL- 6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在第 6天时接近释放峰值 IL- 6(2 80 8.61 pg/ ml)。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然分泌 IL- 6的功能。 IL- 6对各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均起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内皮细胞支持各系造血干 /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细胞进行贴壁培养;传代培养后,用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培养液DMEM(含10?S)以及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和尼克酰胺诱导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形态变化,观察是否形成细胞团;用胰岛β细胞特异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内是否含有高浓度游离锌离子;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鉴定诱导后细胞是否分泌胰岛素。结果:第2代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经过高糖诱导大约10天后,形成细胞团;呈双硫腙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表明诱导后细胞内的细胞胰岛素染色阳性。结论:人脐静脉内皮及内皮下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这种胰岛β样细胞具有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对猪MSCs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进行研究。抽取猪骨髓 ,体外培养MSCs。取第二代MSCs ,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β -磷酸甘油、地塞米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变化 ,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盐沉积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SC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边形转变 ,ALP染色阳性 ,VonKossa染色阳性 ,经体外诱导分化后呈典型的成骨细胞样改变。猪骨髓MSCs可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 ,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可以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较理想的细胞来源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是否可作为饲养层支持胚胎干细胞(ESCs)的生长.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采用生长良好的3代内皮细胞,灭活后制备饲养层,通过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胚胎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对在内皮细胞上的E14.1胚胎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E14.1胚胎干细胞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传3~8代后细胞呈克隆性生长,高度表达碱性磷酸酶、SSEA.1及Oct-4.传15代后仍表现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传20代的ESCs接种到SCID小鼠,6周后均能形成畸胎瘤.结论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能有效地支持ESCs的生长,解决了ESCs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胎盘血间质干细胞分离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培养人胎盘血间质干细胞(hMSC),为hMSC探寻新来源。方法:采用羟乙基淀粉(HES)方法分离、富集胎盘血有核细胞;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纯化、扩增hMS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和吲哚美辛定向诱导hMSC样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胎盘血来源有核细胞,在DMEM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出具有塑料粘附特性的梭形细胞,阳性获得率29.17%(7/24),该细胞传代培养达6个月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59、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CD45、CD80、CD86表达阴性;加入脂肪细胞诱导剂,细胞在形态上向脂肪细胞转化,胞内出现脂滴、脂泡,油红O阳性。结论:人胎盘血可以分离培养出hMSC,是hMSC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嘌呤核苷(Xs)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Xs加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在Xs的影响下,传至第10代的细胞生长速率与第4代的细胞基本保持一致,无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细胞(无Xs影响)传至第10代时,生长速率则有明显下降。经Xs促进增殖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仍能保持足够的肝向分化能力。结论:Xs作为非平衡细胞动力学分裂方式的抑制剂,既能实现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裂方式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变,又不影响其肝向分化的特性,有助于提高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人脐血源性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蒙  杨媛  杨东明  王序全  许建中 《免疫学杂志》2007,23(3):287-290,294
目的 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利用贴壁筛选法通过多次传代得到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将获得的MSCs分别以不同数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用H3-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观察脐血来源的MSCs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 从人脐血中分离获得的贴壁细胞,呈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CD29、CD105和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和CD45表达阴性;人脐血源性MSCs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从人脐血中可以成功地分离出MSCs,其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immune modulation. However,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of whole 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UC-MSCs were separated from whole umbilical cord using a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UC-MSCs (CD73+, CD90+, CD105+, and CD34, CD45, HLA-DR)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adipocytes, osteocytes and chondrocytes in vitro under specific stimulatory environments. UC-MSCs suppressed umbilical cord bloo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stimulated by mitogen, and ELISA showed that the secretion of INF-γ was downregulated, and the secretion of IL-4 was upregulated, with CD8+ T cells markedly decreased and CD4+ T cells changed lightly. Moreover, the infusion of UC-MSCs in recipient mice transplanted with donor bone marrow cells ameliorated acute graft-versus host disease (aGVHD) and extended survival. In conclusion, UC-MSCs might negatively modulate immunoreactions, and have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aGVHD caused by allogene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快速分离、纯化及冻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快速分离、纯化及冻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简便有效方法并研究其冻存复苏后的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方法:用胶原酶Ⅱ、胰蛋白酶次序消化及二步离心法从人的完整脐带中快速分离UC-MSCs,通过把握传代时的消化程度及酸化培养基来快速纯化UC-MSCs,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进行鉴定;用简易二步法(-4℃停留30 min,-20℃存放2 h,-80℃长期保存)冻存UC-MSCs,半年后复苏,扩增、传代,检测其胚胎干细胞特异性抗原Oct4、SSEA-4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情况,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成肌细胞和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结果:通过双酶次序消化结合二步离心法,2 h可提取全脐带中的MSCs,原代培养7 d即可传代,通过适度消化传代和选用弱酸性培养基培养,第3代即可得到纯化的UC-MSCs,UC-MSCs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极低表达HLA-DR、CD80、CD86和CD106。简易法冻存半年后复苏的UC-MSCs表达Oct4、SSEA-4和hTERT,可向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结论:双酶次序消化结合二步离心法是从人的完整脐带中快速分离UC-MSCs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偏酸性环境有利于UC-MSCs的扩增及纯化;简易二步法冻存对UC-MSCs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不同细胞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取第5代细胞随机分成A、B、C、D 4组,在A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b FGF,B组中加入b FGF和BDNF,C组中加入b FGF、BDNF和BHA诱导培养,D组为对照组,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诱导2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的nestin、NEFH和GFAP mRNA表达情况,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的变化。结果: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细胞发现,细胞均强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CD34、CD45和HLA-DR均未见表达。经定向诱导分化成类神经元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nestin在A、B、C组均呈阳性表达,NEFH在A、B组呈阳性表达,而GFAP在A、B、C、D 4组均不表达。A、B组n EFH和nestin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培养的细胞扩增迅速,生物学性状稳定;与b FGF单独处理相比,b FGF联合BDNF更能有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输注(IBM)脐血与间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造血重建、骨髓MSCs恢复的影响,并研究供体MSCs植入状态以探讨MSCs的作用机制。方法:BrdU标记F344大鼠骨髓MSCs通过双侧胫骨IBM或尾静脉注射(IV)与胎鼠及新生大鼠外周血(FNPB)共移植Wistar雌鼠。监测受鼠存活状况、造血免疫重建、HSCs植入水平及骨髓MSCs恢复情况,并以免疫荧光法检测受鼠骨髓MSCs的来源。结果:(1)2个共移植组60 d存活率均为100%,单纯FNPB移植组仅为66.7%。(2)共移植组的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产率明显高于单纯FNPB移植组,尤以骨髓腔共移植组最佳。(3)2个共移植组的HSCs植入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骨髓腔共移植组明显高于单纯FNPB移植组(P<0.05)。(4)30 d时各移植组MSCs的增殖能力未达正常水平,但仍以骨髓腔共移植组的恢复情况最佳(P<0.05)。(5)仅少部分受体可发现供、受体源性MSCs嵌合。 结论:脐血与MSCs共移植可促进受体骨髓MSCs恢复和造血重建,提高HSCs植入率;IBM途径应用安全,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优于IV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脐带组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热点。由于脐带为出生以后的废弃物,其细胞的收集没有侵袭性和伦理道德问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含量丰富、较为原始、分化能力强,可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扩增迅速且生物性能稳定,多次传代扩增仍能保持旺盛功能,免疫原性低。国内外研究表明MSCs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抗炎、抗纤维化、抑制肝细胞凋亡、刺激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因此脐带间充质子细胞可作为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的理想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骨髓、脂肪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易取材、更为原始,并不受伦理、法律的限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最具治疗潜力的细胞来源之一。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潜能。 方法:采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巢蛋白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形态学观察经诱导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神经干细胞球改变;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均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标记物巢蛋白,并可进一步分化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 以及神经胶质细胞蛋白、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可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UCB-MS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及成骨诱导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GM-CSF+IL-4+TNF-α,刺激DCs诱导分化及成熟;收集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的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将成熟DCs作为刺激因素,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人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抑制DCs表面CD40、CD80、CD83、CD86和MHC-II的表达,上调CD14的表达;DCs具有明显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而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显著抑制DC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成骨诱导分化的UCB-MSCs在体外可抑制同种异体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为UCB-MSCs作为同种异体源性种子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低氧条件培养液对小鼠造血系统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进一步了解hUC-MSC对机体造血的支持作用机制。 方法:将6月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腹腔注射MSC原代培养液,每四天1次,持续6个月;后者注射培养基。干预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于干预开始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的外周血象(WBC与Hb)、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CFU-GM、CFU-E、CFU-MK)、成纤维细胞集落培养(CEU-F)和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计数(CFU-S)。于第6个月时观察骨髓病理变化、测定比较骨髓细胞重建造血能力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组小鼠的一般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第3个月,实验组的BMNC、CFU-GM和CFU-MK多于对照组,而外周血象、CFU-F和CFU-E无明显差别;干预后第6个月,外周血象仍无差别,其余的上述指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的这些指标在干预前、第3个月、第6个月成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实验组的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造血组织较对照组丰富,p16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骨髓脂肪化显著增加;实验还发现实验组骨髓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人脐带MSC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延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退,有望应用于延缓衰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