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颞肌代硬脑修补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2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24例,采用了改良翼点入路减压术加颞肌代硬脑膜修补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的方法。将两组方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颞肌代硬脑膜扩大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哲 《现代保健》2012,(15):27-28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92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8 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 例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中残与死亡率低于常规骨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2 例(25.0%),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23 例(52.3%),标准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08~2011年治疗的1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治疗组98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治疗,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98例患者恢复良好58例(59.1%),中残20例(20.4%),重残8例(8.16%),植物生存7例(7.14%),死亡5例(5.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窗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窗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7d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结论标准大骨窗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63-96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瞳孔恢复率、 NIHSS评分、 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瞳孔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26.03%(P <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恢复,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4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治疗。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0%(P0.05)。结论: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1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使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而后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检测结果、存活者ADL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死亡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1例和对照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30例,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呼吸异常、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下降更明显;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不仅降低颅内压,而且提高脑组织动脉氧分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常规减压手术,对照组给予大骨辩减压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2。=4.480,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对于有效控制颅内压增高,改善病情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中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中应用。方法: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15例行一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单侧组),13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比较两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和脑梗塞差异无显著性,但单侧组术后切口疝发生高于双侧组;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单侧组低于双侧组;术后两组生存状况比较,单侧组良好及中残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O.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可考虑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苗娜娜  岳慧芳 《中国校医》2019,33(6):429-43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9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运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干预治疗,其中给予常规组(48例)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术后护理组(48例)患者则运用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观察2种护理方法,并对比2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护理组取得的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护理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5例患者术后行头部CT复查发现,53例(96.4%)血肿消失,另有2例血肿较术前有所缩小,所有患者脑部均未出现新的出血。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4例,脑脊液切口漏2例,脑积水2例,癫痫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4%。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39例(70.9%),中残8例(14.5%),重残3例(5.5%),植物生存2例(3.6%),死亡3例(5.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具有骨窗大、手术暴露范围广、内外减压充分等特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根据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1年GO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残疾率和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缓解脑疝所致的脑干继发性损伤,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能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闫丽红 《现代保健》2009,(16):48-4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常规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并对两组中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温组和对照组的颅内压、血糖、心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颅内压,控制伤后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幕裂孔切开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科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观察手术前后四叠体池、环池和脚间池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四叠体池、环池和脚间池的显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CVVH组(观察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乳酸水平、血生化、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肌酐、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能有效清除患者致炎介质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