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均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性护理,两组患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心功能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5.24% vs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心理支持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CHF患者康复中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稳定其病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系统护理干预,均干预12个月末对比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系统护理干预12个月末,实验组6分钟步行平均距离416.8±35.4m明显优于对照组361.9±38.7m,t=7.5873,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对护理措施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韩月 《当代医学》2016,(30):108-10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影响。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2组心功能与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2组6min步行试验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6,P〈O.05);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QOL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将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6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 MLHFQ)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及6min步行试验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LVESD、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及6min步行试验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LHFQ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92例CHF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EPO,对照组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源性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b水平、心功能分级、LVEF值、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b水平、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LVEF值、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或P〈0.01)。治疗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73%与39.48%,x2=4.012,P〈0.05),但病死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与4.13oA,x2=2.041,P〉0.05)。结论EPO治疗CHF合并贫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分钟步行试验(6MWT)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通过评估心功能判断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在6分钟步行距离、BNP( B型利钠肽)、NYHA(纽约心功能分级)、EF(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评价6分钟步行试验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通过评估心功能判断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中6min步行的距离远远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Ⅱ级与Ⅲ级、Ⅳ级患者之间6min步行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6min步行试验与BNP、NYHA和EF的相关性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6min步行距离≤250m的患者中仅药物治疗组再住院人次和死亡人数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联合康复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6min步行距离>250m的患者,仅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联合康复锻炼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分钟步行试验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其他相关临床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反应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应被广泛推广与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CHF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FHe)进行测试,对比两组患者变化情况,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LiFHe得分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iFHe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能更好的提高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激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其治疗前与治疗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测定NT-proBNP、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NYHAⅢ级、Ⅳ级与Ⅱ级的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Ⅱ、Ⅲ、Ⅳ级患者CR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Ⅳ级与Ⅱ、Ⅲ级患者CR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NT–proBNP、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可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NT-proBNP和炎性因子CRP的表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遵医率、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干预期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治疗遵医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fX2=4.50,P〈0.051;同时两组步行试验(6mi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升高俨〈0.05或P〈0.01),护理干预组上升值比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下降值比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干预期间护理干预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4.27,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CHF患者的治疗遵医率,改善其心衰症状和心功能,有利于稳定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BNP)浓度、心功能变化。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BNP浓度、心率、血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大大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浓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心通脉颗粒结合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强心通脉颗粒结合有氧运动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与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73-3%比较,研究组有效率91.1%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6min步行距离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6rain步行距离均有提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6ra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强心通脉颗粒结合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患者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的依从性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住院流程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保证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卫生资源,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治疗依从性和情绪变化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结果 治疗3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AS和SDS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强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6年9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3例出院后定期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评估与指导,为干预组,另75例为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1年无事件生存率、死亡率、再住院人次及心功能指标。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无事件生存率、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人次、人均医疗费用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合理的院外护理干预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预后,并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着重侧重心理护理、氧疗、用药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干预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6 min步行实验,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延长6 min步行距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研 《中外医疗》2012,31(7):89-8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吸氧、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2组疗效和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F、LVEDD和LVESD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