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探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探查的125例术前不明原因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诊断明确率为100%,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8例、急性阑尾炎(单纯性14例、化脓性18例、坏疽性12例)、上消化道穿孔17例、脾破裂5例、粘连性肠梗阻13例、急性盆腔炎8例。平均确诊时间为(15.4±7.6)h。成功的行腹腔镜手术117例、其余行中转开腹手术8例,手术成功率为93.6%。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4±1.9)d。结论对原因不明的外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进行探查能够及时的明确诊断,缩短急诊观察时间,同时可利用腹腔镜开展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性高、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在基层医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姜德智 《药物与人》2014,(1S):90-9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均获得确诊,102例(85.71%)在腹腔镜下完成诊断与治疗,17例(14.29%)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急腹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急腹症患者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19例全部明确诊断,准确率为100%,腹腔镜治疗207例(其中3例辅以小切口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1例,1例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可准确诊断急腹症病因,大多数患者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8年12月125例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术前诊断不明者腹腔镜确诊率99.2%,腹腔镜手术成功120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可以使急腹症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同时能进行治疗,并且能体现微创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外孕73例(60.837%)、急性盆腔炎24例(20.00%)、黄体破裂11例(9.17%)、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6.67%)、胎盘早剥4例(3.33%),上述急腹症均具有各自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准确率高,无创、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高等优势,在急腹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58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2例、普通开腹手术组76例,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普通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3.7%、普通开腹手术组1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其效果较普通的外科开腹手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2例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腹腔镜探查与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通过腹腔镜获得明确诊断.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8例(95.1%),中转开腹4例(4.9%),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与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外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极具价值,而且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大部分患者的治疗,具有准确、微创、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妇科315例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和同期57例急腹症开腹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腹部手术史、既往盆腔炎病史和腹腔内积血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内出血休克型妇科急腹症中有明显优势;治疗盆腔炎具有可行性;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急腹症中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患者的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102例急腹症患者并接受急诊腹腔镜探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2例急腹症病例中98例术中明确诊断,4例病人转开腹手术明确诊断,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明确诊断率达96.07%。结论90%以上的急腹症可通过腹腔镜手术获得明确的诊断及成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的28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在内镜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100%.梗阻部位分别为直肠上段癌7例,乙状结肠癌11例,降结肠癌8例,横结肠近脾曲2例.术后1~2天均能解除梗阻,术后5~7天接受腹腔镜手术,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26例,Hartmann术2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镜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急腹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9例,对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血气分析数据明显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以及氧气分压分别为(92.1.±6.1)%和(93.0±3.1)mmHg。其中29例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呼吸窘迫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4.4%。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腹症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诊断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纳入180例中~重度疼痛、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乌甲素组,每组90例。对照组肌注阿托品等对症处理和原发病处理,高乌甲素组除了上述处理外,肌注高乌甲素8 mg,观察两组疼痛评分、主要阳性体征比率和临床诊断正确率。结果:治疗后30 min,对照组VAS为(7.0±1.2)分,高乌甲素组为(5.7±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对照组VAS为(5.4±2.3)分,高乌甲素组为(3.2±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两组阳性体征比率分别为69%和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两组阳性体征比率分别为67%和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7%和8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乌甲素镇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但不影响急腹症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237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随后经手术确诊,比较各自及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0.3%)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83.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6.2%)明显高于单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宋学军  徐键 《健康研究》2013,(3):207-209,221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后合并卵巢过度刺激的急腹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1999年—2009年收治入院的617例卵巢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相关急腹症,分析其病因、发生率、临床特点,与妊娠、助孕方式、OHSS程度的关系以及治疗措施。结果 617例OHSS者中共有15例发生相应急腹症,发生率为2.43%。其中,发生相应急腹症最主要的原因为卵巢扭转。15例急腹症中共有8例证实已怀孕,其中12例卵巢扭转者同时妊娠的占7例。8例妊娠者除1例发生流产外,其余妊娠结局良好。结论 OHSS合并妊娠是卵巢扭转的高危因素,容易引起急腹症,B超检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及时诊治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腹腔镜下修补成功,另有1例因十二指肠球后穿孔操作困难即中转开腹完成手术,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为(65±25)min,手术后住院时间(7±2)d。全部患者无术后修补失败而再漏、出血、腹腔及穿刺孔的感染,以及肠粘连梗阻或胃十二指肠梗阻等并发症,穿刺孔一期愈合,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经消化内科规范治疗。结论:经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痛疼轻、出血少、美容、腹腔干扰轻、冲洗彻底、肠道排气早、恢复快及感染并发症少,并兼顾明确诊断与治疗等优点,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存伟  黄进 《现代保健》2012,(14):37-38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阑尾炎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综合治疗费用等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潘东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54-2555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53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采用经腹、经阴道B超检查,观察B超诊断准确率和与临床确诊的符合率。结果经腹、经阴道和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检查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1.03%、91.67%、94.2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和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诊断黄体囊肿破裂准确率分别是94.12%和97.06%,明显高于经腹检查的76.47%,P0.05;经腹联合经阴道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症准确率均是100.00%,显著高于经腹、经阴道检查的75.68%、83.78%和73.08%、76.92%,P0.05。经腹联合经阴道和经阴道检查诊断与临床确诊符合率为94.47%和92.49%,显著高于经腹检查的83.00%,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临床价值优于二者单一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永  立伟  陈念东  张雪玲  董钊 《现代保健》2014,(17):150-153
目的:分析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诊断为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综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果:22例患者发病年龄12~67岁(平均38岁),均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复视、眩晕、四肢乏力;主要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实验室检查: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16例,肌电图神经性损害12例,所有患者CT和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所有患者均予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预后良好。结论:Miller-Fisher综合症临床症状复杂,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脑脊液检查及肌电图检测能确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黄枝宁 《现代保健》2013,(21):131-132
目的:探究MAE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患者均给予MAE方案和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经MAE方案一个或两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25例(59.52%),部分缓解8例(19.05%),未缓解9例(21.43%);有38例(占90.48%)患者于治疗6~12d内发生骨髓抑制,23例感染(54.76%),40例(95.24%)患者有轻微消化道反应,无肝肾功能损伤、心肌酶谱改变及死亡者。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MEA治疗方案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