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导致牙松动和被拔除。它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牙周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疾病,但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堆积在龈牙结合部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  相似文献   

2.
牙周病口腔护理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春青  高磊  刘华  兰燕 《新疆医学》2010,40(3):126-129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医子。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患病率,是人类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及时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不及时就诊,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相似文献   

3.
陈群  郭世莉 《四川医学》2013,34(5):767-768
目的探讨专科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治疗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例轻度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外,接受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宣传片、图片、宣传资料、讲座等。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口腔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情况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口腔卫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牙周病患者固定矫治中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在放置固定矫治器后是否对牙周组织产生进一步的损害。方法本研究选取伴有牙周病的错殆畸形患者12例,在正畸治疗前已做了系统的牙周治疗,牙周健康状况已经稳定。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前1周、放置后1周、4周、8周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指标及龈下菌斑的微生物学检测(BANA水解试验)。结果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并未引起牙周指标及龈下菌斑的明显变化。结论在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情况下,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并不会加重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牙周基础治疗后疗效维护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在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回顾研究。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专业检查和完成龈上洁治及较浅的龈下洁治治疗,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基础治疗后对其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对照组则不作此干预,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mPLI、mSBI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首诊两组的mPLI、mSBI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复诊实验组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牙龈出血指数(mSBI)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诊和末次复诊mPLI、mSBI女性均要优于男性。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对维护基础治疗后疗效起到稳定作用,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在放置固定矫治器后是否对牙周组织产生进一步的损害.方法本研究选取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12例,在正畸治疗前已做了系统的牙周治疗,牙周健康状况已经稳定.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前1周、放置后1周、4周、8周分别进行牙周临床指标及龈下菌斑的微生物学检测(BANA水解试验).结果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并未引起牙周指标及龈下菌斑的明显变化.结论在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情况下,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并不会加重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卫生宣教在病房中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我区在卫生宣教工作中除各层次护士向病人宣教外还制作宣传单张和宣传小册子、购买、购买医学科普书籍、开辟卫生宣教墙扫和病人阅读园地等“双向发展”的一些做法以及这些做法在病房所产生的效应,这些效应包括: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自我预防保健意识、促进了患者对检查和治疗的配合和医学保健知识的普及,并就这些做法有利于护患及病友之间的沟通和医学保健知识迅速普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并建议卫生宣教应尽可能采用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医学在口腔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200例牙周病患者,分别行局部刮诊配合中、西医两种疗法.结果 局部刮诊配合中医治疗优于局部刮治配合西医治疗.结论 中医学在牙周病治疗中是一种可推广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保健行为干预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自我口腔卫生保健模式,观察组由牙周科医师给予3个月1次的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观察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采用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及复发率分别评定两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PD和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D、BI指数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牙周病的复发,维持长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裴云涛  闫玉华 《河北医学》2011,17(2):269-270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社区医院就诊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3人,对照组50人.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发放口腔健康知识的小册子,对照组不做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结果:3个月后所有患者复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简化口腔卫生指...  相似文献   

12.
张飞 《中外医疗》2016,(5):32-34
目的:探讨菌斑显示剂在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口腔维护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医院进行义齿修复的62例患者共78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9颗种植体。在修复后的口腔自我维护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菌斑显示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参数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结果种植体完成修复2周后,两组患者PLI、SBI、PD和菌斑指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3个月后所有患者观察组PLI、SBI、PD和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后1年内,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平均发生率为45.6%,对照组为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口腔自我维护能够显著降低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使用菌斑显示剂让患者对菌斑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种口腔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意识、行为及口腔卫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科院校新生1022名,将其随机分为4组,相同内容用不同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即第1组开展知识讲座(讲座组)、第2组播放宣教视频录像(视频组)、第3组组织学生现场自学(自学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和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牙菌斑染色的方法评价不同教育形式前后新生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知晓率的变化及菌斑指数对比。结果:经过不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对象在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方面大部分有改善( P ﹤0.05),讲座组和视频组菌斑指数较干预前有改善( P ﹤0.05),自学组与对照组无变化( P ﹥0.05)。3个组间效果比较,讲座组效果最明显( P ﹤0.05),且有最多的学生愿意接受该种方式。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对医学专科院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老年患者行口腔修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口腔检查后根据病情选择对应治疗方式,考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发现,47例男性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6%。33例女性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9%。结论:对老年口腔患者行口腔修复效果明显,值得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牙周炎患牙根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为牙周炎的进展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同一牙周炎患者的6颗Ⅲ度松动患牙,分别刮取根颈(RN组)、根中(RM组)、根尖(RT组)菌斑及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 测序平台,对16S rRNA V3V4区进行双端测序;通过Mothur、Qiime和 SPSS等软件分析根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差异。结果 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RM与RT组微生物群落结构较接近,但二者与RN组有明显区别;3组共检出13个菌门,优势菌门(丰度>1%)共7个;184种菌属中检出优势菌属(丰度>1%)29个,其中拟杆菌门_[G-6]及消化链球菌科_[XI][G-4]丰度会随着采样部位的深入而增加(P<0.05),而普雷沃菌属、月形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及欧森氏菌属的丰度随着采样部位的深入而减少(P<0.05)。结论 牙周炎患牙根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年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于北京市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全部成年血友病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北京市成人血友病患者97例,回收问卷97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18,68),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患者比例仅为31.96%。受调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7.19%,口腔保健行为的整体正确率为41%。结论我国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和行为均较差,血友病患者还没有全面重视口腔保健,急需整体规范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对根尖已有病变的根尖周炎的疗效及此法对前牙和后牙、适填和超填的疗效;方法:选中青年患者患牙122例,前牙48例,后牙74例,用含碘仿和灭滴灵的根充糊剂充填根管,术前术后常规照X片,观察一年左右的近期疗效;结果:一次法根管治疗总有效率82%,对前牙和后牙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超填和适填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对根尖已有病变的根尖周炎不失为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尤其对前牙的疗效更显著,充填时超填也并非禁忌。  相似文献   

18.
郭世莉  陈群 《西部医学》2013,(4):630-631,636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癌症患者及家属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口腔癌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77例口腔颌面部癌症患者及家属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口腔癌症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症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重点加强文化程度较低的口腔颌面部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口腔癌症患者及家属对口腔癌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有利于正确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9.
侯佳  陶洪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24-126,131
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对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ST组)、糖尿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NST组)、非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及牙周正常者(对照组)各30例,ELISA法测量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液量(GCF)、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并对比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机血糖(RPG)间差异。结果 糖尿病患者AL、BI、GCF明显增高(P<0.05);与NST组相比,ST组AL、BI、GCF明显降低(P<0.05)。牙周炎患者MMP-1、MMP-1/TIMP-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T组MMP-1、MMP-1/TIMP-1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ST组HbA1c、MMP-1、MMP-1/TIMP-1明显低于NST组(P<0.05)。但两组MMP-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MP-1、MMP-1/TIMP-1水平,对降低血糖并且改善患者牙周病理生理状况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于作者医院口腔门诊或住院患者297例,测评量表应用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49)。结果 OHIP-49量表中生理疼痛、功能限制领域得分最高;不同年龄组患者在功能限制、生理疼痛、生理能力受限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已婚患者与未婚患者在功能限制、生理疼痛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类别在功能限制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年龄越大,OHRQoL得分越低,口腔问题越严重。加强口腔健康宣教,提高口腔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OHRQ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