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0年9月ICU收治脑卒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  相似文献   

2.
申林  郑平  张春晖 《吉林医学》2013,(36):7632-7632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治疗21 d后的营养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98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的治疗方法与原则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14、28 d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ALB与PA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A与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M在两组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的因素比较多,肠内营养改良护理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恢复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华鑫  洪忠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70-197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HISS)为高危组(NHISS〉8分)和低危组(NHISS≤8分)。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营养支持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血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CHO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Hb)的水平;监测营养支持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TP、ALB、CHOL、TLC、Hb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高危组患者TP、ALB、CHOL水平较低危组降低,消化道出血、腹泻、便秘的发生率较低危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C、Hb水平及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以影响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营养支持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期重症脑卒中患者行肠内能全力营养支持疗法对全身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组患者25例行鼻饲能全力,对照组15例由家属自制流质鼻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4d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变化值,以及腹泻、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1)两组不同时间段营养指标检测,治疗后14天总蛋白、白蛋白变化不著,前白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能全力组便秘、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能全力组改善优于自制营养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全身状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陈征 《中外医疗》2014,(11):93+95-93,95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ICU时间、住院费用、营养指标改变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GLU与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幅缩短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王秀君 《大家健康》2013,(7):177-178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肠内营养泵给予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 ~ 2013-06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肠内营养泵组)和对照组(传统营养输注方法组)各4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呕吐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并运用数字视觉模拟评分法了解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舒适度.结果 治疗组中使用肠内营养泵,患者的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液温度的感觉上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感觉其营养液温度偏低,治疗组患者在舒适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泵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使用效果佳,其安全性高、操作简易、并发症少,且患者使用舒适度高,能有效保证患者肠内营养的供给,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继红 《重庆医学》2016,(21):3007-3009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咽下困难,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咳嗽、误吸、咀嚼无力,吞咽后食物残留于口腔内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毕后反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左右[1]。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易致营养不良,使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所以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筛查有无吞咽障碍[2]。并且,早期合理地给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3‐4]。因此,营养支持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现将营养支持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脑损伤的患者105例,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用高营养与常规方法实施鼻饲。结果:高营养的合理营养支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体重变化较小(P>0.05),血红蛋白(Hb)、总蛋白(Tb)、白蛋白(ALB)营养指标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合理均衡的饮食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ICU重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25例,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组(25例,行全肠外营养),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行营养支持21d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TP(64.26±3.52)g/L、PA(35.38±7.95)mg/L及Hb水平(122.83±13.65)g/L改善情况优于肠外营养组,MNA评分结果(25.6±1.5)分优于肠外营养组(21.3±1.2)分,机械通气时间(10.1±5.2)d及入住ICU时间(15.4±3.8)d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重症患者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全肠外营养,安全可行,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俞铮铮 《浙江医学》2004,26(11):852-853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喉癌患者常因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术后患者短期内必须依赖管饲维持生存,因此,其术后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辉 《吉林医学》2013,(36):7608-7609
目的:对比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46例,肠内营养组采用鼻胃管给予瑞高或瑞代(2型糖尿病患者用),肠外营养组根据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的热量供应,检测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1周和2周三个时间点的肝、肾功能、白蛋白、电解质等理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肠内营养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指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83%、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肠内营养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建议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持续输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第7、14d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传统推注匀浆膳加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混合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655例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营养支持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324例)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331例).给予肠外营养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患者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0例脑卒中昏迷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进行护理工作总结。结果:60例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明显营养不良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并发症。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病人康复的条件,完善的肠内营养护理是保证肠内营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立适康均衡营养流食;对照组给予普通流食鼻饲,疗程3周。住院第1天、第10天、第21天分别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外周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营养指标,并统计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均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对照组 (B组 ) ,分别于入院 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入院 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 ,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 (发生率 )。结果 :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 ,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 (发生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