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危重症患者,分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状况相比差异很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和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的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危重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在营养支持前以及营养支持10d以后,对BUN(尿素)、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TP(血清总蛋白)、AMC(上臂肌围)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上臂肌围、血红蛋白以及尿素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明显提升(P<0.05)。1例高血糖,1例误吸,2例腹痛,1例低血糖,1例呕吐,2例便秘,1例腹泻,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2.50%。结论: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说,给予肠内营养,能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升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蒲佳毅 《时尚育儿》2016,(3):237-237
目的:评价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中选取64例,使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体重变化,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营养支持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护理可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且营养成本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86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科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观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发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主要有:腹泻、腹胀、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结论重视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预防,可使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姜喜 《现代保健》2011,(15):32-33
目的 观察胃肠内与胃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ICU)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30例和胃肠外营养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肠道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胃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清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胃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的理想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罗美红 《现代养生》2014,(20):213-214
目的: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在营养支持前以及营养支持10d以后,对BUN(尿素)、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TP(血清总蛋白)、AMC(上臂肌围)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上臂肌围、血红蛋白以及尿素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明显提升(P<0.05)。1例高血糖,1例误吸,2例腹痛,1例低血糖,1例呕吐,2例便秘,1例腹泻,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2.50%。结论: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说,给予肠内营养,能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升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探讨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摆放方式及使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37例空肠营养管使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空肠营养管放置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7例手法直插放置空肠营养管,B组20例在X线透视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比较两者肠内营养给予的并发症变化情况。结果:A组17例患者出现腹胀9例,反流4例,误吸2例;B组20例患者腹胀3例。结论:危重症患者可以通过正确的空肠营养管置管,合理给予肠内营养液,在营养支持治疗中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危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比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所需花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ICU病人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EN组)和胃肠外营养组(PN组),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在入住ICU后2周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PN组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N组较PN组的护理工作量有明显减轻,所需花费较少。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护理工作量轻,花费少,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胆肠吻合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胆肠吻合术后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的护理资料.营养支持包括:保护血管;血糖、电解质的监测;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严格掌握肠内营养液滴注的速度、浓度及剂量;口服饮食的指导.结果 90例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8例发生代谢性并发症,5例为高血糖反应,3例为低血糖反应;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1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并发症很快得到控制,全部病人的营养状况都得到改善并康复出院.结论 胆肠吻合术后患者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床旁置人胃肠营养管的方法和护理规范,更好地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方法选用美国库派胃肠营养管,按照CORPAK10—10—10方法使胃肠营养管进人到幽门后,行幽门后喂养。规范进行营养管道维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均未因操作不当出现鼻出血、恶心、呕吐、穿孔、误入气管等并发症。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时均未出现吸人性肺炎和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床旁留置胃肠营养管,方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在胃肠营养管应用过程中,采取规范化的护理,可有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床旁置入胃肠营养管的方法和护理规范,更好地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方法选用美国库派胃肠营养管,按照CORP AK 1 0-1 0-1 0方法使胃肠营养管进入到幽门后,行幽门后喂养。规范进行营养管道维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均未因操作不当出现鼻出血、恶心、呕吐、穿孔、误入气管等并发症。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时均未出现吸入性肺炎和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床旁留置胃肠营养管,方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在胃肠营养管应用过程中,采取规范化的护理,可有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66例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其中3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另33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铁转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9.3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EICU危重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变血浆蛋白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方红 《中国保健》2006,14(6):135-136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着实施营养支持的护理资料.结果4例于营养支持第一阶段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期间死于多器官功官衰竭;24倒行TPN和全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平均32.8d,其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均痊愈出院;发生代谢性并发症5例,无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结论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胃肠肿瘤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调查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5至9月新入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占43.6% (85/19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11.7% (10/85),术后营养支持率为100% (85/85).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0,术后营养支持率为84.5% (93/110).有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 (13/68)和7.1% (9/127) (P=0.02).结论 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肠内与肠外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ICU危重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57例)和肠外营养组(57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等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各营养指标均有所升高,且肠内营养组比肠外营养组升高更明显[血红蛋白:(120.47±22.46) g/L比(114.83±23.86) g/L,总蛋白:(78.21±8.42) g/L比(70.48±8.21) g/L,白蛋白:(38.21±5.03) g/L比(33.87±5.62) g/L,前清蛋白:(245.57±44.61) mg/L比(182.24±42.7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腹胀腹泻、呕吐恶心、感染、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14.04%(8/57)比26.32% (15/57),12.28%(7/57)比17.54%(10/57),3.51%(2/57)比8.77%(5/57),1.75%(1/57)比5.26%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力都有提升作用,且肠内营养效果更加明显,可更好地提高预后,可能成为危重症患者更佳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利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胃癌患者14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应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例)与B2组(对照组7例)。 B2组:胃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B1组:胃癌术后实施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对比B1组与B2组胃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B1组患者中,术后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1例。在B2组患者中,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4例,出现吻合口瘘症状患者3例。在术后并发症方面,B1组优于B2组胃癌患者明显(P〈0.05);B1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2)d,B2组患者为(13.9±1.9)d,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B1组短于B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选择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有效凸显鼻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症状扭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营养支持护理方式对合并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赵红梅 《现代保健》2011,(28):64-65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38例均为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营养支持及正确的胃肠道准备,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有效地胃肠减压、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及饮食指导。结果35例痊愈出院;3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胃肠道准备及术前功能锻炼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氧疗、呼吸道的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饮食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以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高糖血症、高钠血症性脱水、维生素缺乏、误吸、脱管、堵管等并发症为主.结果 发现早期给予胃肠内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认真细致的护理,严格掌握胃肠内营养的原则要求是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的关键.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1]。方法:在术中对所选的40例患者均放置胃肠营养管,并在术后的24小时后进行营养支持,并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次所选的40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住院观察后,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到了100%,而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