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于临床怀疑肺部肿瘤的患者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过去已有较多的报道[1 ,2 ] 。我们从 1998-0 6~ 2 0 0 1- 0 1对临床怀疑肺部肿瘤 ,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又无阳性发现的 6 1例在 CT引导下用 9号腰穿针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 ,进行病理细胞学分析 ,获得了较好的诊断率。1 对象和方法本组胸部 X线平片及 CT检查均怀疑为肺部恶性肿瘤或不能排除恶性肿瘤 ,其中男 41例 ,女 7例 ,年龄 2 9~ 76岁 ,平均48岁。肺部病灶大小是 1.2 cm× 1.0 cm~ 12 .0 cm× 13.0 cm,周围型 5 2例 ,中央型 9例。采用德国西门子 SOMATOM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一种方法简单、定位准确、诊断率高的用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NB)的肺部病灶定位器械。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定穿刺位点,将自制肺穿刺定位器贴敷固定于胸壁上,调节定位槽角度,使定位槽、中心孔、病灶中心处3点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测量出中心孔距病灶的距离,穿刺针沿仪器上的2点(定位槽、中心孔)延伸进针至测量距离后即可准确无误地到达病灶。结果:临床应用肺穿刺定位器共112例,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自制的肺穿刺定位器,设计原理合理、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CT定位穿刺相比,不仅节约费用,而且可减少医患双方X线被照射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40例周围型肺部肿块病人,经痰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等检查未能明确病理诊断,在X线或CT片定位后行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结果4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100%。1例因标本较少无法确定病变性质,余39例均获得正确组织细胞学诊断,其中包括肺癌28例,肺转移癌4例,肺结核4例,肺炎2例,肺隔离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无血胸及空气栓塞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本法操作简便、安全,对周围型肺部肿块可提供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于外周性肺占位的临床价值。方法:CT上显示的外周性肺占位病例84例在CT引导下用细针经肺穿刺,抽吸标本送细胞室检验,分析其诊断率、准确率及其并发症。结果:84例中穿刺准确率100%,诊断率97.6%,气胸发生率0.01%。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定性诊断率较高,并发症较低,可作为外周性肺占位病人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介入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所有56例肺部孤立球形肿块或结节病变均应用9、12号腰穿刺针、7号细长针或18G半自动切割针。在CT机(西门子ABC型)简单定位方法下正确定位。结果穿刺活检56例,穿刺成功率100%,诊断正确54例,符合率96.4%,并发气胸12例,发生率为21、4%,3例肺内针道少量出血,发生率5.35%,经留观及随访,除2例气胸经抽气引流外.余均自愈。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法是一种经济性与安全性均高的方法,可提高诊断正确性,及时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肺部结节性病变指的是肺内呈弥漫性分布或孤立的实质性病灶,种类较多,大多数无特征性形态学表现,同一病变可呈多样性表现,影像学诊断较困难,特别是直径小于1cm的肺小结节病变,单纯影像学诊断的风险更大。近年来,临床诊断与鉴别肺部肿块的重要方式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微创、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1]。笔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80例肺小结节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定位下经皮细针穿刺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技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透视定位,或结合及CT片解剖学标志进行定位应用Olympus NA-IC活检针经纤维支气管镜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15例中有13例均能作出定性诊断;鳞癌5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检出恶性细胞1例,倾向于淋巴瘤1例,1例未能确诊,后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结核,另有1例结合CT,病史及随访确诊为纵隔包裹积液,除4例可见穿刺针孔少量溢血外所有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是一种安全的活检技术,可为大气道旁的纵隔或肺部病灶的诊断提供有意义活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在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的资料.主要影像学改变包括弥漫性网状结节或结节、弥漫性线网状影、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采用18CT或20G穿刺活检针进行活检.结果 6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且均能做出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9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转移癌10例;良性病变49例,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27例,结节病8例,矽肺与煤工肺7例,间质性肺炎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4例,过敏性肺炎1例;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65%.结论 在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实用、安全、并发症少、准确性高、创伤小的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96例,结核3例,慢性炎症4例,3例未确诊者行手术治疗,诊断恶性肿瘤2例,结节病1例。穿刺术后出现少量咯血2例,胸痛3例;出现气胸8例,仅1例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诊断率高,适用于距胸膜较近的病灶诊断。病灶距胸膜较远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查,气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
X线导向下经皮一肺穿刺活检肺部恶性病变或肿块44例,诊断阳性率93.2%(41/44),3例发生气胸(3/44)占6.8%.无死亡病例。用细针穿刺肺活检简便.安全.且诊断阳性率高.对肺部病变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1.
Haaga等[1]1976年首次介绍CT导向下腹部肿块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俭技术。20多年来,CT导向穿刺活检技术被逐步推广应用[2]。特别是随着穿刺针的改进,CT机的更新换代,CT导向下经皮肺活俭术逐步成熟。我院自1994年应用CT导向下肺活检术对肺癌进行诊断,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X线片示有肺部团块影而临床疑为肺肿瘤的患者共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9~78岁(平均56。7岁)。病灶直径范围1.0~4.0cm,其中小于3.0cm19例,均位于靠近纵隔、肺门大血管及心脏等肺段,B超或X线透视引导下肺活检技术难以…  相似文献   

12.
经胞壁肺活检多数采用细针穿刺抽吸或肺穿刺切割针的活检方法。但由于取材较少,有时不能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我们采用直径小的胸膜切割针(上海智能仪表厂生产,SAⅡ型),行经胸壁肺活俭木,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经临床常规检查、X线胸片、CT扫描和纤支镜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的肺部肿块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8~67岁。病灶均紧贴或接近胸膜.直径2.0~10,0cm。12例均以X线影像定位,其中8例结合CT图像。穿刺钉采用胸膜切割针,外径2.omm,内径1.smm。手术在单平面电视透视引导下进行。局麻下将外套针刺入胸壁,经透…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肺部活体组织穿刺检查简称为肺穿。可分为粗针及细针检查,它对明确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的病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在数字减影机(DSA)多向透视下经皮肺部细针穿刺抽吸术,具有定位准确、阳性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是实时监视,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鉴别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确诊率高 ,并发症少 ,在明确肺部病变性质上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肺部占位性病变在 CT导向下经皮肺穿活检 2 5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5例中 ,男 19例 ,女 6例。年龄 36~ 6 8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以 48~ 6 4岁居多 ,2 5例在活检前均进行正、侧位 X线摄片检查、常规 CT扫描 ,常规细胞学痰查。 3例经纤支镜检查 ,均难以确定诊断。病灶分布 :肺门型 8例 ,肺野型 17例 ,病灶最小 3cm× 3.5 cm,最大 7cm× 10 cm ,呈椭圆形、类圆形、…  相似文献   

15.
肺内块状阴影在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确诊者,采用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术可提高诊断率.2005年1月-2008年5月我科对230例肺部块状阴影病人采用经皮肺活检以明确诊断.现将活检术中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肺部局限性孤立性结节病灶或弥漫性病变,有时影像学要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尚有一定难度,对这类病灶通过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现对92例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CT导引弹簧式活检针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大大提高了对肺周围型肿块的病理诊断率。过去多采用针吸活检,但针吸活检因获取的标本小,有无法弥补的不足。我们于2000∽2004年在CT导引下选用弹簧式活检针经皮肺穿刺针对156例病人进行了活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CT检查是诊断肺部病变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但对于病灶较小,形态表现不典型的病灶,影像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检出率高等特点,可提高肺部疑难病例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总结近5年开展的经CT引导肺部病变经皮活检3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直径≤2cm结节灶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并发症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5月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45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 45例孤立性小肺结节病灶中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者28例,良性病变者17例;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肿瘤者22例,良性病变者23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78.6%(22/28),特异性100%(22/22),阳性预测值100%(22/22);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100%(17/17),阴性预测值73.9%(17/23);总的诊断准确率86.7%(39/45)。并发症:气胸5例(11.1%),肺出血2例(4.4%),咯血2例(4.4%)。结论直径≤2cm的肺部结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虽然CT、电子支气管镜、磁共振等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对肺周围性病灶的诊断,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确诊率。经皮肺穿刺是临床上对影像学、病理检查、电子支气管镜不能定性的肺部占位性病变进行病理取材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阳性率高,已逐渐成为早期诊断肺内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本院对32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