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与评价输卵管妊娠的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352例输卵管妊娠的病例,其中开腹手术146例,腹腔镜手术114例,药物保守治疗9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开腹手术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较低,为59.60%;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的输卵管通畅率较高,分别为73%和73.80%,后二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98%和90.22%。结论: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而腹腔镜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更适合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妇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的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探索更好的输卵管妊娠治疗形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输卵管妊娠260例,对比三种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切开取胚、药物保守)治疗后3天、1周、2周、3周的血清β-HCG变化;治疗后3个月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以及2年后宫内妊娠率。结果输卵管管腔的通.率分别是切开取胚组54.84%,药物保守组50.72%;2年后宫内妊娠率分别是手术切除组24.49%,切开取胚组62.37%,药物保守组56.52%。结论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是一种相对更佳的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求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2004年8月~2006年2月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65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2例及药物杀胚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治疗效果、输卵管复通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药物毒副作用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腹腔镜组可同时行对侧输卵管成形造口、松解、输卵管复位。腹腔镜组无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等药物副反应发生,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输卵管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术具有简便、安全、治愈率高、疗效好、输卵管复通率高、住院天数少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药物保守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理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佟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613-613
目的探讨稳定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稳定型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分为腹腔镜保守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甲氨喋呤)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成功率及患侧输卵管复通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成功率高,术后患侧输卵管复通率高,可以作为保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的一种标准方式。药物治疗费用少,技术要求相对低,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尤其对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罗红琳  刘涛 《微创医学》2013,8(3):301-302
目的 比药物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再次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成功38例,保守型腹腔镜治疗4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继发不孕的情况.结果 随访1~3年,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高于药物治疗组,而继发不孕比例较药物治疗组低(P<0.05),但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守型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早期异位妊娠一般是指胎块局限在输卵管内,尚未破裂。用药物行保守性治疗,可以减少输卵管组织的破坏,较好的保持输卵管的完整及再次妊娠功能。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56例。64例行药物保守性治疗。保守成功52例,12例因保守治疗失败及时行手术治疗,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自动放弃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梅  陈丽英 《四川医学》2010,31(2):231-232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对150例首次并位妊娠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其中60例接受了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治疗,90例接受了药物保守治疗。对患侧再次异住妊娠、对侧异住妊娠和正常妊娠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治疗组在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再次异位妊娠及正常妊娠方面对比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陈丽棠 《右江医学》2008,36(2):193-193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为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提供了探索空间。我院妇产科近两年来对92例确诊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出血或破裂出血不多而形成血肿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身体状况,有生育要求者,采用甲氨喋呤(MTX)进行保守治疗,治愈率为95.7%,4例保守治疗失败行腹腔镜手术,占4.3%。因此,MTX在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雪峰 《华夏医学》2007,20(2):270-271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与MTX(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及对输卵管功能影响。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输卵管妊娠患者,依病情、患者意愿及经济能力分为腹腔镜组(n=32)和药物组(n=30),分别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氨甲蝶呤)治疗,比较疗效及对输卵管功能影响。结果: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均能有效保留妊娠侧输卵管。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较MTX保守治疗好。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仍为许多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手术创伤和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经过保守后可以保留患侧输卵管,有的还能恢复其功能,最终获得官内妊娠。保守治疗中除了应用中药治疗外,化疗药物氨甲喋呤、5-氟脲嘧啶(5-Fu)也用于治疗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切实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方法:对临床目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采用的期待疗法、药物疗法、输卵管穿刺、注药疗法及保守性手术治疗4种不同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期待疗法的有效率为78.6%;药物疗法中,氨甲喋呤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的有效率为88.9%;输卵管穿刺注药疗法中,腹腔镜直视下病灶局部注射药物的成功率为96.67%,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的成功率为88.24%;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的成功率为92.8%。结论:在保守疗法中,药物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不但保留了输卵管的功能,而且免除了手术痛苦,为临床治疗异位妊娠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再孕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宇  许玉芳  邓英杰  徐芍  陈越美  杨国奋 《广东医学》2003,24(12):1344-1345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再孕情况。方法 临床确诊输卵管妊娠患者 45例 ,其中保守手术治疗 2 8例 ,采用甲氨蝶呤 (MTX)药物治疗 17例。治疗结束后至少观察 2年的妊娠情况。结果 保守手术组再次输卵管妊娠 3例 (占 11% ) ,药物组再次输卵管妊娠 8例 (占 47%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保守手术组不孕 14例、宫内妊娠 11例 ,药物组分别为 5例和 4例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保守性手术治疗 ,其术后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宁丰  黄玉葵 《海南医学》2012,23(4):68-7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50例)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宫内妊娠率70%,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12%;B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40%,宫内妊娠率48%,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就提高今后宫内妊娠率、减少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腹腔镜保守手术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2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勇  常青  李玉艳 《重庆医学》2004,33(5):657-658
目的探讨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的方法研究245例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及治疗后输卵管再通情况,随访近3年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组术后患侧输卵管再通率均为73%,再孕率相当,药物保守治疗组为30%,再孕率最低;对侧输卵管有损害和正常者,受孕率分别为41%和79%.结论输卵管妊娠后再通率手术治疗较药物保守治疗高,治疗后妊娠率与治疗方式及对侧输卵管是否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位妊娠是指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和阔韧带妊娠等,其中90%以上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很多异位妊娠患者在异位妊娠破裂前就被诊断出来,为药物保守治疗赢得了时间。有研究表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再通率、妊娠率均高于剖腹或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者。且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也在逐渐提高,加之一些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因害怕手术也纷纷选择药物保守治疗,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因此,做好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6.
杨湖珍 《海南医学》2005,16(5):30-32
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与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及再次妊娠结局。方法 对12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中4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与80例保守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与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及再次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应用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腹腔镜保守手术组(腹腔镜组,A组)、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组,B组)成功率分别为93.7%、86.7%;腹腔镜组及药物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1.0%、8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药物保守治疗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提供了选择机会,严格掌握两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詹亚茜 《医学文选》2006,25(4):606-60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适应证。方法将6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药物保守治疗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两组的血β-hCG、盆腔包块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宫前后积液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功组治疗前血β-hCG定量明显低于失败组(P〈0.01)。治疗前的B超检查结果表明,成功组包块比失败组小,子宫内膜薄,盆腔积液少,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在于指征选择。患者生命征平稳,腹腔内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血phCG定量≤3000mIU/mL,盆腔包块体积≤3.5cm,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26无病灶破裂及内出血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MTX药物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G—HCG(RIA),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药物副作用等,适时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方式,并对部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实验,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26例患者MTX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81例药物治愈,治愈率64.29%,45例手术治愈,治愈率35.71%,其中20例病灶破裂内出血急诊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0例因包块渐进性增大择期行输卵管切除术。另15例因有生育要求且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血G—HCG无下降或包块无缩小者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65例有生育要求病例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随访(其中药物治愈35例,切除患侧输卵管15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5例),并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发现,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分别为药物组42.86%、切除组66.67%、保守手术组80.0%逐渐呈上升趋势,而这种趋势与宫内妊娠随访情况相符。结论: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血G—HCG值仍持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视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不同术式)。而对包块型异位妊娠认为选择手术治疗可减少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玮  邓赫男  雷恒 《吉林医学》2013,34(13):2451-2453
目的:总结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根治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 031例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输卵管妊娠病例。结果: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共8例,6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成功,2例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根治术后可发生一定比例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术中和术后采用各种预防措施可减少其发生率,早期发现和及时的药物保守治疗可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