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加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12-3713,37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透析膜和透析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需进行MHD的患者34例,分别应用血仿膜与聚砜膜,HD与HDF两种不同的透析方式,比较CRP值的变化。同时选取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结果 MHD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血仿膜与聚砜膜对CRP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HD、PD治疗组的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C反应蛋白高于PD组(P﹤0.05)。结论 MHD患者的CPR水平与采用不同的透析膜无光,但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CRP、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分析CRP水平与营养不良及感染的关系;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感染组患者CRP为(13.4±2.1)mg/L,高于非感染组的(6.2±1.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P<0.05);感染组患者的TSF为(8.4±1.3)mm、BMI为(20.2±1.0)kg/m2、ALB(33.1±4.2)g/L、PA(213.7±28.2)mg/L、TF(2.6±0.4)g/L、Hb(98.3±3.4)g/L,均低于非感染组的(15.5±2.3)mm、(22.3±1.4)kg/m2、(36.7±5.9)g/L、(320.4±35.1)mg/L、(2.9±0.8)g/L和(103.2±5.7)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t=18.01、t=8.30、t=3.38、t=16.26、t=2.23、t=4.96、t=21.60,均P<0.05);感染者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为(110.2±7.4)U/(kg·W),高于非感染组的(81.3±5.3)U/(kg·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5);CRP水平与TSF、BMI、ALB、PA、TF以及Hb呈负相关(r=-3.56、r=-3.12、r=-4.35、r=-5.16、r=-4.23、r=-4.06,均P<0.05),CRP白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呈正相关(r=1.37,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维持性血透(MHD)并发冠心病(C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显示,MHD并发CHD患者CRP升高,患者CRP与贫血、低蛋白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安全的血管通路,其创伤小,对心功能影响小,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内瘘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阻塞.有文献报道,内瘘在使用的最初2年内,其阳塞的发生率为30%~4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间的关系,并判断病情预后。方法采用分组比较的办法,实验组:45例发病后6h内入院的AMI病人,入院后并动态监测CRP。并以CRP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对照组: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健康体检人员49例监测CRP。结果AMI患者中,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MI病程中,随病程延长,CRP呈现峰值关系;A组病死率33.3%,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及心衰发生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CRP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间的关系,并判断病情预后。方法 采用分组比较的办法,实验组:45例发病后6h内入院的AMI病人,入院后并动态监测CRP。并以CRP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对照组: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健康体检人员49例监测CRP。结果 AMI患者中,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MI病程中,随病程延长,CRP呈现峰值关系;A组病死率33.3%,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及心衰发生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I患者CRP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的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AM I)、不稳定心绞痛组(UAP)及稳定心绞痛组(SAP)],分别测定其CRP、纤维蛋白原(FIB)、WB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UAP组与对照组除空腹血糖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AM I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因此CRP浓度不仅用于判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也可用于药物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8.
李静 《现代保健》2010,(35):165-166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91例脑梗死及84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并与117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可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董海英  庞淑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68-507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肝、肾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53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93例健康孕晚期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结果:①血清CRP水平PE患者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ALB含量PE患者与正常孕晚期孕妇相比显著降低(P<0.05);PE患者血清ALP、ALT、AST、GGT、BUN、Cr、UA含量与正常孕妇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肝、肾功能均受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人们重新审视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是由于会导致炎症的免疫系统细胞成分(如单核细胞、胞浆素、细胞粘附因子等)与脂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炎症是斑块破裂的重要促发因素[1].炎症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是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2],本文综述了血清CRP检查对脑卒中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弓形虫-IgM(TOX-IgM)阳性与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非孕妇血清TOX-IgM;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CRP含量;血清TOX-IgM阳性40例与血清TOX-IgM阴性50例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清TOX-IgM阳性组中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TOX-IgM阳性者血清中CRP含量的高低可作为一个辅助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指标,对于是否需要治疗弓形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毅 《职业与健康》2008,24(5):506-50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70名AMI患者血清CRP的含量。结果AMI患者血清CRP水平(21.12±17.1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3.20±2.12)mg/L(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评价AMI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在生殖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第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reactive protein,ARP),也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是由Tillet等于1930年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可以与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的蛋白质,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早期的定性方法测定CRP极不敏感,限制了CRP的临床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CRP已能提纯,其测定方法得以发展,达到精确、微量、定量测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本文通过测量试验组(肥胖)与对照组(正常体重)的各项人体参数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C-反应蛋白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TG正相关,与HDL-C、LDL-C等指数关系不明显.结论 C-反应蛋白与中心性肥胖关系密切,与肥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危重症病人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不良的关系,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危重症病人140例,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各项营养指标(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并应用主观全面评价(SGA)法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CRP与各项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①入院病人中营养正常者67例,占47.9%,营养不良者73例,占52.1%;②营养不良组病人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③除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三酰甘油外,CRP与多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CRP与多项营养指标存在相关性。临床医师可根据病人的CRP水平判断其营养状况,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46例测定血清hs!CRP浓度含量。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血清hs-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清hs!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生发展的炎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36例和对照组30例血清中CRP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性心肌病组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5±1.37)mg/L和(1.89±0.38)mg/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性心肌病组CPR水平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639,P〈0.01),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495,P〈0.05)。结论CRP作为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选用内蒙古左后旗朝鲁吐乡和奈曼旗固日班花乡的32个自然村作为研究现场,以≥20岁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并检测相关物理指标和采集血标本,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后的CRP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RP水平(11.34 mg/L)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8.0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随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存在线性关系(P0.001);与CPR的最低四分位数水平组比较,最高四分位数水平组对高血压病的多因素调整OR值为1.41,95%CI=1.06~1.86。结论CRP水平升高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钱梅  皇甫建新 《现代保健》2011,(26):160-16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体外血管超声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在降纤、抗凝、脑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片,10mg/d,连服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明显降血清CRP水平,从而减轻对血管内皮的炎症损害,进一步恢复内皮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疗效。结果表明,氟伐他汀治疗4周后患者血浆CR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12周时CRP较4周时明显下降(P<0.05)。氟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CRP的浓度,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RP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