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PP)和肥胖与心血管事件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检查。分为肥胖组75例和非肥胖组35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LVH的诊断标准,又分为LVH组50例和非LVH组56例,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较,肥胖组LVMI、LVH的发生率及各收缩压参数明显升高(p﹤0.05)。LVH组24h收缩压(24hSBPP)、昼间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成正相关(p﹤0.05)。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过度肥胖与左室肥厚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2.
雷永富  李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84-1586,1588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入院后均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行常规心电图、眼底、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超声心动图(UCG)等检查。按左室质量指数(LVMI)是否≥125 g/m2分组,LVMI≥125 g/m2者为左室肥厚(LVH)组,否则为非左室肥厚组。完成相关检查后执行相同治疗方案,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坎地沙坦及氢氯噻嗪片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达标(BP﹤130/80 mmHg);选择口服降糖药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达标;每月门诊随访1次,每隔6月复查1次ABPM及UCG等指标,1年后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基线水平,LVH的发生率为26.69%,LVH组的BMI、HbA1c显著高于非LVH组。②治疗1年后,全部病人的HbA1c及ABPM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③治疗1年后LVH组LVEDD、LVMI均明显高于非LVH组;与基线水平比较,1年后两组病人在UCG上的表现,除LVH组LVEDD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下降。[结论]①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率较高。②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对逆转左室重构有积极作用,但对左室重构指标的作用不一致,除观注LVMI外,还应观注相对室壁厚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75例高血压病人,平均年龄63±8岁.动态测定24h血压;超声心动图测室间膈、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直径,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根据LVMI的结果分为LVH组和无LVH组.结果动态血压变异系数: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在LVH组(0.0830±0.0076,0.1149±0.2537)明显低于无LVH组(0.2677 0.1524,0.3573 0.3667)(P<0.01);LVH组的LVMI 分别与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呈负相关.结论伴LVH的EH患者心血管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衡;BPV可能对EH患者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特点。方法:将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A组),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B组)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A组血压、尿蛋白、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心肌缺血、脑梗塞、脂肪肝、眼底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时的空腹血糖较B组低,参加定期糖尿病教育讲座的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和各种并发症,易发生低血糖和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坚持参加糖尿病教育讲座,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优势,给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75例老年EH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EH并LVH组(69例)和EH非LVH组(106例).另选择45例同期住院的非EH且无明确心脏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压变异性、超声心动图及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并进行比较.再以LVMI为因变量,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EH并LVH组和EH非LVH组LVMI、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脉压(P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低频(LF)、低频/高频(LF/HF)、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胰岛素(FPI)、餐后2 h血糖(2hPG)和餐后2 h胰岛素(2 hP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高频(HF)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EH并LVH组LVMI、24 hSBP、PP、dSBP、dDBP、24 hSBP-SD、dSBP-SD、LF/H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ApoB、UA、空腹血糖(FPG)、FPI、2 hPG、2 hPI高于EH非LVH组(P<0.01或<0.05),SDNN、HF、HDL-C低于EH非LVH组(P<0.01或<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EH患者LVMI与24 hSBP、SDNN、LFAIF、UA、24 hSBP-SD和2 hPI存在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LVH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降低24 hSBP、血压变异性和血UA水平,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延缓或逆转LVH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左房容积(LAV)和左室容积(LVV)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将12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年龄、性别匹配的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A组),≥10%为杓型组(B组)。受试者给予24h动态血压监测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的改变。结果 (1)A组24h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白天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水平高于B组(均P﹤0.05)。(2)A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较B组增大(均P﹤0.05),但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更易导致左心室容积增大。  相似文献   

7.
胡群 《现代保健》2014,(5):26-27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2月本院诊治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A组33例(HbA1c&lt;7.0%)、B组33例(HbA1c7.0%~8.0%)、C组34例(HbA1c8.1%~9.0%)和D组34例(HbA1c&gt;9.0%),比较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HbA1c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D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及C组,C组则高于A组和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并发症发生率与HbA1c均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临床意义较高,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 (LVH) 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 90 例,行超声心动图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 EH 伴 LVH 组 (n=37)、EH不伴 LVH 组 (n=23) 和对照组 (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 LVMI 的相关性.结果:(1) 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 伴 LVH 组 〉EH 不伴 LVH 组 〉 对照组 ;(2)LVMI 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效的并发症监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本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发生情况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判断HbA1c在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01-01-2018-12-31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43例合并有并发症,95例无并发症;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138名无糖耐量异常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空腹血糖(fast plasma glucose,FPG)和HbA1c水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HbA1c相关性。结果病例组138例患者中43例合并有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视网膜病变17例,神经系统病变7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其他2例;病例组FPG水平为(9.77±2.58)mmol/L,高于对照组的(5.12±1.65)mmol/L,t=17.837,P0.001;病例组HbA1c水平为(9.38±2.24)%,高于对照组的(5.47±1.69)%,t=16.369,P0.001。病例组合并并发症患者FPG水平为(11.32±3.03)mmol/L,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9.23±2.91)mmol/L,t=3.858,P0.001;病例组合并并发症患者HbA1c水平为(12.01±2.83)%,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7.54±1.76)%,t=9.555,P0.001。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HbA1c水平越高,老年2型糖尿病(OR=60.800,95%CI为23.195~159.374,P0.001)及并发症(OR=14.909,95%CI为3.405~65.272,P0.001)发生率越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FPG和HbA1c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合并并发症患者FPG和HbA1c水平高于无并发症患者,HbA1c水平越高,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徐立  余丽燕  韩汝英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954-2955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观察组,另选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并发症分为2组,A组无并发症,B组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全部被选人员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肺功能,并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定HbA1c与hsCRP.结果 B组HbAlc与血清中hs-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与肺通气功能改变呈负相关趋势.结论HbA1c与hs-CRP 对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以及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动脉中层厚度 (IMT)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相关性。方法 收集无糖尿病足的 2型糖尿病患者 4 6例 (A组 )、糖尿病足患者 4 2例 (B组 )、正常对照组 4 0例 (C组 ) ,分别测量足背动脉管径 (D)、最大流速 (Vmax)、流量 (Vol)、IMT及患者体质量指数 (BMI) ,用酶法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CH)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浓度 ,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 ,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D、Vmax、Vol、IMT与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的相关关系。结果 A、B两组患者CH、TG、HbA1c、HOMA -IR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低于对照组 ;足背动脉D、Vmax、Vol减低 ,IMT较对照组增厚。A、B两组间比较足背动脉各项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IMT与HbA1c、HO MA -IR呈中度相关 (P <0 .0 1) ,与TG、CH、FBG呈低度相关 (P <0 .0 5 ) ,与HDL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BMI未显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A组,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8例作为B组,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糖化白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比较3组GA、HbA1c水平.结果:3组GA、HbA1c检测值比较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GA、HbA1c检测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B组GA、HbA1c检测值较A组高(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可为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筛选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张掖市不同民族H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张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分别根据动脉硬化程度及血压等级进行分组;并分析不同民族、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和不同血压等级患者血清Hcy水平、HbA1c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叶酸、血肌酐和胆固醇;并分析血清Hcy水平、HbA1c水平、血压水平与cIMT的关系。结果裕固族Hcy、HbA1c和cIMT均高于汉族(P0.05),叶酸低于汉族(P0.05);3组不同动脉硬化程度患者Hcy水平、HbA1c水平、叶酸、血肌酐、胆固醇和cIM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增厚组高于cIMT正常组,颈动脉斑块组高于c IMT增厚组和c IMT正常组(P0.05);3组不同血压等级患者Hcy水平、HbA1c水平、血肌酐、胆固醇和cIM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级组高于1级组,高血压3级组高于2级组和1级组(P0.05);Hcy、HbA1c、收缩压、舒张压与c IMT呈正相关(r分别=0.495、0.692、0.421和0.501,P均0.05)。结论裕固族患者cIMT增厚程度高于汉族患者,Hcy、HbA1c、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Hcy、HbA1c和收缩压是影响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HbA1c水平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HbA1c6%;B组:6%≤HbA1c7%;C组:HbA1c≥7%),对3组孕妇妊娠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其次是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以及宫内窘迫发生率最低,其次是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疲劳、抑郁和焦虑评分最低,其次是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水平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并且影响妊娠结局和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彩超检测结果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两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46例和B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42例,测定FPG、PPG,体重指数(BMI)、TC、TG、ALT、AST、GGT、AKP、HbA1c和血清铁蛋白(SF).结果 两组BMI、AKP、HbA1C、FPG、PPG和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ST、GGT、TG和SF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根据有无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57例和非DPN组63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DPN组患者与非DPN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BMI指数、FPG、HbA1c、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与非DPN组患者的性别、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BMI指数、FPG、HbA1c、UA水平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BMI指数、FPG、HbA1c、UA水平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青中年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青中年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50例,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组50例,比较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较原发性高血压组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升高,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两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和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和颈动脉IMT呈负相关。结论青中年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容易出现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升高,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IMT影响更为明显。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升高、昼夜节律异常可能是青中年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24h动态血压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龄老年(A组≥80岁)高血压患者(n=96)治疗中动态血压各参数并与老年(B组60~79岁)高血压患者(n=118)对照.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24小时、白天、夜间平均脉压(A组分别为62.26±9.60、61.58±9.34、62.98±10.97mmHg,B组分别为56.74±9.51、57.94±10.22、54.54±9.13mmHg);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A组92.71%、B组61.86%):降压达标时舒张压≤60mmHg的发生率(A组白天50.00%、夜间97.22%,B组白天15.38%、夜间62.96%);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参数异常较老年高血压患者严重,降压达标时有可能出现舒张压过低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治的22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78例为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84例为B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3例为C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生化指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了解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特点。根据Mo CA评分,将225例患者筛选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86例和非MCI组139例,分析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组Mo CA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C组命名、注意力明显低于B组,三组之间抽象思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MCI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MCI组与非MCI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年限、FPG、Hb A1c和HC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CY和Hb A1c是老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12月住院的48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作为甲组,同期48例老年单纯CHD患者作为乙组,48例老年非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作为丙组,检测、比较三组血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Pearson分析血糖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将甲组48例患者根据HbA1c分为三组,14例HbA1c<7.0%的患者作为甲1组,18例HbA1c在7.1%~8.5%的患者作为甲2组,16例HbA1c>8.5%的患者作为甲3组,对比三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结果甲组FPG、HbA1c均高于乙组,乙组FPG、HbA1c均高于丙组,P<0.05。甲组血清CRP、SAA、PLR均高于乙组,乙组血清CRP、SAA、PLR均高于丙组,P<0.05。甲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70.83%)高于乙组(43.75%)、丙组(2.08%),P<0.05。Pearson分析FPG、HbA1c与血清CRP、SAA、PLR均呈正相关性,P<0.05。甲3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93.75%)高于甲2组(66.67%)、甲1组(50.00%),P<0.05。结论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血糖与炎症反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A1c越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