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背景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能实现对神经组织的立体化观察研究,在阐明神经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构之间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显示某些成分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目的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神经组织连续切片重建其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立体图像,阐明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形态特点及变化规律.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对象雌性成年Wistar大鼠90只,体质量225~250 g.干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并用硅胶管桥接坐骨神经长6mm缺损.在连续光镜图像和电镜图像基础上运用直接体素绘制法重建并显示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变性、再生过程中神经纤维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立体形态.主要观察指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结果重建的三维结构可通过任意旋转和移动进行多角度立体观察,显示新生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在立体构象上的差异如伤后15 d可见大量雪旺细胞增生并向远端延伸,形成Barger's带;伤后2个月中段再生神经电镜三维图像显示轴索陷入雪旺细胞胞浆内并开始形成髓鞘,轴索内微管、微丝增生,雪旺细胞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伤后3个月可见新生的神经髓鞘化,并偶见郎飞氏节形成.结论重建结果能直观显示大鼠再生坐骨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形态特点的差异,可作为坐骨神经损伤立体化观察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坐骨神经截断后髓鞘再生修复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实验大鼠坐骨神经截断后构建神经再生室模型,分别给予5 Hz和100 Hz电针刺激,应用砂罗铬花青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方法,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髓鞘结构、神经纤维结构及雪旺细胞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5 Hz及100 Hz电针刺激均能显著促进坐骨神经截断后髓鞘再生,加快神经纤维形态恢复正常,提高雪旺细胞的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以5 Hz电针刺激的改善效应较显著。 结论电针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雪旺细胞增殖与髓鞘组织再生,并且其治疗效果与电针作用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CCI组)和治疗组(CCI+PRF组)。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可见髓鞘被严重损伤,轴索溶解或偶见残存的线粒体,雪旺氏细胞形成异染色质,同时可见大量新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治疗组,可见部分髓鞘外形不规则,板层结构节段性模糊、松散,并有髓鞘球形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神经纤维有明显的修复。结论:脉冲射频改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大鼠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mtmphic 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00,300,100,50n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μL。术后1个月活杀动物,观察坐骨神经近、远心端,新生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电镜结果显示300和500ng治疗组,新生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较多。单个雪旺细胞内夹有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均匀。其他各组有少许髓鞘样结构。新生神经纤维细小。光镜观察发现:300,500ng治疗组新生神经纤维较成熟,排列整齐。对照组新生的坐骨神经细小,远端有变性改变。结论: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有促进再生作用,用量最好是300~500ng。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汞中毒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秉振  常高峰  曹霞  张妍  吕伟  金善  长岛和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12-6113,i005
目的:观察慢性汞中毒大鼠行为学和组织中汞含量变代,探讨慢性汞中毒周围神经的病理损伤及机制。方法:8只雄性Wister KA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组采用氯化甲基汞4mg/kg隔日灌胃,制作了大鼠亚急性汞中毒动物模型,观察了坐骨神经,脊神经节和前后神经根的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正常,无行为变化。服药第21天,实验组动物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体质量由服药前(267.0&;#177;6.0)g降至(253.0&;#177;4.5)g。苏木精-伊红、Bodian及KB染色均显示坐骨神经纤维弯曲、断裂、呈空胞样改变,并见多个髓磷脂小球。甲苯胺兰染色示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可见多个高电子密度的有髓纤维,髓鞘及轴索破坏。NF-2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轴索断裂,成块状深染及空胞化。ED-1染色可见神经组织内有大量的单核吞噬细胞浸润。神经剥离的单个纤维,光镜下可见神经轴索断裂成块状,而髓鞘相对完整。脊髓后根明显变性,前根未见明显的变化。脊神经节内神经纤维呈现明显的变性,但神经节细胞保留完好。结论:亚急性汞中毒最早的病理变化发生在周围神经轴索,表现为原发性轴索变性,可能与汞中毒干预了细胞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中s-100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形成神经再生室。实验组术后局部分米波照射。术后1、2,4、8、12周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术后12周行轴突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厚。实验组雪旺细胞中s-100蛋白免疫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米波有明显促进s-100蛋白表达、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7.
对大鼠造成坐骨神经SeddonⅡ类损伤,用激光于坐骨神经损伤点直接照射,并与激光体外照射和不照射组对比,观察腓肠肌肌电图变化、腓肠肌重量及受损神经、肌肉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照射后肌电活动恢复显著加快,肌肉萎缩明显延缓.损伤处可见大量神经纤维再生。深部照射效果显著优于体外照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00,300,100,50n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μL。术后1个月活杀动物,观察坐骨神经近、远心端,新生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电镜结果显示300和500ng治疗组,新生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较多。单个雪旺细胞内夹有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均匀。其他各组有少许髓鞘样结构。新生神经纤维细小。光镜观察发现:300,500ng治疗组新生神经纤维较成熟,排列整齐。对照组新生的坐骨神经细小,远端有变性改变。结论: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有促进再生作用,用量最好是300~500ng。  相似文献   

9.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弥散变化并进行定量研究,因而在显示神经损伤及再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弥散张量成像的可靠性,明确弥散张量参数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建立右后肢坐骨神经退变与修复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采用1.5TMRI机于术后1d,3d,1周,2周,3周,4周,6周,8周行双侧坐骨神经弥散张量成像,进行DTT重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表观扩散系数;然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牵拉伤后1d弥散张量成像仅显示神经近段,损伤段及远段中断;牵拉伤后1周远段出现细、短纤维束;牵拉伤后2-6周远段纤维束增多、增粗;牵拉伤8周神经纤维大部分恢复正常。1d-8周牵拉段、牵拉远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d-1周牵拉近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周不同牵拉段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神经牵拉伤早期各向异性分数值下降的病理改变是髓鞘板层疏松,崩解,轴索崩解;各向异性分数值升高的病理基础是髓鞘、轴索再生。结果可见DTT纤维示踪成像可清晰、直观、早期显示兔坐骨神经牵拉伤的异常改变,各向异性分数值测量可作为监测坐骨神经牵拉伤后退变及再生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目前创伤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常用的神经移植、神经延长、神经桥接和组织工程等方法有局限性。目的:比较不同负压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以6.65,13.30,19.95kPa压力对大鼠右侧离断坐骨神经近端行负压吸引。负压每吸引60min,休息30min,交替进行,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6.65,13.30,19.95kPa负压吸引的大鼠坐骨神经实验侧近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且13.30kPa压力组生长长度明显优于6.65和19.95kPa组;对延长的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延长神经的近侧部分轴突轴索较直,弯曲度较小,粗细均匀,髓鞘连续性良好,再生神经生长较好;中段部分神经纤维致密,成簇状排列,神经延长末端髓鞘成分减少,许旺细胞增殖明显。说明负压吸引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13.30kPa压力下更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NGF、CNTF和GDNF对大鼠坐骨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实验动物按NGF、CNTF、GDNF单独使用,两两组合使用,三种因子同时应用以及对照组共分为8组。测量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参数、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再生神经纤维形态参数。结果:三种因子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腓肠肌湿重恢复最佳;除髓鞘厚度略小于NGF和CNTF联合治疗组外.神经纤维直径、再生轴突数量及神经组织面积均大于其他各组。结论:联合应用NGF、CNTF和GDNF对再生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其中一种因子单独使用或两种因子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周田华  李主一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08-209,T001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术后随机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观测大鼠伤肢功能神经恢复情况、电生理指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轴索及髓鞘两生,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脉冲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凋控和促进,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汞中毒大鼠行为学和组织中汞含量变代,探讨慢性汞中毒周围神经的病理损伤及机制。方法:8只雄性WisterKA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组采用氯化甲基汞4mg/kg隔日灌胃,制作了大鼠亚急性汞中毒动物模型,观察了坐骨神经,脊神经节和前后神经根的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正常,无行为变化。服药第21天,实验组动物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体质量由服药前(267.0±6.0)g降至(253.0±4.5)g。苏木精-伊红、Bodian及KB染色均显示坐骨神经纤维弯曲、断裂、呈空胞样改变,并见多个髓磷脂小球。甲苯胺兰染色示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可见多个高电子密度的有髓纤维,髓鞘及轴索破坏。NF-2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轴索断裂,成块状深染及空胞化。ED-1染色可见神经组织内有大量的单核吞噬细胞浸润。神经剥离的单个纤维,光镜下可见神经轴索断裂成块状,而髓鞘相对完整。脊髓后根明显变性,前根未见明显的变化。脊神经节内神经纤维呈现明显的变性,但神经节细胞保留完好。结论:亚急性汞中毒最早的病理变化发生在周围神经轴索,表现为原发性轴索变性,可能与汞中毒干预了细胞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髓鞘的再生预示着损伤神经组织的修复状态。目的:观察施万细胞移植于电针损伤的中脑后是否有新生的髓鞘再生。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研究对象为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20)g。随机分为单纯电针损伤组和施万细胞移植组,每组18只动物。干预:新生大鼠坐骨神经施万细胞体外培养,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后行半薄切片天青-美蓝髓鞘染色,油镜下观察新生的髓鞘。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的施万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时间。②单纯电针损伤组和施万细胞移植组新生的髓鞘。结果:实验过程中单纯电针损伤组死亡5只,施万细胞移植组死亡6只,最终进入分析保持为每组18只。施万细胞移植后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并主要向大脑皮质迁移;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内1个月就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施万细胞移植可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体外坐骨神经节段经放射线照射后原位再植再生功能与组织学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清洁级5月龄雌性大白鼠26只,其中2只编号为1、2号。余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手术组和4500cGy照射组,每组8只。制备模型,单纯手术组切取右腿坐骨神经中段10min后原位再植;4500cGy照射组坐骨神经节段离体以4500cGy高能射线一次照射后原位再植。1号鼠神经节段同单纯手术组处理,2号鼠同自体神经移植4500cGy照射组处理,完毕后即行标本固定,光镜、电镜观察。对照组鼠不给以干预处理,各组大鼠术后饲养12周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及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测定、胫前肌定量分析与组织学评价。结果:纳入实验大鼠26只,无动物死亡,均进入结果观测与分析。①术后12周单纯手术组和4500cGy照射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对照值[(-33.41&;#177;2.99),(-11.23&;#177;2.38),q=22.62,P〈0.05];[(-34.63&;#177;2.91),(-11.23&;#177;2.38),q=23.87,P〈0.05]。神经纤维数量多于对照组正常值[(192.50&;#177;21.00),(203.00&;#177;16.94),(174.13&;#177;10.18)&;#215;10^2根/mm]。②组织学变化的光镜观察结果:1号鼠神经结构完整,神经纤维排列规则,髓鞘无肿胀;2号鼠4500cGy高能X射线照射后,神经纤维轻度空泡样变,轴索见境界尚清,髓鞘轻度肿胀,无髓鞘脱失。术后12周末对照组为正常神经组织;单纯手术组神经束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髓鞘无明显肿胀。4500cGy照射组神经纤维粗细基本一致,排列尚规则,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③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变化的电镜观察结果:1号鼠髓鞘多呈椭圆形,明暗相间板层结构清晰可见,轴索结构完整,神经膜细胞内见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结构。2号鼠可见髓鞘板层结构轻度空泡样变,细胞核基本完好。术后12周末对照组神经呈椭圆形,髓鞘壁薄厚一致,板层结构致密,轴浆内富含神经微丝和微管,许旺细胞核少见;单纯手术组和4500cGy照射组均可见神经轴突发育良好,呈近似椭圆形,髓鞘壁薄,许旺细胞核多见,轴索内见线粒体。结论:经4500cGy高能射线一次照射大自鼠坐骨神经体外节段原位再植。神经干再生结构与功能恢复完全,可最大限度保存神经干再生能力。实验条件下,体外放射灭活处理法作为神经保存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目前创伤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常用的神经移植、神经延长、神经桥接和组织工程等方法有局限性。目的:比较不同负压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以6.65,13.30,19.95kPa压力对大鼠右侧离断坐骨神经近端行负压吸引。负压每吸引60min,休息30min,交替进行,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6.65,13.30,19.95kPa负压吸引的大鼠坐骨神经实验侧近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且13.30kPa压力组生长长度明显优于6.65和19.95kPa组;对延长的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延长神经的近侧部分轴突轴索较直,弯曲度较小,粗细均匀,髓鞘连续性良好,再生神经生长较好;中段部分神经纤维致密,成簇状排列,神经延长末端髓鞘成分减少,许旺细胞增殖明显。说明负压吸引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13.30kPa压力下更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9.
乳鼠预损伤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培养及增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秦建强  王宏亮  武雷  杨俊  余磊  许忠  徐如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94-3295,i003
目的:从乳鼠预损伤的坐骨神经中分离培养雪旺细胞。方法:预损伤SD乳鼠坐骨神经,3d后取损伤的坐骨神经,手术显微镜下分离神经外膜,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接种培养后对细胞进行计数、MTT活性检测,并用S-100蛋白标记观察。结果:该方法所培养的雪旺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及纯度高,增殖旺盛。结论:此实验为神经组织工程研究中雪旺细胞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有关皮质脊髓束受损后损伤附近及远处超微结构的整体变化的报道甚少。目的:观察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性切割SD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于造模后4,14,28d取受损皮质脊髓束,制备电镜标本。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受损皮质脊髓束髓鞘和轴索发生肿胀,形态不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溃变进行性加重,受损皮质脊髓束主要表现为髓鞘破坏、溶解及轴索脱髓鞘病变、胞浆浓缩、细胞器增多及空泡样变性。脊髓颈、胸、腰段受损皮质脊髓束的溃变比损伤部位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