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MDM2、抑癌基因蛋白P53以及细胞周期蛋白P27在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定性)检测85例食管癌存档蜡块及其癌旁黏膜中MDM2、P53和P27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上述3种蛋白在48例食管癌新鲜组织标本及其癌旁黏膜以及12例切缘相对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进展过程的变化,发现: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均显示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中无表达,在食管癌变早期即出现P53蛋白的积聚;而MDM2、P27蛋白在正常黏膜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癌变的晚期MDM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P53和P27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发生在食管癌形成早期,MDM2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晚期.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更客观和准确的探讨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GCT)中p73、P15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分别按照Ennecking分期、有无复发、有无转移进行分组。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组中的p73蛋白和P15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和P15蛋白在GC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和56.7%;p73蛋白和P15蛋白的表达强度随Ennecking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1),二者在复发组的表达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P〈0.01);此外,P15蛋白的表达在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p73、P15蛋白在GCT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73、P15蛋白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有助于评估肿瘤的预后。p73和P15的相关性可能是肿瘤抑制性基因网络性结构复杂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血管新生、肿瘤增殖、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骨巨细胞瘤标本p53、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muclear antigen, PCNA)、CD34表达,分析其与骨巨细胞瘤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p53、VEGF 的阳性率分别为31 70%、57. 32%。VEGF阳性组p53阳性率为44. 68 %,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值、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值分别为(55. 81±23 .42)%和(35. 17±12. 58)条,VEGF阴性组p53阳性率为14 .29 %, PI 值、MVD 值分别为(42 .41±25 .43)%和(24. 69±8 .66)条,不同VEGF表达组间p53表达、PI值、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值分别为0 .003、0 .016和0 .000),且MVD值、PI值与VEGF表达强度正相关,P<0 .05 (P值分别为0 .000和0 .004)。复发组VEGF、p53的阳性率分别为75 .86%和48. 28%,未复发组VEGF、p53的阳性率分别为47. 17%和22 .64%,两组间VEGF、p5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值分别为0. 012和0. 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p53及手术方式对复发有显著影响,P<0 .05(P值分别为0 .027、0 .033和0 .009)。其中VEGF、p53为促进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和p21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在52例GCT中的表达。结果:52例样本中,P53和P21的是性表达率分别为26.9%(14/52)和13.5%(7/52),两者与病理分级无关(P值分别为0.6999,0.658),在复发病例中,P53和P21的阳性率分别为46.2%和20.5%,在无复发病例中两者分别为23.1%和10.3%,两者同时表达阳性的有2例,p53和p21同时过表达与GCT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42),结论:p53和p21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p53、c鄄myc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临床分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5例骨巨细胞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c鄄my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p53、c鄄myc的表达率分别为28%、24%。p53、c鄄myc的表达与Enneking’s外科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阳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c鄄myc表达与p53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p53(+)/c鄄myc(+)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组及双阴性组(P<0.05)。[结论]p53、c鄄myc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及复发有关,可作为判定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复发潜能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dm2、p185、p21及p53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m2、p185、p21及p53在52例GCT中的表达(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结果]52例GCT中mdm2、p185、p21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6%(18/52),21.2%(11/52),13.5%(7/52)及26.f9%(14/52)。不同病理分级阳性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mdm2、p185、p21、p53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8/13)、25.6%(10/39);38.5(5/13)、15.4%(6/39);23.1%(3/13)、10.3%(4/29);46.2%(6/13)、20.5%(8/39)。GCT复发与否之间的mdm2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8),而p185、p21及p5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dm2、p185、p21及p53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差异无关,而mdm2的表达与其复发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8.
P—gp、MRP、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P gp、MRP、p5 3在肺癌中可能的临床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 3 1例石蜡包埋的肺癌及相应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肺组织中P gp、MRP、p5 3的表达情况 ,同时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其中 2 9例冻存的肺癌组织中P gp、p5 3水平 ,并与IHC结果比较。结果 IHC方法显示P gp、MRP、p5 3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表达 ,在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 61.3 %、5 4.8%、71.0 %。P gp与MRP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 ,但P gp与p5 3、MRP与p5 3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 gp和MRP阳性表达集中在NSCLC ,阳性率分别为 76%和 68% ,且肺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 ,P gp阳性率越低 (P <0 .0 5 )。p5 3阳性率在鳞癌 ( 10 0 % )明显高于腺癌 ( 3 3 .3 % ) (P <0 .0 1) ,在吸烟患者 ( 88.9% )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 ( 4 6.2 % ) (P <0 .0 5 ) ,而与各项病理特征无关。采用FCM测得P gp、p5 3阳性率分别为 65 .5 %和 79.3 %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在P gp、p5 3分别为 62 .1%和 75 .9%。结论 P gp、MRP过表达在肺癌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而与p5 3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p5 3、p16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S P法检测 5 6例星形细胞瘤 p5 3及 p16蛋白 ,并同时行组间对照。 结果 p5 3蛋白随肿瘤级别增高表达明显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而p16蛋白则随级别增高其缺失率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高表达和p16蛋白的缺失是星形细胞瘤发生和恶变的重要原因之一。p5 3表达增高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变的信号 ,但 p16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恶性化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16、p27蛋白在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27在骨巨细胞瘤(GCT)和骨肉瘤(OS)中的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在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p27蛋白在16例骨肉瘤、46例骨巨细胞瘤(其中JaffeⅠ级18例、Ⅱ级6例、Ⅲ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p16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均定位于骨肉瘤细胞、骨巨细胞瘤的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在骨巨细胞瘤Ⅰ级、Ⅱ级、Ⅲ级和骨肉瘤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16.7%、62.5%、66.7%和2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11.8%、56.3%、50%和25%。p26和p27蛋白的骨巨细胞瘤I级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地低于Ⅱ级和Ⅲ级(P<0.05),p16蛋白在骨肉瘤与骨巨细胞瘤Ⅲ级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p27蛋白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Ⅲ级之间的率差异则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16、p17基因在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其阳性表达率不足以单独作为判断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Nair MK Jyothirmayi 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1999,43(5):494-1069
Purpose: To assess the local control rate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f radiotherap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for primary and locally recurre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ethods and Materials: Twenty patients were irradiated for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between 1983 and 1993. Fourteen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at the time of primary diagnosis (10 had biopsy and 4 partial surgery) and 6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local recurrence (following additional surgery in 2). Fourteen patients had tumors of the extremity and six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The radiotherapy dose ranged from 40–60 Gy in 15–30 fractions over 3–6 weeks. The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was assessed b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riteria and the probable factors influencing response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period was 48 months (range, 4 months to 13 years). Local control was obtained in 18/20 patients. The two local failures were salvaged, one by reirradiation and the other by surgery. Only one patient died of giant cell tumor, following extensive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There was no serious late toxicity o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The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was not influenced by disease status at presentation, tumor site, radiotherapy schedule, or presence of soft tissue extension.Conclusions: Radi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producing local control in primary as well as recurre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There a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and no significant risk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Radiotherapy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modality in patients where surgery would produce functional defici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53 、p57Kip2和CD68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3种蛋白表达之间及其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45.09%和58.82%;p53和CD68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57Kip2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424%,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333%(P<0.05);CD68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000%,亦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095%(P<0.05)。结论p57Kip2与CD68、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中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50例胃癌PCNA评分均数为2.400×1.010和Bc1-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及34%;高分化、组织学分级Ⅰ级和未见淋巴结转移胃癌PCNA评分均数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低或未分化、组织学分级Ⅲ级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高分化和组织学分级Ⅰ级胃癌Bc1-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分化和组织学分级Ⅲ级胃癌;Bc1-2蛋白阳性病例PCNA评分均数明显低于Bcl-2蛋白阴性病例,P53蛋白阳性病例PCNA评分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病例。提示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NA评分高和p53蛋白阳性病例可能恶性度高和预后差,而Bc1-2蛋白阳性病例恶性度低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肠肿瘤cyclin D1、p21WAF1/CIP1、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彩免疫组化染色对113例大肠癌、14例大肠腺瘤、11例腺瘤癌变组织中cyclinD1、p^21^WAF1/CIPI、p^53和PCNA进行了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cyclinD1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7%和56.64%,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5)。高分化腺癌p^21蛋白阳性表达率69.70%,低分 相似文献
15.
胃癌及大肠癌Rb、p53基因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PCR方法对17例胃癌、22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p53及Rb基因进行了检测。胃癌及大肠癌p53扩增阴性率分别为64.71%、45.45%;胃癌及大肠癌Rb扩增阴性率分别为35.29%、40.91%。胃癌及大肠癌的癌旁组织,其p53及Rb扩增均有一定的阴性率。检测结果说明p53、Rb基因变化出现在胃癌、大肠癌早期。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增殖状态的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在骨GCT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患者之石蜡切片采用SP法检测VEGF/KDR、CD34及MIB-1的表达,同时收集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VEGF、KDR与微血管密度(MVD)、增殖指数(PI)、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骨GCT中新生血管主要位于肿瘤浸润边缘。VEGF阳性率为53.6%,KDR阳性率高达96.4%。(2)VEGF阳性组和KDR高表达组MVD均值分别高于VEGF阴性组和KDR低表达组(P<0.05)。VEGF/KDR与MVD呈正相关。KDR高表达组PI值高于KDR低表达组(P<0.05),二者呈正相关。VEGF与PI无显著相关性。(3)VEGF/KDR表达及MVD与PI与各临床因素无关(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VD、KDR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KDR、MVD是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VEGF及其受体与骨GCT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能通过KDR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作用,间接或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MVD、KDR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并为骨GCT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原位杂交检测骨巨细胞瘤u-PA、u-PAR和PAI-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 of bone,GCT)组织u-PA、u-PAR和PAI-2mRNA的表达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2例GCT组织u-PA和u-PAR和PAI-2 mRNA的表达。结果 (1)u-PA、u-PAR和PAI-2mRNA在GCT组织多核巨细胞(MGC)的阳性率分别为64.3%、71.4%和40.5%;单核基质细胞(MC)的阳性率分别为54.8%、45.2%和9.5%。(2)Ⅱ、Ⅲ级和复发组GCT的MGC u-PA mRNA与MC u-PA、u-PAR mRNA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级和无复发组(P均<0.05)。(3)GCT组织两种细胞间的u-PA mRNA表达、MGC u-PAR与PAI-2 mRNA的表达间、MCu-PA与u-PAR mRNA的表达间均呈正相关;MGC PAI-2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C的阳性率(P均<0.05)。结论 u-PA、u-PAR mRNA在GCT组织中的表达,尤其是在MC中的表达,提示肿瘤分化较低和有复发倾向;MC可能是GCT中主要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p57kip2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GCT组织中HSP70和p57kip2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GCT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理分级、影像学分期和肿瘤直径)及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SP70和p57kip2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GCT组织中HSP70和p57ki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9%(29/56)和21.43%(12/56);HSP70阳性表达与年龄、影像学分期、肿瘤直径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p57kip2阳性表达与影像学分期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HSP70和p57kip2在GC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80,P<0.05)。结论 HSP70和p57kip2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考虑将两者作为评估GCT临床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