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研究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道平  张雪琴  周欣  梁光义  莫彬彬 《中成药》2005,27(9):1085-1086
药用莪术的来源是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药理研究表明[2],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升高白细胞和保肝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莪术中主要含挥发油成分,油的组成为多种倍半萜衍生物和桉油精等.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3],本文采用超临界萃取正交实验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正交实验对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考查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的优劣,为莪术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用莪术的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中医药学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莪术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成分,其含量约为1%~2.5%,其中有大牻牛儿酮、莪术醇、莪术二桐、α-及β-蒎烯、樟烯、莪术呋喃烯酮、温郁金醇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3.
正交实验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关怀  王地 《北京中医》2000,19(5):45-46
药用莪术的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中医药学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莪术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成分,其含量约为1%~2.5%,其中有大牻牛儿酮、莪术醇、莪术二桐、α-及β-蒎烯、樟烯、莪术呋喃烯酮、温郁金醇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4.
莪术油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或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的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含有β-榄香烯(β-elemene)、莪术醇(curcumol)和莪术二酮(curdione)等消炎、抗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复方莪术  相似文献   

5.
<正>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主治血瘀  相似文献   

6.
莪术抗肿瘤作用与品种和加工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莪术有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等品种,性辛温,味苦,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功能,主治瘸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及早期宫颈癌。用量6~9g,均用其干燥根茎。其质量标准为挥发油含量不低于1.5%(mL/g)。  相似文献   

7.
莪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东 《福建中医药》2002,33(1):46-47
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种植物的根茎 ,药典 2 0 0 0年版规定3种 :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G.L ee et C.F.L iang)和温莪术 (Curcumawenyujia Y.H .Chen et C.L ing)。性辛、苦、温 ,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功效。主要用于瘕痞块 ,瘀血经闭 ,食积胀痛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 ,其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早孕、降酶等功用 ,目前已从中分离出莪术醇、异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等 2 0多种成分。现就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1.1 上…  相似文献   

8.
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gyuju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首载于<药性论>,主要产于广西、四川、浙江等地.其性温味辛苦,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莪术酮、莪术醇及β-榄香烯等,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现将其近年来的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3个品种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孙秀燕  林翠英  刘珂 《中草药》2005,36(12):1785-1787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g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浙江[1]。莪术的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研究表明莪术油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作用[2],《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已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制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莪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等。研究中发现,莪术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3],这就给莪术油制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本实验考察了…  相似文献   

10.
蓬莪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欣  李章万  王道平  莫彬彬  梁光义 《中草药》2004,35(11):1223-1225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中医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油及其提取物β-榄香烯对L615白血病细胞有直接细胞  相似文献   

11.
蔡阳  欧阳荔 《中草药》2002,33(10):886-887
莪术在亚洲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它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et C.F.Liang、温莪术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和日本屋久岛莪术C.aeruginosa Roxb.(北京大学药学院楼之岑教授鉴定)的干燥根茎,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1]的功效,在日本被用于一个具有悠久药用历史胃药的主药.  相似文献   

12.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g或温郁金Curcuma wengyuju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首载于《药性论》,主要产地为广西、四川、浙江等省区。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活血化瘀药。历代在使用本药时,有生、熟之分,其炮制方法亦有丰富的记载,我们结合现代对莪术炮制工艺的研究,作进一步综述,为相关药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和比色测定法对姜黄(Curcuma longa)、温郁金(C.wenyujin)、桂莪术(C.Kwangsiensis)、莪术(C.aeruginosa)和川郁金(C.sichuanensis)等五种植物的根茎和块根的挥发油和姜黄素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川郁金之外,其余四种植物的根茎和块根的成分基本相似。而不同种之间的差别较大。因此,不同来源的郁金(块根)质量不可能一致,而且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4.
曾报道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zedoaria)中的倍半萜成分显示强烈的舒张血管和保肝活性,并分离和鉴定出7种成分,分别为莪术醇内酯A(10)、B(11)、C(12)、莪术酮(13)、4S-二氢莪术酮(14)、莪术  相似文献   

15.
<正> β-榄烯(β-elemene)亦称β-榄香烯,属于不含氧的倍半烯烃类。结构式为(?)系由温莪术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挥发油中分离出来的油状物单体。在温莪术挥发油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抗癌作用的基础上,又将从第一馏分中分离出来的四甲基吡嗪、β-榄烯;从第四馏分中分离出来的莪术醇以及柱层析分得的异呋吉马烯和油B(待鉴定)等单一成分均做二种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6,(7)
目的研究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和制备TLC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莪术二酮(1)、莪术烯醇(2)、莪术醇(3)、异莪术烯醇(4)、curcumolide(5)、curcumanolide A(6)、curcumanolide B(7)、原莪术醇(8)、curcuminol G(9)、hydroxyisogermafurenolide(10)、正二十烷酸(11)、β-谷甾醇(12)、豆甾醇(13)。结论化合物4、6、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中药温郁金(Curcuma aromatica(?)ali b)属于姜科植物,药用其干燥块根,多产于浙江省温州地带,故称为温郁金(Circuma Wenyujiu)。其味辛,苦,性凉。其主要成份为姜黄素(C_(21)H_(20)O(?)),挥发油中主要成份为倍半萜烯(C_5H_(24)),倍半萜烯醇(C_5H_(23)OH),樟脑等,温郁  相似文献   

18.
姜黄属的本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考证的结果证明明末以前本草记载的郁金,其原植物为姜黄(Curcuma longa),以根茎入药;姜黄、莪术历代以来一直较混乱,前者的主流品种是根茎黄色的郁金(C.aromatica)和温郁金(C.wenyujin),后者的主流品种是桂莪术(C.kwangsinensis).  相似文献   

19.
温莪术挥发油的成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 C.kwangxiensis s.g.Lee etC.F.Liang或温郁金 C.wengyujin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 ,后者习称“温莪术”[1]。据文献报道 ,不同产地的莪术 ,其挥发油的成分相差很大 [2~ 4 ]。用莪术油为原料的制剂 ,中国药典 1 977年版 [5] 有“莪术油注射液”和“莪术油乳注射液”,为抗癌药 ,中国药典 2 0 0 0版收载“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文献报道 ,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莪术醇、莪术酮 [6]和 β-榄香烯 [7] 等具有抗癌作用。我们研制莪术油微球 …  相似文献   

20.
<正> 郁金、莪术、姜黄皆为姜科植物,但由于它们的产地不同,而入药的根茎部分不同,入药的名称不一。同时,由于它们的来源比较复杂,所以在入药关系上存在着容易混淆的情况。现将它们的来源及入药关系分述如下。郁金为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莪术C.zedoaria(Bergius) Roscoe,姜黄C.domestica Valeton及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 Lee et C.F.Liang的干燥块根,因其植物的来源不同而药材分别称为温郁金、绿丝郁金、白丝郁金、黄丝郁金与桂郁金(莪苓)。分别产于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现分述它们的来源与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