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优化和建立一套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体系和程序,缩短扩增时间,提高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的速率和办案效率.方法 运用AmpFLSTR(R) Identifiler(R) Plus试剂盒和7种快速扩增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对筛选出的酶优化其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并对几种常规检材中提取的DNA进行扩增和检测,然后对其分型结果进行验证和讨论.结果 最终优化的扩增程序由常规的3h左右缩短至24 min,DNA检验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 应用优化后的快速PCR扩增体系可以成功准确扩增DNA样本,显著提高DNA分型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半夏SRAP - PCR的反应体系.方法 以半夏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L16 (45)正交表,研究了Taq酶、Mg2+、随机引物、dNTPs和模板DNA 5种SRAP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 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buffer2.5μL、Taq酶1.0U、Mg2+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低载量HBV DNA S区基因扩增的可行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为隐匿性HBV感染(OBI)患者HBV DNA S区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巢式PCR和自建两轮PCR方法扩增6例低HBV DNA载量(100~200 IU/mL)和22例更低HBV DNA载量(20~99 IU/mL)的血清样本中HBV DNA S区基因,并对引物序列、引物量、PCR产物模板稀释倍数、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PCR总反应体系等条件进行优化.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割目的条带凝胶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对克隆测序结果进行核酸序列BLAST比对确认.结果 设计3对巢式PCR引物(P1~P3),扩增产物理论上包含整个HBV DNA S区基因.经过PCR扩增条件优化后,6例低HBV DNA载量的血清样本中仅2例经巢式PCR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22例更低HBV DNA载量样本无一例扩增成功.自建两轮PCR法设计了P4~P15共12对引物,扩增产物理论上包含整个HBV DNA S区基因.经过PCR扩增条件优化并筛选出P13为最佳引物后,6例低HBV DNA载量的血清样本全部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15例(15/22,68.18%)更低HBV DNA载量的样本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经PCR产物克隆测序均证实为HBV DNA S区基因,该15例样本中HBV DNA载量最低为20.1 IU/mL.结论 基于引物P13自建的两轮PCR法更适用于低载量HBV DNA S区基因的扩增,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优于传统巢式PCR;扩增产物可进一步应用于OBI者HBV DNA S区基因序列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任来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48-4349
目的:探索HBV基因分型PCR反应体系的优化方法。方法:利用正交设计,从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dNTP、引物、Mg~(2+)5种因素,对HBV基因分型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各因素的不同组合对PCR结果有显著影响,本实验仅用16次试验就得到了可很好进行PCR扩增的几种不同的条件组合。结论:正交设计是一种切实可行、快速、经济的PCR反应体系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优化,检测PCR优化体系的适用性和灵敏性。方法通过改进引物设计、改变PCR反应过程中Mg2+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模板DNA浓度及反应循环次数,分析比较PCR扩增效果。结果优化后的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的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在2-4mmol/L,引物浓度在0.025-0.4μmol/L,循环次数在30-45次之间均能扩增得到清晰均一的特异性条带;同时,引物退火温度在55.5℃-69.6℃范围内均适用;优化后PCR体系能够检测的最低DNA浓度为1.41ng/μl,即模板DNA在反应体系中的总量为约2.82ng.结论已经建立的优化后的PCR基因扩增体系特异性高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绿脓杆菌(PA )、白色念珠菌(CA)和肺炎支原体(MP)DNA的效果。方法:选择PA外膜蛋白基因(OprI)、MP 45 000蛋白基因、CA 5SrRNA区特异的非转录区设计合成3对引物,探索用复合PCR方法检测3种病原体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针对设计合成的每1对引物,对3种支原体、4种细菌及2种真菌的DNA 进行PCR检测,观察引物的特异性;分别用PA、MP和CA标准菌株提取的DNA为模板,检测该反应对每一种病原体DNA的敏感性。结果:通过上述3对引物及一定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所建立的复合PCR体系可以同时检测PA、CA及MP的DNA,分别出现275、684和144 bp的特异性扩增带,表明3对引物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PA可达1pg DNA,CA可达10pg DNA,MP可达100 fg DNA。结论:通过复合PCR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PA-DNA、CA-DNA和MP-DNA,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简便及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M1基因 ,并探讨 GST M1基因缺失 (无效基因型 )与喉癌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选择确诊的喉癌 4 2例 ,正常对照组 10 8例 ;取被检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 ,抽提制备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选择优化后的 PCR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扩增 GSTM1,扩增后的基因产物用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紫外线灯下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1)成功建立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GSTM1基因的方法。(2 )喉癌组 GST M1基因缺失率 (71.4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8.1% )显示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χ2 =6 .6 1,P<0 .0 5 )。结论 :(1)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简单敏感 ,准确可靠的分析 GST M1基因多态性的方法。 (2 )该地区 GST M1基因缺失与喉癌的易患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近交系实验用鱼DNA检测方法,用于遗传质量控制.方法 以RR-B、RW-H、BY-F三个近交系剑尾鱼的基因组DNA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非选育剑尾鱼作对照,采用STR (short tandem repeat) 引物扩增方法检测不同品系在DNA上的异同.设计10对STR引物,优化PCR电泳条件,使用相同的实验条件进行重复,以得到可靠的扩增条带,筛选出特异性引物.结果 有4对引物可扩增出稳定条带,1对引物(AY204223)的PCR扩增条带在非选育群中表现多态性,在RR-B与BY-F系表型一致,与RW-H表型不同.这些STR位点能够区分剑尾鱼三个近交系品系.结论 STR检测技术可望用于近交系剑尾鱼的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nrDNA ITS区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金银花nrDNA ITS区序列G C含量为68%,用常规的PCR方法扩增效果差.本研究通过改变扩增程序及使用改性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nrDNA ITS区的扩增效率.方法:分别从金银花叶及药材中提取总DNA,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对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并比较了两种优化方法的差别及适应性.方法1:提高变性温度至97℃;方法2:添加混合改性剂(DMSO 4%-甘油10%).结果:与方法1相比,方法2可降低变性温度5 ℃,升高退火温度9 ℃,降低镁离子浓度至0.5 mmol/L,降低Taq DNA聚合酶用量至0.1 U(30 μl体系),PCR产物量显著提高,且可消除植物DNA粗提物中杂质的干扰.结论:通过提高退火温度及添加改性剂可克服高G C含量金银花nrDNA ITS区序列扩增的困难,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植物来源DNA模板的PCR扩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SRAP) 反应体系,为金钗石斛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运用 L25(56) 正交设计对影响金钗石斛 SRAP 反应的5个因素:模板 DNA、Mg2+、dNTPs、Taq 酶、引物在5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对 PCR 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 金钗石斛 SRAP 反应最佳体系为:25 μL PCR 体系中含有 20 ng 模板 DNA,2.0 mmol/L Mg2+,0.2 mmol/L dNTPs, 1 U Taq 酶,0.6 μmol/L 引物。各因素对 SRAP 反应的影响依次为:〖WTBX〗Taq 酶>Mg2+>dNTPs>模板 DNA>引物。结论 所建立的金钗石斛 SRAP 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多态性丰富、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