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釉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免疫组化在釉质瘤、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FD)样釉质瘤及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于胫、腓骨的釉质瘤10例,其中OFD样釉质瘤2例;并与胫、腓骨发生的15例OFD进行比较.结合文献讨论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釉质瘤均位于胫、腓骨皮质,其中8例镜下有明确的上皮样分化,2例镜下见骨性纤维结构不良背景下散在少数活跃的上皮样梭形细胞,经免疫组化检测后支持OFD样釉质瘤.釉质瘤患者均行肿瘤广泛切除,随访4个月~5年(平均4.3年)无复发.OFD患者接受刮除植骨治疗,随访3个月~3年(平均2.2年)无复发.结论 釉质瘤为少数低度恶性骨原发肿瘤之一,诊断依据为镜下见到明确的上皮样成分并经免疫组化支持.需与临床、影像学密切结合并充分取材行上皮抗原免疫组化检测方能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骨釉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组织发生。方法对1例长骨釉质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长骨釉质瘤的特征性改变为兼具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样梭形细胞2种成分,两者以不同的比例和形态相互交织排列。免疫组化示上皮样细胞CK、CK5和CK19(+),CK7和CK8/18(-);梭形细胞vimentin(+),bcl-2和CD99均(-)。结论长骨釉质瘤为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形态多样,需结合肿瘤的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上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区域及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区域组成,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见,瘤组织中见肿瘤性成骨.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MDM2和CDK 4(+).结论 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应与颌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母细胞瘤及骨化性纤维瘤相鉴别,MDM2和CDK4二者联合用在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蔡敏  仇建成  王敬学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54-1554
肺部炎性假瘤是某些非特异炎症增生如机化性肺炎的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在病灶周围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导致的肺内肿瘤样病变,病理上为多种细胞成分的肉芽肿结构[1]。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组织细胞增生型、肺泡和血管上皮增生型、浆细胞瘤型和假性淋巴瘤型。肺部炎性假瘤发病率低,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很难与肺癌鉴别,术前诊断率低,现将我院1985-2005年收治的11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做一简单分析,以提高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付静  廖松林  沈丹华  昌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60-263,i0005
目的 进一步探讨骨原发性黄色瘤的性质、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观察5例骨原发性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组化和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成人,肿瘤单发,分别位于枕骨、胫骨和股骨两端。X线示骨有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性病变。组织学以纤维组织细胞增生伴大量黄色瘤细胞聚集及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为特点;组化及免疫组化显示黄色瘤细胞的组织细胞特点。结论 骨原发性黄色瘤可能为一种骨的局灶性反应性脂质吸收性病变,主要应与含黄色瘤成分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及骨的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6.
纤维结构不良( fibrous dysplasia,FD),又称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发生在骨髓腔内的良性纤维性骨病,可为单骨性或多骨性[1]。单骨性 FD最好发于颅面骨[2],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易早期发现,出现面部畸形。颅面骨FD自发恶性变为骨肉瘤的病例罕见。现回顾性分析报道1例颅面骨FD自发骨肉瘤恶性变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釉质发育不全症(amelogenesis inperfecta,AI)是釉质有机物质功能异常所致的不同类型釉质结构异常的一组遗传性疾病,不涉及全身系统病变。造成AI的因素很多,如在牙齿九州通期间严重的营养障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缺陷、  相似文献   

8.
肺炎性假瘤的本质是增生性炎症,由多种细胞组成并共有纤维化,增生的组织形成一肿瘤团块,共结构比较复杂,因而可随主要细胞成分不同而名称各异,如黄色瘤、黄色纤维瘤,组织细胞瘤等。X线表现常为孤立球形或肿块阴影,常需要与肺癌、肺结核瘤、错钩瘤等病症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心脏转移瘤42例临床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李京婴,郭慧玲,杨志军心脏转移瘤以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居多,一般预后多不良,回顾性分析我院1977~1993年的转移性心脏肿瘤42例,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1临床资料42例中男38例,女4...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女性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组织发生,肿瘤类型及诊断要点,方法:用普通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观察4例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的形态特点及肿瘤细胞对Vim,Act,CK以及ER、PR、CA125的表达情况,结果:4例中例1为良性中胚叶混合瘤(囊腺纤维瘤),例2为乳头状囊腺纤维瘤,部分交界性,例3为低度恶性腺肉瘤,例4为恶性中胚中混合瘤,免疫组化显示Vim,CK在上皮和间质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同时对ER和PR也有表达,上皮成分尚表达CA125。结论:腹膜原发性中胚叶混合瘤起源于第二苗勒管系统,是一类独立的肿瘤,其类型包括良性腺纤维瘤,交界性以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组织学特征与生殖系统分化程度相同的同类型肿瘤相一致,诊断时应排除生殖无同类型肿瘤存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癌瘤成分是影响愈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脊索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期,探讨影像学方法在脊索瘤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发脊索瘤患者的21个肿瘤病灶的CT和MRI表现,术前进行影像学分期,并随访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发生在典型部位(颅底和脊柱)的脊索瘤17个(17/21,81.0%),少见部位的脊索瘤为4个(4/21,19.0%);90.5%(19/21)的病灶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71.4%(15/21)的病灶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具有MRI T2WI“蜂房征”的病例为90.5%;随着肿瘤分期级别的提高,复发率也提高。结论:脊索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诊断大多数脊索瘤,明确肿瘤范围,为手术切除及相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根据肿瘤的分期对肿瘤的复发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涎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发病率最高,病程较长.复发以后可出现恶变,恶变时可称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或称为恶性多形性腺瘤。恶变的细胞常为多形性腺瘤中某种成分。日常活检组织学诊断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往往依据小灶状和核的异型性程度N/C比宵无病理性核分裂相.核仁是否清楚,血管内有无肿瘤细胞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胃碰撞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碰撞瘤的临床表现,且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全胃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瘤内可见中分化管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两种成分界限清楚、彼此靠近、互相融合,胃肠道间质瘤孤立胃壁病灶,三者形成碰撞瘤。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而淋巴瘤表达B细胞抗体,胃肠道间质瘤CD34、CD117、DOG-1(+)。结论胃碰撞瘤十分罕见。胃腺癌与淋巴瘤伴胃肠道间质瘤的碰撞瘤,代表了3种独立成分彼此碰撞。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亚砷酸在实体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亚砷酸即三氧化二砷(As2O3)是传统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在治疗过程中完全缓解率、长期生存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与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其抑制肿瘤重要的机制就是诱导肿瘤细胞调亡,因此,近年来它在实体瘤的研究中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CT扫描7例,MRI扫描2例。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平均9.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扣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5例有钙化。MRI2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颧骨节细胞神经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颧骨节细胞神经瘤1例杨珍凤,薛小青(河南平顶山解放军152医院病理科167000)患者男性,6岁,右颧骨骨性隆起1年余。逐渐增大,无疼痛及压痛,触之坚硬如骨,不活动。X光片提示右颧骨肿瘤。鼻中隔、鼻咽部及双眼未见异常。于1993年11月27日全麻下切...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本科1998至2005年诊治GIST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叶状肿瘤内出现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复习1例乳腺叶状肿瘤内出现小叶瘤变及浸润癌病例的临床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1岁.右侧乳腺肿物.穿刺活检:良性叶状肿瘤,间质假血管瘤样增生明显;局部区域见小叶瘤变,病灶约3个小叶区域,有微小浸润癌出现.免疫组化:小叶瘤变、浸润癌部分和叶状肿瘤间质成分均分别表达上皮系列及间叶系列标记.说明叶状肿瘤和其内出现的浸润癌是两种不同来源的肿瘤.结论 叶状肿瘤内出现癌少见,如果出现此类情况提示碰撞瘤的存在,如果是恶性叶状肿瘤就有可能存在癌肉瘤.但良性叶状肿瘤中出现灶状浸润癌成分不应归类为癌肉瘤,应视为碰撞瘤.  相似文献   

19.
讲座主要介绍了骨转移瘤的转移途径、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并介绍了笔者对12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征象的研究结果,总结了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及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重点介绍了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的骨转移瘤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同时总结了骨转移瘤的误漏诊原因分析及降低误漏诊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滑车神经鞘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一般需经术中肿瘤与滑车神经的解剖关系证实。其特征性症状是复视、偏瘫、小脑共济失调。MRI 检查示边界清楚的肿块,肿瘤周围几乎无水肿,注射造影剂后信号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根据肿瘤的起源、生长方向、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滑车神经鞘瘤的手段,根据解剖特点和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从而提高肿瘤的全切率。立体放射外科是治疗非前庭蜗神经鞘瘤的有效和微创方法,滑车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