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上肢的疼痛、无力和不适,在上肢抬高时加重,被认为是胸廓出口综合症(TOS)的症状。双肩下垂可能引起TOS 症状和胸廓出口处的异常纤维肌肉带。妇女尤为多见。通常认为第一肋骨是TOS 的常见原因。一般认为切除第一肋骨有治疗作用,而不必考虑压迫部位。胸廓上口是一个狭窄空间,仅第一肋骨活动受限就能引起TOS 的神经刺激症状。一般认为第一肋骨在肋骨横突关节处的半脱位是TOS 的可能因素。第一肋骨的半脱位限制了第一肋骨的活动,可在吸气和呼气  相似文献   

2.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由于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品处受到各种先天或后天继发因素压迫所致的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动脉、静脉受压征象等一系列临床综合表现,又称为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我科1987-2002年收治6例血肿压迫致急性TOS病人,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51年由Geschichter和Copeland首先报道皮质旁骨肉瘤以来,标志着人类对骨肉瘤的认识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67年,Dahlin将骨膜骨肉瘤从皮质旁骨肉瘤分出,1976年,UNIN等分析了102例骨肉瘤,也发现了23例骨膜骨肉瘤。1983年,Wold在复习Mayo chiaic的1200例骨肉瘤时,发现了9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其预后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表现均不同于皮质旁骨肉瘤和骨膜骨肉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于骨表面的骨肉瘤称为表面骨肉瘤,并将其分为:皮质旁骨肉瘤(parosteal osteosarcoma),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高恶性表面骨肉瘤(high—grade surface osteosarcoma)。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梅  赵瑞 《临床医学》2006,26(11):57-5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TOS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对Wright试验前后的锁骨下动、静脉血流进行检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TOS的超声诊断标准:左上肢过度外展的情况下,锁骨下动脉受压处峰速度≥中立位2倍或血流完全中止;锁骨下静脉血流中止或血流波型不受心跳呼吸的影响。结果 超声Wright试验阳性13例,阳性率72%,手术均证实为锁骨下动、静脉受压;5例阴性,手术证实其中3例为神经受压,2例血管轻度受压。结论 CDFI可无创伤性诊断TO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survivin、Cox-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骨肉瘤组织、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survivin,Cox-2的表达。结果:65.8%的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阳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率为20.0%(P〈0.01)。57.9%的骨肉瘤组织表达Cox-2阳性,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率(25.0%)(P〈0.05)。Survivin表达上调和Cox-2表达上调与骨肉瘤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与Cox-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在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Cox-2的表达异常,提示它们可能对骨肉瘤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5例巨细胞型骨肉瘤临床病理和超微结构特征。在此型骨肉瘤内巨细胞可为良性或间变性,基质细胞为纤维母细胞样和组织细胞样细胞,可见个典型分裂象,此型骨肉瘤应与骨巨细胞瘤区别。本文对此型骨肉瘤的发病率、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进入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骨肉瘤的发病及其转移发展以及肿瘤耐药性等仍然了解甚少。通过肿瘤动物模型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更好的推动骨肉瘤治疗。目前常用的骨肉瘤动物模型有小鼠、大鼠、兔、犬等。大鼠器官与人类相似,基因型与人类也相近。犬类可自发骨肉瘤,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常用作自发性肿瘤模型。但肿瘤模型与人类肿瘤在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组织学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别。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有越来越多符合人类骨肉瘤特点的新型动物模型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从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模型特点及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廓出口综合征(b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是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处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受压的最常见部位是肋锁三角,Wright's试验可改变此间隙的大小诱发血管受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直接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使无创伤性诊断TOS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探讨CDFI对TOS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胸出口综合征(TOS)是指胸廓上口范围的神经、血管等因机械压迫而引起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复杂的综合征.其诊断困难,通常认为它包括真正的神经源性、血管性及有争议的神经源性.真正典型的神经源性TOS已建立了电诊断标准,即那些有临床复合症状又不能被任何其它神经肌肉病理学所解释的患者,能检测到其被影响的尺神经感觉传导异常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异常.但临床医生经常发现根据其临床症状疑为TOS患者,其客观检查例如常规电诊断参数几乎完全正常.为增加客观诊断的准确性,曾采用过锁骨上刺激、各种F-波技术和体感诱发电位等方法.本实验主要研究激发的F波以支持TO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91年至2001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6例骨肉瘤,回顾性地分析了其X线和CT图像。结果:36例骨肉瘤的特点为:广泛性骨质破坏和/或增生、骨膜反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传统X线,尤其C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综合诊断最佳,CT扫描在判定肿瘤的范围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若两者有机结合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