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突触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猛  许鹿希 《解剖学报》1999,30(3):211-214,I005
目的 分析正常及点燃后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突触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正常和点燃后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AG内突触素P38凤应产物的校正光密度值(COD)均显著高于正常Wistar大鼠;点燃后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AG背侧及背外侧两个亚区内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的COD去值显著高于正常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  相似文献   

2.
采用立体定位直流电损毁法,分别损毁双侧下丘、脑桥吻侧网状核、内侧膝状体、黑质,观察核团损毁对大鼠听源性惊厥行为的影响,以寻找与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有关的神经核团。结果表明:双侧下丘损毁后能完全阻断强直阵挛性惊厥,脑桥吻侧网状核损毁能明显减少惊厥发生(P<0.05),而双侧内侧膝状体及黑质损毁对惊厥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下丘是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的关键核团,而脑桥吻侧网状核可能参与了惊厥回路,内侧膝状体可能并未参与惊厥回路,黑质在此惊厥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大鼠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海马结构内有广泛的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产物沉积,其分布呈板层样;(2)P77PMC大鼠点燃后,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特征与一次惊厥后相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是,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层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的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点燃能够诱导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增加。本文还对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听源性惊厥点燃中的作用.用NADPH-d组织比学方法和体视学分析,研究厂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可见广泛的NOS阳性神经元,其分布类似于正常大鼠;(2)点燃后,听觉核团和前脑结构内NOS染色增深,NOS阳性神经元增加。特别是在下丘和嗅周皮质.除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外.其分布亦发生改变。本研究提示,听源性惊厥可诱导NOS表达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对于保持神经元增高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蛋白Cx32是形成电突触的结构基础,电突触参与惊厥时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过程。为探讨惊厥对脑内神经元Cx3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后脑内Cx32基因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惊厥后在大脑皮层,海马脑区Cx32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惊厥后4h表达量明显增加,24h达高峰,结果提示:惊厥能上调神经元Cx32mRNA表达,从而可能使神经元之间的电突触联系增加,有利于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加重惊厥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经典的神经细胞染色技术,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正常大鼠和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以及点燃后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元的形态学指标和分布密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种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各节段、各亚区内神经元的平均直径、胞体椭圆率和面数密度等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提示,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可能与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及听源性惊厥点燃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听源性惊厥上调惊厥易感大鼠脑内NR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或NR)功能的变化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遗传癫痫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NRI亚基基因表达状况,证明: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CA1、CA2、CA3及下丘NR1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下丘在惊厥后2h即出现NR1mRNA高表,而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域24h达高峰.听源性惊厥后这些区域NR1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痫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点燃后海马结构内的突触素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运才  于恩华 《解剖学报》1997,28(3):234-237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和点燃后海马结构内突触素p38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P77PMC大鼠1次惊厥后,海马结构内p38免疫反应产物呈明显的板层样分布;(2)P77PMC大鼠点燃后,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定位分布与1次惊厥后相比较,没有明显改变,但是,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密度普遍增  相似文献   

9.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了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分布和变化.结果显示:在惊厥发作的大鼠,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光密度值明显高于非惊厥发作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提示室旁核内的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惊厥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以遗传性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为对象,发现听源性惊厥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快速、大量、短暂性表达。c-fosmRNA分布于大脑皮层、梨状皮层、杏仁香体、海马齿状回、上丘脑、背侧丘脑、正丘脑部分核团、下丘、蜗神经核蓝斑及小脑等处。惊厥后皮层下结构中c-fos基因表达变化程度超过皮层的变化,尤其是下丘,蜗神经与惊厥时程有明显关系。推测皮层下结构对听源性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听源性惊厥发作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c-fos基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猛  许鹿希 《解剖学报》1999,30(3):206-210,I005
目的 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听源性惊厥的关系。方法 用神经细胞Z(Nissl)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听源性惊厥发作后易感大鼠(P77PMC)PAG内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 听源性惊厥发作2h后,P77PMC大鼠PAG的背侧亚区及背外侧亚区,尾侧段腹外侧亚区内出现大量Fos阳性神经元,Fos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听觉核团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听觉核团内c-fos表达的差异。在内侧膝状体背侧核和蜗神经背核,Fos标记细胞无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听源性惊厥导的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3.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上丘神经元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方法,光镜下计数、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测量惊厥鼠与正常鼠土丘神经元的一些指标.结果显示:(1)在吻例段和中段上丘第Ⅱ层和吻侧段上丘第Ⅲ层的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惊厥鼠显著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上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较小;(2)在吻侧段上丘第Ⅵ层,中段上丘第Ⅰ、Ⅱ层和屋倒段上丘第Ⅴ层,神经元剖面椭圆率惊厥鼠显著地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土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胞体较细长;(3)除第Ⅲ层外,土丘各板层神经元剖面面数密度惊厥鼠都大于正常鼠.本研究结果表明,惊厥鼠的土丘有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这种变化与惊厥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运才  张颖芳 《解剖学报》1997,28(2):142-146
为探讨听源性惊厥点燃和前脑结构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Wistar种系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和点燃后,前脑结构内c-fos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正常Wistar大鼠接受一次强音刺激后,海马,齿状回,杏仁核,内嗅皮质,嗅周皮质和额-顶皮质内未见Fox阳性神经元;2.P77PMC大鼠一次惊厥后,除海马,齿状回外,上述被检各区内可见广泛的Fos阳性神经元,其分布具有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