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雄性大鼠性腺5α-还原酶Ⅱ型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青春期和成年期糖尿病时性腺 5α 还原酶Ⅱ型的活性变化。 方法 :取 4 0d和 90d龄雄性Wistar大鼠各 30只 ,分别分为对照组 (C)、糖尿病组 (D)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ID)。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各组附睾头、附睾尾、前列腺和睾丸组织内 5α 还原酶 Ⅱ型的活性。 结果 :①青春期大鼠性腺的各部位内 ,5α 还原酶 Ⅱ 型的活性D组均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而ID组明显高于D组 (P <0 .0 1) ;②成年期大鼠性腺的各部位内 ,5α 还原酶 Ⅱ型的活性在C、D和ID组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结论 :青春期大鼠性腺内 5α 还原酶 Ⅱ型的活性更易受代谢环境、激素水平及局部特异性因素的影响 ,而成年期大鼠性腺内 5α 还原酶Ⅱ 型的活性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叶伟  黄敏  陈颖犁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0):103-106
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通过p38信号通路调节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足大鼠 皮肤组织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足 溃疡组(B组)、复方桐叶烧伤油组(C组)、复方桐叶烧伤油+S B 2 0 3 5 8 0组(D组),各15只。 B组、C组、D组45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后构建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比较各组研究指 标。结果 C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D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C组(P <0.001);B组、C组、D组 组织中TNF -α、I L - 6、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C组组织中TNF -α、I L - 6、CRP水平均显 著低于B组,D组组织中TNF-α、IL-6、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P <0.001);B组、D组组织中 APQ3、p38蛋白表达量均低于A组(P <0.001);C组组织中APQ3表达量低于A组(P <0.001),而 p38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D组APQ3、p3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C组(P <0.001)。结论 复方 桐叶烧伤油促进糖尿病足皮肤创面愈合,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上调糖尿病足大鼠皮肤组 织中APQ3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损伤在糖尿病性E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n=10),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n=13),C组为糖尿病胰岛素干预组(n=13)和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GSH干预组(n=14)。采用腹腔注射STZ法制作糖尿病模型并进行筛选。8周后取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进行组织匀浆,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用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检测胞外型SOD基因(SODEX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uZnSOD蛋白含量。结果A组大鼠海绵体组织基本无过氧化产物蓄积。与A组相比,B、C、D组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B、C、D组SODEX基因的表达、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B组相比,C、D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Ex基因的表达及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SODEX基因的表达及CuZnSOD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性雄性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自由基代谢明显障碍,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同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而抗氧化剂GSH的应用能部分减弱氧化损伤。提示氧化损伤可能在糖尿病性E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为糖尿病性E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脂联素(ADPN)在糖尿病肾脏病(DKD)肾损害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DK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肾功能衰竭组(D组),正常对照组30例(E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DPN水平变化。结果血清ADPN水平在A组显著低于E组(P〈0.05),而在B、C、D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1),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B、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E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4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血清ADPN水平与TNF-α、24h尿白蛋白定量及SCr呈正相关(r=0.4345、0.5015、0.4644,P〈0.01),与血糖、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1849、-0.1793,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结论2型D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不断升高,且与TNF-α显著相关。提示二者水平变化及相互作用可能在DK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是否存在雄激素受体(AR)的异常表达。方法:用链脲菌素(STZ)诱导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及胰岛素治疗组(ID组),分别以Northern印迹及放射配基法检测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AR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结果:D和ID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C组(P<0.05);附睾内D和ID组AR的mRNA水平低于C组(P<0.05),睾丸和前列腺内D组AR的蛋白质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AR的表达降低,从而削弱了雄激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可能是导致患病大鼠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31例伴高脂血症及34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D62P,CD63及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伴高脂血症患者用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伴高脂血症患者的CD629P,CD63及TG,TC,LDL-C,较血脂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0.01),ISI和HDL-C明显降低(P<0.01);伴高脂血症患者经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TG,TC,LDL-C及CD62P,CD63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HDL-C及IS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Ding L  Chen XP  Zhang ZW  Jing K  Cao B  Zhu P  Li J  Zhang D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44-1647
目的 研究溴隐亭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处理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后对其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转染TNF-α基因至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HepG2(A组)、耐药组HepG2/ADM(B组)、转染TNF—α基因组(C组)及联合溴隐亭和TNF—α组(D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罗丹明123细胞内潴留率变化、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C、D两组细胞耐药指数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测定各组PKC-α、P-gP蛋白、MDR1 mR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AnnexinV-FITC,PI双标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化疗后凋亡的变化。结果 MTT测定C、D两组之间耐药逆转率有显著差异(P〈0.01),罗丹明123潴留率实验发现C、D两组均能明显增强其潴留作用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蛋白和MDR1基因表达显示C、D两组之间MDR1基因和P—gp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KC—α蛋白表达在D组明显下调(P〈0.01);B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C、D两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D两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C、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D、A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隐亭和TNF—α通过不同的机制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两者联合明显加强抗肿瘤药物对细胞的毒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中解耦连蛋白2(UCP2)的表达,评价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探讨UCP2表达的意义。方法:构建l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为糖尿病组(D组,n:25),并设置健康对照组(c组,n=25)。结果:D组4周,8周及12周的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胆固醇及24h尿蛋白定量逐渐升高,并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D组肾脏的病理改变于4周、8周及12周较C组明显加重;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显示D组4周、8周及12周肾脏中UCP2的表达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UCP2随病程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升高,说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胆囊结石与糖脂代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脂代谢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998年1-4月25例胆囊结石患者和25例自愿者,并应用性别和年龄进行了个体配对(1:1),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并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以及全脂全套指标,采血后研究对象立即口服75g葡萄糖,2小时后再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结果 结石组与对照组的BMI和W/H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空腹血糖、HbA1C及2小时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2、P>0.1)。结石组中糖代谢异常10例,占40%(7例糖尿病,3例糖耐量减低),对照组糖代谢异常4例(1例糖尿病3例糖耐量减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石组空腹及2小时胰岛素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P<0.05),结石组空腹C肽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中高胰岛素血症14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血脂各项指标(TG、TC、HDL-C、LDL-C、VLDL-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和胰岛素水平升高在胆囊结石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采用射频热凝毁损腰交感神经节,探讨背根神经节(DRG)Nav1.8磷酸化在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组)及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组(R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R组大鼠在X光机介导下行右侧L3,4椎旁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分别于射频热凝前、射频热凝后1、2周时,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右侧后爪对机械性刺激缩足反应的阈值(PWT);射频热凝后2周,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测定DRG细胞Nav1.8蛋白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腓肠神经超微病理结构。结果 与C组比较,射频热凝前D组和R组PWT降低(P<0.01)。射频热凝后1~2周,R组较D组PWT升高,但仍较C组降低(P<0.05)。C组髓鞘排列均匀,轴突内可见形态正常的线粒体;D组脱髓鞘明显,髓鞘板层排列紊乱、断裂、肿胀;R组脱髓鞘程度明显减轻,髓鞘板层局部排列紊乱、空泡形成。与C组比较,D组和R组Nav1.8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增高(P<0.01);R组苏氨酸磷酸化Nav1.8蛋白表达低于D组(P<0.05)。结论 DRG细胞Nav1.8的磷酸化可能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