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化疗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闻曲 《护理学杂志》2004,19(9):35-36
对49例肿瘤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化疗。结果48例1次穿刺成功,顺利完成化疗;1例穿刺失败。未发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无局部血肿、血气胸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细菌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的防液体渗漏、穿刺次数、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总例数等项指标.方法:将我科2010年5月至10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00例中随机抽取52例,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118例中随机抽取的58例的防液体渗漏、穿刺次数、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总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比较,在防液体渗漏、穿刺次数、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较普通静脉输液能更好防液体渗漏,减少血管穿刺,防导管脱落,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局部压力增高,引起化疗性静脉炎。国内外报道化疗性静脉炎发病率差异很大。一项研究表明,在确保药液无外渗和未应用预防药物的情况下,去甲长春碱通过外周静脉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率高达93.33%。肿瘤患者是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药量较大、药物在静脉内停留时间较长和营养不良的患者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队列研究显示,静脉炎发生的预测因素是患者的年龄、有无其他并发症、刺激性药物和多次应用。近些年,国内外对于化疔性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肿瘤病人使用浅静脉套管针的护理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为探讨更合理叶使用、保护肿瘤病人的血管,对64例病人行浅静脉套管针留置,比较化疗药物、20%甘露醇、常用药物3组不同输注药物对血管的影响。结果:发生渗漏情况,20%甘露醇组明显高于化疗药物和常用药物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发生静脉炎情况,化疗药物组高于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输注20%甘露醇和化疗药物应酌的情选用浅静脉套管针,并加强血管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进行预防,观察并记录输注长春瑞滨2个疗程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外涂姜醇与紫花烧伤膏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自制姜醇联用紫花烧伤膏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进行预防,观察并记录输注长春瑞滨2个疗程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外涂姜醇与紫花烧伤膏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静脉途径不同化疗方案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为化疗护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对109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PICC(A组)、颈外静脉(B组)、外周主干静脉(C组)、外周分支静脉(D组)留置针行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2d和5d。结果1个疗程毕,2d、5d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及D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0、50,0%和0、0、32,4%、88.2%;2个疗程毕,上述四组2d化疗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8,6%、80.0%和5d方案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5.6%、70.6%;3~6个疗程毕,A、B组2d、5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2.6%和0、18.4%,C组2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为37.5%。结论Baxter化疗泵使用过程中静脉越细、用泵持续时间越长以及静脉接受的疗程越多,静脉炎发生率越高。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及疗程的长短合理选择用药方法与血管。  相似文献   

9.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下肢静脉最佳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将经下肢化疗的85例肿瘤患者分为三组.外周深静脉组23例,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或小腿内侧,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置入16 G PICC导管至大隐静脉末段或股静脉,经X线拍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后接通输液装置输液;股静脉组41例,选择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的内侧0.5 cm处,针头指向患者头部、与皮肤呈30°~45°角穿刺,王入16 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外周留置针组21例,采用18~22 G贝朗留置针,选择下肢浅静脉行静脉穿刺王管输液.结果 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操作平均耗时、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股静脉组成功率最低且耗时最多,外周留置针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外周深静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静脉组发生严重感染1例.结论 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应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而选择深静脉给药.外周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穿刺王管比较,操作简单、一次操作成功率高、耗时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置管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时不同强度刺激性药物输注顺序对静脉损伤的影响,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发疱性化疗药盐酸柔红霉素、非发疱性强刺激性化疗药顺铂和非发疱性弱刺激性化疗药环磷酰胺。将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8组,A组先滴注柔红霉素再滴注顺铂、B组先滴注顺铂再滴注柔红霉素、C组单滴注柔红霉素、D组单滴注顺铂、E组先滴注顺铂再滴注环磷酰胺、F组先滴注环磷酰胺再滴注顺铂、G组单滴注环磷酰胺、H组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用药48 h后兔耳缘静脉肉眼观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结果化疗药物各组均发生不同程度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各组兔耳缘静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的刺激性是化疗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联合使用非顺序依赖性化疗药物时输注顺序对静脉损伤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有效地控制肿瘤 ,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 4 .6 5 % [1 ] 。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近年来临床对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综述如下。1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 .1 药物因素化疗药物无选择性 ,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一定损伤 ,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其损伤程度与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有关。强刺激性药物 (氮芥、阿霉素、丝…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冷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进行冷湿敷,在化疗药物输入前开始,至化疗药物输入结束后,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湿敷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自制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采用外周静脉初次化疗未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和预防实验组各90例。对照1组输注化疗药物过程按常规护理,不给予护理用药干预;预防实验组化疗时同步外抹姜薯膏。化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将100例化疗所致Ⅰ~Ⅲ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实验组和对照2组各50例。对照2组以50%硫酸镁湿敷,治疗实验组以姜薯膏外敷。治疗15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防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治疗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2组(均P0.01)。结论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采用外周静脉初次化疗未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和预防实验组各90例。对照1组输注化疗药物过程按常规护理,不给予护理用药干预;预防实验组化疗时同步外抹姜薯膏。化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将100例化疗所致Ⅰ~Ⅲ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实验组和对照2组各50例。对照2组以50%硫酸镁湿敷,治疗实验组以姜薯膏外敷。治疗15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防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治疗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2组(均P〈0.01)。结论姜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分步骤法维护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小华  刘珊 《护理学杂志》2006,21(13):23-24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静脉推注速度与压力对血管内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首次接受阿霉素(ADM)化疗患者,化疗第1周期采用对照1法,即人工静脉推注,时间20~30min;第2周期采用观察1法,即微泵推注,300ml/h,时间10min。将12只免分别于化疗第1、2周期采用人工推注(对照2法)、微泵推注(观察2法)ADM。结果 2种方法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种方法兔血管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微泵静脉推注化疗药物,由于其恒速衡压,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从而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置管异位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1例中心静脉置管异位及有关的并发症,发现导管头端可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对侧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心脏、胸腔及纵膈。异位导管可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心律紊乱、胸腔及纵膈积液。导管异位与置管途径、患者体位、操作者经验、置管深度有关。通过X线及时了解导管头端位置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外科患者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外科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42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并对患者静脉炎以及静脉渗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静脉炎患者4例,其中Ⅰ度3例以及Ⅱ度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静脉炎18例,其中Ⅰ度8例以及Ⅱ度10例,两组患者发生例数以及严重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患者静脉渗漏的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对照组出现12例,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外科患者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治盖诺静脉注射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化疗过程中沿血管走行涂喜疗妥软膏防治静脉炎;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湿敷预防静脉炎,用芦荟与喜疗妥昼夜交替使用治疗静脉炎。1个疗程后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与山莨菪碱湿敷联合喜疗妥与芦荟交替使用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