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根据血栓形成的累及范围分为两类:累及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的血栓被归类为近端深静脉血栓,累及小腿中枢部(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以及小腿肌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深静脉为远端深静脉血栓[1]。小腿肌肉静脉血栓(calf muscular vein thrombosis,CMVT)占所有远端深静脉血栓的30%~50%[2]。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DVT是妇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1];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常发生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可影响下肢功能。以剖  相似文献   

3.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上肢深静脉系统及颈内静脉、左右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有研究报道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年发病率为2/10万。以往认为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发病率低,随着深静脉置管技术的普及致深静脉血栓增加以及辅助检查手段的提高使深静脉血栓检出率增加,UEDVT的诊断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上肢深静脉回流受阻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的病因、病理改变、在超声和临床上的表现。方法 对5年来该病变10例患者作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为SVCS,其中4例由右上肺恶性肿瘤引起,3例由右上、中纵隔恶性肿瘤引起。10例中2例因安装起搏器后导管置留于右锁骨下静脉而诱发血栓形成,1例为不明原因右腋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超声声像图结合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能对病程演进和疗效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朴雪莲 《天津护理》2009,17(3):145-14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下肢筋膜静脉内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胭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1]。栓子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塞(PE),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7年9月为18例确诊为DVT(有PE病史)的患者安置下腔静脉滤器(VCF),有效预防了P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且好发于下肢,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1].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DVT发生后主要采用溶栓治疗,常规经上肢浅静脉注入溶栓药物,以溶解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但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为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经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及超声学检查[2].  相似文献   

8.
叶彤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57-5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中不同输液部位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上肢组和下肢组各120例,上肢组术中选择上肢桡静脉输液,下肢组选择下肢内踝静脉输液。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肢组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上肢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中不同输液部位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大影响,上肢静脉输液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低,选择上肢静脉进行术中输液可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下肢深静脉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静脉内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大多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静脉及股静脉段。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演变为血栓形成综合征,长时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会并发肺栓塞,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影响生命。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是指包括上肢深静脉系统以及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肢静脉的血栓形成。临床上较少见,只占深静脉血栓的4%左右[1]。其起病隐匿,多伴有其他疾病,早期无特异症状、体征,不易诊断。由于其可以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甚至可以提示尽早发现原发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对UEDVT的诊断及治疗需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收治UEDVT患者1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系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这是一个呈三角关系的互动要素。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造成肢体功能不全和并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如合并炎症还可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卵巢囊肿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1560例行深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腹股沟穿刺中心静脉置管1382例(88.5%,1382/1560),经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102例(6.5%,102/1560),经颈部中心静脉置管76例(4.8%,76/1560).1560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38例(2.4%,38/1560),其中轻度25例(65.8%),中度7例(18.4%),重度6例(15.8%).结果 DVT早期经溶栓、抗凝及行影像介入肺动脉插管碎解和抽吸血栓等治疗,大多在1周内症状、体征好转或减轻,有2例> 70岁患者因并发严重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深静脉置管后很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早期经积极处理,大多数患者能够好转.  相似文献   

14.
陈洁瑜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40-1043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种形式,是栓子在身体其中一条深静脉尤其是髂静脉、股静脉或主要的上肢静脉内发生、发展。这些栓子能从静脉壁脱离,穿过心脏,嵌入肺动脉,导致潜在的肺栓塞[1]。在美国,DVT的年发病率约为0.1%[2],我国DVT的发病率甚高,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调查显示[3],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未采  相似文献   

15.
胡蝶  冯素文 《护理与康复》2014,13(4):331-333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称"股肿"水肿"等,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静脉病之一,常见于外伤、手术、骨折、产后或长期卧床者。特别是慢性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者,可并发下肢深静脉瓣关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急性期治疗需卧床休息4周~6周,肢体运动减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理,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2009年4月我科收治1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继发DVT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其最致命的不足是血栓已经形成方能明确诊断。因此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分子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目的:观察Hmox-1在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作为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钳夹大鼠双侧股静脉和双后肢人字石膏固定的方法建立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依据造模时间和血栓形成状态,将10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创伤即刻组、血栓形成前期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形成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不形成组。Realtime-PCR检测血液中Hmox-1基因表达,并切取双侧股静脉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栓形成程度。结果与结论:建立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后25h,血栓形成率58%(38/65);血栓形成前期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形成组Hmox-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不形成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mox-1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与血栓形成生物学过程相符,有可能作为预测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其最致命的不足是血栓已经形成方能明确诊断。因此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分子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目的:观察Hmox-1在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作为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钳夹大鼠双侧股静脉和双后肢人字石膏固定的方法建立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依据造模时间和血栓形成状态,将10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创伤即刻组、血栓形成前期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形成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不形成组。Realtime-PCR检测血液中Hmox-1基因表达,并切取双侧股静脉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栓形成程度。结果与结论:建立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后25h,血栓形成率58%(38/65);血栓形成前期组、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形成组Hmox-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不形成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mox-1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与血栓形成生物学过程相符,有可能作为预测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病率逐渐增加,血栓形成后的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致死。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表明形成下肢DVT的高危因素很多,本文就DVT的形成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