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方法,对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Tiam1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4%、19.7%,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有1例患者有Tiam1 mRNA表达,3类组织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1);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但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P〈0.05)。结论FQ-Rt-PCR检测Tiam1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am1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胃癌转移的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喉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材料:实验于2002-04/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为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试剂盒.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蜡块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的表达,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5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冻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主要结局观察: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喉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0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1%(54/70),癌旁非癌组织为5.7%(4/70)(P<0.01).35例冻存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74.3%(24/35),癌旁非癌组织为5.7%(2/35)(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在浸润深度为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并且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Western-blot显示28 ku(基质金属蛋白酶-7酶原)和19 ku(活化型MMP-7)条带吸光度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强阳性组预后较弱阳性组及阴性组恶劣(Log-rank=4.755 9,8.951 3;P=0.029 2,0.002 8).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喉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喉鳞癌浸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材料实验于2002-04/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为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试剂盒.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蜡块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的表达,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5例喉鳞癌和癌旁非癌组织冻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主要结局观察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喉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0例喉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1%(54/70),癌旁非癌组织为5.7%(4/70)(P<0.01).35例冻存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74.3%(24/35),癌旁非癌组织为5.7%(2/35)(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在浸润深度为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并且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Western-blot显示28 ku(基质金属蛋白酶-7酶原)和19 ku(活化型MMP-7)条带吸光度值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强阳性组预后较弱阳性组及阴性组恶劣(Log-rank=4.755 9,8.951 3;P=0.029 2,0.002 8).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7与喉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喉鳞癌浸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44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伴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decan-1的表达,并同时检测p5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有Syndecan-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10例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2.7%(10/44),癌旁正常组织中Syndecan-1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χ~2=9.14.P<0.05)。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2例有Syndecan-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2/35),不伴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8例检测到Syndecan-1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9%(8/9),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1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两组间差异明显(χ~2=23.66,P<0.05)。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Syndecan-1 mRNA的表达低于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χ~2=6.18,P<0.05)。结论:Syndecan-1 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mo及Gli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o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38)、14.3%(5/35)和63.2%(43/6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亦依次增高,分别为2.6%(1/35)、17.1%(6/35)和70.6%(4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mo及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Smo及Gli1 mRNA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 mRNA、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 mRNA表达与宫颈病变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2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58例,子宫肌瘤患者62例。均行病理诊断,对比不同患者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量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不同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R1 m RNA、Tiam1 mRNA表达量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KM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患者、低表达患者TNFR1 mRNA、Tiam1 mRNA生存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组织中存在TNFR1 mRNA、Tiam1 mRNA异常表达情况,且与分期、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喉癌患者的原发灶50例,癌旁组织34例,正常组织22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MP-2 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研究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T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MP-2 mRNA在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其表达量在原发灶、癌旁(淋巴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分期、淋巴结的转移无关。结论:MMP-2 mRNA在喉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在原发灶中表达最高,其量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分期、淋巴结的转移无关。可能是肿瘤浸润转移的一个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6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表达情况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60例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表达,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有更高量的表达(P0.01)。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31/60),18.33%(11/60)(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胃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 -选择素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 2 5例乳腺纤维腺瘤、2 8例乳腺导管内癌、5 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 -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 -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2 .0 % ( 3 /2 5 )、3 9.3 % ( 11/2 8)、74.0 % ( 3 7/5 0 ) ,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且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提示P -选择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p2 7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链霉菌亲生物素 -过氧化酶法检测宫颈癌中 p2 7蛋白表达。结果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宫颈癌中为 19% (9/48) ,而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为高表达。细胞分化程度中 ,Ⅰ级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Ⅱ级及Ⅲ级 (P <0 .0 5 ) ;不伴淋巴结转移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 3 2 %(8/2 5 ) ,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2 7蛋白表达率 4% (1/2 3 ) (P <0 .0 5 )。结论p2 7与宫颈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对p2 7蛋白进行检测可为诊断宫颈癌及临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腋窝淋巴结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形态、大小、数目等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其血流分布,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51例检出淋巴结肿大,敏感性64.5%(51/79),其中可疑淋巴结转移27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5例,敏感性92.6%(25/27)。结论高频超声是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淋巴结横径(T)〉5mm,纵径/横径比(L/T)〈2,可作为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等声像图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patient's age, tumour size, histological type and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s well as involvement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are decisive for prognosis and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Moreover these parameters reflect the achievement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he surgical standard of treatment of breast carcinomas. Therefore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510 cases diagnosed from 1984-1987. Non-invasive carcinomas were diagnosed in 4%. 75% of them were classified as intraductal carcinoma and 25% as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96% of the tumours were invasive at time of diagnosis.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NOS-type) was found in 70.2%,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n 12.3%. 3.2% of the tumours showed both ductal and lobular differentiation and 2.3% corresponded to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with a predominantly intraductal component. Medullary and mucinous carcinomas were detected in 2.1% and 2% of cases, respectively. Papillary carcinomas were observed in 0.9%, the frequency of other histological types was less than 1%. 44% of the tumours corresponded to UICC-category pT1, 38% to pT2, 6% to pT3 and 8% to pT4. A meaningful correlation of tumour size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involvement was possible in only 906 cases, in which 10 or more lymph nodes were verified histologically.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re detected in 23% of tumour category pT1 and in 47% of category pT2. PT3- and pT4-tumours metastasized to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77 and 86% of cas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KA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预测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其对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的作用;通过对胃癌组织KAI1蛋白的表达,评估胃癌浸润和转移的潜能,判断预后,及对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胃癌患者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的KAI1蛋白表达分别进行检测。手术标本病理均证实为胃癌,周围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6cm以上。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30例胃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阳性6例,占2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AI1蛋白阳性表达28例,占93.3%,两者有显著差异。KAI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KAI1蛋白在胃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KAI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KAI1基因具有抑制胃癌浸润和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47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全喉切除术后的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8例因喉鳞状细胞癌行全喉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108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有48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有8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者预后差。48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中,有18例颈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全喉切除手术之前,30例颈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全喉切除手术之后。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比声门型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1),T3和T4期患者比T2期患者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1)。结论:颈淋巴结转移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常见现象,外科医师应警惕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的高转移特性,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晚期和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应进行密切的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约占食管癌患者的20%左右,预后差[1,2]。我们总结了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13例,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患者生存情况,为今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4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锁骨上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方法对96例甲状腺癌患者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96例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病理证实8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个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检查显示:(1)转移性淋巴结中74个(74/88,84.1%)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16个(16/88,18.2%)呈融合状;(2)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边界不清(76/88,86.4%)和内部回声不均(71/88,80.7%),其中淋巴结内见细小钙化灶50个(50/88,56.8%),淋巴结内见液化10个(10/88,11.4%);(3)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血供丰富(42/56,75.0%)。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华墨汁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识别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宫颈癌周围正常组织内分4点注射中华墨汁每点1ml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盆腔淋巴引流区域内黑染的淋巴结。结果21例患者中可识别SLN20例,成功率为95.2%。3例淋巴结转移者SLN阳性,SLN对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准确性100%。结论中华墨汁用于示踪宫颈癌SLN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0例大肠癌标本组织及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STAT3蛋白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和33.3%,STAT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低分化组和高TNM分期组VEGF吸光度均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和浸及浆膜层组VEGF吸光度均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结论 STAT3蛋白与大肠癌有关,其高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STAT3和VEGF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