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门芯结扎脐带二次剪脐术的最佳时间和方法,减少新生儿二次剪脐术后出血和脐部感染,缩短脐部愈合时间。方法:经筛选出的新生儿240例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随机分成4组:明胶海绵组(A组)、云南白药组(B组)、残端未包扎组(C组)三组剪脐时间均为出生24h,脐带干枯组(D组)二次剪脐时间在出生48~72h。结果:①新生儿剪脐24h和7天后脐部出血情况分别为:C组出血例数明显增加,A、B、D组与C组比较,χ2=32.64、P<0.001,χ2=65.17、P<0.001。②剪脐7天后脐部分泌物情况:B组脐部分泌物增加,脐部潮湿。A、C、D组与B组比较,χ2=32.99,P<0.001。③剪脐后脐部愈合时间比较:D组愈合时间最短,与其它3组组间比较,P<0.001。结论:根据脐带的干燥程度决定剪脐时间,再配合应用明胶海绵压迫包扎,将大大减少脐带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缩短脐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孙境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45-145
新生儿二次剪脐是出生48h左右剪去残留脐带,人为干扰脐带脱落,促进脐带愈合。为提高二次剪脐质量和减少感染、出血的发生,随机抽取1268例在我院分娩二次剪脐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出生时体重在2 500g以上,身长47cm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新生儿.根据本院三年来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3 682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断脐时间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娩出至结扎脐带时间长短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对536例新生儿娩出至结扎脐带按时间不同分为A组(<1min)、B组(≥1min)。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中五项指标情况(即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和皮肤颜色的得分)。结果: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五项指标中,呼吸和皮肤颜色两项指标的评分A组高于B组(P<0.01);出生5min Apgar评分五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新生儿Ap-gar低评分(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娩出后结扎脐带以1min内完成较合适。娩出至结扎脐带时间过长会增加新生儿出生Apgar低评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出生的新生儿行二次断脐后疗效的观察。结果:新生儿全部脐部干燥无渗血渗液,脐部呈自然脱落状出院。结论: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脐炎是因娩出时断脐或出生后脐部护理不当 ,细菌污染引起的炎症 ,是新生儿特有的常见疾病。生后不久脐血管尚未闭合 ,脐炎时细菌可循此侵入血液循环 ,发展成腹膜炎或败血症。从我科近几年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 ,4 0 %的感染途径为脐部。脐炎的防治主要在于局部的清洁消毒与护理 ,可见脐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方法与结果1.1 全身治疗 如有发热、脐部红肿 ,应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治疗。1.2 脐部治疗、护理 ,应保持患儿脐部清洁、干燥 ,以免感染及再次被污染。1.3 患儿脐带脱落后 ,如发现潮湿 ,应用双氧水将脐部清洗干净 ,用 75 %…  相似文献   

7.
患儿 ,男 ,住院号 6878,其母孕 3 9+ 5周 ,双胎 ,孕 2剖 2 ,LSA。于 2 0 0 0年 4月13日经剖宫产娩出 ,系次子。新生儿体重2 2 0 0g ,出生后Apgar评分 6分 ,5分钟评分10分。生后查体发现脐带根部有一直径0 .5cm圆形鲜红色的粘膜面 ,未予特殊处理。因患儿体重低 ,系剖宫产儿故生后予以保暖 ,并预防性用药治疗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生后第 1天 ,吸吮有力 ,大小便正常。生后第 3天发生硬肿症 ,置入新生儿暖箱保暖并供给足够的热卡及药物治疗。生后第 4天 ,开始喂奶 ,但喂后即吐 ,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未解大便 ,但无腹胀。哭闹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对出生 2 4小时后脐带干燥的新生儿实行剪脐的效果 ,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对我院 5 0 0例新生儿剪脐的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 0 0例新生儿中 ,阴道分娩 389例 ,平均住院日数为 3日 ,剖宫产出生 111例 ,平均住院日数为 6日 (美容线缝合 )。 2 4小时至 36小时剪脐 330例 ,36小时至 48小时剪脐 137例 ,48小时至 72小时剪脐 33例 ,剪脐时脐部出血 85例 ,剪脐后 30分钟观察脐部渗血 5例 ,剪脐后 36小时 ,发现脐部感染1例。1.2 方法1.2 .1 原断脐法 :10 0例 ,断脐方法采用原来方法 ,即处理脐带是用 1…  相似文献   

9.
脐带有无残端出血、脱落时间长短,小血肿及感染现有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结扎的好坏。该文综述从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生后24 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胆红素峰值等比较早期断脐与晚期断脐的利弊。目前,国内文献多支持脐带停止搏动后再结扎脐带对婴儿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例新生儿脐膨出病例。  相似文献   

11.
12.
57例新生儿脐炎致病菌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脐炎大多是由于胎儿娩出后 ,对胎儿脐带结扎时消毒不严格 ,以及家长对婴儿的纸尿裤换洗不注意或是换洗不勤快 ,导致新生儿脐带细菌感染。新生儿脐炎严重危害婴幼儿身心健康 ,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现将 5 7例疑似脐感染者脐分泌物培养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9~ 2 0 0 1年 ,在我院临产的疑似脐感染婴儿 5 7名 ,其中男婴 31,女婴 2 6 ;最大年龄 30天 ,最小 1天。2 方法 由临床医生采集标本 (脐分泌物 )后 ,立即送检 ,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放入 35℃孵箱培养 18~ 2 4小时。将有细菌生长者 ,按AR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板…  相似文献   

13.
李怀迟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68-68,70
新生儿出生后结扎的脐带一般在3~7d干瘪、脱落,如果切断脐带时受污染,即可引起脐部感染。脐炎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软组织炎症,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破伤风的主要感染途径。现将我院98年以来所诊治的新生儿脐炎78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两次断脐法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危及婴儿生命.我科应用新技术进行两次断脐,成功控制严重感染的发生,5年来共450例新生儿,无1例发生脐部感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生儿的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弱,抵抗力极低,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由于金黄色葡萄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硬肿症等,更易并发医院内感染导致新生儿死亡,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组就252例新生儿脐炎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魏伟  罗小远 《工企医刊》1997,10(6):47-48
笔者现将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脐炎的47人病原菌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存在脐轮红肿,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部分有恶臭而行分泌物培养,经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0例新生儿,依据新生儿断脐时间不同分为快速断脐组(新生儿在出生15 s内断脐)162例和慢速断脐组(新生儿在出生30 s后断脐)138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2h、出生2d及出生3d的总胆红素(STB)及胆...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及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观察。方法对收治122例新生儿脐炎作了调查。结果新生儿脐炎发生主要原因脐部护理不当占65%,断脐操作方法不正规占25%,其它占10%。脐炎除常规处理,加用云南白药治疗疗效好,效果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很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15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作脐炎分泌物及血液病原菌分离和药敏实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50例脐炎患者脐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136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n=40)、表皮葡萄球菌(n=20)、大肠埃希氏菌(n=18)、阴沟肠杆菌 (n=11)、肺炎克类雷伯菌 (n=1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西地酸、呋喃妥因、奎宁始霉素-达福普汀等敏感率较高。 【结论】 及时总结分析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期特有的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为此,我们对我院收住的患新生儿脐炎的35例患者进行脐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探讨其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现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我院近3年来收住的新生儿患者,分别患“新生儿脐炎”或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或“新生儿肺炎”或“新生儿脓疱疮”等。1.2方法1.2.1标本采集所有病例标本均为在患儿脐部未消毒前用无菌棉拭子拭取的脐部分泌物。1.2.2细菌培养将标本立即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35℃培养24~48h,对分离菌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鉴定。1.2.3药敏试验采用的抗菌药物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2结果2.1病原菌分布35例新生儿脐炎患者脐部分泌物共培养出31株病原菌,阳性率为88.57%。病原菌种类有8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6株,占51.61%;革兰氏阴性菌15株,占48.39%。(表1)。2.2药敏试验结果将以上病原菌常用抗生素随机做药敏试验,以上所有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均为敏感,耐药率为0;10株细菌做头孢噻污钠药敏试验,无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