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志城 《心电学杂志》1996,15(3):101-102
患者女,68岁,因晕厥、阿-斯综合征频繁发作1天入院.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20余年.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示:P波规律出现,P-P间距相等,为0.74s(频率81次/min),多数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以Ⅱ为例QRS有以下3种形态:(1)R_(3、8、13)形态时限正常,P-R间期恒定为0.19s,为窦性激动下传夺获心室.(2)R_(2、12)提早出现,宽大畸形,形态迥异,联律间期基本固定(0.56—0.58s),为多形  相似文献   

2.
部分性双侧束支阻滞昝亚平室内传导阻滞的表现既不同于典形的双束支,也不同于三束支阻滞,还常认为是一组特殊的双侧束支阻滞,现报道两例如下。例1,患者女性,46岁。急诊入院,感胸骨后疼痛。畏寒发热.BP:70/40mmHg(9/5kPa),HR:106次:...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72岁。因胸骨后闷痛伴头晕、乏力 2d入院。既往健康 ,嗜酒。入院后急查心肌酶谱示谷氨酸转氨酶134U/L ,乳酸脱氢酶 5 5U/L ,肌酸磷酸激酶 4 79U/L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2 3U/L ,入院前门诊心电图 (图 1、2 )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入院后给予吸氧、硝酸甘油 +多巴胺、地塞米松、肠溶阿司匹林及二磷酸果糖等治疗 ,病情缓解后出院。图 1 入院时的 12导联心电图梯形图中数据分别为心房周期、PR间期、心室周期 =心房周期 +PR间期递增量图 2 患者入院时Ⅱ导联心电图梯形图分析患者入院当天门诊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图 1)及…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8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气促半月并晕厥1次"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图1为患者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R1~R5之间,PP间期620ms,频率97bpm,RR间期基本匀齐1160~1180ms,频率52bpm,QRS波时限140ms,呈左束支阻滞型,P波与QRS波无关,R6明显提前,其前有窦性P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观察与组织学研究确定了大部分的完全性房室阻滞是由双侧束支主干阻滞所引起。而房室结及希氏束阻滞只占少数。因此,双侧束支主干阻滞的早期诊断对预防、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1]。另外,该种阻滞的心电图构成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房扑合并A型交替性文氏及右束支倒文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6 9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本图为心电图Ⅱ导联(图 1)示 :FF周期 0 2 2s ,频率为 2 75次 /min。RR间期呈长短两种 ,短RR为房扑 2∶1,FR为 0 2 1s,QRS呈Rs型 ,宽度为 0 0 7s。长RR为房扑 4∶1,其前FR为 0 30s ,然后连续三个F波脱落 ,构成交替性文氏。房扑 4∶1之后的第一个下传的R波呈rsr′s′型 ,宽度为 0 12s,之后下传的QRS波宽度分别为 0 10s ,0 0 8s,至恢复正常 ,构成右束支倒文氏现象。心电图诊断 :房扑合并A型交替性文氏及右束支倒文氏现象。图 1 Ⅱ导联连续记录 ,说明见文内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发生率情况.方法 分析108 610例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分别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108 61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资料,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9例,占0.18%;右束支阻滞3 794例,占3.49%;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707,P=0.191),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09.874,P<0.05);右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986.046,P<0.05;Х^2=1 483.286,P<0.05).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发生率较高,应定期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6岁。因反复心悸、胸闷气促加重2d于2001年9月14日入院。有高血压、冠心病史14年。体检:BP 150/80mmHg,P 42次/min,R 18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影向左扩大。当天门诊心电显示(图1A):窦性心律;R—R间期0.76s,P—R间期0.34s,额面心电轴+90°,QRS波时间0.14s,V_1导联呈rsR′型,V_3~V_6的S波粗钝错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提示双侧束支传导阻滞(P—R延长显著可能伴有房室结一度阻滞)。入院第4d复查心电图(图1B)示:当R—R≤0.68s,P—R间期0.24s,额面心电轴间歇性左偏-69°,肢导联间歇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图形,Ⅱ、Ⅲ、aVF导联呈rS型、Ⅲ  相似文献   

9.
患男性,46岁。因突感不适、晕厥、猝然倒地,急送医院抢救。立即行心肺复苏。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心电监测显示(如图Ⅱ导联):系列较规则的宽大畸形QRS波,时限0.12s,形态相同,振幅呈交替改变,R-R间距呈短长交替的规律特点。室率平均146次/min。全图仅在R6的T波上可见一P'波,因此心房活动性质不能肯定,有存  相似文献   

10.
双侧束支阻滞致心室停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5 7岁。胸闷、心悸 1年 ,2 0 0 2年 4月出现阵发性黑朦、晕厥 ,每次发作持续 5 - 6分钟伴有抽搐。外院多次常规心电图均示右束支传导阻滞。 2 0 0 2年 5月 6日因突然晕厥急诊入院。体查 :血压 14 5 / 6 4mmHg ,心界不大 ,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心影不大 ,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 ,狭窄程度 75 %。临床诊断 :冠心病。常规心电图为窦性心律 ,心电轴不偏 ,PR间期正常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携带动态心电图过程中 ,患者反复出现短暂头晕 ,其中在 10时左右发生晕厥并持续 2 0余秒钟。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7岁,因心悸1周入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V_1导联连续描记(附图)示窦性心律稍有不齐,QRS波群呈rS型,宽大畸形之QRS呈rsR'型,其偶联间期明显不等,然而又没有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内文氏现象的特点,故可排除折返性期前收缩。上行末一QRS波至下行QRS_(1—4)皆为室性心搏,但R'-R'间期不等,前4个心搏成对出现,即短R'-R'间期与长R'-R'间期交替出现,而长R'-R'间期又小于2倍的短R'-R'间期,令人疑及并行性室速(周期0.52s,频率约115次/min)伴文氏型传出阻滞,然而有时又可能为顿挫性文氏型传出阻滞(如下行R_4后未出现R'成对,即说明发生顿挫性文氏型传出阻滞),加之窦性心搏  相似文献   

12.
赵军  魏森林 《心电学杂志》1993,12(2):106-106
患者男性,48岁。临床诊断:心肌病?心电图V_1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示:每5个P 波、3个不同形态的QRS 波群为1组,共选择5组。窦P 频率为0.72s,第1、6、11、16、21个P 波后有一基本正常的QRS 波群,P-R 间期0.22s。第3、8、13、、18、23P 波后下传QRS 波群呈CRBBB型,P-R 间期0.12—0.16s。第4、9、14、19、24个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心电图。基本心律为窦性,PP间期800~1160ms,PR间期160ms,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正常。其间可见8个代偿间期不完全的房性早搏(简称房早,P1~8),...  相似文献   

14.
伪装性束支阻滞(Masquerading bundle branch black,MBBB)为一组特殊表现形式的心电图改变,它既不同于单侧或双侧束支阻滞,也不同于典型的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因此将这一类双束支阻滞冠以“伪装性”。MBBB主要用于描述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有关的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可能为一组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再伴有室内终末传导延缓或心室肥大或前壁心肌梗死等不同的组合形式。绝大多数MBBB由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引起,故属于双支阻滞范畴。  相似文献   

15.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魏金斯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金斯基现象多发生在房室结内,常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发生在束支内的则十分罕见。房室传导阻滞和左束支阻滞中的魏金斯基现象均有报告。现报道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发魏金斯基现象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房性激动伴随心室反应的不规则现象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实质上就是隐匿性传导的程度不同而已。在临床心电图中 ,常见的是交接区内 1层或 2层阻滞现象 ,而 3层阻滞现象则少见。患者老年男性 ,阵发性胸痛 ,临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示 (如图 1) ;系列快速而规整的心房波 ,形态相同 ,间距相等 ,等电位线消失 ,房率 2 5 0次 min ,室率不规整。心电图诊断 :心房扑动 (AF)伴交接区内 3层阻滞及文氏现象图 1 心房扑动伴交接区内 3层阻滞及文氏现象讨论 梯形图显示 ,在交接区近端以 2∶1的比例在此水平下传 ,表明有效不应期超…  相似文献   

17.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时应想到两种可能:合并有其他改变影响,或不是真的左束支阻滞。结合临床分析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助进步诊断。现结合一例矛盾的左束支阻滞(LBBB)心电图动态变化分析讨论如下。临床心电图资料患者女性,60岁。胸闷、气短伴咳嗽1周,加重2d,于2013年7月17日入院。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19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图 1) 导联为非连续记录。 、a VL、 导联上行中 3个 R波成组出现 ,均未见窦性 P波 ,QRS时限 0 .0 8  作者单位 :2 76 80 0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顾法霖、顾方方 ) ;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林光田 )s,每组第 3个 R波前均有 1个倒置 P′波 ,P′R间期 0 .2 0 s,RR间期分别为 0 .6 6 s,0 .6 2 s,1.0 2 s,求出它的最大公约数为 0 .5 75 s,亦即交界性自律性心律的周期为 0 .5 75 s,频率为 10 5次 / m in,梯形图示 ,每组 4个搏动 ,前 2个只下传心室 ,第 3个既下传…  相似文献   

19.
朱萍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7-107
患者女,2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示窦性频率为115次/min(P-P间距0.52s),P波与QRS波无关,QRS时限增宽为0.14s,R'-R'间距呈规律性短、长交替,短R'-R'间距为1.32s,长R'-R'间距为1.80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呈3:2文氏型传出阻滞。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80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代之,房率约460次/min,R—R不规则。QRS波呈现3种类型:①第1、2、6、9个QRS呈室上性。②第3、4、5、7个QRS波为完全性左束支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