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77岁。因咳嗽、咳痰3年,加重10d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生。12导联常规心电图(图A)显示:P_(Ⅰ、Ⅱ、aVF、V4~6)直立,P_(aVR)倒置,P-R间期0.20s,QRS时间0.16s,QRS电轴-54°。V_1、V_2呈rS型,V_5、V_6呈Rs型,Ⅰ、aVL呈“R”型伴挫折,QT间期0.40s。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图为同步记录的V_1、Ⅱ、V_5导联。R_(1、3、9、11~13)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Ⅰ、Ⅲ、aVF及V_1导联窦性P波顺序出现,P-P间距不等,Ⅰ导P_1-P_2、P_5-P_6 0.96一1.08s,P-R间期0.22s,平均电轴十110°,QRS宽大畸形、时限0.12s,呈右束支、左后分支阻滞型,并伴有结下阻滞(称第1组).P_2-P_3、P_3-P_4、P_4-P_51.24—1.40s,P.-R间期0.18s,平均心电轴一30°,QRS为左束支阻滞型(称第2组).aVF导联R_(1、4、8、11)图形同第1组,P-R间期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0岁。临床诊断:心肌炎。 附图A示常规12导联。P_Ⅱ直立,P_(aVR)倒置。多数导联P波重叠于T波顶部(V_2导联明显)。P-P0.60~0.70s,P-R0.34s。QRS0.14s。Ⅰ、Ⅱ、aVF、V_4~V_6呈RS型,S波粗钝,V_1呈rSR′型,附图A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附图B示长Ⅱ导,与附图A同次描记。P-QRS-T均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图1示PⅡ、Ⅲ、aVF、V_3、V_6倒置,PaVL、aVR直立,P_(Ⅰ、V1)负正双相,心房率107次/min,为左房自身性心动过速。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心室率42次/min,是室性逸搏心律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P P间期匀齐,频率88次/min ,下传的P R间期逐渐延长,以下行最后一个6∶5文氏周期为例,其P R间期递增情况为0 .1 5~0 .1 6~0 .2 0~0 .2 2~0 .2 4s,后继一个P波漏传,或称QRS波群脱落,房室传导比例呈3∶2~6∶5。P波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振幅相同,时限>0 .1 2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见图1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Ⅲ度左束支阻滞并发Ⅱ度Ⅰ型右束支阻滞(亦可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讨论 本例心电图窦性下传的P R间期逐渐延长,然后发生QRS波群脱落,房室…  相似文献   

6.
左束支阻滞远比右束支阻滞少见,有关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20年来见到的50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并讨论如下。资料和结果一、性别及年龄 50例CLBBB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4—85岁,平均56±0.4岁。40岁以上者占90%。二、诊断标准 1.QRS增宽时限≥0.12秒;2.V_6、V_6Ⅰ呈宽大、切迹的R波,一般无q波,V_1、V_2呈QS或rS型;3.ST-T改变与QRS主波方向相反;4.除外预激综合征和室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5岁.高血压病史2年,近来反复心悸伴晕厥而就诊.体检无明显异常.心电图(附图)示:多数导联QRS波群起始部可见“δ”波,P-R间期0.11s,比正常者明显缩短,QRS波时限0.18s,各导联QRS波群终末部明显增宽、粗钝.V_1导联呈R型伴错折,Ⅰ、Ⅱ、aVL,V_1—V_6导联S波粗钝.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女、70岁,因反复晕厥入院。门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V1导联连续记录(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83bpm。下传心室QRS波呈左、右束支阻滞型,且不固定比例交替。同时PR间期亦呈长短交替,长短PR间期差>0.06s,其中右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长,约0.16s,左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短,约0.08s,两者形成十分固定的"匹配"关系。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还出现较长时间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其前也分别呈现固定的长短两种PR间期(图略),上述情况可以排除室性期前收缩,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快径路经左束支下传心室,慢径路经右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性,42岁,因胸闷不适入院,体检;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二肋间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杂音.X线提示:主动脉结位于右侧,心影位于右侧,右心缘相当左心缘弧度,胃泡位于右侧隔下.B超示肝胆位于左上腹,右位腹主动脉.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在右前胸探及,呈镜像有位心,右房右室增大(位于右胸左侧);右室流出道增宽,肺动脉内径25mm.彩色多普勒示:房隔处呈左房向右房红色分流,束宽约1.8~2.2mm.印象①镜像右位心;②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心电图示:P波Ⅰ、Ⅱ、Ⅲ、avF、V_5、V_6均倒置,avR直立,P-R间期0.16s,P-P间期1.08s,QRS间期0.11s,QRS终未部分明显增宽,V_1-V_6R波振幅递增不明显,T波V_1~V_6均倒置.将左右手导联线互调后加作V_3R~V_6R,R波逐渐递增,PⅡ倒置,PavR直立,P-R间期0,18s,avR R/Q>1,V_1导呈fsR’,心电轴-45°,SⅢ>SⅡ,RavL>R I及RavR.心电图诊断:(1)左房心律,(2)镜像有位心,(3)双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  相似文献   

10.
完全性左束支诊断的传统标准包括:QRS波时限≥0.12s;V5、V6导联R波宽大伴切迹;V1导联QRS波呈QS形或rS形;并有继发性ST-T改变。2011年Strauss提出真性左束支阻滞的新概念及标准。[心电图诊断标准]Strauss在传统左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上提出3点补充意见:①V1、V2导联的QRS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 患者男,10岁。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伴紫绀6年,加重3天就诊。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室间隔缺损。附图A示P_(Ⅰ、Ⅱ)倒置,P_Ⅲ负正双相,P_(aVR)直立,P_(aVL、aVF)倒置。V_1—V_3的R波逐渐变低,S波逐渐变浅,V_4—V_5的R/S=1,V_6呈qrs型。V_1、ⅡV_5长  相似文献   

12.
房颤、双束支阻滞、室性并行心律伴折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6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中P波消失,f波代之。额面电轴左偏-43°。Ⅰ、aVL呈qRs,Ⅱ、Ⅲ、aVF呈rS,S_Ⅲ>S_Ⅱ,QRS>0.12s,为左前分支阻滞(LAFB)(图略)。图1为同一帖心电图,V_2、V_5分别为连续记录。QRS形态多样,①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型:V_(2-(?))R_(1、2),V_(2-(?))R_(1-4、6-8),V_(2_(?))  相似文献   

13.
食管导联鉴别分支型宽QRS心动过速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32岁。突发心悸胸闷2 h急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BP:128/75 mmHg。心电图示:心率180次/min,P波看不清,(融合于QRS之中),QRS时限:0.12 s。QRS:Ⅰ、aVL呈qRs型,Ⅱ、Ⅲ、aVF呈rS型,R_(aV(?))>R_(Ⅰ、aVR),S_Ⅲ>S_(Ⅱ、aVF),V_1呈rSR′型,V_4V_5呈RS型,R/S<1,V_6呈rS型。初步诊断: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②左前分支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急诊室用心律平针剂70 mg异静脉推注,3 h后,心率减慢,但仍未复律,拟行食道心房调搏。经食管导联检查  相似文献   

14.
室内三支阻滞是引起心室停搏和阿-斯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左束支分支间歇性阻滞者较为少见,兹报道一例于下。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患者男性,56岁.1982年6月30日因突然昏厥而入院.既往有心前区疼痛和反复昏厥史。临床拟诊:冠心病. 患者入院后第三天描记心电图(图1)示各导联窦性P波,P-R间期0.16”,QRS波宽大畸形终未部粗钝,V1呈R型,V5呈Rs型,I、aVL呈rS型,I、III、aVF呈qR型,电轴右偏+127°,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在后分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8岁,诊断潜在型克山病。于1972年11月17日作心电图常规9导联加V_(3R)导联(图1)示:Ⅰ呈qRS型,Ⅱ、Ⅲ皆呈rS型,且S_Ⅱ>S_Ⅲ,诊断左前分支阻滞无疑,但QRS时间宽达0.11s,且RaVR、SV_(3、5)宽钝,理应并存右束支阻滞。但V_1呈rS型,不支持右束支阻滞,加作V_(3R)导联呈典型右束支阻滞之rsR′型波。心电图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7岁,冠心病史十余年。胸闷、心悸5d。图为V_1~V_3导联的同步记录,图示,房颤QRS波大致可分为2种形态:①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其前R-R间期较短(0.68s)。②QRS波正常者,前R-R间期较长,(0.88~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72~0.84 s,为轻度窦性心律不齐。P-R间期0.13 s,下传的QRS波群绝大多数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上行R4及下行R2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一致(仅S波略深),其前无窦性P波(R4)或无相关窦性P波(R2),为舒张晚期交接性早搏伴轻度室内差异传导。早搏长间歇后第1个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呈正常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间距1.08 s时,下传的QRS波群正常,R′-R间距0.94 s时,QRS波群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0.84 s时,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讨论3相束支阻滞是一种随心率增快而出现的束支阻滞,当心率减慢时束支阻滞消失。发生此现象转变的最低心动周期称为临界周期,即>此临界周期时,束支阻滞消失,≤此临界周期时出现束支阻滞图形。临界周期在不同病例及同一病例不同时期不同,可有一定重叠。本例当临界周期≤0.94 s时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0.84 s时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不齐。附图(V_1导联)示P-P 间隔0.64″—0.68″,P-R 间期固定为0.37″。R_(1、3、5、8)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R_7呈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R_(2、4、6)为正常QRS 波。P_(3、6、10)后无QRS 波。与附图同时描记的9导联心电图示间歇出现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入院。诊断: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94年10月27日心电图:窦性心律,P-R间期0.21s,QR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宽0.16s,此图诊断有以下可能:(1)右束支为一度阻滞,左束支为三度阻滞。(2)双束支非一致性一度阻滞(左侧束支传导速度慢于右侧0.04~0.06s以上)。(3)一度房室阻滞并三度左束支阻滞。95年1月11  相似文献   

20.
梁苏女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0-100
患者男,40岁,因心悸3h来院急诊。既往有类似病史。体检:HRl50次/min,律齐,未闻杂音,双肺无殊。临床诊断:心动过速。即查心电图(附图A),各导联未见P波,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R-R间距均等,心室率171次/min。QRS波在I、aVL、V_6呈QR型,V_1呈M型,V_2—V_5呈rsR'型,V_2—V_6之R波振幅递减,加作V_(3R)—V(6R)呈Rs型,s波宽阔粗钝。T波:I、aVL、V_1—V_6倒置,aVR、V_(3R)—V_(6R)直立。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位心心电图改变。静注普罗帕酮7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