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睡眠性头痛是一种少见的与睡眠直接相关的原发性头痛.临床上以患者因头痛从睡眠中觉醒为特征,头痛多为轻到中度.本文简要综述睡眠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给个人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既往研究表明,在记忆再巩固时间窗内进行记忆提取消退任务能够有效降低人类及大鼠的觅药成瘾记忆自发恢复、续新及重建。睡眠是记忆巩固的最佳时期,与个体认知功能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结合睡眠与提取消退范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将从记忆再巩固理论、提取消退范式结合睡眠的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及展望,以期为药物成瘾行为干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是环绕在脑桥结合臂周围的灰质结构,主要由谷氨酸、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脑啡肽神经元组成。PB与下丘脑、基底前脑等觉醒核团有着广泛的神经纤维联系,特异性损毁PB可引起动物昏迷样症状。同时,PB向非快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核团腹内侧视前区投射,并接受来自面旁核的投射,激活面旁核中的GABA能神经元可促进NREM睡眠,表明PB可能参与NREM睡眠的调控。此外,快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会引起臂旁外侧核的兴奋。综上所述,PB在机体调节觉醒、NREM和REM睡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将就PB在睡眠-觉醒调节作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对53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相关睡眠参数。结果脑卒中后与对照组比较多项睡眠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后患者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后醒觉次数增多,睡眠效率低,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和REM活动度减少。结论脑卒中后患者睡眠结构发生改变,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差。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和REM睡眠活动度是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客观参数。  相似文献   

5.
张楼凤  孔晓明  郜见亮  陈领  王晨  孙艳 《安徽医药》2018,22(8):1514-1516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客观睡眠,探讨患者睡眠状况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34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21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抑郁症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总睡眠时间(TST)减少[(463.90±45.76) min比(426.57±83.85) min(P <0.05)],睡眠潜伏期(SL)延长[(20.47 ±5.94) min比(46.49±55.42) min(P <0.01)]、快眼动睡眠(REM)减少[(81.91 ±29.05) min比(55.66±39.76) min(P<0.05)]及快眼动睡眠比例(REM%)[(17.28±6.00)%比(12.91±8.65)%(P<0.05)]降低.(2)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的HAMD-24得分与N3(r=-0.353,P<0.05)存在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较正常存在明显变化;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越重,深睡眠时间就越少,睡眠紊乱状况也越重.  相似文献   

6.
成瘾记忆是一种畸形记忆,一旦形成很难消除。复吸是药物依赖状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临床治疗药物成瘾遇到的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反复出现。记忆包括获得、巩固、再激活、再巩固、消退等过程,其中再巩固是整个记忆的核心阶段。当记忆处于易变而敏感阶段时,原有记忆可被修饰、强化、改变甚至消除,这个不稳定状态被重新稳固的过程就是记忆再巩固。通过对再巩固的研究不仅扩展了对记忆本身的认识,而且对于临床治疗成瘾记忆等病理性记忆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DP受体(DPR)对小鼠睡眠-觉醒调节的影响。方法:在苯巴比妥麻醉下,于DPR基因敲除(KO)小鼠及其野生型(WT)小鼠大脑皮层及颈部肌肉分别植入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肌电(Electromyogram,EMG)电极,用EEG/EMG睡眠记录系统于20:00时开始连续记录24小时两种小鼠的脑电和肌电波,并用SLEEPSIG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小鼠表现出相同的睡眠一觉醒节律,且明时(8:00-20:00)及暗时(20:00—8:00)时相内两种小鼠的非快动眼(NREM)睡眠和快动眼(REM)睡眠总量无差异。但与WT小鼠相比,DPR-KO小鼠明时内的觉醒频率显著增高,NREM睡眠的平均时程显著缩短;且DPR-KO小鼠睡眠呈现低活性的θ波和高活性的δ波。结论:DPR在介导前列腺素D2诱导的睡眠中起着关键性调节作用。缺乏DPR将导致小鼠呈现低强度片段化的NREM睡眠和高警戒状态的REM睡眠。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抑郁多导睡眠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异常改变,与正常对照组及抑郁症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多导睡眠仪(PSG)对20例PSD患者和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SD组与正常组比较:睡眠潜伏期延长,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及维持率低,慢波睡眠减少,有显著性差异。REM睡眠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REM周期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REM潜伏期、密度、强度无差异。结论我们认为PSD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性变化是REM睡眠时间减少,原因可能与脑损害后大量兴奋性氨基酸等神经毒性物质释放和脑内5-HT含量减少有关。因其合并脑器质性损害等因素影响所以不能与原发性抑郁症一样以REM潜伏期(RL)缩短、REM密度增加作为PSD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给昆明种小鼠连续灌服复方天棘胶囊6~10d,采用跳台法及Y型水速路法测定其益智作用。结果表明该药物对记忆获得、记忆巩固、记忆再现3个不同阶段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大量研究证实咖啡因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但是咖啡因对人类长期记忆的调节作用却研究较少。近日,有研究者通过学习后给予咖啡因测试了咖啡因对记忆巩固的作用。结果表明,咖啡因能够促进24 h的记忆巩固,并且这种作用特异性针对记忆的巩固阶段,而对记忆的唤起则没有影响。因此得出结论:咖啡因能够促进人类长期记忆的巩固。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Daniel Borota等设计并完成了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获得、巩固、再现缺失障碍动物模型的智力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法制作记忆获得障碍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环己酰亚胺制作记忆巩固障碍动物模型,灌胃40%乙醇制作记忆再现缺失障碍动物模型;检测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障碍模型动物逃避潜伏期,错误次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络舒宁胶囊可以延长记忆障碍动物模型逃避潜伏期、降低其错误次数.结论: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智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芹菜甲素对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玉奎  渠广民 《齐鲁药事》2007,26(9):562-564
目的采用化学药物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损伤模型,研究芹菜素的促智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和电休克致记忆巩固障碍、30%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三种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其学习记忆能力为指标,考察芹菜素的促智作用。结果芹菜素(10、20、40mg.kg-1,i.g),能明显对抗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结论芹菜素能有效地促进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115-117
记忆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记忆能力是提高学习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把握记忆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中,有利于我们教学人员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小鼠和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复方枣仁水提物可明显减少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错误次数(P<0.01)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0.05),可明显减少记忆巩固障碍小鼠错误次数(P<0.05)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0.05)。结论复方枣仁可显著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计算机的记忆方式做为参照系,推测人脑的记忆机制,提出人脑记忆的物质基础是由多个神经元联接成的环路,环路中不同层次神经元的组合就构成了记忆代码,记忆的物质基础不是神经元内的蛋白质,而是神经元本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清宁颗粒剂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分别造成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采用Y型迷路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3种记忆障碍模型中,预先灌胃给予脑清宁颗粒剂5、10、20 g·kg-1,1次·d-1,连续7 d,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P<0.001).结论脑清宁颗粒剂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远志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耀春  王立为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254-1257
目的:研究远志提取物(Ept-Ⅵ)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动物学习记忆计算机在线检测系统,采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最大电休克和自然衰老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跳台试验和水迷宫实验对Ept-Ⅵ的益智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跳台实验中,连续灌胃给予Ept-Ⅵ30~120 mg·kg-1·d-1,1周可明显改善12月龄BALB/C小鼠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使其在获得、巩固、再现阶段停留在安全区时间延长,错误区时间减少;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2周对3 mg·kg-1·d-1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表现为小鼠在学习巩固阶段安全区时间延长,错误区时间减少;而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 2周可显著改善最大电休克(MES)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连续灌胃给予Ept-Ⅵ60~240 mg·kg-1·d-1,12周可以缩短亚硝酸钠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到达水迷宫安全平台/出口的时间。结论:远志提取物能够在学习的多个阶段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激是否损害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及其对海马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Arc)的影响。方法:(1)建立大鼠吗啡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给予不同的处理即暴露、应激、暴露后立即应激,观察应激对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的作用。(2)建立吗啡CPP模型,暴露6 h后应激,观察应激损害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是否存在时间窗。(3)处理测试后的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应激对吗啡CPP大鼠海马Arc表达的影响。结果:(1)吗啡奖赏记忆唤起后立即给予应激,其再巩固受到损害(P〈0.05)。(2)应激损害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作用存在时间窗(P〈0.05)。(3)暴露后给予应激组大鼠在CPP测试后海马CA1脑区中的Arc表达下降(P〈0.05)。结论:(1)应激可损害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且其作用具有时间窗。(2)应激损害吗啡记忆再巩固可能与其降低海马CA1脑区的Ar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记忆是困扰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医学生,记忆量大,内容抽象,无从下手。本文对如何提高生理学的记忆谈谈自己的看法:①理解是记忆的前提;②方法是记忆的基础;③强化是短时性记忆转为长时性记忆的手段,通过强化,巩固记忆。  相似文献   

20.
陈国广  任丽莉  韦萍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331-1334
目的:考察仁茹不同有效部位的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观察仁茹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仁茹醇提液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并能改善亚硝酸钠缺氧所致记忆巩固不良及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而仁茹水提液未见此作用.结论:仁茹醇提取物具有促进学习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