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盂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肉瘤样癌,手术切缘阴性。1例(45岁,T3N0M0)术后未行放疗和化疗,随访12个月,患者死于全身多处脏器肿瘤转移;1例(80岁,T3N0M0)术后未行辅助治疗,随访10个月,患者死于恶病质。2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个月(10~12个月)。结论:肾盂肉瘤样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预后不佳。术前不易确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肾脏癌肉瘤和肉瘤样癌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肾脏癌肉瘤和肉瘤样癌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癌肉瘤和1例·肾脏肉瘤样癌的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0岁、64岁。1例以右腹部肿块伴体重减轻就诊,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肾脏巨大占位性病变。另1例以右侧腰区间歇性疼痛伴全程肉眼血尿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肾巨大占位性病变,侵及。肾周筋膜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均行肿物根治性切除。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根治性肾脏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第1例患者肿块存在癌与肉瘤两种成分,癌成分为嫌色细胞瘤,肉瘤为平滑肌以及纤维成分混合来源,诊断为。肾脏实质癌肉瘤。术后3个月存活良好,目前在随访中。另1例诊断为。肾脏肉瘤样癌,侵及。肾周组织,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2个月后死亡。结论:。肾脏癌肉瘤和肉瘤样癌临床少见,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确诊有重要价值。根治性切除仍然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肉瘤样肝细胞癌: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组织来源及预后。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分析12例肉瘤样肝细胞癌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11例(91.7%)血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AFP升高9例(75%),10例病理切片中有典型肝细胞癌和肉瘤样组织,另外2例仅有肉瘤样成分,肉瘤样组织可分为梭形细胞、多形细胞及巨细胞三部分。肉瘤样组织中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阳性12例(100%)、Hepa阳性7例(58.3%)、AFP阳性4例(33.3%)、AE1/AE3阳性4例(33.3%)。结论肉瘤样肝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在我国同样与乙肝病毒密切相关,尽管本质上是上皮性癌,但其也有部分肉瘤的特性,如体积大,易侵犯肝包膜及周围组织,预后较若。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2012年4月~2020年4月我院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病人5例,分析病人症状体征、术前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手术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5例胆囊肉瘤样癌病人症状均无特异性。术前肿瘤标记物检查:CA-199升高2例,CA-125升高2例,CEA呈轻度升高1例,5例病人铁蛋白均明显升高,其影像学表现与胆囊腺癌无明显差异。4例行RO切除,1例R1切除,截止至末次随访时间,除最近1例病人术后8个月仍存活外,其余均未能获得长期生存。结论胆囊肉瘤样癌无特殊临床表现,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验,该类型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其发生率极低,仍需大宗病例及长期随访以寻求更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251例软组织肉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Shi YQ  Zong XY  Wang J  Li S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16-118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51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3.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4%、57.16%、52.41%、38.60%。总生存率1年81.01%、3年67.75%、5年60.79%、10年49.23%。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显示原发与复发、病理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部位、侵犯血管与否、解剖深度、切缘、主要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治疗、有无血行转移、手术方式对生存率影响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及手术切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提倡广泛切除术及三维切除,合理应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结肠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3年1月1日~2020年9月1日我院诊断为结肠肉瘤样癌的病人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信息和预后情况。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2岁(52~72岁)。1例血清CA19-9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肠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见强化。3例均接受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例为开腹手术,2例为经腹腔镜手术。病理均由低黏附性梭形肿瘤细胞组成,表达CAM5.2、Vimintin、INI1、BRG1。1例侵犯胆囊,1例淋巴结转移。随访截止,1例死亡。结论肉瘤样癌是肠癌的特殊亚型,生物学行为不良。确诊需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标志。根治性手术是获得良好预后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48岁。因右乳房无痛性肿块 1年于 1997年12月 19日入院。查体 :右乳头下方触及 3cm× 3cm× 3cm肿块 ,质硬 ,表面不光滑 ,与皮肤粘连 ,活动度差 ;无压痛 ,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未见其它异常。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 ,快速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 ,行乳癌根治术。病理检查 :灰白色肿块 3 2cm× 3cm× 3cm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粘连 ,切面实性 ,质地脆 ,呈半透明状 ;腋窝共检出淋巴结 12枚 ,体积为 0 5cm× 0 5cm× 0 5cm~ 1 5cm×1cm× 0 8cm ,质软。镜检 :瘤组…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5岁,农民.因发现阴茎肿物2年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阴茎头处一米粒大小肿物,伴轻微触痛,于当地医院行局部药物治疗无效后未行进一步诊治.1个月前患者因阴茎肿物逐渐增大伴表面破溃就诊于我院.既往史:10年前因包茎行包皮环切术.查体:阴茎头处见一大小约3.5 cm×3.5 cm ×6.0 cm菜花样肿...  相似文献   

9.
肉瘤样肾细胞癌常常具有侵袭性的临床过程 ,以疾病的快速进展为特征。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了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效果。 1987年至1998年 ,作者单位共收治了 10 8例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其中 96例 (89% )有症状 ,主要以疼痛和血尿为主。肉瘤样癌局限于肾内者 2 5例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肝肉瘤样癌(HSC)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案和预后情况,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HSC的患者病例资料。结果9例HSC患者中,男3例,女6例,年龄33~90岁。术前检查发现4例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升高。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肝肿瘤8例,误诊为肝脓肿1例。MRI检查肿瘤边界欠清,表现为“渐进性增强”或“周边增强”。9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平均肿瘤最大径(6.24±3.98)cm。AJCC分期:Ⅰ期1例、Ⅱ期4例、Ⅳ期4例。3例术后接受化疗,其中1例联合靶向治疗(安罗替尼+AG方案)。术后病理表现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为CK(+)的上皮样表型和不同程度的间叶样表型Vim(+)。随访截止2024年3月14日,患者术后生存时间1.6~29.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结论HSC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化疗联合靶向+免疫的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及复发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4个中心2004年4月至2020年3月间确诊的15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75例,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1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原发性HAS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组织学肝样分化区所占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仅含肝样分化区的HAS,称SHAS,以及混有普通腺癌的HAS,称MHA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并对比两组复发模式的差异。结果 与MHAS相比,SHAS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更高,更易出现术前肝转移,且合并肝切除比例更高(均P<0.05)。149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SHAS与MHAS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6.4%与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根治术后SHAS与MHAS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6.8%与52.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36)。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对于SHAS,脉管侵犯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67,95%CI 1.011~4.642,P=0.047);对于MHAS,病理T(pT)分期是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7)。144例根治术后HAS病人的3年累计复发率为38.8%(SHAS比MHAS:43.9%比33.8%,P=0.424)。117例HAS病人复发模式分析表明,根治术后HAS复发以远处转移(23.9%)为主,其次是多模式复发(8.5%),单纯局部复发(0.9%)或腹膜转移(0)少见。SHAS与MHAS在总体复发率、局部复发率、腹膜转移发生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及多模式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HAS肝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MHAS(22.6%比9.4%,P=0.048)。结论 与MHAS相比,SHAS术前AFP值更高,更易合并肝转移,且术后复发肝转移多见,随访应针对性进行监测复查。  相似文献   

12.
Li Y  Niu XH  Xu HR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964-969
目的 探讨影响肢体软组织肉瘤预后的因素,特别是外科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8例手术治疗的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其中男性128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46岁(9~98)岁.分析患者是否初治、肿瘤的大小(<5 cm、5~10 crn、>10 cm)、深度(深筋膜深层、浅层)、组织学分型(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其他肿瘤)、病理分级(FNCLCC系统Ⅰ、Ⅱ、Ⅲ级)、外科边界(囊内切除、边缘切除、广泛切除、根治切除)以及辅助治疗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7.5个月(1.3 ~ 128.1个月),总体3年、5年生存率77%和75%;复发率28%和37%;转移率35%和43%.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术前是否有转移可以独立影响生存率(x2=18.813、24.849、21.107,均P<0.05);是否为初治病例、组织学分型可以独立影响复发率(x2=21.915、12.192,P<0.05);病理分级可以独立影响转移率(x2=7.714,P<O.05).手术外科边界可以独立影响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x2=19.610、9.272,P<0.05).结论 外科边界独立影响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从而间接影响生存率.尤其对无转移的初次治疗的软组织肉瘤,手术是首选方案,手术外科边界达到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诊断、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96年至2005年收治成人原发性肾肉瘤15例,占同期收治794例肾肿瘤患者的1.9%。男6例,女9例。年龄36~68岁,平均50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10例,腹部疼痛2例,健康体检发现后腹膜占位2例,肉眼血尿1例。肿瘤直径6.8~22.5cm,平均13.4cm,均为单发。临床分期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4例。15例影像学表现具有肾恶性肿瘤的特征,但与肾癌或错构瘤鉴别困难。结果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因无法根治而行单纯肾切除术或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肉瘤6例、脂肪肉瘤3例、低分化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1例。13例随访3个月~8年,死亡10例,生存最长者为8年(脂肪肉瘤),最短者为3个月(术前已肝转移)。11例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者平均生存期33个月,4例行单纯肾切除术或肿瘤部分切除术者平均生存期8个月;平滑肌肉瘤组平均生存期22个月,脂肪肉瘤组为46个月,低分化肉瘤组为15个月。结论腹部肿块是成人原发性肾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否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讨miR-217、miR-454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经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 RT-PCR)检测miR-217、miR-454表达水平。分析miR-217、miR-454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HCC组织中miR-217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miR-45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Ⅱ期、低度分化、肝内转移、远处转移患者肿瘤组织的miR-217表达水平低于TNM分期Ⅰ期、高中分化、无肝内转移和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而miR-454表达水平高于TNM分期Ⅰ期、高中分化、无肝内转移和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miR-217表达组、高miR-454表达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低于高miR-217表达组、低miR-454表达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低miR-217表达、高miR-454表达是HC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HCC组织中miR-217呈异常低表达,miR-454呈异常高表达,miR-217、miR-454表达与HCC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侵袭转移以及预后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评估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121例四肢和躯干的原发性和局部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2例,占26.4%。肿瘤分级G128例,为23.1%;G241例,为33.9%,G352例,为43.0%。辅助放疗37例,辅助化疗41例。术后局部复发28例。5年局部控制率为72.3%。全组5年生存率为59.9%,其中96例局部复发肿瘤为59.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级、部位、大小及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表明:(1)广泛切除术是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手段;(2)局部复发肿瘤经治疗仍可获得满意效果;(3)避免不必要的围手术期输血有可能提高生存率;(4)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国内报告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1例,以25~35岁中青年男性多见,四肢占63.4%,尤以下肢多发,肿瘤生长慢,平均病程7年。单纯肿块切除27例,平均2.5年内7例复发,13例分别出现肺、脑、骨及十二指肠等转移,6例死亡,术后平均死亡时间1.5年;单纯切除术后化疗1例,于术后1.5年死于转移;单纯切除术后局部放疗1例,11年后死于肺转移;7例截肢者有2例于17年后死于肺、脑转移,5例生存;单纯切除加中药治疗2例,随访4年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收集2014年10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胆囊癌肉瘤方面的文献。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后,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及生存时间等;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Kaplan-Meier估计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与可能的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86例(包括本院的1例)患者纳入了研究。其中,男25例,女,61例,男女比例为1∶2.58,平均为64.1±11.5岁,国内病例数为25例,国外为61例。右上腹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胆囊结石。Ⅲ、Ⅳ期的患者占多数(AJCC分期)。肿瘤大小平均为7.03±3.67 cm。CSGB病理特征中上皮成分主要腺癌,间叶成分中最常见的是梭形细胞,最少见的是骨样细胞。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4%、17.85%和11.90%。Log-rank检验生存率在组间的差异,发现肿瘤生存期国内的患者短于国外(χ2=5.23,P=0.0222),Ⅱ期的患者长于Ⅲ期和Ⅳ期(χ2=16.82,P=0.0002),而在不同性别(χ2=0.15,P=0.6991)、年龄65岁与≥65岁(χ2=1.28,P=0.2582)及肿瘤直径7 cm与≥7 cm(χ2=0.03,P=0.8530)之间未发现生存差异。结论胆囊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有关,不同人种肿瘤生存期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软组织(soft tissue)是指除骨骼、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胶质以外的所有非上皮性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和脉管组织。各种实质脏器的支持组织(supportive tissue)也属软组织范畴。以往将起源于上述组织的肿瘤定义为软组织肿瘤,目前认为,包括软组织肿瘤在内的所有肿瘤均起自于多潜能性前驱细胞(multipotential precursor cell)或称干细胞(stem ce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为胆囊肉瘤样癌的进一步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4 例胆囊肉瘤样癌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51~69岁;除1例体检时发现胆囊占位外,其余3例表现为上腹部持续隐痛或明显疼痛;肿瘤标志物CA19-9、CEA、AFP均无异常;经B超或CT检查均诊断为“胆囊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均因肿瘤复发或疾病进展死亡,术后生存时间为1.5~7.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4.2 个月。结论 胆囊肉瘤样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目前主要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茎肉瘤样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阴茎肉瘤样癌,通过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大部分区域为梭形细胞肉瘤样,呈席纹状排列,较多大的单核样细胞和少数巨细胞,核分裂易见,少部分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区域.免疫组化检测梭形肉瘤样区域vimentin阳性,p63、CK14和PCK散在阳性,Ki67(40%),EMA阴性.鳞状细胞癌形态区域:PCK、CK14阳性,vimentin和p63散在阳性,EMA阳性,Ki67(60%).p53、p16、S-100、desmin、action阴性.结论 阴茎肉瘤样癌是阴茎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罕见类型,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在局部反复复发并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