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沉重负担之一,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新兴技术, 其精准、智能、高效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糖尿病足风险评估、监测与管理的不足。本文综述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创面图像分析、智能穿戴设备方面的应用现状, 分析在技术壁垒、数据质量及人才短缺方面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旨在为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足领域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负担高、生活质量差且长期预后不佳, 缓和医疗照护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为提供适宜的缓和医疗照护, 识别需要准入缓和医疗照护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对其开展照护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照护准入识别工具, 以期为我国心力衰竭缓和医疗照护的准入识别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在护理管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望成为提高护理管理领域效率和水平提高的重要突破点。本研究回顾了人工智能在护理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人工智能在护理人员调度、疾病风险管理、优化护理管理流程等方面的进展, 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护理管理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为今后人工智能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 也是以细胞病变为病理改变的血液病诊断的基础。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有效弥补人工显微镜检查方法的不足, 极大提高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工作效率, 很大程度上解决人力不足和劳动强度的问题, 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重复性, 便于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复检, 可以实现远程在线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和诊断等。但我国目前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仍是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主要方法, 为促进和拓展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自动化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研发生产商及临床检验专家应共同致力于推动自动化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的标准化, 加强其性能评价及验证, 不断提高其分析性能, 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推进我国血细胞形态学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并分析单纯心力衰竭与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口渴困扰和容量管理行为的差异, 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3—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490例心力衰竭患者, 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心力衰竭组和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口渴困扰量表(TDS)和容量管理行为量表调查, 比较两组口渴困扰和容量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单纯心力衰竭组257例,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233例。单纯心力衰竭组和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TDS总分分别为(25.72±2.86)和(30.79±3.11)分,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TDS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 其中两组在条目1、5、7、8及TDS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心力衰竭组和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容量管理行为总分分别为(13.69±1.95)和(11.73±1.88)分,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饮食管理得分和容量管理行为总分低于单纯心力衰竭组, 并发症监测得分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比较,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循证及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方法整体研究时间为2022年4—9月。在证据总结、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拟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初稿。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2年6—9月选取上海市16名心内科医疗专家、心内科护理专家、营养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Cr)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率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变异系数表示。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16/16), 专家Cr分别为0.908、0.917。第2轮函询一、二级条目的Kendall’’sW值分别为0.354、0.367(P<0.05)。第2轮函询各级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81~5.00分, 满分率为25.0%~100.0%, 变异系数为0~0.24。最终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包括6个一级条目, 36个二级条目。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案构建过程科学可靠, 内容全面具体, 可为...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发展至终末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安宁疗护能够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患者症状负担, 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本文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评估工具进行综述, 具体介绍评估工具的内容、信效度、优劣势, 并对现有的安宁疗护措施进行总结, 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构建适用于我国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宁疗护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与前白蛋白比值(Scr/PA)在心力衰竭合并肾衰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5日至2023年4月23日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合并肾衰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并计算Scr/PA。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根据数据类型, 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r/PA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血红蛋白(HGB)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判断 Scr/PA与NT-pro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心力衰竭组相比较, 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组甘油三酯[1.25(0.94, 1.81)mmol/L比1.07(0.76, 1.46)mmol/L, Z=-2.159, P=0.031]、D-二聚体[2.30(1.53, 4.67)mg/L比1.63(0.64, 2.96)mg/L, Z=-2.339, P=0.02]、NT-pro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 HE)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旨在分析HE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例儿童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发Loffler心内膜炎的病例, 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及临床分期。结果本研究中该病例为少年男性, 因间断腹痛腹泻40余天, 呼吸困难10 d, 进食极差3 d就诊, 血常规提示为HE, 超声提示Loffler心内膜炎, 患儿存在严重心力衰竭, 多脏器功能受累, 经积极治疗后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最终因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心室颤动死亡。结论 Loffler心内膜炎是HE的严重并发症, 发病率低, 临床罕见, 早期干预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分析与整合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App)进行自我管理的心理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PsycINFO、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移动医疗App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0日。按照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质量, 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 提炼出32个明确的研究结果, 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 最终综合得出3个整合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移动医疗App的积极体验、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移动医疗App的风险挑战、心力衰竭患者对移动医疗App的偏好和期望)。结论移动医疗App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效果得到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肯定, 患者感知到明显益处。未来研究应根据患者及家属个性化需求丰富App的功能内容及参与形式, 探索居家远程健康管理干预模式, 促进移动医疗App...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有效的康复策略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现代信息技术为脑卒中康复提供了新的策略。对物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区块链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形式、效果和不足进行综述, 为同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筛查超声技术在西藏地区乳腺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9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参加乳腺癌超声筛查的286例女性入组。研究分为4组:研究组1, 高年资乳腺专科超声医师人工超声筛查;研究组2, 本地超声医师使用智能辅助超声设备筛查;研究组3, 本地超声技师使用智能辅助超声设备筛查;研究组4, 本地超声医师人工超声检查。筛查阳性病例的病理结果及阴性病例的6个月超声随访结果设为金标准。结果 21例患者的27个病灶接受活检, 病理结果1个浸润性导管癌, 1个重度不典型增生, 6个纤维腺瘤, 5个乳腺病, 14个乳腺增生。265例筛查为阴性, 6个月超声随访结果依然阴性。研究组2、3、4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66、1、0.964, 0.935、0.769、0.943, 0.860、0.308、0.885。研究组2、3的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与研究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与研究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 P=0.055)。结论人工智能辅助乳腺超声筛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非乳腺超声专科医师及技师的筛查效能, 非常适...  相似文献   

13.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变化的相关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人工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 但存在的不足明显限制了其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检验效率高、重复性好、便于结果审核和确认等性能特点, 但该技术方法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 在应用时需要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检验流程和操作程序。为此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等3家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结合文献学习和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临床工作总结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术语和定义、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染色、临床应用范围、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阅片方式和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和报告、数据保存共享和再利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标准化共10个方面的内容, 提出了28条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明确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 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纳入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的原始研究及综述, 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患者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医疗机构情况4个类别, 包含患者预计生存期、心脏功能、高危生物标志物、运动状态、并发症与合并症、晚期治疗、患者主观意愿、复杂症状缓解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多次非计划入院、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机构软硬件资源12个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内容全面, 但部分指标评估标准不明确, 整体缺乏共识。未来研究者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遴选敏感性较好的评价指标, 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标准, 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失志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于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82例CHF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中文失志量表、中文版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简易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 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HF患者失志状况与影响因素。结果 282例CHF患者中男172例, 女110例, 年龄(62.29 ± 10.05)岁。CHF患者修订版中文失志量表得分为(30.30 ± 10.37)分, 处于高水平;BIPQ得分为(42.18 ± 13.94)分;FoP-Q-SF得分为(35.41 ± 7.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病程、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BIPQ得分、FoP-Q-SF得分是CHF患者失志状况的影响因素(t值为3.08~12.50, 均P<0.05)。结论亟需关注CHF患者的失志现状, 结合其病程、疾病分期、疾病感知、疾病进展恐惧状况, 制订系统、科学有效的失志干...  相似文献   

16.
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黄金标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作为心脏移植受者预后的关键性指标, 易受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心脏移植受者HRQOL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管理进行综述, 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探索有效改善心脏移植受者HRQOL的干预方法、构建系统化干预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简称电风暴)[1]系指24 h内发生≥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此时,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室电风暴的唯一有效方法[2] ,但β受体阻滞剂有其明显的负性肌力左右,因此,限制了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然而如果不能及时终止"电风暴"的发展,患者却随时会面临死亡的危险,预后恶劣.因此,合并心力衰竭的"电风暴"处理十分棘手.以下是我们治疗2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电风暴"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重型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中的严重情况,由于病情复杂,在经临床上积极的除去诱因、严格利尿、扩血管、限制高盐饮食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状态仍然持续存在[1]。研究[2]认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与持续过度的交感神经激活有关。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3]发现,长期、合理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AI)骨髓细胞识别技术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上的诊断价值及问题。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间经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认的白血病MRD患者65例, 调取其骨髓瑞氏染色涂片, 通过基于AI平台的分析系统对所有骨髓涂片进行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扫描及细胞分类。将AI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比例>3%者诊断为AI-MRD。按AI自动识别细胞数量, 将病例分为识别细胞数少于500组(L500组)18例、识别细胞数500~1 900组(B1900组)35例、识别细胞数大于1 900组(M1900组)12例, 组间病例无重合、遗漏。以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MRD结果为标准绘制每组患者人工智能检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各组曲线下面积(AUC)值和AI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按AI自动识别细胞数量分组后, L500组检测结果MFC-MRD+/AI-MRD+7例、MFC-MRD+/AI-MFC-2例、MFC-MRD-/AI-MRD+6例、MFC-MRD-/AI-MRD-3例;B1900组检测结果MF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 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网、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等网站和数据库, 以"心力衰竭"和"营养"为检索词, 检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文献, 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以及与本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25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 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 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5篇;最终总结了24条最佳证据, 涉及多学科团队建设、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需求、营养素推荐、液体入量管理、体重管理、营养干预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从7个方面总结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 临床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实际情况实施证据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