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素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转  汪晖  王志勇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3):208-210,F00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制作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模型;小鼠缺血时间20min,再灌流1h后制备血清,取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余制成肝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葛根素注射液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病理学损害,并使肝脏SOD活性和MDA含量几乎恢复正常。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肝保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肠缺血再灌注粒细胞介导肝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制Wistar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模型,分假手术组、对照组、长春新碱预处理组1糖皮质激素保护组4组。检测指标:肝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丙二醛、血清乳酸脱氢酶LDH5、肝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CyclinD1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与假手术组(SO组),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复灌后0,1,2,4 h肝组织CyclinD1 mRNA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在复灌早期(0,1 h),肝组织的CyclinD1mRNA表达明显增高.(0.568±0.112 vs 0.274±0.069,0.762±0.164 vs 0.348±0.093,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促进肝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CvclinD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阻断双后肢血流;LIR组以橡皮带阻断双后肢血流4 h后恢复血流灌注4 h;IPC组预先阻断双后肢血流5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5 min,反复4次后操作同LIR组;L-NAME组操作同IPC组,于松带前15 min静脉滴注L-NAME。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NO、ET-1、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IR组血浆NO、ET-1、MDA、ALT、AST含量和肝组织NO、ET-1、MDA、MPO含量均升高(P<0.05),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与IPC组比较,LIR组和L-NAME组血浆ET-1、MDA、ALT、AST含量和肝组织ET-1、MDA和MPO含量均升高(P<0.05),血浆及肝组织NO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L-NAME组与LIR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参与了肢体IPC对大鼠LIR后肝脏的保护效应,可能与NO抑制了ET-1的缩血管作用有关,也可能与减少白细胞过度聚集活化和减弱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亚低温(33~35℃)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犬随机分为三组,非缺血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组。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肝缺血再灌注组超微结构损伤较重;亚低温组超微结构改变较小,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线粒体保护较好(P<0.01)。结论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后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组织在缺血再灌注前后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肝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时HO-1mRNA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选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肝切手术中,分别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开放同时、手术结束关腹前取切缘旁肝组织10 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O-1mRNA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结果 肝组织HO-1mRNA的表达,在肝门阻断前为(0.2313±0.0575),肝门开放时为(0.8168±0.1972),关腹前为(1.2447±0.4403).这三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门阻断前HO-1mRNA的表达比肝门开放时少,关腹前HO-1mRNA的表达要比肝门开放时多.肝门阻断前的凋亡指数为(9.590±0.959)‰,肝门开放时为(5.800±0.939)‰,关腹前为(4.690±1.738)‰,这三个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门阻断前的肝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而肝门开放时肝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关腹前.相关性分析: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开放同时、手术结束关腹前,肝组织HO-1mRNA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呈高度负相关.结论 HO-1作为细胞和组织应激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HO-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缺血再灌注时的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SIN-1对急性缺血性肾衰(IARF)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ICAM-1和整合素β2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O供体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及炎细胞浸润的影响,同时进行肾功能测定.结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进行性增强,于再灌注24h达峰值,以外髓直小血管表达显著,整合素β2阳性细胞同样于再灌注24h达峰值,以外髓明显;再灌注同时灌注NO供体SIN-1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表达增强,减少局部炎细胞浸润,改善肾功能.结论NO供体SIM-1可通过抑制肾组织ICAM-1的表达及炎细胞浸润,发挥对急性缺血性肾衰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I/R)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与小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正常对照组(10只),Ⅱ组:缺血组(10只),Ⅲ组:I/R组(50只)。Ⅰ组由三通管放血立即处死。Ⅱ、Ⅲ组10min内放血至血压为40mmHg,并维持45min。Ⅱ组缺血45min后处死,Ⅲ组缺血45min后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分别于再灌注1、3、6、12、24h时点处死。免疫组化染色观测ICAM-1在各组大鼠脑、肾、四肢肌肉的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并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小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 (1)Ⅰ组脑、肾及四肢肌肉的小动脉ICAM-1不表达;与Ⅰ组比较,Ⅱ组ICAM-1在大鼠脑、肾及四肢肌肉的小动脉的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再灌注1h脑、肾及四肢肌肉的小动脉ICAM-1表达上调(P〈0.05),再灌注3h肾及四肢肌肉的小动脉ICAM-1表达达高峰,再灌注6h脑的小动脉ICAM-1表达达高峰,持续至24h;(2)光镜和电镜下Ⅱ组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轻微损伤,Ⅲ组损伤加重,以再灌注3h损伤最为显著。结论 ICAM-1在大鼠小动脉表达上调介导了I/R小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机制与活性氧、中性粒细胞、Kupffer细胞、钙超载密切相关。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细胞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点及在体内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的机制、参与抗结核免疫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Fas-siRNA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4,25(4):322-325
  相似文献   

11.
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是临床外科较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赟鹏 《医学综述》2001,7(2):111-112
休克、肝大手术常不可避免引发肝脏缺血及血流再通后肝脏、全身多器官的损伤。因此 ,探索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he pati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e ,HIRI)机制 ,寻找保护缺血肝细胞、增强机体耐受力的方法 ,是一项极待解决的课题。1 HIRI的机制HIRI按时间可分两期 :缺血期和再灌注期。1 1 缺血期 其主要变化是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钙增多及其相应的损伤 ,但损伤多较轻微 ,仅活检可见肝细胞轻度浊肿、少数水样变性 ,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改变。1 1 1 代谢性酸中毒 氧和养料的中断使肝细胞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及Bc1-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ehemia-reperfusion组,IIR组)、丙泊酚组(propofol组,P组).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1,3,6 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Be1-2与Bax蛋白表达量,用TUNEL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 结果 与S组比较,IIR组和P组各时相Bd-2与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显著升高(P<0.05),IIR组各时相Be1-2/Bax比值均降低(P<0.05),P组各时相Be1-2/Bax比值均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P组各时相Bc1-2蛋白含量、Be1-2A3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降低(P<0.05).IIR组和P组不同时相间肝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肝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以6 h时相的最高.各组中1,3,6 h三个时相之间Bc1-2、Bax蛋白含量及Bc1-2/Bax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发肝损伤,且肝组织Bc1-2与Bax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Bc1-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所引发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地塞米松预处理是否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使用剂量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地塞米松2mg/kg组、4mg/kg组、6mg/kg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术前30min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小鼠,术前30min分别予以2mg/kg、4mg/kg及6mg/kg剂量的地塞米松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小鼠及缺血再灌注组小鼠开腹后用血管夹夹闭右侧肾蒂,生理盐水浸湿纱布覆盖切口置于32℃温箱45min,然后松开血管夹,恢复肾脏血流灌注,去除左侧肾脏,缝合腹部,术毕放回动物房。松开血管夹后24h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小鼠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小鼠,且肾脏病理可见其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组。2mg/kg组小鼠的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高于4mg/kg组与6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4mg/kg组与6mg/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可见2mg/kg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4mg/kg组与6mg/kg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4mg/kg组与6mg/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减轻程度与其使用剂量不完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HIRI)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4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缺血- 再灌注组(I-R 组)和缺血- 再灌注丹红注射液预处理组(DH组)。阻断I-R、DH 组大鼠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胆总管20min 后恢复血供,建立肝HIRI 模型。12h 后采血检测各组血清ALT 和AST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 I-R 组血清ALT、AST 水平较Sham组明显上升(P<0.01),肝组织病理学损害严重,ICAM-1 表达上调(P<0.01);DH 组ICAM-1表达则较I-R 组明显下调(P<0.01),ALT、AST 水平均下降(均P<0.01),肝组织病理学损害亦明显减轻。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HIRI 后的肝组织,该作用可能与下调ICAM-1 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用显微外科技术制备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获取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值,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光镜、电镜下均可观察到严重的肺损伤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ICAM-1表达及炎细胞浸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局部炎细胞的浸润是导致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及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观察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肾血管ICAM-1表达与肾组织炎细胞浸润的关系,探讨内皮细胞粘附性改变在急性缺血性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AM-1/LFA-1分子表达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分别阴断左叶及中叶肝脏的门静脉分支30min和60min。所有大鼠在去阻断血流48h后杀死,取肝组织做冰冻及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在阻断血流30min的实验组中,未见明显的肝组织学损伤,肝组织内ICAM-1及LFA-1仅有微弱表达,而在阻断血流60min的实验组中,肝组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在泌尿外科领域,针对局限性肾肿瘤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时需短暂夹闭肾动脉,造成肾缺血.多长的肾缺血时间不会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迫切需要明确的临床问题.目的 探究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中不同缺血时间对AKI发生的影响,为泌尿外科肾部分切除术缺血时间对AKI发生的影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临床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或减轻临床肝脏手术中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细胞凋亡测定法(TUNEL法)测定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肝门开放时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结论研究表明肝脏手术中,在肝细胞短时间(15min左右)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负相关,它并不是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