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7):624-628
与单药治疗或传统的阶梯治疗、序贯治疗等方法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组方简单(通常使用两种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多个高血压指南均建议使用这些单片复方制剂。现阶段,一方面,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另一方面,单片复方制剂在降压药中的使用比例却不高。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了有关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学术讨论,并制定本共识文件,系统分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明确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2.
1.新诊断的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可在起始治疗时即使用单片复方制剂。目前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但尚未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者,可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换用或加用复方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社区5287例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中,5种常用单片复方制剂复方罗布麻片、复方降压片、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利血平治疗1年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选择16个省2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基层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受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1年。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和随访资料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经济效果。结果与其他3种复方制剂比较,复方罗布麻片(29.2元)和复方降压片(32.9元)的年人均成本较低;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9.6±8.1)%,(8.6±8.0)%]和复方罗布麻片[(9.5±7.3)%,(8.5±8.8)%]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较大;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75.3%)和复方利血平(58.5%)的血压控制率较高。总体,复方罗布麻片和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的成本-效果比较低。结论在社区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方面,复方罗布麻片和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血压控制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基本途径,选择有效、安全和简便的降压治疗方案,实现平稳持久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证研究证据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新型自由联合或单片联合制剂(single-pill combination,SPC)是优化起始联合治疗的便捷方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改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治疗情况及控制率。方法选取2014年中国高血压筛查公益项目(iSTATUS)研究中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调查数据,总共纳入36家医院患者90 790例,记录患者血压、降压药物治疗情况、合并疾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项目。结果在所有心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为81.7%(74 148/90 790),65 483例(88.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41 778例(59.1%)血压得到控制(140/90mm Hg)。在降压药物选择上,钙拮抗剂使用率最高,为46.4%(30 384/65 48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为27.9%(18 270/65 483)。在所有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32 700例(49.9%)采用单药治疗,25 966例(39.7%)采用两种药联合治疗,6817例(10.4%)采用≥3种降压药治疗。在单药治疗患者中,钙拮抗剂使用率仍然最高,达47.3%,不同药物治疗的控制率差别不大,只有利尿剂控制率较低(58.5%)。在使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中,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联合方案使用最广泛(41.8%),并且达标率较高(69.4%)。其中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单片复方制剂的血压控制率最高达76.6%。结论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高,但治疗控制率较好,与广泛使用联合降压治疗或单片复方制剂有关。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同时也是最常用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年来发表的中外高血压指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给予 降压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需要对血压以外的影响 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治疗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优化的降压 治疗原则包括对大多数患者起始就联合治疗以提高血压的达标率,以及联合治疗优先推荐单片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7.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治情况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我国基层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治状况的特征。方法 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多中心协作的方式,对65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约50%的患者具有2—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和肥胖的比例分别是23.4%,28.1%和56.4%。合并心绞痛和脑卒中的比例分别为13.3%和21.4%。治疗与未治疗的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既往一直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仅有6.82%的血压水平达到目标水平。降压药物以国产复方制剂和短效降压药物为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以国产复方制剂和短效钙拮抗剂的联合最多。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必要增强对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基层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治状况的特征.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多中心协作的方式对65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约50%的患者具有2~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和肥胖的比例分别是23.4%,28.1%和56.4%.合并心绞痛和脑中风的比例分别为13.3%和21.4%.治疗与未治疗的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既往一直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仅有6.82%的血压水平达到目标水平(<140/90 mm Hg).降压药物以国产复方制剂和短效降压药物为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以国产复方制剂和短效钙拮抗剂的联合最多.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必要增强高血压知识宣教,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专家答疑     
<正>问:老年高血压患者何时加用或换用单片联合制剂降压药?种类如何选择?答: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推荐加用或换用单片联合制剂(SPC)降压药:(1)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包括单药或联合治疗的老年患者,如血压未能达标,在对进一步降压可能带来的临床获益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可  相似文献   

10.
<正>联合降压治疗:选择"自由联合"还是"单片固定复方"?有何不同?如何选择?[2019年8月1日]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帮助吗?[2019年9月1日]降压治疗策略应基于血压水平还是总体心血管病风险?[2019年10月1日]为什么取立位的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做为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指标?而不是卧位?[2019年11月1日]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原因抑或结果?[2019年12月1日]降压药物每日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将血压持久地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可以明显减少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药物治疗是降压达标的主要手段,合理的联合用药则是提高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核心策略。单片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2.
张应福 《山东医药》2011,51(13):102-103
欧洲高血压学会指出,大多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至少2种降压药物才可使血压达标。而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降压治疗,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顺应性。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们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依伦平)治疗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联合药物治疗是近年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潮流。单片复方制剂是联合药物治疗中备受推崇的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剂型。在众多的药物组合中,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被认为是个"黄金搭档"。目前东西方多个指南都不遗余力地推荐这种组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在这种大背景下,结合近年我国自己开展的一些有关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的临床研究,制定了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该建议目的明确、逻辑清晰、行文流畅、简明易懂、应用指征突出,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用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安博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10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B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两组病人均随访治疗12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12周随访情况,A组49例,B组48例.A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3.7%,B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9.6%,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舒张压达标率B组明显优于A组.两组病人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复方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经单用缬沙坦80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对经2周洗脱期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且〈110mmHg]采用单药缬沙坦80mg/d治疗4周,在单药导入结束后,坐位舒张压仍〉190mmHg的864例患者按1:1随机、双盲分为复方缬沙坦组或缬沙坦80mg/d组,继续治疗8周。在治疗4周和结束时评估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复方缬沙坦每日1次比单用缬沙坦80mg/d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5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2.2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复方缬沙坦组和单用缬沙坦80mg/d组分别为53.9%及40.9%。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缬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均优于每日1次服用缬沙坦80mg/d组。复方缬沙坦适用于缬沙坦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2018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发布,单片复方制剂(single pill combination,SPC)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了《2019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简称"新指南"),为SPC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一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罗布麻片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罗布麻片,疗程8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罗布麻片具有稳定的降压效果,与硝苯地平合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羚羊平压清脑冲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通过观察服药后高血压大鼠血压、血脂的变化,证实了该复方制剂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脂,与对照药牛黄降压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该制剂治疗高血压病不在于单纯降压,而是根据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从根本上解除病变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高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1240例60岁以上正在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降压药分为三类:推荐制剂、传统制剂、中药制剂。推荐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噻嗪类利尿剂(HCTZ);传统制剂:包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等;中药制剂:包括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降压药物使用后血压≤140/90 mmHg为血压达标。结果 1240例调查对象中710例(57.2%)使用推荐制剂,499例(40.2%)使用传统制剂,9例(0.7%)使用中药制剂,22例(1.7%)使用推荐制剂+传统制剂;血压达标率分别为43.1%、40.7%、33.3%和54.5%;总体达标率为42.3%。使用推荐制剂患者中选用单种及两种或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占66.9%、31.0%和2.1%,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4.1%、60.0%和80.0%。使用单种推荐制剂的患者中使用CCB、ACEI/ARB,βRB和HCTZ比例分别为62.1%、29.9%、6.3%和5.6%。使用两种推荐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中CCB+ACEI/ARB占83.2%,HCTZ+其他推荐制剂患者仅为2.3%。结论北京局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药物使用尚不够规范,推荐制剂使用不足60%;推荐制剂组达标率高于传统制剂组和中药制剂组。40%以上的患者使用传统制剂和中药制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降压效果和是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小剂量联合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比较。方法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种不同降压方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36周、48周、96周,测定各组的血压变化。结果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组与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降压方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作用相当,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化验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