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IL-1)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信阳市传染病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82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均接受2HRZE/4HR方案治疗,于确诊时检测血清MCP-1和IL-1水平,并于治疗6个月时依据相关标准评估肺结核患者临床效果并进行分组。比较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血清MCP-1、IL-1水平,分析血清MCP-1、IL-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82例肺结核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评估,预后不良24例,发生率为29.27%。预后不良组确诊时血清MCP-1、IL-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MCP-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呈正相关(r=0.497,P<0.001),血清IL-1水平与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呈正相关(r=0.580,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确诊时血清MCP-1、IL-1水平过表达均是...  相似文献   

2.
李鹏  程建新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895-3899
目的 观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13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PCI治疗前检测血清TGF-β、IL-33水平,接受PCI治疗后进行为期1 a的随访,依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评估预后并进行分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及TGF-β、IL-33水平,分析血清TGF-β、IL-33水平与AMI患者PCI预后的关系。结果 130例患者接受PCI后经1 a随访,预后不良有32例,占24.62%(32/130);预后不良组治疗前血清TGF-β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IL-3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TGF-β水平与AMI患者PCI预后呈负相关(r=-0.513,P<0.001),血清IL-33水平与AMI患者PCI预后呈正相关(r=0.391,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9例PM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血清IL-1β、IL-8检测,观察患儿临床预后,分析患儿血清IL-1β、IL-8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59例PM患儿预后不良9例(15.25%),预后良好50例(84.75%);预后不良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1β、IL-8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血清hs-CRP、IL-1β、IL-8水平与PM患儿临床预后相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β、IL-8水平评估PM患儿临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PM患儿血清IL-1β、IL-8水平升高,二者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7和21(IL-37、IL-2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79例确诊为RA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的评分(DAS28)分为两个亚组:即得分≥2.6分的患者归为活动期亚组,共63例;得分<2.6的患者归为缓解期亚组,共16例。另外,将100例体检结果为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37水平IL-27;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中CR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沉仪检测其ESR。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活动期亚组患者血清IL-37和IL-10均显著高于缓解期亚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亚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CRP、ESR水平、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CRP水平和血沉(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0可能是导致RA患者的发病因素之一,IL-37可能在RA发病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鼎昊  尹雪强  左雷 《广东医学》2023,(9):1121-1125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记录治疗前血清IL-1、IL-17水平,评估患者预后,采用回归分析检验治疗前血清IL-1、IL-17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治疗前血清IL-1、IL-17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106例脓毒症患者中,有12例预后不良,有94例预后良好。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基线资料后,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有急性肾损伤、有感染性休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高评分、IL-1及IL-17高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血清IL-1、IL-17水平单项预测、联合预测及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及模型预测的AUC与单项预测的AUC相近,两指标预测脓毒症预后更简单易行。结论 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4周的跟踪治疗。调查所有受试对象临床资料并记录,应用Spearman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BDNF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期间,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中途退出4例,最终80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4周,8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显著进步26例,好转28例,无效16例;治疗无效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高于治疗有效组,血清BDNF低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水平与临床治疗效果呈正相关(rs=0.617,P<0.001),血清BDNF与临床治疗效果呈负相关(rs=-0.562,P<0.001);后进一步经logis...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72-1673
目的:探讨血清IL-32、IL-18、IL-1β及EpCAM在肝细胞癌的诊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6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治疗前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32、IL-1β、IL-18及EpCAM水平。结果:HCC组患者血清IL-32、IL-18、Ep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C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1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32、IL-18水平与MELD评分正相关;EpCAM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截断点为3.40,为诊断肝细胞癌最有价值的标志物;除了EpCAM,其它细胞因子与HCC患者的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虽然细胞因子可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志物,但其对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没有参考价值;血清EpCAM可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及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辉  程广坤  张晓雪  季洁如 《海南医学》2020,31(18):2326-232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32 (IL-32)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胃癌组66例,Hp阴性胃癌组34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时行胃镜检查的非胃癌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分为Hp阳性非胃癌组31例,Hp阴性非胃癌组6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清IL-1β、IL-8、IL-32水平及Hp感染U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8、IL-32水平及Hp感染U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胃癌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8、IL-32水平及Hp感染U值明显高于Hp阴性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非胃癌组受检者的血清IL-1β、IL-8、IL-32水平及Hp感染U值明显高于Hp阴性非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胃癌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8、...  相似文献   

9.
王英  廖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52-1354,139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07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颅脑损伤组,同期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颅脑损伤患者随访6个月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S100B、IL-1β、IL-6对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组(P<0.05);随访6个月时,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71例,预后不良(GOS评分2~3分)25例,死亡11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比较,死亡组>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P<0.05),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与GO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25、-0.35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100B、IL-1β、IL-6三者联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的AUC为0.844(95%CI:0.769~902),分别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明显上调,且与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此三者联合检测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3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RA组、RA活动期组和RA非活动期组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间的IL-21及TGF-β水平的差异,并分析RA患者IL-21及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受检者间的IL-21、TGF-β水平及DSA2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组、RA活动组及RA非活动组患者的IL-21及DSA28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A活动组IL-21及TGF-β水平改变较RA非活动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IgM、RF-IgA、RF-IgG、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TGF-β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21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2,P<0.05),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IL-21显著升高,IGF-β显著降低,且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裴蕊慧  向宗兴   《四川医学》2024,45(6):618-62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白细胞介素(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13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测定并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FSTL1、炎症指标(IL-11、IL-1β)、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等,实施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结局。根据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评估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基线资料、心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指标,重点分析CHF患者血清FSTL1、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治疗完成后经6个月随访,137例老年CHF患者中有22例发生MACE,其中15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不良预后患者占16.06%。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LVEF、FSTL1低于预后良好组,LVED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IL-11、IL-1β、cTnI、NT-Pro BNP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STL1、IL-1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FSTL1、IL-11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8、0.861、0.874,均有一定评估价值。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老年CHF患者血清FSTL1与IL-11水平呈负相关(r=-0.217,P=0.011)。结论 血清FSTL1高表达降低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IL-11高表达增加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入院时血清FSTL1、IL-11可用于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检测,研究其与RA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23水平,分析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IL-23水平的差异;检测RA患者疾病活动性、临床指标、骨破坏情况,探讨其与IL-23水平相关性。 结果 (1)RA组血清IL-23浓度为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A组血清IL-23水平与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性积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1、0.461;P均<0.05)。(3)RA组患者不同X线分期IL-23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RA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比健康人升高;血清IL-23水平可作为RA活动性参考指标;IL-23参与RA疾病的发病过程尤其是骨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叶萍  黄伟林  郑力 《重庆医学》2013,42(15):1706-1707,1710
目的通过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检测,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静止期组11例,进行期组19例)和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血清IL-17、IL-23、IL-6和TGF-β的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组和静止期组血清IL-23、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期组血清TGF-β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银屑病患者间,血清IL-17、IL-23、IL-6和TGF-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24,P<0.05);而血清IL-17、IL-6、TGF-β与PASI均无相关性(r=-0.118、r=-0.043、r=-0.203,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3、IL-6和TGF-β水平升高,且IL-23水平与PASI呈正相关,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但与银屑病病情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34、IL-10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AR组,60例非变应性鼻炎作为NAR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三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4(IL-3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R组与NAR组的血清IL-4、IL-34均高于对照组,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AR组的血清IL-4、IL-34高于NAR组,IL-10低于NAR组(P<0.05);Roc分析血清IL-4、IL-34和IL-10对AR患者具有诊断价值(P<0.05)AR患者血清IL-4与血清IL-34呈正相关(r=0.344,P<0.001),血清IL-10与血清IL-34呈负相关(r=-0.234,P=0.022)。结论 血清IL-4、IL-34以及IL-10水平异常升高与A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朝霞  洪国强  陈文思 《广东医学》2008,29(12):2054-205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治疗前后以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对照者血清IL-1β、IL-6和SAA水平。35例心绞痛患者临床随访两年,比较两年内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初次入院时血清IL-1β、IL-6和SAA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清IL-1β、IL-6和SA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最高(P<0.01)。ACS患者经治疗后上述炎症标记物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两年内有并发症患者血清SAA和IL-6水平比无并发症患者高(P<0.01)。结论 SAA, IL-1β和 IL-6不仅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ACS,观察治疗效果,评估预后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白细胞介素-21(IL-2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NHL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2例NHL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为期2 a随访,统计随访期间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病死作为终点事件)并进行分组,将随访期间病死患者纳入预防不良组,将随访期间存活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检测血清TK-1、IL-21水平,比较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TK-1、IL-21水平,分析血清TK-1、IL-21水平与NH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经2 a随访结果显示,102例NHL患者中病死22例(21.57%),存活80例(78.43%),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57%;全部患者生存时间为1~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平均(21.65±0.49)个月;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TK-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血清IL-2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TK-1水平与NHL患者临床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RA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结果 RA患者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α,IL-1β,IL-17,OPG,CRP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吴军伟  唐信福 《重庆医学》2012,41(30):3211-32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C-反应蛋白(CRP)在RA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44例,其中,RA活动期72例,缓解期7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RA活动组及缓解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RA活动组和缓解组患者血清TNF-α、IL-17和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缓解组比较,RA活动组血清TNF-α、IL-17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RA患者血清CRP、IL-17和TNF-α水平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学勤  赵靖平  吕路线  李文强 《医学争鸣》2007,28(23):2191-2194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及其不同亚型中IL-1β,IL-6,TNF-α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免疫机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65例健康对照者IL-1 β,TNF-α,IL-6血清蛋白水平和PBMC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高于阳性亚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阴性亚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家族型患者IL-6水平高于散发型(P<0.05),治疗后两型IL-1β水平和家族型患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治疗前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5);IL-1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降分率呈正相关(r=0.388,P<0.05).④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PBMC中IL-1β mRNA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IL-1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缓解的一个灵敏指标.②遗传背景可能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介导的免疫功能;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③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调,其可能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7例)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42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IL-17及IL-6水平。结果 三组的血清IL-17、IL-6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8,10.175,P<0.0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和IL-6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生机制,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