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森田神经质性格、艾森克人格(EPQ)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49例强迫症患者(OCD)和50例正常对照(NC)分别进行森田神经质性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测试,对数据进行t、非参数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①OCD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强迫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P物质含量差异,以及强迫症患者P物质含量与其性别、病程及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测定P物质含量,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评估强迫症状.结果 强迫症患者的血浆P物质含量[(90.41±41.83)pg/ml]较正常人[(111.63±49.59)pg/ml]显著性低(P<0.05).不同性别之间P物质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男性(93.45±44.66)pg/ml,女性(113.80±56.35)pg/ml,P>0.05],P物质含量与病程(r=-0.014,P>0.05)及严重程度(r=0.252,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 强迫症的P物质含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而与其性别、病程和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汉族人群中多巴胺转运体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区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发病关系.方法对强迫症和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基因型.结果测到4种等位基因8,9,10,11.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DATVNTR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x2=4.012,P=0.581;x2=4.311,P=0.334).结论在汉族人群中,DATVNTR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强迫症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强迫症患者血浆P物质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强迫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P物质含量差异,以及强迫症患者P物质含量与其性别、病程及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测定P物质含量,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评估强迫症状。结果强迫症患者的血浆P物质含量(90.41±41.83)pg/ml较正常人(111.63±49.59)pg/ml显著性低(P<0.05)。不同性别之间P物质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男性(93.45±44.66)pg/ml,女性(113.80±56.35)pg/ml,P>0.05,P物质含量与病程(r=-0.014,P>0.05)及严重程度(r=0.252,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强迫症的P物质含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而与其性别、病程和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健康评定量表对63名强迫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同时评定HAMD、HAMA、Y-BOCS量表.结果强迫症患者总体健康评分低于正常人群,男女之间无差异,随年龄增大,各维度分数降低(P<0.05).各维度得分除生理功能外,其余均低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对总体健康得分贡献大的因素分别为HAMD、YB-SW、HAMA得分(P<0.01、P<0.01和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差,尤其是强迫思维及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家庭社会功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5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50例正常受试者加以比较.结果 ①强迫症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强迫症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低.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因子分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高,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③强迫症组EPQ的N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因子分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8.
郑霄虎 《中国医疗前沿》2012,(21):53+57-53,57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强迫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NF-α、BDNF的表达水平,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辅以心理干预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强迫症患者血清TNF-α、BDNF的表达均降低(P〈0.05);治疗后,强迫症患者血清TNF-α的表达略有增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BDNF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血清TNF-α、BDNF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人群,两者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强迫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MMPI),对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症和青少年强迫症发病的关??方法对52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44例首发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及214例正常青少年对照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和强迫症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应激总量上的得分上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强迫症组在学习压力上P<0.05,其余P<0.01);抑郁症、强迫症组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强迫症组相比,抑郁症组的患者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抑郁症组(9.88±4.92)分,强迫症组(7.86±4.0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郁症组的患者更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症组(23.24±5.86)分,强迫症组(29.36±11.02)分],感受到更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抑郁症组(16.83±4.89)分,强迫症组(19.30±4.52)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抑郁症青少年比强迫症青少年在学习上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更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更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DSM-IV强迫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51例(病例组)及30名正常对照者,其中强迫症(病例组)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分为非难治性组与难治性组.强迫症病例组中未用药者(未曾用药或停药2周以上者)共12人.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状态-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查未经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存在异常的区域,并探讨脑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比分析21例未经药物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和21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脑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并采用耶鲁-布郎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症状.结果 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脑灰质结构存在明显萎缩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右侧丘脑以及右侧小脑(P<0.05,FDR校正),患者左侧眶额叶的灰质体积与耶鲁布朗量表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63,P<0.01).结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表明环路外小脑等结构的异常也可能参与了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学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吸烟对不同人群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的1 368例进行吸烟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利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中选取150例正常对照、104例弱精症患者和71例少弱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色法测定个体的精浆SOD单位活性并分析在3个研究组中年龄和吸烟行为与SOD活性的关联性.结果 弱精组和少弱精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组中SOD酶活性均不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正常对照组中SOD酶活性不受吸烟行为的影响,但是弱精和少弱精组中吸烟行为导致SOD酶活性下降,其中少弱精组中吸烟者的SOD酶活性显著低于从不吸烟者.结论 年龄与个体精浆SOD酶活性无相关性;吸烟行为对少弱精患者的SOD酶活性有显著负性影响.吸烟可能通过降低特定人群的抗氧化能力而影响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 (MMPI) ,对 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 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 ,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P <0 .0 5或P <0 .0 1) ;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 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 ;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一般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16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和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空腹血糖、收缩压及吸烟年数等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年龄、空腹血糖、收缩压、吸烟年数等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强迫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 36健康评定量表对 6 3名强迫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评 ,同时评定HAMD、HAMA、Y BOCS量表。结果 强迫症患者总体健康评分低于正常人群 ,男女之间无差异 ,随年龄增大 ,各维度分数降低 (P <0 .0 5 )。各维度得分除生理功能外 ,其余均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5或 P <0 .0 1)。对总体健康得分贡献大的因素分别为HAMD、YB SW、HAMA得分 (P <0 .0 1、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强迫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差 ,尤其是强迫思维及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家庭社会功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上海地区汉族人口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LC6A4)多态与有/无强迫人格的强迫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PCR-AmFLP)技术,测定120例强迫症(OCD)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型;根据SCID-II对强迫症患者与人格障碍共病情况的评定结果进行亚组划分.结果强迫症患者5-HTTLPR、5HTT-VNTR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伴有强迫型人格者5-HTTLPR、5HTT-VNT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上海汉族人群中SLC6A4基因可能与无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强迫症存在关联;第二内含子的等位基因10和12/10基因型、启动子的L/L基因型可能是此型强迫症的风险因子;有/无强迫人格的强迫症患者可能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首发无抑郁的强迫症患者额叶相关执行功能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28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首发且无抑郁的强迫症患者与28例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了一系列执行功能测定,包括stroop色词试验(Stroop-Word-Color Test,SWCT)、连线测验(Trail-Making Test,TMT)及威氏康辛卡片分类试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衡量,评定其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对其临床症状及执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在WCST试验中,强迫症组与对照组相比错误总数、正确总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MT中强迫症组与对照组完成时间及错误数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SWCT反应时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与强迫症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首发强迫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执行功能障碍,且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酶活性变化在强迫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强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中SOD、GSH-PX活性、GSH含量和血清中LPO含量.结果强迫症组LPO含量、SOD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强迫症组SOD、GSH-PX与LPO,SOD与GSH-PX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5~0.01);正常对照组GSH-PX与LPO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组LPO与SOD含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P<0.01);对照组LPO含量变化则与GSH-PX相关(P<0.01).结论提示强迫症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及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27例DM患者及436例正常对照者,对其H.pylori感染情况进行比较;DM组以是否有CAS分为CAS组和非CAS组,测量患者血压、血脂,了解吸烟、H.pylori感染情况,分析DM患者CAS相关因素。结果DM组H.pylori感染率(63.78%)高于对照组(5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H.pylori感染率、男性患者比例、吸烟率、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非CA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C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情况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ylori感染、吸烟、年龄、SBP、TG、HDL-C与DM患者发生CAS有相关性,HDL-C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DM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H.pylori感染、吸烟、年龄、SBP、TG、HDL-C与DM患者发生CAS有相关性,应重视H.pylori感染,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