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院主要诊断编码为O00-O08的编码质量,以提高病案首页整体质量.方法 应用病案统计系统检索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主要诊断为O00-O08的出院病案567例,其中有手术操作的病案438例,对每份病案进行逐份编码核查.结果 567份病案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88例,错误率为15.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改进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提高医疗信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与2022年1月1日-4月30日的出院病案20 853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PDCA循环管理前的10699份出院病案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4月30日循环管理后的10 154份出院病案作为研究组,根据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与质控要求对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缺陷、医师住院病案首页诊断及编码员编码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总体缺陷率由49.33%显著下降到19.97%,其中基本信息缺陷率、住院过程信息缺陷率、诊疗信息缺陷率、手术与操作填写缺陷率均下降;医师住院病案首页诊断不合格率由12.82%降到6.84%,其中医师诊断填写及手术操作填写不规范或错误发生率、漏填缺陷率均下降;编码员编码不合格率由9.05%降到3.68%,其中诊断编码及手术操作编码不规范或错误发生率、漏填缺陷率均下降。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的信息质量,有利于DIP大数据的正确分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控体系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手术相关数据质量,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高质量数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未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体系前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外科手术病案357份为对照组,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体系后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外科手术病案400份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主要手术操作和其他手术操作填写及编码正确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评价质控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主要手术操作填写正确率99.5%、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99%、其他手术操作填写正确率99.86%、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质控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手术操作错误常见问题包括医师层面的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手术部位书写不明确、漏填手术操作,编码员层面的错编和编码过于简单;其他手术操作常见问题医师层面包括漏填、错填,编码员层面错编、多编。结论 建立质控体系后手术操相关数据质量得到提升,但是仍需要完善质控措施,进一步提高手术填写完整度和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DRG正式实施前、后一年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改进状况,分析常见问题、改进措施和效果,为以DRG为抓手促进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出院的住院病案首页27 130份,由2名病案科高年资专职临床质控医师和2名高年资编码员对每一份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量核查和分析。结果 DRG实施后住院病案首页填报正确率(93.01%)、主要诊断正确率(93.28%)、主要诊断医师填写正确率(91.81%)、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94.65%)、其他手术正确率(90.42%)、其他手术医师填写正确率(90.43%)、其他手术编码正确率(92.68%),较实施前均有所提高。住院病案首页错误率(43.6%)、QY病例发生率(1.44%)、医师问题占比(0.31%)及编码问题占比(0.19%)较前一年下降。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与DRG支付密切相关,DRG已经成为医院加强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医师和编码员的培训考核,质控体系建设和流程改进等可以显著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品管圈工具提高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2022年11月出院日期前2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前的对照组,按照出院科室分层抽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3月31日的2 007份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后的研究对象,对上述首页的主要诊断填写及疾病分类编码进行核对、检查、汇总统计。针对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高的现象,从人、法、测3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找出的原因制定对策并执行。根据具体情况使用χ2检验或者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品管圈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的差异。结果 开展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医生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从95.00%上升到98.01%,编码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7.50%上升至99.55%,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3.50%提高到97.56%,临床医师的书写质量、编码员的编码质量均有改善。品管圈开展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品管圈,标准化了一个院级规范、多个院级编码共识、两个科级工作工具和机制以及一个科级绩效分配方案。结论 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病案首页质量填写缺陷,探讨病案首页质量填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发布后,按照该标准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监控[1]。抽取2018年某二级医院出院病案1200份,对2018年某二级医院出院病案1200份病案按照标准对病案首页诊断进行质控评价,分析病案首页填写情况及错误原因构成。结果出院诊断、手术和操作以及入院病情的错误填写占了所有缺陷的48%。结论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完善病案管理系统,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监督,从而提高病案首页诊断填写的正确率,建议加强临床医师和编码人员培训,建立考核机制,改变绩效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查某医院骨外科病案编码情况,分析缺陷原因,提高编码质量.方法:按照骨外科总出院人次30%分层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骨外科病案4281份,检查病案首页编码,描述统计分析编码缺陷及原因.结果:4281份病案中存在缺陷病案548份,占12.8%,其中最多错误类型为漏填诊断,占32.86%,错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广东省广州市某医院2020年出院患者住院病案首页进行随机抽查,核查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分析编码错误原因及类型,为提高二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有利于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系统精细化管理.方法 采取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法,从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每月随机抽取400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ICD-10编码情况,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编码准确率.方法 检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手术编码为43.4107、45.4300x009、42.3305、48.3509的出院病案196份,通过对电子病历的阅读,依据国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6月出院的1030份参与全省DRGs绩效评价的24个重点手术已编目病案,依据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控制标准,指定资深编码员进行病案首页同步质量控制.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保证病案首页的准确上传.同时,采用描述性方法,将缺陷记录在科室设计的质控表单内,月末用于统计及分析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存在的缺陷,质控结果以月报的形式向全院进行公示.结果1030份出院病案首页填报有缺陷的共287份;主要缺陷有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不规范诊断、其他诊断及其他手术操作漏写漏编、病理编码错误、入院病情错误,共计318例次.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尚有待提高.规范临床医师病案首页规范填写、加强编码员的培训与学习、增强首页编码质控力量、畅通临床与病案的沟通交流,是首页数据完整准确上传的有力保障,为DRGs的应用与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按病种分值付费下采用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医院病案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将PDCA质量控制管理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1 934份和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42 159份,共计84 093份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病案3日归档率、甲级病案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病案3日归档率由73.37%提升至93.71%,经χ2检验,χ2=6911.425,P<0.001;甲级病案率由90.17%提升至97.08%,经统计分析χ2=557.152,P<0.001;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由80.23%提升至90.27%,经统计分析χ2=169.70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基于PDCA循环的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可明显提高病案3日归档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甲级病案率,为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提供了数据时效与质量的保障,可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与操作填写质量,评价系统培训、信息化建设、制度约束等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在2020年度开展系统培训、信息化建设、制度约束等综合干预。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院的病案中,每月取前200份,共24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对照组。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病案中,每月取前200份,共计2400份作为干预组。由两位编码员对两组住院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主要手术与操作填写质量复核,采用卡方χ2检验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各项目的缺陷率。结果 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与操作的缺陷主要分为编码员编目错误和医师填写错误两种,通过综合干预后两种缺陷率均明显改善。主要诊断填写缺陷中的主要诊断笼统、恶性肿瘤诊断选择错误、错误选择后遗症作主要诊断改善明显,缺陷率分别从4.75%、3.29%、2.67%降低至2.17%、1.42%、0.83%,手术选择错误和手术漏填缺陷率分别由12.58%、4.66%降低至8.04%、1.17%。结论 通过系统化培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某院妇科ADRG入组误差ICD分类中的问题,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 根据四川省DRGs评价管理系统反馈的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院妇科4683位出院患者的分组明细,共23个专科ADRG,各ADRG组随机抽取50例,合计1150份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分类及ADRG入组的准确性,修正错误的ICD编码,核对修正前后的ADRG入组差异,分析致ADRG入组误差的ICD分类缺陷问题,对缺陷问题基于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分类和筛选、比对,并分析分类缺陷的原因。结果 通过自查自纠发现107份病案ADRG入组有误,无主要诊断分类缺陷,DRGs分组方案缺陷21份,而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86份,占总缺陷病案80.37%。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包括:临床医师漏填主要手术14份,名称填写不规范31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23份;编码员漏编码5份,编码员错误编码13份。结论 妇科ADRG入组误差主因是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所致,包括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和编码员专业技能问题。应持续开展住院病案首页专项质控,加强临床医师病案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新成立民营医院自2019年9月25日开诊以来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的质量与内涵质量,并协助临床一线人员更好的完成住院病案首页填写与病历书写的工作。方法对2019年9月5日-2019年12月31日该院骨科,儿科,康复科,创伤ICU,老年医学科5个科室12个病区出院已归档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普查,按缺项、漏项、错填项、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问题以及手术操作名称填写不规范问题进行分类并讨论分析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份出院病案进行内涵质量检查。结果共检查996份病案,其中住院病案首页缺陷病案193份,其中缺项占比2.6%、漏项占比3.3%、错填项占比5.2%、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占比2.5%、手术操作名称填写不规范问题占比5.7%、缺陷病案占总病案数为19.3%;随机抽取的200份出院病案中,甲级率94.5%、乙级率4.5%、丙级率1%。结论住院病案首页缺陷占比相对较低,主要诊断填写错误问题同手术操作名称填写不规范问题仍有发生。仍需持续加强对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和质控工作,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加强整改,提升今后出院病案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某综合医院产科住院病案DRG分组情况及编码缺陷,提高入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产科住院病案共3430份,病案疾病分类人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病案编码质量监控,对存在缺陷的编码进行修正后重新入组汇总分析.结果 产科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错误628份,占病案总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歧义病案发生原因,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以减少歧义病案的发生,从而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编码质量及DRG付费的支付标准。方法 通过菏泽市CHS-DRG医保支付平台中查询某三级医院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543份歧义病案,组织临床医师及病案专家查阅电子病历、手术记录、住院病案首页诊断和手术选择原则、DRG分组规则等,分析歧义病案原因。结果 543份歧义病案中,主要诊断和手术编码填写错误236份、转科治疗两种以上疾病造成歧义11份、DRG分组规则原因296份。其中236份诊断手术编码填写错误中主要诊断填写错误147份,主要手术操作填写错误77份,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操作均错误12份。结论 歧义病案填写错误最常见的是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性错误,应加强诊断和手术规范选择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病案首页填写与编码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隗和红 《中国病案》2011,12(1):31-31
目的统计分析病案首页填写与编码质量,找出并试图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日-1月10日521名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加工错误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并统计分析。结果各类错误率分别为主要诊断选择5.0%,主要手术选择8.6%,疾病编码25.0%,手术操作编码23.0%,录入12.1%,填写26.3%。结论病案首页质量问题堪忧,必须加强病案人员编码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设定数据录入的逻辑校校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住院病案首页编码抽样质控数据汇总,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逐步提升编码质量。方法 2021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出院病案中6位编码质控员对科室20位编码员进行抽样质控,每人每月50份病案,共计10 450份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通过Excel 2017汇总分类编码错误,分析错误原因。结果 编码员年资10年以上的平均编码正确率为98.58%,5年以下的为96.29%。ICD编码质控缺陷率最高的为主要诊断编码(42.00%),其他依次为其他诊断编码(32.20%)、主要手术操作编码(16.40%)、其他手术操作编码(8.10%)。编码缺陷的原因主要为未认真分析病案(47.15%)、未掌握编码原则(24.86%)、新规政策学习不到位(10.86%)、与临床医师沟通不足(10.68%)、专业知识不足(6.45%)。编码缺陷率最高的科室是肿瘤放疗科为18.46%,其他较高的科室依次为消化内科16.00%,肿瘤内科为13.91%,肿瘤精准医学科13.33%,急诊内科11.15%,肿瘤综合治疗科10.91%。结论 通过编码质控寻找缺陷问题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加强编码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不一致的原因,并研究对DRGs相关医疗服务绩效的影响,为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电子病历系统中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耳鼻喉科3978份出院病案首页信息,运用CN-DRG分组器系统,在未入组情况中查找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不一致的病例,核查病案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QY住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操作存在的问题,为提高DRGs分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某三甲医院医保DRG付费管理系统中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病案首页中DRG预分组为QY病案的456份,组织高年资临床质控师和高年资编码员,对QY住院病案首页围绕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及其相关病案资料进行逐一分析,统计科室分布、导致QY病案的因素;结果 QY病案占总病案2.13%,主要分布在口腔科等12个科室,其中外科QY病案342份,占QY病案75%。导致QY病案的因素分别是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占17.32%)、主要手术选择错误(占32.02%)、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同时选择错误(占5.92%)、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占10.75%)、主要手术编码错误(占23.90%)、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同时编码错误(占10.09%);结论 通过对QY病案分析,产生QY病案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未能正确掌握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选择的原则以及编码人员由于编码技能、临床医学知识欠缺。应通过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培训考核常态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等措施来加强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