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脾失健运型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孤独症共患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推拿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ABC、CARS评分及治疗后厌食疗效评估以判断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8周后,两组临床积分及厌食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0. 05)。两组CARS和AB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健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治疗孤独症脾失健运型厌食问题,并且能改善孤独症的整体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推拿敷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口服,治疗组给予推拿配合敷贴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儿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2组的临床总疗效。结果:2组患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敷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唐艳 《河南中医》2013,33(8):1319-132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同时给予预防调护.结果:25例患儿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小儿保健推拿治疗婴幼儿脾失健运型厌食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性的喂养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儿保健推拿手法予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复发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保健推拿治疗婴幼儿脾失健运型厌食,能够改善患儿脾胃功能,治疗有效率高,预后复发少,操作简单,家长接受程度高,患儿依从性高,具有更为优良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脾开胃冲剂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运脾开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健儿素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脾开胃冲剂能有效地改善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证候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4例小儿厌食症患儿分为治疗组91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鸡内金片治疗,2组均治疗30 d,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脾失健运证的疗效与脾胃气虚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脾失健运证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贴穴加药膳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方法得当,无痛苦,小儿易于接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予推拿治疗;对照组60例,予小儿脾胃乐颗粒(药物组成:山药、鸡内金、豆蔻、大黄、麦芽等,规格2 g/袋,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301)口服治疗,每次1袋,3次/d。两组均以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小儿厌食症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袪湿补脾食疗方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口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用袪湿补脾食疗方治疗。结果: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袪湿补脾食疗方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口臭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捏脊、刺四缝穴加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根据中医辨证给予健脾开胃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捏脊和刺四缝穴,捏脊每周2次,针刺四缝穴每周1次,连续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1个及2个疗程后)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符合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及入组条件的患儿74例,辨证予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2个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不同证型、年龄、病程的患儿的疗效差异,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完成全部疗程的68例患儿中,临床痊愈25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24%,其中42例在第1个疗程内起效;治疗后食欲、食量、面色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不同证型、年龄、病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推拿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总体机能情况,同时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脾方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1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刺四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脾方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胃泌素(GS)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锌含量和血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2/80)90.00%]高于对照组[(63/80)78.75%](P0.05);两组患儿血清GS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锌含量、血铁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脾方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能改善小儿营养状况,提高血锌、血铁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GS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脾胃乐颗粒(原小儿开胃增食颗粒)补充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对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做进一步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安慰剂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优效性检验的方法,入选144例患者,试验组72例,剔除2例,脱落7例,对照组72例,剔除5例,脱落3例。结果:小儿脾胃乐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食欲不振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量减少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0%,对照组为6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有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中医推拿组、中药治疗组、推药联合组、西药治疗组,每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推拿组临床有效率为70.0%(21/30),中药治疗组为73.3%(22/30),西药治疗组为60.0%(18/30),推药联合组为93.3%(2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推拿组Hb指标为(123.3±16.95)g/L、血锌指标为(94.2±13.50)μmol/L;中药治疗组Hb指标为(117.1±17.33)g/L、血锌指标为(89.5±13.93)μmol/L;西药治疗组Hb指标为(109.6±14.93)g/L、血锌指标为(83.4±12.08)μmol/L;推药联合组Hb指标为(132.2±18.55)g/L、血锌指标为(97.8±13.7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基于健脾益气思想运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治疗方案,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脾失健运证厌食症患儿采用自拟健脾消食汤加减治疗,2天1剂,6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健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观察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健身消导颗粒,治疗组口服开胃增食颗粒。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体重增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体重增幅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33%,2组比较,P0.05。结论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中医外治法,包括捏脊、推拿、敷脐、针刺四缝穴等进行治疗,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片,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观察治疗6月,6月后统计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小儿厌食症患儿,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患儿的症状,改善脾胃功能,增进食欲,有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辨证分型将53例患儿分为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进行推拿治疗.结果:运用推拿疗法53例患儿第1疗程治愈21例,占39.62%;显效19例,占35.85%;有效13例,占24.53%.第2疗程全部治愈.结论:推拿疗法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刺激神经内在调节系统,激发食欲,进而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调脾和胃推拿法结合干预喂养方式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予干预喂养方式合调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32例,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推拿组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食量、中医症状体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疗效评估为有效的患儿,评估厌食症的复发情况。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0.01);推拿组食量积分、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复发率为30.36%,对照组复发率为27.7 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