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MMP-11基因表达的在膀胱癌(BC)中的临床意义,并研究MMP-11推动BC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BC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3507,分析MMP-11在BC中的表达情况及MMP-11与BC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和预后相关性;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MMP-11高表达样本的富集基因及MMP-11调控的相关通路。结果:MMP-11在B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8);MMP-11高表达的BC患者在疾病进展(P=0.026)、T分期(P=0.001)、N分期(P0.000 1)及分级(P0.000 1)方面明显比MMP-11低表达组差;MMP-11高表达组BC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明显差于MMP-11低表达组(P=0.000 2),MMP-11高表达组BC患者的总生存期亦有差于MMP-11低表达组的趋势(P=0.088 4);MMP-11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精子形成、G2M检查点、MYC信号通路、E2F信号通路、MTORC1信号通路、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血管生成、糖酵解、胆固醇平衡、PI3K/AKT/mTOR通路、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集。结论:MMP-11在BC中高表达,且与BC的恶性程度和疾病进展相关,高表达MMP-11的BC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因此MMP-11或可作为潜在的判断BC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BC的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l 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方法:根据HbAl c水平将Ⅱ型糖尿患者分为三组:HbAl c≤7.0为第1组;7.0≤HbAl c≤10.0为第2组;HbAl c≥10.0为第3组,;同时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 b)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①1、2、3组与对照组相比Umal b、LDL-C、APOB水平升高且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1、2、3组之间Umal b、LDL-C、APOB水平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TG、TC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能延缓Ⅱ型糖尿患者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的变化与肿瘤复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移植术后的血清甲胎蛋白 (α-fetoprotein,AFP)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HCC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AFP动态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根据肝移植术前血清AFP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A 组(术前血清AFP≤20 ng/ml)、B组(20 ng/ml<术前血清AFP≤400 ng/ml)和C组(术前血清AFP> 400 ng/ml),根据术后AFP的下降程度,将B组和C组患者分成3个亚组,即血清AFP在术后2周内降至≤20 ng/ml(BCl组)、术后2周后至2个月内降至≤20 ng/ml(BC2组)和2个月内未降至≤20 ng/ml(BC3组)。结果 67例肝癌受体移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35.8% (24/67),平均复发时间为(7.2±0.7)个月,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依次为肺、肝、骨骼和淋巴结等;C 组患者移植术后复发率为52.8%,显著高于A、B两组(C组比A组,x2=6.759,P=0.009;C组比B 组,x2=4.550,P=0.033),A组和B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x2=0.435,P=0.510);BC1组和BC2组术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BC3组术前AFP明显高于BC1组和BC2组,BC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 67.9%,明显高于BC1组的33.3%和BC2组的22.2%,BC1组和Bc2组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术前AFP水平>400 ng/ml的HCC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上升;术后AFP水平未能在 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者复发率显著升高;移植后AFP的动态变化对预测HCC复发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变化规律,探讨肝动脉缓冲效应(hepatic arterial buffer response,HABR)与肝功能恢复及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B超仪检测肝移植术后1、2、3、7、14、21、28 d的肝动脉流量(HAF)和门静脉流量(PVF),选取40例有完整HABR(即HAF和PVF变化方向相反)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HABR定量计算公式(BC=ΔHAF/ΔPVF),以中位数为界分为A、B两组(A组20例,BC0.1037),同时检测术后病人肝功能指标及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的肝功能恢复天数显著长于B组(P<0.05);从具体指标上看,A组病人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在术后第7天、第2、4周显著低于B组(P<0.05),谷氨酸转氨酶分别在术后第2、4周显著低于B组(P<0.05),总胆红素分别在术后第2、3及4周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HABR在肝移植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预示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快慢,为早期诊断移植肝的功能障碍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阶段性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PLA2R-Ab阳性的特发性膜肾病的临床疗效及PLA2R-Ab的变化,观察PLA2R-Ab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方法:60例肾穿刺活检为膜性肾病(MN)、病理分期Ⅰ期~Ⅱ期、PLA2R-Ab阳性、肾功能正常,并排除继发性因素的M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片、ACEI/ARB、降脂、利尿、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肾通络方。每月检测一次PLA2R-Ab、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血常规、血生化(Alb、AST、ALT、TC、BUN、Scr)。观察6个月。结果:有效率比较,第3个月,观察组83.3%VS对照组53.3%(P0.05);第6个月,观察组90.0%VS对照组63.3%(P0.05)。两组PLA2R-Ab均在第1个月就有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UTP均在第1个月就有明显下降(P0.01),但从第3个月开始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0.05);观察组Alb则从第2个月就有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组则在第4个月才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TC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BUN、Scr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蛋白尿的减少与抗体水平的降低相比具有时间滞后。西药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络方治疗PLA2R-Ab阳性的特发性膜肾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更早的进入缓解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TC)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662例T2DM患者(T2DM)以及同期604例行健康体检并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与对照组之间TC患病率的差异,并比较T2DM并TC患者与T2DM无TC患者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T2DM组TC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6%vs.1.32%),且TC患病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54.0%vs.46.0%),≥45岁患者高于45岁患者(77.4%vs.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术后诊断为TC的比例,T2DM组相对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因对照组样本量过少,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T2DM组中,并TC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甘油三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明显高于无TC患者(均P0.05)。T2DM组124例TC的病理类型均为乳头状癌。结论:T2DM患者的TC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女性与≥45岁者。T2DM患者良好的血糖、血脂控制以及正常甲状腺功能维持可能对预防TC有一定意义。建议对T2DM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尿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探讨MMP-2及TIMP-2在诊断梗阻性膀胱顺应性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顺应性改变患者资料。研究组患者尿动力检查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且膀胱顺应性(BC)20 ≤BC<40 mL /cmH2 O;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前列腺增生引起BOO者,且BC ≥40 mL/cmH2 O。留取患者尿液并行血肌酐及胱抑素C检测,同时收集尿液于―80 ℃冻存待检测。尿样解冻后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MMP-2及TIMP-2尿液中含量。结果: 3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间年龄、IPSS评分、体重指数(BMI)、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BC外两组间尿动力学参数(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力、膀胱初感觉容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液MMP-2及TIMP-2含量分别为(0.75±0.26)ng/mL、(359.8±123.7) pg/mL,高于对照组(0.52±0.21)ng/mL、(289.8±101.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中MMP-2与TIMP-2表达情况与梗阻因素导致的BC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Ca~(2+)、P~(3-)、iPTH关系的研究,探讨血尿酸是否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08月于我科开始行腹膜透析并规律随访至少12月的患者136例,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尿酸≥420μmol/L)和尿酸正常组(尿酸420μmol/L),收集患者腹膜透析12月时的一般资料及血生化指标,分析血尿酸水平与Ca~(2+)、P~(3-)、iPTH之间的关系。结果:(1) 136例患者腹膜透析12月时高尿酸血症者共56例(41. 18%),高尿酸血症组患者SBP、Alb、Scr、TC、P~(3-)、iPTH均高于尿酸正常组,HDL低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BMI、Ca~(2+)、ALP、eGF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与SBP、Alb、Scr、TC、P~(3-)、iPTH呈正相关。(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SBP、TC、Scr、P~(3-)、iPTH是血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控制血尿酸,可能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TC)不仅是内分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已成为现阶段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糖尿病(DM)也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且研究发现,DM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本研究通过TC合并DM患者与单纯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甲状腺B超结果的比较,探讨TC合并D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行TC手术患者共计1 064例,其中TC合并DM患者245例(TC+DM组),单纯TC患者819例(TC组);收集同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体检者604例(健康对照组)。分析TC+DM组和TC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DM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差异;比较TC+DM组与TC组间以及TC合并DM患者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组间临床病理因素及甲状腺B超分级(TI-RADS)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C+DM组与TC组女性占比、平均高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明显增加,但TC+DM组的增加程度均大于TC组(均P0.05);BMI与DM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在TC+DM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在TC组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与TC组比较,TC+DM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比例、TI-RADS的4c类和5类结节比例以及多发结节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TC合并DM患者中,高HbA1c组(HbA1c≥7%)远处转移、多发结节比例明显高于低HbA1c组(HbA1c7%)(均P0.05)。1 064例患者中,乳头状甲状腺癌(PTC)1 056例(99.2%),TC合并DM患者均为PTC。结论:TC合并DM多为年龄较大女性,且该类患者TI-RADS分级更高,易出现多发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在TC合并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者有更高的远处转移及多发结节发生率。因此,女性及高龄合并甲状腺结节的DM患者应警惕TC的发生,应动态观察结节情况,并积极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对胆固醇结石形成和胆囊离体肌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固醇与胆囊动力的关系及其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构造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检测各组豚鼠血清胆固醇(TC)及胆汁胆固醇(BC)含量;利用灌流法加药,张力换能器记录胆囊收缩素对各组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胆固醇对胆囊肌条的作用机制.结果 A组(正常豚鼠)无结石发生,B、C两组(致石饲料4周、8周)共有13例结石发生;B、C两组TC和BC升高(与A组相比P<0.05),加入CCK后收缩振幅均增加,呈浓度依赖性.且与TC、BC相关(P<0.05);同A组相比,B、C及D(胆固醇孵育后胆囊肌条)三组对CCK效应值变小,起作用时间慢(P<0.05);CCK对胆囊离体肌条的作用可以部分被胆固醇抑制(变化为69.2%,P<0.05),而胆固醇的影响可以部分被阿托品、尼莫地平抑制(变化分别为64.2%、62.1%,P<0.05),不被TTX影响(P>0.05).结论 TC及BC增高的同时胆囊肌条肌张力降低及对CCK的敏感性降低,成石率增高;胆固醇孵育后肌条肌张力降低及对CCK的敏感性降低;胆固醇可能与胆囊动力及胆固醇结石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固醇与胆囊动力的关系及其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构造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检测各组豚鼠血清胆固醇(TC)及胆汁胆固醇(BC)含量;利用灌流法加药,张力换能器记录胆囊收缩素对各组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胆固醇对胆囊肌条的作用机制.结果 A组(正常豚鼠)无结石发生,B、C两组(致石饲料4周、8周)共有13例结石发生;B、C两组TC和BC升高(与A组相比P<0.05),加入CCK后收缩振幅均增加,呈浓度依赖性.且与TC、BC相关(P<0.05);同A组相比,B、C及D(胆固醇孵育后胆囊肌条)三组对CCK效应值变小,起作用时间慢(P<0.05);CCK对胆囊离体肌条的作用可以部分被胆固醇抑制(变化为69.2%,P<0.05),而胆固醇的影响可以部分被阿托品、尼莫地平抑制(变化分别为64.2%、62.1%,P<0.05),不被TTX影响(P>0.05).结论 TC及BC增高的同时胆囊肌条肌张力降低及对CCK的敏感性降低,成石率增高;胆固醇孵育后肌条肌张力降低及对CCK的敏感性降低;胆固醇可能与胆囊动力及胆固醇结石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D与3D腹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3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D组(n=69)与3D组(n=69),分别经胸乳入路行2D、3D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VAS评分、外观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3D组VAS评分均低于2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2D腹腔镜,3D腹腔镜手术用于经胸乳入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医源性创伤,并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SF)预防大鼠实验性肠粘连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空白对照组(BC组)、透明质酸钠(HA)组、低剂量SF组(LSF组)和高剂量SF组(LSF组),每组8只大鼠。除Sham组外,BC组、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均使用盲肠搔刮方法造立肠粘连模型。建模后BC组大鼠不予特殊处理,HA组大鼠的搔刮面涂抹2 mL HA,LSF组和HSF组术后每日分别给予50 mg/kg和100 mg/kg SF灌胃,持续7 d(其余4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第7天,采用Nair’s评分系统评价5组大鼠的腹部粘连情况;取粘连组织行HE染色观察粘连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炎症程度评分及纤维形成评分;取粘连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对不同表达程度赋予相应分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白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结果 (1)肠粘连情况:Sham组大鼠仅有3只大鼠发生切口粘连;BC组有4只大鼠发生切口粘连,8只大鼠发生腹壁与盲肠壁粘连,2只大鼠发生肠管与内脏的粘连;HA组有2只大鼠发生切口粘连,5只大鼠发生腹壁与盲肠壁粘连;LSF组有2只大鼠发生切口粘连,6只大鼠发生腹壁与盲肠壁粘连,1只大鼠发生肠管与内脏粘连;HSF组有2只大鼠发生切口粘连,4只大鼠发生腹壁与盲肠壁粘连。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的肠粘连评分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肠粘连评分均较低(P0.05),但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肠粘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程度评分和纤维形成评分:在炎症程度评分方面,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的炎症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LSF组和HSF组大鼠的炎症程度评分均较低(P0.05);与HA组比较,LSF组和HSF组大鼠的炎症程度评分均较低(P0.05);与LSF组比较,HSF组大鼠的炎症程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形成评分方面: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的纤维形成评分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纤维形成评分均较低(P0.05),但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纤维形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粘连组织中α-SMA的表达评分: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的α-SMA表达评分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α-SMA表达评分均较低(P0.05),但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的α-SMA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中的IL-1β和TGF-β1浓度:在血清IL-1β浓度方面,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血清中的IL-1β浓度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血清中的IL-1β浓度均较低(P0.05);与HA组比较,HSF组大鼠血清中的IL-1β浓度较低(P0.05);与LSF组比较,HSF组大鼠血清中的IL-1β浓度较低(P0.05)。在血清TGF-β1浓度方面,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均较高(P0.05);与BC组比较,HA组、LSF组和HSF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均较低(P0.05);与HA组比较,LSF组和HSF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均较低(P0.05);与LSF组比较,HSF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可通过减轻术后粘连组织中的炎症反应与纤维形成,有效减少大鼠动物模型中肠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膀胱癌(BC)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肿瘤易感候选基因11(lncRNA CASC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收治的98例BC患者(BC组)和95例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的临床资料, 并选取同期9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以BC患者的血清lncRNA CASC11平均表达水平为界, 分为lncRNA CASC11高表达组(50例)和lncRNA CASC11低表达组(48例)。比较各组的血清lncRNA CASC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BC患者的血清lncRNA CASC1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lncRNA CASC11、CYFRA 21-1、CA125对BC的诊断价值;分析BC患者的血清lncRNA CASC11表达水平与CYFRA 21-1、CA125的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CASC11表达水平与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良性疾病组、BC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CASC11、CYFRA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孢素(CsA)对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延长移植肾存活效应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第1组)、CTLA4Ig组(第2组)、CsA CTLA4Ig组(第3组)、CTLA4Ig IL-2组(第4组)和CsA CTLA4Ig IL-2组(第5组),观察术后血肌酐(Scr)、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第1组、第4组相比,第2组、第3组、第5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其中,第3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66.1±10.6)d;术后15天,第2组Scr显著低于第3组、第5组(P<0.05);术后30天,第3组、第5组Scr显著低于第2组(P<0.01);术后30天,第3组、第5组移植肾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第2组。结论:CsA可增强CTLA4Ig延长移植肾存活的效应,对外源性IL-2逆转CTLA4Ig的效应具有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实施的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BC)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不同时期所做的181例肝移植患者分为A组(早期肝移植病例,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95例,B组(近期肝移植病例,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86例。统计两组肝移植患者的BC发生率,并对两组中与BC发生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结果181例肝移植中发生BC26例(14.4%);A组BC发生率为21%(20/95),B组BC发生率为7%(6/86),两组的B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肝移植患者在新的胆管缝合方式(含前后间断缝合,后壁连续、前壁间断改良缝合)所占比例(6%比23%)、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二次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76%比62%),术后2周门静脉平均流速(PVMV)6个因素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期肝移植术后BC发生率低于早期肝移植,这与近期手术熟练程度提高和手术方法改进,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二次热缺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131配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癌(TC)的疗效和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9月期间确诊治疗的TC患者60例,随机分均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与I131治疗,其中又根据I131摄入量均分为高剂量亚组(3 500 m Bq)和低剂量亚组(1 000 m Bq),分析患者疗效和唾液腺功能指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清甲成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唾液腺功能参数方面,手术组优于低剂量亚组,低剂量亚组优于高剂量亚组(均P0.05);观察组中高、低剂量亚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131配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对TC手术患者的疗效并改善预后,虽有唾液腺功能方面不良反应,但低剂量治疗症状较轻,在患者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胆囊结石患者血糖、血脂测定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64例胆囊结石患者血糖(GLU)、血脂含量。部分样品测定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p(APOB)。结果:胆囊结石患者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TG/TC比值、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胆囊结石组TG与TG/TC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胆囊结石患者存在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并对血搪、血脂测定、TG与TG/TC比值可作为间接反映胆囊的成核因素参考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腺疾病患者血清XPNPEP2(APP2)表达水平,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XPNPEP2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 收集其常规术前血液检验后剩余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XPNPEP2水平。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将纳入病例分为乳腺癌组(BC)、乳腺良性肿瘤组(BT)及乳腺炎组(BI), 比较组间XPNPEP2水平差异;同时在BC组, 分析XPNPEP2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上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血样98例, 其中BT组31例, BC组54例, BI组13例。BI组外周血XPNPEP2为69.13±24.44, 明显高于非炎性(BC组及BT组)病例(51.62±30.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17.51, 95%可信区间(CI):0.28~34.75, P<0.05]。BC组, 淋巴结转移病例XPNPEP2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OR=21.38, 95%CI:1.53~41.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TC I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岁以上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TC I(A)组和静吸复合(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TC I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各时点记录患者的HR、SBP、DBP、PETCO2。结果:A、B两组患者各时点PETCO2逐渐增加,T2、T3时与T0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A组SBP最低下降了21%,B组则最低下降了4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BP则A、B两组分别下降了18%和20%。TC I丙泊酚A组的血压波动明显小于静吸复合B组。A组的HR由(77.4±9.5)次/分下降至(70.6±7.7)次/分,下降了10%;B组的HR由(82.4±14.6)次/分降至(61.0±4.4)次/分,下降了25%。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能够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