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某院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对照组采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能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经腹结肠肛管开放吻合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低位直肠癌51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56岁;直肠镜检示肿瘤下缘距齿线3~6.8cm;Dukes分级A期18例,B期28例,C期5例;病理类型为腺癌36例,粘液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5例。2治法与结果按Miles术充分游离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末端,距肿瘤下端2.5~5cm为预切线,用边切边缝法切断直肠,缝线暂不剪断,分前后两组作牵引用。将近端结肠在无张力情况下拉下与肛管或直肠残端吻合,向上牵引肛管后作结肠肛管后壁全层内翻缝…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患者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经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Parks术,术前给予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的护理;术后做好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护理,并加强肛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根治性切除;各有1例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分别经结肠造口和保守治疗而痊愈;9例患者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过扩肛处理后均有好转;2例肛门扩约肌功能不良,肛门括约肌功能优良率为92.2%。结论术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肛门功能的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 探讨距肛缘4~5cm以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6~2001年对30例肛缘4~5cm以内,不能作低位前切除的直肠癌,用拖出术作为主要的保肛术式的手术、临床分期、随访结果。结果 30例全部完成手术,3例术后出现结肠回缩,其中2例改作Miles术,术后绝大部分病人术后肛门控制功能满意,随访至今局部复发3例,占10%,全组1、3、5年生存率为100%、82%、73%。结论 距肛缘4~5cm低位直肠癌在选好适应症的情况下行保肛手术可以达到Miles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李智永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3)
目的:探究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生理机能和整体健康等SF-36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生理机能和整体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吻合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结肠J型贮袋吻合组25例,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吻合口瘘和狭窄;直接吻合组术后肝转移1例,袋吻合组术后便秘2例;术后6个月和12月时随访患者肛门功能改善显著优于直接吻合组(P〈0.05).结论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型贮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70%~75%。Miles手术曾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术式,随着外科治疗观念的改变,保留肛管括约肌直肠癌根治术被临床广泛应用。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共收治低位直肠癌57例,其中行保肛手术3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国人直肠癌好发于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约占70%),属低位直肠癌。近年来,临床病理研究证实切除癌肿远端2cm的肠管和远端4—5cm的系膜即已能达到根治要求,因此对低位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根治性保肛、直肠低位前切除和直肠全系膜切除已成为发展趋势,但对无条件使用双吻合器、采用低位前切除后手法一层吻合术仍存有疑虑。本院1998至2005年间作低位前切除手法一层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5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8-1319
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选择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后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的变化及其与肛门功能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59名行Lap-ISR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回肠造口还纳前、还纳后3~6个月及12个月的RAIR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肛门功能的关系。肛门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和Wexner失禁评分。 结果59名患者在术前、回肠造口还纳前、还纳后3~6个月及12个月引出RAIR的比率分别为95%(56/59)、34%(20/59)、46%(27/59)和61%(36/59)。RAIR的引出量在回肠造口还纳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30 ml vs 20 ml,P=0.004),但RAIR的持续时间(7 s vs 10 s,P>0.05)和抑制深度(34.8% vs 3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肠造口还纳后12个月,RAIR存在组(36例)与RAIR消失组(23例)相比,LARS评分(27分vs 34分,P=0.006)和Wexner失禁评分(6分 vs 12分,P=0.001)均显著降低。 结论Lap-ISR后大部分患者的RAIR消失,但伴随着时间的延长RAIR有逐渐恢复的趋势。术后RAIR的存在与较好的肛门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Milles手术后留置人工肛门,会给病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精神压力。我科自1990年3月~1999年3月,选择性地对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留外括约肌的根治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低位直肠癌术后保留肛门者占近70 % [1 ] 。 1 998年 5月~ 2 0 0 3年 5月作者行改良Parks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低位直肠癌行改良Parks术 ,男 7例 ,女2例 ,年龄 5 3~ 72岁。肿瘤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 ,溃疡型 6例 ,浸润型 3例 ;高分化腺癌 6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粘液腺癌 1例 ;按中国改良Dukes分期 :B期 6例 ,C1 2例 ,C2 1例 ;肿块下缘距肛缘 5 0~ 7 5cm。手术方式 :①腹部手术操作步骤与前切除相同 ,行直肠、乙状结肠的游离 ,从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结扎 ,清除肠系膜的淋巴脂肪组织。②保留的乙…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