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移位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8年4月~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42例移位髋臼骨折发生的20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其中,术中并发症:脂肪栓塞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9例,异位骨化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1例,内固定失效1例。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材料,提高手术技巧和解剖复位率,尽量减小剥离,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治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移位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移位髋臼骨折的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对26例按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以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重建钢板作内固定治疗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2例经1年至7年,平均2.7年随访。术后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半年后恢复;2例出现关节周围异位骨化,轻微疼痛,但不影响关节功能。未发生术后感染及股骨头坏死。19例达到解剖复位,3例满意复位。参照美国矫形外科学会标准评估疗效:优1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6.3%。结论:对移位髋臼骨折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手术治疗,正确的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坚强而有效的内固定是早期功能训练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0月67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包括Kocher-Langenbeck入路44例,Ilio—inguinal入路12例,Extened Ilio—femoral入路5例,Ilio—femoral入路l例及联合入路5例。分析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平均随访36.4个月(6月~7年),根据Matta临床标准和x线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76.1%和73.1%。主要并发症为:坐骨神经损伤9例(13.4%),异位骨化10例(14.9%),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4.5%),创伤性关节炎11例(16.4%),经相应处理,疗效良好,无一例死亡,未再发生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良好;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减少手术创伤,良好复位和妥善固定,术后对症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牛。  相似文献   

4.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因素。方法:对31例髋臼骨折患进行切开复位由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6~36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6例,良8例,一般4例,差3例。1例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术后18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髋臼骨折,特别是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医师的经验、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和入路会影响髋臼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2例全部获得6月-4年,平均15月的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8%,X线标准:优24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CT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具有指导作用。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只要移位大于2-3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 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髋臼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可吸收钉棒(SR—PLLA)内固定治疗10例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中,4例股骨头骨折,4例髋臼后缘骨折,两者合并存在2例,术前9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例合并骶髂关节开放性脱位。均经髋关节后外侧或后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固定,术后持续骨牵引6周,并主动下肢屈髋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4.5个月,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3例,可1例,术后一年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无感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R—PLLA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6例复杂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分别用空心双头螺纹钉、拉力螺钉等予以内固定治疗。主张应用联合切口显露术野。结果:全部病例随访0.5-10年,平均6年。复位按Judet方法评估:解剖复位11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13例,良好2例,差1例。其中股骨头坏死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7例。结论: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是唯一最佳方法。术前准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尤其重要。手术无创操作,术后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是术后防止静脉栓塞、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法和如何提高疗效。方法对26例髋臼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获得5~63个月的随访,平均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例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39例移位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7 d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中出血量500~1 20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7 d骨折复位满意率为97.44%。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估骨盆功能:优3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7.44%。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移位的骨盆、髋臼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髋臼骨折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普通钢板及重建钢板等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平均19个月(6-42个月)。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坐骨神经或血管损伤及深静脉栓塞。复位情况按Judet方法评估,达到解剖复位者30例,复位满意者5例,不满意3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估疗效: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3例。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较为可靠的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有移位髋臼骨折开放复位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对12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了开放复位内固定,其中,简单骨折61例,复杂骨折65例;陈旧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12例。根据骨折复杂程度,首先处理关节腔内游离骨块,将负重区关节软骨下压缩骨折或翻转骨折复位,然后借助器械或手法矫正骨折端旋转或前后(内外)移位,最后解决分离移位,复位后果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解剖复位78例,满意复位42例,不满意复位6例。随访1-12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47%。[结论]不同的髋臼骨折须采取不同的开放复位策略,其选择决定于髋臼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及其相应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8年10月,根据髓臼骨折的类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路、Sminl-Pertersen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运用重建钢板、可吸收螺钉及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32例。结果本组随访8个月~4年,平均24个月。关节功能按刘利民标准进行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7.5%。术后并发异位骨化3例,深静脉血栓4例。结论对移位型髋臼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存华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56-85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最佳时机、入路选择、复位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移位髋臼骨折术前大部分行CT图像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并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用骨盆重建钢板或螺丝钉固定。结果36例获得6个月~3年,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M atta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8.9%。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黏连和异位骨化。结论CT图像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有指导作用。对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骨折移位大于3 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皮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1年3月~2006年5月在我科行经皮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手术并获得至少18个月随访的患者87例,其中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手术者43例,经皮前路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者36例,经皮后路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者8例,统计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结果:87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20例次。(1)螺钉相关并发症17例(19.5%),其中螺钉钉尾留置过长8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处理;螺钉误置6例,其中1例行螺钉调整,1例拔除螺钉,另4例无症状者未处理;骨折端再移位2例,1例改行后路融合手术,另1例轻度移位者经支具固定3个月后骨折愈合:1例术后3个月发现螺钉松动脱出但无症状,术后1年寰枢关节融合后拔除螺钉;再手术者共4例(4.6%):(2)螺钉不相关并发症共3例,其中穿刺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喉上神经麻痹,经营养神经药物治疗5周后恢复正常;切口表浅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其他重要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经皮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多数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严重及需再手术的并发症比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18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髋关节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髋臼骨折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5例行闭合复位骨牵引治疗;10例因为既往手术的疤痕粘连,关节置换时需行较广泛的软组织松解;9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仍有固定用的内植入物,5例术中需要取出内固定;12例术中用取下的股骨头行结构性或颗粒植骨;16例用非骨水泥髋臼,2例用金属加强环与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术后随访行x线摄片评估,髋关节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时间6—70个月不等,平均38个月。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周围BrookerⅡ度异位骨化,其中2例行异位骨化切除;1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深部感染,1例髋臼松动并移位。最后随访时,12例(67%)患髋没有或仅偶有轻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需要助行工具;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到术后平均84分。结论髋臼骨折后髋关节骨关节炎仍可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但其手术复杂程度与款臼骨折的处理有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一般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高。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Smith-Pertersen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对62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62例均获随访,平均2.5年(1~4年),按美国骨科学会标准,优30例,良14例,可12例,差6例;优良率7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异位骨化,7例骨性关节炎,8例深静脉血栓。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髋臼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21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平均21.1分,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8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延长的髂腹股沟入路和三射入路各1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21例经12~56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发生感染2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异位骨化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复位按Matta方法评估,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3例。按Matt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时机、术的经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3例髋臼骨折病人应用数字骨科技术,术前将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立骨盆和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骨折情况和骨折移位程度,确定合适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方法、顺序和内固定方法,并在计算机上模拟骨折复位和内固定过程。制作骨盆的快速成型实物模型,据此预弯拟采用的内固定钢板。最后按照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手术方案实施髋臼骨折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3例;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2例。2例术后1年随访发现股骨头坏死,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拟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过程能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重建钢板等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5~30个月)。术后发生1例伤口感染和1例坐骨神经牵拉伤,未发生血管损伤及深静脉栓塞。复位情况按Judet方法评估,达到解剖复位者18例,复位满意者4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估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是有效的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复杂型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型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近几年来开展越来越多的大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本院自1995年起共收治复杂型髋臼骨折28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将多年来配合手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髋臼骨折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左侧13例,右侧15例;平均年龄38.9岁。受伤原因:车祸15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它原因5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未发现一例由于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护理体会1.术前护理:(1)向患者言明手术重要性、基本原理、术后注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